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大學生體育素質教育與現行課程融合的研究

2013-11-18 12:21王牧野
長春金融高等??茖W校學報 2013年2期
關鍵詞:體育運動素質教育體育

王牧野

(吉林大學 體育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2)

高等院校是國家建設人才培養的搖籃,對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和素質教育這一全新科學的教育模式的推廣,高校體育教學中納入素質教育的新理念,逐步摒棄以往應試教育的弊端,有助于改善當前高校體育教學的現狀,有效提高高校體育人才培養的質量。

一、大學生體育素質教育內容體系的構建

素質的基本要素是知識和能力。[1]現階段,我國倡導和要求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其根本目的是把以往的從注重知識本位轉化為注重能力本位,從注重知識結果轉化為注重創造知識的方法和過程。根據現代大學體育教育培養人才的宗旨和特點,構建大學生體育素質教育內容體系應包括三個層面:一是生理層面,即身體素質。二是心理層面,即體育心理素質。三是社會層面,即涵蓋體育思想、體育道德、體育文化、體育能力、體育審美、體育行為等方面的素質。該體系中多維復雜、縱橫交錯的內容(見表1)具有全面性與主體性、客觀性與時代性、繼承性與創新性、特殊性與拓展性、系統性與動態性等相結合的特點。

二、體育素質教育與現行課程的融合

高校體育素質教育是素質教育的深化和發展,是教育創新的必然趨勢,是培養現代高素質人才的基本途徑。體育素質教育的層次性、過程性和實踐性,決定了在其實施過程中,必須與現行體育教學相結合,將大學生體育素質教育的內容融合到相關體育課程之中。為此,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應注意把握以下幾點:

1.注重體育基礎知識、技術和技能的傳授,培養大學生的運動能力

體育基本知識包括:運動生理、解剖的基本知識,體育鍛煉的原理、原則和方法,體育與保健的基本知識,自我監督和評價的基本知識。高校體育教育通過傳授體育基礎知識、技術和技能,使學生掌握科學的鍛煉方法和手段,具備一定的運動能力是體育教學的基本任務。學生通過體育教學中技術、技能的傳授來了解體育運動的客觀規律,再通過課外科學的訓練和競賽的反復實踐,熟練掌握體育運動技術、技能等各項鍛煉身體的手段,增強體質,為終身體育鍛煉奠定良好的體質、知識和運動技術基礎。

2.注重教學過程中的德育滲透,培養大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

在高校體育教育中,體育教學及各種體育賽事、體育活動通過一系列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體育運動來培養大學生的運動技能,鍛煉身心。由于許多活動都是集體進行的,且體育競賽中既有強烈的競爭氣氛,又有嚴格的規則約束,因此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德育教育的滲透,培養學生自覺增強遵紀守法、團結協作、公平競爭的意識,增強集體主義觀念和組織紀律性。當學生們在體育運動中遇到來自環境、氣候、器械條件或身體、心理等方面的問題和困難時,教師應有的放矢,及時地給予耐心細致的思想引導,把教學和訓練過程與意志品質的培養過程融合在一起,幫助學生樹立勇于面對、樂于挑戰、敢于戰勝的勇氣和信心,使學生們在學習和運動實踐中培養毅力,有意識地磨練意志品質,從而建立正確的體育道德觀念。教師還應通過體育競賽中的裁判、指導、技戰術點評等環節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感染學生,以塑造學生的心靈。

表1

3.注重課程教學心理伴隨訓練,培養大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

大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應包括職業工作所具備的心理和適應社會的健康心理兩個方面。

心理學家經過大量研究證明,大學畢業生處理工作能力的高低,雖然主要取決于他們的技術、理論水平,但能否發揮已掌握的技術,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們當時的心理狀態。心理狀態好的大學畢業生能充分發揮甚至超水平發揮已掌握的技術,從而能完成好各項工作任務。

何謂適應社會的健康心理?從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所下的健康定義解釋來看,健康的個人能有效地適應社會環境,能妥善地處理人際關系,其行為符合生活環境中的常態,能面對現實,積極調適,有良好的心理適應能力。

為此,教學中教師除利用體育教學內容中的訓練方法來磨練大學生所需的堅強、沉著、果斷、機敏、堅韌等心理品質外,還要根據學生身體素質、心理特征、個性差異,采用相應的教學手段,如語言刺激、鼓勵和啟發、設置規則和協作項目等,有目的地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環境的心理品質。

4.注重課程教學審美教育,培養大學生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

體育運動對美的追求是人類內心世界的活動。在體育運動中,人們通過具體形體的活動把人類的智慧、技巧,以及美好的情感和崇高的理想與追求在運動的瞬間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以喚起人們心靈上的陶醉和心理上的自豪感,從中感受人與自然的和諧與美好,認識美和理解美。在體育教學和體育運動中,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在運動中感受美和認識美,還要引導他們積極地去創造美,使他們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培養高尚的審美情操。一方面教師要通過制定適合學生身體條件的教學方案或設計體育賽事活動等,利用各種體育運動形式使學生能夠有效地增強體質,獲得健美的體型、強健的骨骼、發達的肌肉、健康的膚色和優美的姿態。另一方面,教師還要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和滲透審美教育,使學生充分認識到體育運動之美的價值所在,用體育之美感教育開拓學生的胸襟、陶冶學生的情懷,以使學生達到心靈美與外在美的統一。

5.注重課程教學教養一致行為的規范,培養大學生良好的運動習慣

大學生良好的鍛煉、衛生、生活習慣及人際交往行為等,都有賴于體育教學長期堅持教養一致的培養?!敖獭笔恰梆B”的前提和基礎,“養”是“教”的鞏固和提高,“教”和“養”是相輔相成,互為依存的。教養一致就是把“教”與“養”緊密結合起來,把養成貫穿到體育教學與訓練的各環節中。為此,教師除向大學生傳授相關的體育鍛煉、保健與衛生常識和各項運動行為規范外,還要在抓養成方面下功夫:一要堅持從每次課和每天一小時體育鍛煉抓起,充分利用各種機會、各種活動、各種場合,一點一滴地培養按體育運動規律、規則辦事的良好習慣。二要嚴格要求抓養成,嚴格執行體育運動規律、規則,隨時糾正不符合體育運動規律、規則的言行。三要堅持不懈抓養成,必須日復一日,堅持經常,最終才能形成大學生良好的鍛煉、衛生、生活習慣。

三、結語

構建高校大學生體育素質教育與現行課程融合的新模式是一項系統工程,要確立一種全新的觀念并付諸于實踐,不是僅通過一些思想呼吁和簡單的課程調整,就能達到進行大學生體育素質教育的目的,而必須通過多方面的綜合改革,逐步建立、完善大學生體育素質教育內容體系,并將體育素質教育內容與現行體育教學融合,才能實現理念與現實的結合,才能達到全面提升高校大學生身體素質、心理素質的教育目的,為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發展提供合格的高素質人才。

[1]吳曉紅,周桂芳,陳峰.素質教育對高校教學改革的啟示[J].中國成人教育,2007,(6):126-127.

猜你喜歡
體育運動素質教育體育
提倡體育100分 也需未雨綢繆
大學素質教育的實施策略
體育運動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現代體育運動創始人
2016體育年
我們的“體育夢”
呆呆和朵朵(13)
論美育中的音樂教育與素質教育中的音樂教育
如何有效滲透素質教育理念
素質教育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實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