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外宣翻譯所存在的問題和成因

2013-10-09 03:09張詣
科學導報·學術論壇 2013年8期
關鍵詞:英譯譯者譯文

張詣

【摘要】外宣翻譯是對外宣傳的一種重要手段,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外宣翻譯顯得越發在重要,然而,當今的外宣翻譯存在著很多問題。本文從外宣翻譯的現狀入手,著重分析了我國現在外宣翻譯存在的不足,以及形成這些不足的原因。

【關鍵詞】外宣翻譯;文化差異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和對外交流的加強,外宣翻譯成為非常重要的環節,我國的外宣翻譯面臨這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外面翻譯的信息傳達海量,內容包羅萬象,方方面面的信息通過網絡電視廣播報紙圖書等各種媒體或者渠道呈現給大眾,需要的激增難免導致供給質量的下滑,一時間,外宣翻譯的不足之處比比皆是,嚴重印象了傳播效果,甚至影響了中國的對外形象。黃友義曾指出:“外宣翻譯是一種門面工作,其中的錯誤和缺陷被放大來看??梢院敛豢鋸埖恼f,外宣翻譯是一個國家對外交流水平和人文環境建設的具體體現?!币虼?,外宣翻譯的不足之處值得關注。

通過對大量外宣資料翻譯的考察,筆者發現外宣翻譯中出現的問題主要可以歸結為兩類:一是由于兩種語言和文化上的差異所造成的翻譯中的錯誤;二是由于譯者本身素質所造成的翻譯中的錯誤,主要表現在譯員的整體素質不高,深諳專業但外語知識欠缺,或通曉外語但專業知識欠缺,翻譯觀念落后。

一、東西方語言文化上的差異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語言結構和表達習慣,由于思維方式,歷史背景、宗教信仰、風俗習慣、的不同,便產生了不同的文化,而各民族的文化傳統和思維習慣又是通過該民族的語言來表現的。語言作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文化的主要表達形式和傳播工具。在進行外宣翻譯的過程中,譯者不僅要考慮到語言文字本身的差異,而且還要考慮到潛藏在語言文字里面文化上的差異。如果譯者只是一味遵守原語信息,而忽略了其背后的文化因素,那么讀者不但可能曲解原意,甚至會產生誤解和不快。

最典型的例子莫過于“龍”字了。中國人自稱是龍的傳人,我們的文化是龍文化,因此在企業的宣傳資料中,頻頻出現“龍頭產品”,“龍頭企業”,“龍頭作用”,和“龍的精神”等說法,所以有的譯者就把龍頭企業翻譯成dragon-head enterprise。然而,在西方人心目中,龍(dragon)是個可怕的怪獸,形象兇惡,或者指那種脾氣暴躁兇惡的人,與漢文化中龍的形象完全相反。另外外國人不了解中國文化中玩龍燈,滑龍船的習俗,當然也就不能理解龍頭的作用了。翻譯時采用英文讀者所熟知的火車頭和旗艦作用比喻的歸化譯法,譯為“locomotive”或“flagship”,或者譯為“market leader”,譯文就明白易懂,也不會照成誤會。類似的還有“金雞”,“白象”等詞匯在中、英文化中也具有完全不同的象征意義。當翻譯中出現文化沖突的時候,譯者必須能對譯文做出相應的語言結構及文化方面的調整,采用歸化的翻譯方法選用目的語中具有相同象征意義的詞匯。

再比如,為了提醒那些公共衛生意識淡薄的國人不要亂扔垃圾,隨地吐痰,我國某處公園入口處豎起一塊標有中、英文對照的告示:

(原文):“請注意公共衛生”。

(原譯文):“Only the civilized tourists are allowed to enter thepark”

譯者在翻譯這則信息時把中文的原意(提醒游客不要亂扔垃圾,隨地吐痰)詮釋為要做文明游客,所以在譯文中出現了“civilized”這個詞,可是,譯者沒有考慮到這樣翻譯的話不僅原文最根本的意思沒有在譯文中得到體現,而且無意中把游人分為“文明的”(“civilized”)和“野蠻的”(uncivilized)的兩類,這會讓外國游人感到難以理解和不快。其實,在翻譯這樣的公示語時,可以突出它具體要傳達的信息,改譯為“Do not droplitter”或者“Do not spit”就可以了?;蛘咄怀龉菊Z的誘導特性,引起受眾的認同和共鳴,在語氣上更委婉、更禮貌,譯為:Your consciousness n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the park is highlyappreciated(季紹斌,2005)。

二、譯者本身的素質造成的誤譯

在外宣翻譯中,一些經驗不夠豐富的譯者會在沒有吃透原文的情況下草率的機械翻譯,這樣的后果就是誤譯。甚至還有一些不負責任的譯者,不求甚解,直接生搬硬套,從而造成誤譯,錯譯,使外國人不知所云。

“死譯”、“硬譯”、“字對字翻譯”之所以不可取,就是因為這種做法違背了翻譯的本質,違反了語言的規律,從而達不到交流的目的,甚至造成誤解。在中文里,“宣傳”是褒義詞,但它的英文對應詞propaganda在西方已成為貶義詞。又如“街道婦女”如譯成street woman,西方人就會產生誤會,因為在英文中a woman of the streets是指娼妓。

再如,近年各地紅色旅游和綠色旅游興起,有些譯者將其譯為“red tourism,green tourism”,使外國人不知所云。更為確切的翻譯應為“revolutionary tourism,ecological tourism”。

因此,我們要把原來用中文所表述的內容,傳給使用外語的外國人,首先必須使你的外語符合其規律和法則;其次必須克服兩種不同文化所造成的障礙,這樣才能使交流完成。一個好的翻譯者不但要精通兩種語言,還要了解與這兩種不同語言密不可分的兩種不同的文化。

以上,我們可以看出,我國的外宣翻譯的確存在種種不足,這些不足無疑會使我們的外宣翻譯無法更好的宣傳我國國情,加強我國和其他國家交流。英語的對外報道有別于單純的漢譯英,并非對漢語新聞的逐字的英譯,兩者不能簡單地等同視之。對外宣傳的成功與否,首先取決于傳播效果,而中引文的英譯質量直接影響到傳媒效果的清晰度。因此,在中英譯過程中要時刻牢記“從讀者對象出發”(readers-oriented),力求給國內外受眾提供易于接受的譯文,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傳播效果。

猜你喜歡
英譯譯者譯文
順應論視域下“中華老字號”企業簡介英譯的翻譯策略
翻譯目的論下江蘇菜系英譯研究
弟子規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弟子規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弟子規
“小”的英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