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的正義觀

2013-09-22 06:54丁心
投資與創業 2013年1期
關鍵詞:正義人性法律

丁心

摘要:國家、法律和正義自出現在人們視野之際就一直如影隨形。自然意義上的正義與政治意義上的正義在國家與法律中捉摸不清。本文主要從歷史源流的角度探求國家、法律和正義的關系。從宗教神學占統治地位的中世界的上帝之城中探究道德意義上的國家和正義,通過霍布斯的自然狀態國家起源論和洛克政治狀態國家起源論出發,在二者的比較分析中,從理性的世俗世界搭建通往國家和法律的正義之路。在全面理解國家正義的基礎上。對新背景下的正義觀進行反省和修正。

關鍵詞:人性;國家;法律;正義

國家、法律和正義自從出現在人們視野中,就成為三個被反復討論的概念,究竟這三個概念精確的內涵是什么,究竟如何合理的限制概念的外延,這三個概念是如何相互作用和影響的等等,與之相關的問題一直是牽引著古往今來無數學者的求知的眼眸。本文的寫作目的也只是希望能從這些前輩畢生的研究中探求出一些蛛絲馬跡,從而能形成一些零碎的不成熟的想法。為了能更清楚的說明這三個概念的發展史,本文大致從三個脈絡展開:

第一個角度是從自然意義上的正義和政治意義上的正義展開對正義的分析和理解。正義是本文論述的核心和起點,對正義的全面的理解是至關重要的,但是正義的內涵是豐富和龐大的。短短的篇幅是不可能把正義的全部精髓完全的展示出來的,所以本文對正義的理解僅僅停留在與國家和法律有關的層面。

第二個角度是沿著歷史的脈絡,從上帝之城到世俗世界,沖破宗教神學的桎梏,以人的理性的看待正義,進而引入國家和法律的概念。國家從來都不只是一個政治意義上的概念,在本文的論述中它更多意義上的一個法學概念,天然的與法學有著不可割斷的聯系,法律是國家的一個最鮮明的但不是唯一的特征,所以在這個意義上說,對國家的正義分析也是對法律的分析。對國家的起源做進一步的探究,以霍布斯的自然狀態起源論和洛克的政治狀態起源論,進一步將國家的誕生從上帝手中解放出來。

第三個角度是對國家和法律的正義進行現實的反思。正義的觀念來源于我們對正義的追本溯源,但是新時代背景對正義的概念進行了殘酷的修正,走出理想的國家正義觀,扎根于現實尋求國家正義的真正的價值,更是我們探究這個問題的本質所在。

一、正義起源的理論基礎:人性論

國家、法律和正義的論述總也無法與人性劃清界限,不同的人性論決定著國家和法律的不同定位。這些關于國家和法律的不同看法正是構建者三者合理關系的內核。換句話說,國家的正義觀起源于人性的分析。關于人性,大致有三種觀點:第一是人性本善說,第二是人性本惡說,第三,理性與獸性的混合說。

第一,人性本善說。柏拉圖認為正是善的本體產生了人和人性,所以人和人性天然就是善的。人是天使一般的善良純潔的,所以根本用不著國家,更用不著法律,只是依靠人性的道德調整就以足夠。

第二,人性本惡說。馬基雅維里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看成赤裸裸的利益關系人的本性都是虛偽狡詐,趨利避害,善變無恥,自私自利的。寄希望于人類自身的善是不可想象的,人類必須依賴于一個強權統一的外部力量去抑制天性。所以國家和法律是必然要出現的,是順應人類天性出現的。

第三,理性和獸性的混合人性說。亞里士多德認為是否具有理性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本質屬性,人是具有理性的,而理性的價值就在于能判別何為善惡,何為正義。但是這種理性是不完全的,都難免受到感情影響,理性的對立物感情或者沖動時常左右人類,人是不可能完全生活在純粹的理性中的。面對這種令人厭惡的非理性,斯諾賓莎并建議人們不要選擇逃避,要用理性的態度對待。人人都愛自己這是出于天賦的本能,這是一種不應該被責難的自愛,是合理的。但是對自愛應該一分為二的的看待,自愛的本性是無可厚非的,但應有必要的限度,超出這個限度的自愛就是一直惡性。換言之,理性和獸性是混合存在于人的本性中的,獸性是超過人類理性限度的感情。國家和法律的出現正是人類天然具有獸性必然結果。

從諸多學者對人性的分析中,我們可以大致得出我們所需要的結論:人性和正義、國家及法律有著共生共存的天然關系,具體說來就是,人性有理性和獸性(非理性,感性)兩部分構成,理性的本質是至高的善,無上的正義,是判斷和衡量的正義的最高標準,在純粹理性的國度里是不需要國家的,更不要具有外部暴力強制性的法律,國家和法律沒有生存和發展的空間。感性世界是人類惡性滋生的沃土,正義在感性世界生存是必須依靠國家和法律的保障,只有國家和法律才能提供判斷正義的標準,那是一個混沌和無序的世界。在人性的基礎上,正義的理念逐漸清晰起來,凡是符合理性的就是正義的,這是一種內部自發的正義:人人都渴望理性,渴望自愛,希望走出野蠻恐懼的世界,但是感性與理性是亦趨亦步的,于是國家和法律作為外部的手段應運而生,成就另一種外部自覺的正義。這樣正義的內涵在人性上一理性和感性一實現了完美的統一。

二、正義的內涵與外延

探究了正義的人性基礎后,擺在我們面前一個棘手而又無法的回避的問題就是究竟什么是正義?這個問題的答案關系著對國家和法律的理解和評價。概念的精確界定是理解問題的關鍵和核心。但是,對正義下定義確是一件似乎不可能實現的事情。但是就是這樣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卻是一切其他問題的起點。所以我們不得不對正義的概念做一個大致的不精確的界定。正義不僅是一個政治哲學概念,更是一個道德倫理概念。正義從希臘人有關自然法的學說中不難發現,自然法、自然權利等詞基本上是在公平。正義、道德和理性等意義上使用的。上文中我們所論及的是政治的正義,而不是自然意義上的正義。那正義究竟能否脫離道德倫理的色彩,成為一個純粹的無任何感情因素的概念呢?從古希臘到古羅馬,從上帝之城到世俗之城,正義概念的內涵被不斷的豐富和充實著。誠如純粹法學派凱爾森所言:“自古以來,什么是正義這一問題是永遠存在的。為了正義問題,不知有多少人流了寶貴的鮮血與痛苦的眼淚,不知有多少杰出思想家,從柏拉圖到康德,絞盡了腦汁,可是現在和過去一樣,問題依然未獲解決?!敝匀绱?,是因為正義的標準是歷史的、變化的、多元的和相對的。人們根據一定社會的經濟關系的要求,形成了判斷是非曲直的標準,確切地說,主要地并且越來越多的是專門評價社會制度的標準。

猜你喜歡
正義人性法律
“狗通人性”等十一則
逼近人性
職業道德與法律 教案
實踐正義是否可以脫離理論正義
“學習”反人性嗎
涉及網絡募捐的現有法律規定
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
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
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
政治法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