?

文化先覺郭沫若與文化中國轉型復興之路

2013-08-30 08:04章玉鈞
中華文化論壇 2013年1期
關鍵詞:十八大郭沫若

章玉鈞

【摘要】百年來的中國,以世界文化的視野來看,是伴隨著政治和經濟的巨大變革,從艱辛探索到成功實現文化的現代化轉型并走向偉大復興的輝煌進程。郭沫若是這條歷經坎坷的陽光路上可敬的先行者、先覺者。十八大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出了概括,對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出了新要求,郭沫若早期對東西文化論爭的見解,對文化中國轉型、復興之路的思考,都具有很強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郭沫若;文化轉型;復興之路;十八大

【中圖分類號】G1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139(2013)01—0005—4

在人類歷史上,不同時代的文化先覺者勇立潮頭,領異標新,對啟發大眾的文化自覺,推進文化傳承和創新,起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郭沫若強調:“舉凡先覺者的精神生產都應該是全人類所共有的遺產?!辈⒁浴跋扔X者”“為大眾人請命,以爭回大眾人的個性與自南”的責任和擔當自勉。為了表達對引領他走向馬克思主義的一位日本學者景仰之情,他在1954年題寫了一紙斗方:“東方的先覺者卓越的馬克思主義的斗士河上肇先生永垂不朽!”

百年來的中國,以世界文化的視野來看,是伴隨著政治和經濟的巨大變革,從艱辛探索到成功實現文化的現代轉型并走向偉大復興的輝煌進程。郭沫若是這條歷經坎坷的陽光路上可敬的先行者、先覺者。他從小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負笈東瀛后又狂熱地從西方文化中汲取營養,在中、西、日三種文明交會、融合中,以狂飆突進的詩集《女神》,開一代新風。他雖長期身處異邦,卻關注著國內關于東西文明異同優劣的激烈論戰,在1923、1924年前后,發表了一批早期思想文化論著,其中包括:《中國文化之傳統精神》、《論中德文化書》、《偉大的精神生活者王陽明》(即《王陽明禮贊》)、《馬克思進文廟》、《整理國故的評價》等。這些論著凝聚了青年郭沫若讀書生活和文學創作中的心靈體悟,集中闡述了他對東西文化論爭的見解和對文化中國轉型、復興之路的思考,歸納起來,有以下幾個特征和要點:

一,郭沫若超越東西文明二元對峙的思維定勢,對中西文化精神辨同析異,不同意以一靜一動來界分二者的流行見解,而把世界多元文化主要派別四分,認為中國固有精神與希臘思想同為人世的、動態的、進取的,尤其肯定先秦儒家思想富有這種精神,連道家的無為也是活靜而非死靜,是生而不有、為而不恃的積極精神。在肯定先秦學者于實踐理性的探討別開新面的同時,指出他們在純粹理性方面有偏枯之憾,是延誤純粹科學在中國誕生的遠因。他呼吁,要把我國固有的動的文化精神恢復轉來,以謀積極的人生之圓滿。

二,郭沫若對孔子為代表的優秀傳統文化懷著自尊與自信,不是徹底決裂,反叛傳統,而是在東西文化會通中揚棄傳統,焠取精華。在國內對“孔家店”一片喊打聲中,他公開宣布“崇拜孔子”,對孔子“人而能出,出而大仁”、“自強不息”和仁、智、勇的人生哲學擊節贊賞,還贊揚孔子同歌德一樣是“球形發展的天才”、“人中的至人”。他把孔子的真精神同漢武帝獨尊儒術孔子“歪斜了的影象”斷然區別開來,不把歷代帝王和拘迂小儒之過諉之于孔子。

三,郭沫若具有鮮明而清醒的開放意識,要在東西文化之間“開出道路”,在新舊思想之間“折沖樽俎”,以實現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超越,對西方文化的吸納和轉化。他主張“喚醒我們固有的文化精神,而吸吮歐西的純粹科學的甘乳”。強調不能閉關自主,要以輸入歐西先覺諸邦的學術為急圖。在汲取西方人文精神的同時,要深深吮吸西方科學精神的營養。他批駁那種“西方物質文明破產了,東方精神文明是救世福音”的盲目、籠統的論調,把資本主義的社會制度和資本主義社會的科學文明區別開來,主張:“在個人修養上可以體驗儒家精神努力于自我的擴充以求全面發展,而在社會的興革上則當依社會主義的指導努力吸受科學文明的恩惠,使物質的生產力增加,使物質的分配平等,使每個人的精神都得以遂其全面發展?!边@表明,他在向往社會主義、重視科學文明的同時,愛護優秀傳統文化,分別作為開出“外王”和達到“內圣”的路徑。

