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不同材質古琴琴體聲學特性的有限元分析①(中)

2014-01-14 03:03文/楊
樂器 2014年10期
關鍵詞:古琴固有頻率材質

文/楊 帆

(二)固有頻率比較

固有頻率是物體自身發生振動的頻率,也稱自振頻率。當樂器琴體發生共振時,外部激勵力的頻率即為琴體的固有頻率。為滿足主觀聽覺需要,琴體固有頻率的響應范圍應具有較大寬度。研究以通過計算得到的琴體前30階固有頻率值為對象,比較材質變化對琴體固有頻率參量形成的影響。

表2 不同材質“九霄環佩”琴模型固有頻率表(單位:Hz)

由上表可知,五個模型中,根據面、底板選擇材質的不同,最低固有頻率有較大差異。五個模型中,面桐底桐模型第1階固有頻率最低,僅就低頻響應而言,優于其他模型。各模型按最低固有頻率由小至大排列為面桐底桐<面杉底杉<面桐底杉<面桐底梓<面桐底楸,可以看到,隨著琴體面、底板材質密度的增大,最低固有頻率呈明顯上升趨勢,表明古琴琴體材料密度越低越有利于琴體固有頻率向下延伸。本次計算,面桐底桐模型最低固有頻率為73.063Hz(D2-8),仍高于古琴正調定弦最低音C2約兩個半音,因此仍然有向下拓展的必要,以增強古琴琴體低音區聲功率輻射,完善樂音頻譜結構。

琴體不應由于自身頻率響應的不均等,產生主觀不能接受的聲學特性畸變。通過以上比較,在所有模型第30階固有振動頻率中,面杉底杉模型向上延展頻率最高,為1273.9Hz(#D6+39),面桐底梓模型頻率最低,為1110.1Hz(#C6+2)。在各模型前30階內,占用頻帶最寬的為面杉底杉模型1198.25Hz,占用頻段最窄的為面桐底梓模型1024.61Hz??梢钥闯?,當琴體振動模態階次逐步增加時,固有頻率有隨之增加的變化趨勢。其中,面桐底楸模型變化曲線較為平滑,面桐底杉模型變化曲線其次,而面底板均采用桐木或杉木材質的模型則具有一定的起伏變化,表明琴體面、底板選擇不同制作材料有利于琴體固有振動頻率的線性增長。不同階次的固有頻率變化如下表所示。

表3 不同材質模型固有頻率曲線表(單位:Hz)

(三)參與系數比較

參與系數反映出對應于不同階次,琴體模型振動的主要方向。下表中X軸為長度方向,Y軸為寬度方向,Z軸為高度方向。其中,參與系數表中的正數表示模型在該階的振動方向與指定方向一致,負數表示模型在該階的振動方向與指定方向相反,正、負號代表著琴體的振動方向,不具有數學上的大小意義。為便于比較,本文中各模型方向均保持一致,以岳山向龍齦方向為X軸正方向,七弦向一弦方向為Y軸正方向,由琴面向琴底的垂線方向為Z軸正方向。

猜你喜歡
古琴固有頻率材質
國家非遺 古琴藝術
翅片管固有頻率的參數化分析及模擬研究
尋琴記:古琴的前世今生
張俊波 情寄古琴,樂以忘憂
衣服材質大揭秘
尋訪千年古琴
外套之材質對比戰
針織衫之材質對比戰
10KV配變繞組材質鑒別初探
總溫總壓測頭模態振型變化規律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