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語文素質教育與教學效率

2013-09-16 06:19趙憲成
關鍵詞:教學效率素質教育語文

趙憲成

【摘 要】課堂教學是進行語文素質教育的渠道,課堂教學效率的高低,決定著教學質量的好壞。課堂教學效率低,不僅不利于貫徹教育方針,不利于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而且也不適應教育發展的大趨勢。

【關鍵詞】語文 素質教育 教學效率

素質教育已成為教育界普遍談論的話題。而通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來實施語文素質教育并體現其要義,則是一個新課題。下面,筆者結合素質教育的思想特征,談一談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一 制訂課堂教學目標,體現素質教育層次性

在課堂教學中,按照大綱及教材規定的教學重點,每一堂課都制訂準確、集中、具體的教學目標,按素質教育層次性原則,教學目標分為基礎目標和發展目標,基礎目標指基礎知識和教學重點,發展目標指教學難點。前者要求全體學生都必須達成,后者是給學有余力的學生設定的,分層次目標的制訂,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則,便于學生分層次全體發展,根據素質教育層次性原則,教學內容力求層次分明,重點難點明確,克服教學過程中的盲目性、隨意性、使教學活動與教學目標一體化,以利于每個學生發展,這就需要教師在備課時縱觀全局,知道這一節課在這一單元中處于什么地位,起什么作用,每篇都側重解決本單元的一二個教學重點,讓學生學深學透,然后再把各課側重點銜接好,在單元小結時一一串聯起來。使學生對整個單元的訓練重點的認識和掌握更加豐滿,更加深刻,這樣做不僅能順利地完成備課教學任務,使學生在每一堂課都能真正掌握一定的知識和技能,又能使學生對整個單元需要掌握的重點有了全面理解和把握,還能提高學生整體思維能力,這樣抓綱舉目,以點帶面,并及時進行形成性測評反饋,確能收到實效,使每個學生根據自己基礎有目的的發展。

二 選擇最佳切入點,體現素質教育發展性

以往的語文課堂教學普遍存在的問題是教學過程的程式化,這種程式化教學極大地影響著語文教學效率的提高,而且難以使學生形成運用語言文字的實際能力,要改變這種狀況,使語文教學真正活躍起來,一個有效的辦法是在設計教學方案時要努力打破思維定勢,改變篇篇從頭至尾串講的模式,選擇最佳切入點,盡快地切近教學目標,使教學的節奏快起來。這對提高語文教學效率依然是個十分有效的辦法。所謂“切入點”就是進行語文教學時首先要明確教學目標,目標要集中,可以以一個目標為主,一二個為輔,然后選擇課文思想內容,人物特點,故事情節和篇章結構的聚散點作為分析課文的入手處,這就是選擇切入點。然后圍繞切入點設計好課堂提問和課堂訓練,這樣就可以用有限的課時引導學生有目的地進行思考,避免課堂教學死板化,使每天的語文課堂都是新鮮的,便于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發展學生個性。例如,《皇帝的新裝》課堂切入點可以這樣設計:安徒生以一個“騙”字貫穿全文:騙子行騙,皇帝受騙,大臣助騙、百姓傳騙,小孩揭騙。這里,教師抓住的“騙”字就是一個教學切入點。

三 培養學生自學能力,體現素質教育全體性

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品質和習慣,使之形成獨立的自學能力,在指導完成課后練習題時,教給他們分析解題思路,總結各類型習題解題規律。抓住規律可以舉一反三,事半功倍,這是已被人們所接受的事實。規律恰似一條線,使雜亂無章變得有序且條理清楚,有助于提高學生能力。抓住了規律,學生即會自學,這有利于提高全體學生的學習成績,提高他們的素質。

例如,在教學《〈還鄉夢〉自序》一課時,本人課后揣摩,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在北美的沙漠中,我是一株水土不服的故園里的橘樹,我的詩篇不過是些苦澀的果實。這段話含義是什么?談談你的理解。

這是一道理解課文中句子的深層含義的練習題。

我首先讓學生找出句子關鍵性詞語并解釋它們的本義:

“水土不服”指對自然環境和氣候不適應;

“苦澀”指又苦又澀的味道(形容內心痛苦)。

最后,再讓學生聯系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寫作意圖——對祖國的深摯感情,進一步挖掘這個句子的深層含義(言外之意或潛臺詞),點出此句含蓄地寫出了作者在異域他鄉遠離祖國的苦悶和期盼回歸祖國的強烈愿望。

通過一步步地引導,學生便自己歸納出了解此類問題的方法,即分三個步驟思考,最后導出答案。這樣一來,學生就會在遇到此類問題時自覺運用這個方法,以不變應萬變,即:“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边@樣做能提高學生的解題效率。

四 抓關鍵訓練點,體現素質教育訓練主線原則

教師在確定課文關鍵訓練點的時候往往頗費斟酌,這就需要認真備課、深入鉆研教材,要看什么地方能引起對全篇課文的理解,能透視主題,能符合能力培養的要求,例如,初三教材之中的《孔乙己》,課文第九節只有一句話,承上啟下,畫龍點睛,它既是客觀的描寫,也是作者的評價,精辟地點明了孔乙己的社會價值不過是充當人們的笑料而已。掌柜看不起他而笑他,短衣幫看不慣他而笑他,小伙計看他迂而笑他,孩子們看他怪而笑他;他在人們心目中已成了一個可笑的廢物,他活著是可笑的,死了自然也是可笑的。人們并不需要他,那個社會也不容他,所以“孔乙己是這樣的使人快活,可是沒有他,別人也便這么過”??滓壹簽槭裁磿蔀檫@樣一個多余的人物?為什么他終于被封建制度所吞噬?這一追問就回到小說主題上去了,它既能提起全文,幫助學生深入理解主題,又集中在一句話上,應當引導學生去開掘,這一訓練點真正起到了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只有通過訓練才能使學生把知識遷移為技能,進而形成能力。

總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進行語文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途徑,這需要教師付出艱辛的勞動,更需要提高教師教學基本功,只有這樣,語文教學效率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猜你喜歡
教學效率素質教育語文
不忘初心,落實素質教育
在素質教育中樹立文化自信
淺析我國的素質教育政策
如何提高農村初中數學課堂效率
論花樣游泳運動員選材和初級教學模式
加快中職會計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有效性研究
培養樂學情趣提高化學教學效率探究
我的語文書
語文知識連連看
語文妙脆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