四,郭沫若從憧憬馬克思主義到“初步轉向馬克思主義”,把唯物史觀的見解,看作“解決世局的唯一的出路”。在翻譯河上肇《社會組織與社會革命》后,更興奮地宣稱:“馬克思主義在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是唯一的寶筏?!彼谌寮椅幕袑ふ彝R克思主義的契合點,主張“把馬克思請進文廟”,讓孔夫子和馬克思對話,一一比照孔子大同思想與共產主義的共同點。雖是游戲筆墨,卻寓有深意。后來的事實說明,馬克思主義較易為中國人接受,確有它與中國傳統文化不乏相契之處這一因緣在內。

五,對文化價值的評估,郭沫若提出了貴在創新與“和而不同”兩項重要原則。他針對當時關于國學的爭論,既反對“籠統地宣傳國學”,又批評“籠統地排斥國學”,認為當時的“整理國故”,充其量“是一種舊價值的重新估評,并不是一種新價值的創造”。而要推動一個時代文化的進展,學術應重在“新生價值的創造”。同時,他從研究國學不必勉強人人去做,談到一種多元文化觀,倡導“和而不同”的精神。他指出:“人生的行路本自多殊,不必強天下人于一途”,“百川殊途而同歸于海,于不同之中正可見大同。不必兢兢焉強人以同,亦不必兢兢焉斥人以異?!?/p>

歸結起來,郭沫若的這些論著,從多元文化“和而不同”的視角,在宏觀上對中西文化辨同析異,主張吞吐西方學說進而應用于我們古來的思想,喚醒中國傳統文化的真精神,吸吮西方科學文明的甘乳,尋求馬克思主義與傳統優秀文化的契合點,以求實現文化的現代轉型,創造社會主義的新文化。這或許是貫穿在其中的一條線索。

郭沫若那時還處在向馬克思主義轉變的時期,具體論述帶有某些不成熟、欠準確的地方,但他的總體見解和宏觀思考,確實視野廣闊,立意高遠,同國內中西文化論戰的許多觀點比較,有截斷眾流、超越眾見之優長,可以說是代表著當時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它突破了“中體西用”的思維定勢,不同意“東方精神主靜、西方精神主動”的籠統界定,批評“東方精神文明救世”的盲目論調,反對文化保守派的國粹主義,也不追隨“打倒孔家店”的主流話語,更不贊同“全盤西化”的主張。成仿吾在《中國文化之傳統精神》譯后附識里,對郭沫若的見解評價很高,認為:我們文化的精神與思想,被新舊的學者誤解得已不成話,一般假新學家方且強不知以為知,高談東西方文化及其哲學?!霸谶@樣混沌的學界,能擺脫一切無謂的信條,本科學的精神,據批評的態度而創一線的光明,照徹一個常新的境地的,以我所知,只有沫若數年以來的研究?!边@大體是合乎實際的評價。

