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開放大學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指導思想與理論基礎

2014-02-12 16:30姜志堅周俊玲
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4年12期
關鍵詞:保障體系學習者教學質量

姜志堅,周俊玲

(四川廣播電視大學,四川 成都 610073)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指出“健全寬進嚴出的學習制度,辦好開放大學”。2012年教育部出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要求“加快發展繼續教育……實施本??评^續教育質量提升計劃”“大力提升人才培養水平……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從國家開放大學到北京、上海、云南、江蘇等地省級開放大學掛牌,電大戰略轉型的步伐已經開始。在上述背景下,原有的電大教學模式、教學質量的保障體系都難以適應開放大學建設與學習者學習的需求。因此,研究與構建適應新形勢下開放大學所需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顯得尤為重要。

一、開放大學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內涵

(一)開放大學

國家開放大學是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主要面向成人開展遠程開放教育的新型高等學校,堅持非學歷繼續教育和學歷繼續教育并舉,以課程為單位建設學習資源,充分利用高校優質教育資源,促進學習資源的共建共享。

(二)教學質量保障體系

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是指學校為保證學習者培養質量通過設置機構、制定規章制度、提供學習支持服務以及質量保證與監控措施等一系列有計劃、有目的的管理活動。所謂開放大學質量保障體系是指開放大學為保障學習者培養質量,通過內部與外部等一系列有計劃、有目的的措施保證與監控教學質量的管理活動。

(三)開放大學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建構的設想

開放大學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其核心內容是建立以學習者為中心、內部與外部相統一的質量監控機制。具體包括四大環節,即決策環節、學習運行環節、內部與外部質量監控環節與教學質量反饋環節;其中,學習運行環節圍繞以學習者為中心,為學習者在條件保障、人才輸入、學習支撐、學習資源、學習過程、考核評價、人才輸出等七個部分提供學習支持服務。具體建構設想見圖1。

(四)開放大學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建構原則

1.面向用戶(學生中心)的原則

樹立“為了一切學習者,為了學習者的一切”的辦學理念。開放大學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致力于為學習者提供最適合的學習環境和平臺。開放大學的質量控制要充分做到面向用戶、面向需求,同時打破過去學校教育那種自訂標準、自主考核、自行控制的封閉模式,這是開放大學質量控制的根本原則。

2.未來導向的控制原則

開放大學的質量控制過程,應堅持未來導向的控制原則,在教育教學之前根據預定目的的潛在可能作為依據,估計可能出現的質量偏差,并及時采取適當辦法予以避免與解決。

3.有效點控制原則

開放大學教學質量的影響因素有很多,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對每一個因素都進行控制。因此,開放大學教學質量控制應選擇具備關鍵性和可控性的節點進行控制。

4.全員參與質量控制原則

開放大學的教學過程涉及廣泛,質量管理部門或是管理人員是不能獨立完成教學過程的質量考核與控制的。學校的每一個部門、教師和工作人員包括學生是教學過程的參與者,都應肩負起相應的質量考核與控制任務,在工作與學習中按照既定的質量規范不斷自我調整。

二、開放大學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的指導思想

(一)多樣化的質量觀

1988年《21世紀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動宣言》在首屆世界高等教育會議上通過。宣言指出:“高等教育的質量是一個多層面的概念”,要“考慮多樣性且避免用一個統一的尺度來衡量高等教育質量”。開放大學對于我國而言,其最根本的任務是貫穿終身教育體系,促進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普及。因此,開放大學的質量觀應該有層次化、多樣性的特點。作為開放大學,與普通高校相比,開放大學在許多方面譬如招生來源、培養方向和目的、教師教學的方式、學生學習方式和學習環境等都存在顯著差別。開放大學致力于把現代信息技術與遠程教育深度融合,搭建覆蓋城鄉的辦學網絡和終身教育公共服務平臺,突破時空限制,把優質教育資源輸送到基層、農村、邊遠山區和少數民族地區,為各類社會成員提供多樣化、個性化繼續教育服務和學習機會,形成人人皆學、時時能學、處處可學的學習型社會,促進教育公平,構建和諧社會。

(二)“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生觀

“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要求開放大學堅持學生學習的個性化以及自主化的要求?,F代遠程開放教育的理念是以學生為中心,通過良好的支持服務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以學生為中心的現代遠程開放教育理念,要求在教與學的過程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這種主體地位應涵蓋資源的建設與應用、多種媒體的資源呈現方式、教學的組織形式、學習支持服務等,這都需要在教學質量保障體系中予以關注。

(三)建立新型的教師觀

開放大學的核心理念是“以學生為中心”。圍繞這一核心理念,在現代遠程開放教育中需要我們對教師角色予以重新定位和調整,從前教師的主要作用是“傳道、授業、解惑”,而現在教師的作用是導學,是遠程開放教育的組織者,需要他們去引導學生學習、設計教學過程、進行支持服務;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支架式的教學服務,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能動性,激發學習者的潛能和創新意識。

(四)教學質量的內部與外部保障有機統一

四川開放大學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須確立質量競爭和全面質量意識,建立內部質量保證與外部質量監控相統一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把內在與外在的質量關系有機地統一起來,進一步完善學校內部建設與外部發展的統一,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統一,學校自我評價與社會評價的統一,使學校的建設、改革和發展與整個地方社會的發展相融合。

三、開放大學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的理論基礎

(一)遠程教育理論

“以學生為中心”是開放大學教與學理論的本質與核心內容。開放大學與普通高校的面授教學相比,最大的特征就是學生學習的開放性,正因為此,開放大學的教學和學習應突出以學生為中心。

