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語文教學中人文教育之我見

2013-09-16 06:19王助蘭
關鍵詞:人文教育高中語文探究

王助蘭

【摘 要】人文教育,顧名思義,其內涵非常豐富,既包含教師教學內容中傳授的人文知識,又包含學生學習中重意會、重感受、重知覺、重自悟的人文能力;還包括在學習中形成的人文修養及人文精神。語文教學是進行人文教育的重要科目之一,中華傳統文化在語文學科中有充足的體現。

【關鍵詞】人文教育 高中語文 探究

高中時期是學生身心成長的重要階段,教學中我們應以學生為本,傳授知識、開啟智慧、訓育身心,能使他們健康成長,人文教育不容忽視。教學中,我們該如何滲透人文教育,實現語言與精神的同構共生呢?本文作一探討。

一 課堂中有師愛,讓學生感受到人文關懷

師愛主要包含三方面,即熱愛教育事業、熱愛教師職業、熱愛學生。師愛是師德的靈魂,一位老師若沒有師愛,就無從談教育,更不用說在教育中取得了多好的成就。教師只有把師愛帶進課堂,讓學生感受到人文關懷,這堂課才具備成功的前提條件。有一位教師上《春》這篇課文時,他要求學生先談談自己對春天的感受,一個平時很少發言的學生舉手了,這位老師立刻面帶微笑地叫他回答,可這位學生卻是支支吾吾,半天也擠不出一個字,部分同學開始嘰嘰喳喳地議論,也有同學偷笑,這位學生更是緊張,臉脹得通紅。幸運的是,老師絲毫沒有不耐煩,而是微笑著走到學生身邊,拍拍學生的肩膀,并輕聲說:“你是最棒的,我相信你一定行?!标P切地期待著……。在老師的鼓勵下,小男孩終于把答案說了出來,盡管答得不是很理想,但對這學生來說已是很大的突破,老師也及時給予夸獎,在老師的帶動下,其他學生也深受感染,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接下來的授課也是相當順利。試想一下,當時這位老師若是換一種粗魯的態度對待這位學生,那結果就是截然相反??梢妿煇墼谡n堂教學中的重要性。

二 挖掘教材,用情感建構課堂,使學生得到情感熏陶

課堂活動的主體是老師與學生,他們的交流、對話無不有“情感”的流露。作為語文課堂活動的憑借,教材更是“情感”和“人文”的豐富載體,一堂成功的語文課,是在教學雙向互動中教師的情感、文本的情感以及學生的情感達到“情感共鳴”,要達到這種情感共鳴,教師首先要進入角色,深挖教材蘊含的感情,教師只有挖掘文本情感、品德、精神等人文性內容,才能在教學中將其傳達,使學生得到精神和道德的洗禮并內化為自己的行動。在挖掘文中情感時,應以學生的情感、體驗為出發點,否則學生難以與我們達到情感共鳴。對此我有深刻體會,《荷塘月色》這篇散文,我教過幾遍,學生都是聽得津津有味。但有一次還是上《荷塘月色》,站在講臺上,我自己被朱自清那絕妙的景色描寫所感染,不知不覺談到了自己對文章的感受,臺下卻是鴉雀無聲,學生表現出一臉的茫然。學生明顯不愿聽,我立刻調整,放棄自己的情感體驗,讓學生自己讀,并讓學生說出自己最欣賞的地方,最終把學生帶入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

三 重視寫作訓練,催化學生的人文之情

寫作是高度綜合的語文活動,不僅可反映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可反映學生內在的精神和獨特的個性差異,它折射出了作者的人生態度、價值取向、審美情趣。因而,在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對學生的作文教學,重視寫作訓練,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思想發展均得到提升。

在寫作教學中,我們應引導學生多關注生活,在生活中找作文題材。語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真正關注生活并且常加思考的學生,寫出的文章一定很優秀,但現在大部分學生寫作文時,過多地把視線限定在學校、家庭、或是人云亦云,沒自己的思想見解,既沒法看出學生的思想靈魂也不能實現作文教學的目的。而一個真正具有民族責任感的中學生,應緊跟時代步伐:為解決不了溫飽的農民而憂心,為失學兒童潸然淚下,為社會道德淪喪而焦慮不安,學生只有與時代的心跳連在一起,才能在寫作中充分體現,作文也才能回歸其真正意義。

關注生活,先引導學生關注熱點、焦點,關注時事動態。我們所處的時代是瞬息萬變的時代,每一個變化透露著社會進程的焦灼和艱難,折射著世態百相的曲直方圓。如中日釣魚島問題,我們立即讓學生以此為話題在日記中盡情發表自己的見解,學生在寫日記中自然會多加收集資料,關注中日關系問題,更加了解中國在當前世界格局中所處的局勢,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因而更加努力學習。其次,引導學生評論大眾話題,引發人文思考。教學中,不要一味地講解,要經常引入一些熱門卻又頗多爭議的話題,讓學生評論思考,培養他們的探索精神。如最近網上流傳的“北大一學生摔死流浪貓”一事,這看似是小問題,卻可以小見大,反映一個人的道德如何,甚至可反映出整個國民素質面臨危機,我把這一事件引入課堂,并把網上對此事的主要看法陳明出來,然后要求學生思考討論:德育和智育哪一個更重要?高素質人才的基本內涵有哪些?討論中學生各抒己見,有憤怒者、有同情者、有無所謂者……通過這樣的討論,激發了學生對社會進程中道德危機的深層思考,也深化了他們對道德的認識,并把這種認知融入自己的作文中,融入自己的生活中,潛移默化中增加了人文精神的含量。

教育,重在育,作為語文教師,我們應充分運用語文文本這一載體,適時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培養他們高尚的情感與道德品質,使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這不光對學生,而且對整個社會都起著重大作用,推動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

猜你喜歡
人文教育高中語文探究
設問引導探究
使命與擔當:福建省高中語文名師“整本書閱讀與研討”專題研討
使命與擔當:福建省高中語文名師“整本書閱讀與研討”專題研討
高中語文跨媒介閱讀內容的確定
淺析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用性和創新性
一類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新課標下小學語文古詩詞人文教育淺析
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與人文教育的結合
論師愉生悅的詩意教育
相似圖形中的探究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