郭沫若的這些見解和思考,來自他會通東西文化的實踐體悟,又成為他在文化思想上與時俱進、繼續前行的原點,成為啟發他在學術上執著創造、開拓新境的母題。從他后來不同時期的論著和作品里,都可以聽到類似旋律的奏鳴和回響。他對傳統優秀文化始終懷著自尊和自信,也始終保持著文化開放的博大襟懷。在抗日戰爭的艱苦歲月里,他指出:在世界多民族的文化中,唯獨中國文化“五千年中永遠保持著了它的一貫的進化體系”,“我們因以創建與時俱進的優秀的文化,并吸收異民族的文化之優秀成分使之成為自己的血肉,或成為自己文化創造力的觸媒?!惫糇鹂椎男膽B一生從未改變,《十批判書》以“人民本位”標準考察古代思想文化,對孔子的評價比先前的論著更加深刻和細化。郭沫若首倡用唯物史觀研究中國古代社會,填寫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起源》沒有論及中國的空白,以中國的社會、歷史、思想來考驗馬克思主義的適應度,較早地著手探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問題。郭沫若終生為中外文化的交流溝通不遺余力,他的學術研究常常在中西對比中得到啟發,文學和戲劇創作也因吸取異質文化資糧而左右逢源。他的譯著包括詩歌、小說、戲劇、藝術、科學、理論各領域,出版過的30種就涵蓋10個國家的60多位作者,總頁碼在10300頁以上。在把外國文化引進來的同時,他致力于把中國文化傳播到全世界,在抗戰期間就親自倡導和組織了“文化出國”的活動。作為新中國的和平戰士、友好使者,他為中國文化走出去更是不辭辛勞。郭沫若鐘愛科學,早就提出了“中國的科學化”和“科學的中國化”思想,他多年擔任中國科學院院長(當時包含哲學社會科學部在內),長期竭盡心力地推進我國科學事業的全面發展。在目睹“四人幫”垮臺之后,他以病弱之軀,發出了呼喚“科學的春天”的時代強音,這成為郭老留下的臨終遺言。凡此種種,都可看出前面引述郭沫若的那些基本見解是經得起歷史檢驗的,他對那些基本見解是一以貫之地堅信并奉行的。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十八大首次完整概括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國家層面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社會層面的自南、平等、公正、法治,到公民層面的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所倡導的這二十四個字,都淵源深厚,是把馬克思主義同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及世界文化中有普世價值的元素結合在一起,經過提煉濃縮而成,具有鮮明的時代性、民族性、大眾性。郭老一生對思想文化問題的探索,在核心價值取向上,無疑是與上述路徑合若符契的。郭老及其他文化先覺者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所提供的思想養料,值得我們認真探索和研究。在同心協力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的進程中,文化先覺郭沫若愛國愛民的堅貞情懷,海納百川的開放心態,推陳出新的創造魄力,鍥而不舍的開拓勇氣,是我們學習的榜樣。讓我們弘揚郭老開貞、開放、開創、開拓的精神,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奮力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

【參考文獻】

[1]郭沫若.今昔集·關于“接受文學遺產”[A].郭沫若全集·文學編:第19卷[C].人民文學出版社.1992.250.

[2]郭沫若.文藝論集·《文藝論集》序[A].郭沫若全集·文學編:第15卷[C].人民文學出版社,1990.146.

[3]蔡震.文化越境的行旅:郭沫若在日本二十年[M].文化藝術出版社,2005.158.

[4][5][7]郭沫若.致宗白華(1923年5月20日)[A].黃淳浩編.郭沫若書信集(上)[C].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134—139,88-90,140.

[6][8]郭沫若.史學論集·王陽明禮贊[A].郭沫若全集·歷史編:第3卷[C].人民出版社,1984.293-294,297-299.

[9]郭沫若.文藝論集·太戈爾來華的我見[A].郭沫若全集·文學編:第15卷[C].人民文學出版社,1990.272.

[10]郭沫若文藝論集續編·孤鴻——致成仿鼯的—封信[A].郭沫若全集·文學編:第蜷[C].人民文學出版社,1989.8.

[11]郭沫若.豕蹄·馬克思進文廟[A].郭沫若全集·文學編:第10卷[C].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161-170.

[12]郭沫若.文藝論集·整理國故的評價[A].郭沫若全集·文學編:第15卷[C].人民文學出版社,1990.160-161。

[13]郭沫若.史學論集·中國文化之傳統精神[A].郭沫若全集-歷史編:第3卷[C].人民出版社,1984.263.

[14]郭沫若.羽書集·青年化,永遠青年化[A].郭沫若全集·文學編:第18卷[C].人民文學出版社,1992.323—324.

(責任編輯 蘇寧)

猜你喜歡
十八大郭沫若
郭沫若妙改對聯
天上的街市
山茶花
郭沫若最愛吃野菜
十八大以來中國工會工作現狀探析
基于黨的十八大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體系研究
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企業發展探討
論十八大以來習近平關于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思路新觀點
十八大以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大眾化研究綜述
十八大以來反腐敗新特征與新挑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