1.魏德邁(Charles A Wedemeyer)的獨立學習理論

魏德邁被譽為美國的遠程教育之父,其倡導的獨立學習的理論核心是獨立學習和學生自治。魏德邁認為,遠程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將學生從學校內的課堂教學模式中解放出來,在學校外為學生在生活工作之中提供學習的機會,并力爭使學習者具備良好的自學能力。魏德邁指出需要通過教與學的分離的方式來克服“教育的時空屏障”,從而使學習者根據自己的條件與需要來選擇學習的方式、進度、目標,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不依賴于教師,學生控制學習過程?;诖?,他認為遠程教育中的質量控制,必須考慮以學習者的獨立學習為中心。

2.穆爾(MichaeIG.Moore)的交互距離和學習者自主學習的理論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大學的邁克爾.G.穆爾(Michael.G.Moore)提出穆爾理論,其核心是交互距離和學生自治。穆爾指出,如果師生之間的對話增加,結構能回應學習者的個別需要,就能縮短遠程教學中的“交互距離”,反之亦然。穆爾承認交互影響距離不僅僅存在于遠程教育中,在傳統面授教育中也適用。他認為,在結構化程度高的課程里,比如純講座式的課程師生之間的對話一般很少,交互影響距離最大;相反,當對話增加、結構靈活時,師生之間的交互距離也隨之降到最小程度。

3.西沃特(David Sewart)的對遠程學生的持續關心理論

英國的大衛·西沃特是學生持續關注理論的倡導者,在遠程教育領域首次提出學生支持服務的概念。他認為,學生支持是一種手段,學生可以通過這種手段充分地利用遠程教育機構提供的各項功能。他認為,學生支持服務由三個方面組成:一是學習支持服務的構成要素是無限的。二是學生支持服務的精髓是對學生的持續關注,即遠程教育過程中不能只為學生提供教學資料或資源,還需要提供咨詢與輔導,并且應是連續不斷地提供給學生滿足學生的需要;也就是說遠程教育與傳統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其應對學生提供更多持續的關心,提供更好的各類服務。三是應將遠程教育的學生支持服務當做服務產業來對待,應該如服務業服務顧客需求一樣,將生產與消費放在同一個過程中進行。

(二)全面質量管理理論(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

所謂全面質量管理,是指企業在生產產品時,企業中的所有部門、人員均以產品的質量為第一要務,在生產與管理過程中將各種技術有機結合,通過建立科學、規范的產品質量保證體系來控制生產過程中每個環節可能影響產品質量的因素,從而為用戶提供滿意產品的活動。在全面質量管理理論中提出產品生產過程中的下一個環節是上一個環節的用戶,“下一環節是用戶”、“為用戶服務”是此理論的基本觀點,正是這種理念來促使企業控制每一環節的質量,從而最終實現完整產品的質量要求。

將全面質量管理理論借鑒到開放大學之中,就是開放大學要根據自己的人才質量培養目標,在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均建立教學與教學管理的質量監控系統,通過對影響教學質量的所有因素進行監控與管理,從而實現開放大學的人才質量培養目標。

美國著名質量管理專家戴明博士依據全面質量管理理論提出了PDCA循環的概念,即“戴明環”。他將全面質量管理的運行過程分為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P(Plan)——計劃,即產品生產者依據顧客提出的產品需求來制定產品生產的計劃;第二個階段D(DO)——執行,是生產者按照第一階段的計劃與方案實施的具體生產過程的組織和運行;第三個階段C(Check)——檢查,生產者比對產品的生產計劃,對生產諸環節的具體實施予以檢查,以發現問題;第四個階段A(Action)——評價和處理,是生產者對第三階段檢查結果的問題反饋與解決,并總結成功的經驗與失敗的教訓。當一個PDCA循環結束后,對于沒有解決的問題,又在下輪的循環當中進行解決。

戴明博士提出的PDCA循環按照四個階段、八個步驟循環往復,螺旋上升,目標是通過每次的循環,都解決上一輪循環中的問題,以提升質量,此種互相循環、環環相扣的體系體現了全面質量管理的質量保證的整個過程。

全面質量管理理論下的PDCA循環對開放大學的教學全過程的質量保證研究的啟示在于:①開放大學教學質量的保證實施應當按照全面質量管理的運行過程的規律來進行;②開放大學只有不斷強化對教學過程的管理,才能不斷提升教學質量,沒有對教學全過程的過程管理,就沒有可靠的教學質量保證;③開放大學要真正實現有效的質量控制,就必須通過對教學過程的評估與督導,以及時檢查并反饋發現的問題,從而改進教育教學;④開放大學的教學質量保證要堅持預防為主,同時遵循不斷發現問題、改進問題、螺旋式地提升教學質量的質量管理理念。

從以上理論基礎可以看出,開放大學教育教學的全過程的質量監控已成為當前研究開放大學教學質量的重點。國際遠程教育界普遍強調對學生學習過程和教學質量的關注,即對遠程教育的學習本質予以了越來越多的重視。因此,構建開放大學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要求我們更加關注教與學的有機統一,更加關注教學全過程的質量監控,從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保障教學質量。

[1]葉斌.關于構建電大遠程開放教育教學質量控制系統的探討[D].福建師范大學,2006.

[2]吳建.新時期我國電大開放遠程教育質量問題研究[D].西南大學,2009.

[3]武麗志,丁新.學生支持服務:大衛·西沃特的理論與實踐[J].中國遠程教育,2008(1).

猜你喜歡
保障體系學習者教學質量
努力改善辦學條件 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關注學習過程 提升教學質量
你是哪種類型的學習者
我國生態安全保障體系的研究
十二星座是什么類型的學習者
提高教學質量,重在科學管理
青年干部要當好新思想的學習者、宣講者、踐行者
勇立改革開放潮頭 創新糧食保障體系
ETC關鍵設備準入標準及運行保障體系構建
關于構建戰區聯合作戰后勤聚合保障體系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