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強網絡文化建設之我見

2013-10-09 06:16原榮宮捷
考試·教研版 2013年12期
關鍵詞:文化建設網絡對策

原榮 宮捷

【摘要】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網絡文化應運而生并且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真確認識網絡文化體系,有針對性的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意見或建議,是每社會工作者必須關注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網絡 文化建設 對策

【中圖分類號】G40-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5962(2013)06(b)-0204-02

網絡文化是人類文化在網絡技術條件下的衍生。既然是一種衍生文化,表明它是同人類文化既保持著緊密的聯系而又有其特殊性。網絡文化具有很強的繼承性,不是憑空產生的,是在傳統文化的根基上衍生出來的;獨有特點表明網絡文化有很強的獨立性,可以成為一種獨立的文化形態存在于文化世界。網絡文化是由于網絡技術的發展和廣泛應用而逐漸形成的一種現代人類文化,包括網絡技術文化、網絡制度文化、網絡行為文化、網絡心理文化、網絡內容文化。所謂網絡文化就是網絡技術基礎、制度、行為、心理、內容文化的綜合文化。

1、正確認識網絡文化體系

現在我國的網絡文化體系是由搜索引擎、網絡論壇、網絡游戲、即時通訊、博(播)客、手機短信等網絡文化元素構成。其中,搜索引擎文化是一種網絡技術基礎文化。網絡論壇文化已成為網絡文化體系中最活躍的文化元素。由于網絡論壇有很多人參與,即時互動、討論交流、去中心化等特征,它已經成為群眾表達民意的平臺,并構建了一種新的社區文化??梢赃@樣說,網絡論壇文化是當前網絡文化體系中一種比較成熟的網絡文化,它對于網民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思維方式、行為模式、個性心理等都產生著重要影響,因此,重視對網絡論壇文化資源的開發,對于建設和諧社會,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社會工作都具有重要意義。

網絡游戲文化是網絡文化的一個重要元素,是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網絡游戲文化是一種新興文化,是一種平等參與、交互傳動的藝術,它的形成對于民族文化、對于青少年都產生著重要影響。提倡積極健康的網絡游戲文化,杜絕那些充滿色情、暴力、復仇、頹廢的網絡游戲對青少年的誤導和毒害,是未來相當長時期內擺在管理者面前的一項重要而艱巨的任務。

即時通信文化是隨著網絡文化形成而出現的又一種網絡文化形態,它是利用網絡技術為網民搭建的一種互動平臺。網絡的出現就意味著通信工具的改變,就意味著人們交往方式的改變,于是在虛擬環境下的虛擬交往方式也就應運而生。要注意研究即時通信的安全機制、標準化和市場運營模式、系統設計等問題,還要注意研究即時通信在社會文化層面所產生的影響、在網絡文化系統所產生的影響,以便有效的對即時通信活動實施管理。

博(播)客文化的出現標志著一種新的傳播方式的出現,既由傳統的“廣播”過程轉變為受眾之間互動的“網播”過程。近年來微博大行其道意味著網絡時代虛擬世界的民主化程度的提高,意味著民眾化的語言平臺已經形成,意味著民眾對信息或知識的共享、協作程度的增強。在越來越多的國民“知微博”的局面下,網絡的透明化越來越被重視。但是,博(播)客文化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博主們發表的觀點過于主觀、片面,這有待于在實踐中探索解決的良方。

手機文化是同信息社會的實現和通訊技術的發展相聯系的。手機文化領域也不可忽視。當前涉及到手機文化的內容大致有;手機文化界定、手機文化理論體系、手機文化形態、手機語言文化、手機短信文化、手機技術文化、手機文化政策、手機文化地位等。隨著3G網絡的覆蓋,智能手機的問世,手機上網非常便捷,促使手機文化與網絡文化的更快發展。時下最流行的微信,是伴隨以蘋果為代表的智能化手機的普及而產生的,一個小小的軟件威力巨大,短時間內便覆蓋了國內近四億人。微信同時具備語音、視頻、短信、微博等諸多功能,信息上傳、轉發,異地交友非常便捷,以至于國內幾大通訊運營巨頭都感到自己的蛋糕被切掉一大塊。

2、正確認識網絡文化的特點

概括的說,目前的網絡文化有以下幾個顯著特點:

2.1 繼承性

人們常說網絡媒介是分眾化媒介,網絡傳播是點對點的傳播。從某種意義上看,這種“分眾化”和“點對點”同傳統的人際傳播并沒有什么大的差別,只是信息的傳播中介和距離發生了變化。傳統的人際傳播基本上是在雙方相互看得見、聽得見的范圍內傳播,而網絡傳播可以在更大的范圍內實現無距離或無地域限制的傳播。

2.2 自由性

在網絡道德與法制并不健全的今天,人們可以借助于網絡自主的傳輸自己認為可以傳輸的信息,不受任何約束。網絡技術基礎為人們提供了一種自由的信息交流方式,傳播者可以自主地同網絡人中的任何人交流信息,實現人際互動,不受時間、空間、身份的限制。因此,任何一個網民都必須正確地認知網絡文化的非中心說。

2.3 開放性

網絡技術基礎為人們提供了一種開放的信息交流方式。網絡傳播雖然是一種人際傳播,但是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人際傳播,它是一種完全開放的人際傳播,只要在網上碰面,不管認識與否,可以不問姓名、不問職業、不問年齡、不問性別地域文化層次等,便可自由地交流信息。

2.4 集群性

由于網絡文化是一種許多人共同參與的文化,其中任何一種文化形態的變化都會對網絡文化的整體產生影響。從網絡集群文化的個體來分析,對網絡文化影響最大的是網絡技術基礎文化和網絡功能文化,它們是網絡內容文化的核心,決定著網民對網絡文化的認知度和利用度。因此,要把握網絡文化的多變性特點,必須從把握網絡內容文化結構及其個體文化形態人手。

2.5 及時性

從網絡文化與信息文化的關系分析,網絡文化就是信息文化。但是,網絡文化的形成后于信息文化,它表明網絡文化又不能等同于信息文化。從網絡文化的核心內容來說,信息是網絡文化構成的重要元素。根據信息價值的特點分析,及時性是信息價值實現和增殖的關鍵,離開了時間,就無法確定信息的價值。正由于信息的這種特點決定了網絡文化的及時性特征。所以,時效是衡量網絡文化價值的尺度。

2.6 非理性

網絡文化是一種俗文化,是為了滿足所有民眾需要的文化,它具有鮮明的反理性特征。比如現在網民習慣使用的“人肉搜索”、“囧”為標志的網絡語言,是網民都懂得其含義并習慣使用的概念和語言。如果從理性的角度去分析這些概念和語言是講不通的。比如網民在網上常常會說:“今天你囧了嗎?”這是何意?只有網民們知道。如果把這種文化現象同各地區的民俗文化聯系起來分析,有許多類似之處,這是值得認真研究的網絡文化現象。

可以預見,由于網絡文化發展迅速,它的許多特征要么還未完全顯露出來,要么還尚未被認知,即使這些已經認識到的特征,也還是會發生變化。這是認識網絡文化特征的一種科學態度,會更有利于網絡文化的發展。

3、管理網絡文化要有針對性

我國的文化管理是管理系統中的薄弱環節,對網絡文化的管理更是如此,其表現是:手段單一,多為行政管理。出現這種現象,一個根本原因就是不了解網絡文化體系,不認識網絡文化的特點,因此不能對癥下藥,也就拿不出具體的管理辦法,只好采用最省力的手段一一行政管理,指令性的讓網絡文化運營者這樣做或那樣做。從表面上看,對網絡文化在實施管理,實際上并不能發揮管理對網絡文化活動的指導作用。

網絡文化是一種俗文化,即大眾文化,是普通流行的文化,它具有通俗性,具有習慣性,有時還具有不自覺的低俗性。比如魯迅先生早年談到的國罵一一“他媽的”是通俗并廣泛流行的一種低俗文化現象。在網絡文化范疇內也有許多這樣的低俗文化,應該如何管理呢?簡單地用行政管理的方法去阻止“國罵”是不可能的。提高網民的個人素質說來容易做起來難。用屏蔽或是完全仰仗防火墻也不能一勞永逸,正所謂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大禹冶水用疏導的辦法解決問題,那么對于網絡文化的低俗化現象能否考慮以俗治俗呢?歷史上許多俗文化都是在生產力水平極低的條件下經過很長的時間才形成的;而網絡文化這種俗文化是在短時間內形成的,常常是在現代已有的文化內涵不能滿足網民所需求的情況下才出現的俗文化。這告訴管理者兩個問題:一是對網絡文化的管理要有超前意識,應在某種網絡文化現象出現之前就有一套可行的對策,以便引導網絡文化的發展;二是創造新的、科學的、大眾化的網絡文化占領市場,非科學的、低俗的網絡文化就失去了存在的環境條件。實施這種管理方法的前提是科學的認識網絡文化,并且也要有打持久戰的心理準備,否則,以俗治俗的管理是不可能有成效的。

網絡文化的管理還應注意指導性管理與制度化管理的科學結合。指導性管理是一種建立在網民高素質和高自律能力基礎上的管理,它強調網民的自覺性。目前網民多是年輕人,要提高指導性管理效果,一項重要工作是提高網民的素質,強化對網民的培訓。在信息社會,對網民的培訓不僅是加強網絡文化管理所必需的,而且是信息社會提高信息利用率所必須的?,F在所出現的網絡文化現象,基本上都是自發形成的,如果能夠加強對網絡文化活動的指導,一定會提高網絡文化的質量。制度化管理是網絡文化管理的一種重要形式,是網絡文化活動規范化的保證。目前對網絡文化管理還缺乏制度化,多是一些條例性的規定,又常常出現在某種網絡文化現象之后,它只能起到限制某種網絡文化現象的作用,很難規范網絡文化行為。強調制度化管理,其目的是保證網絡文化健康的發展,從制度上起到促使指導性管理效用的實現。

總之,要促進網絡文化的健康發展,充分發揮網絡文化在建設和諧社會中的作用,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任務是要在探索和建立中國式網絡文化模式上下功夫。正如胡錦濤同志曾提出的“大力發展中國特色網絡文化,加強網絡文化建設和管理,推動中國特色網絡文化繁榮發展?!币环N網絡文化模式的建立并不是憑借人們的主觀意志,而是必須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之上。在我國,科學的基礎就是指:中國的文化基礎和現實狀況、中國網絡技術基礎及其發展前景、中國網民的文化素養以及其他方面的素養、中國人民對網絡文化的認知度和利用度等。只有在這樣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網絡文化模式,網絡文化的作用才能真正的得到發揮。

猜你喜歡
文化建設網絡對策
提高中小學音樂欣賞教學質量對策探討
“深度偽造”中個人隱私的保護:風險與對策
走,找對策去!
我國貨幣錯配的現狀及對策
馬克思主義的文化觀及其現實意義
加強基層文化建設滿足群眾文化生活需求
油氣集輸系統信息化發展形勢展望
基于網絡的信息資源組織與評價現狀及發展趨勢研究
基于網絡的中學閱讀指導
新形勢下地市報如何運用新媒體走好群眾路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