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六位一體”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析

2014-02-17 02:54司開林
現代教育科學(高教研究) 2013年5期
關鍵詞:六位一體模式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須接榫“地氣”,才能獲得可持續發展的生存性動力和資源。應構建政府、學校、教師、社會、家庭和學生“六位一體”的思想政治教育全新模式,并搭建其內在運行機制,匯集正能量、升華新氣象。

[關鍵詞]高職 “六位一體” 思想政治教育 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843(2013)05-0161-03

[作者簡介]司開林,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講師(江蘇常州213164)

一、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現狀考量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學校教育工作者,依據學生發展的身心規律和認知需求,駕馭一定的方法和媒介,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塑造學生理想信念、道德觀念、人格品質的過程。

(一)既存主要模式

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主要有“灌輸”模式、“滲透”模式和“學生主體”模式。隨著經濟全球化和教育現代化的發展,理論界諸多學者提出了獨有心得的運行模式:“學校、社會、家庭、大眾傳媒”四位一體的新模式;主體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教育內容+教育方式+教育對象”模式;“自由式”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工學結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服務型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TRSPCL”(test-respect-serve-pardon-credit-lead的首字母)模式等。

(二)既存主要模式的優缺點分析

1.優點。能準確反映和遵循“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規律。指出了教學過程的主要要素和運行機制,能把顯性環境與隱性環境、硬文本教育與軟素質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充分考慮到現代傳媒對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的影響,緊跟思想政治教育的“場景性”和“流變性”。注重教育與管理和服務、學校與社會和家庭的銜接和及滲透,尊重學生受體的認知發展規律,堅持循序漸進和有效提升的原則。

2.缺點。盡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績,理論和實務上亮點紛呈。但是,既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仍然存在諸多缺憾,主要表現為:理念主導不足,國家、政府、學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發展的規律、特點、機制和環境等缺乏透理、前衛、細致的指導性,素質教育、思想道德素質、政治素質等口號過于迂闊;內生機制探究不深,對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理論、“雙主體”互動機理、人文關懷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序對接、現代科學技術與思想政治教育的關聯性和回應機制等挖掘、論證不足;操作性不強,政府、學校、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直接、高效的互動和監督平臺,對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發展沒有精致的跟蹤測評指標和反饋機制。

二、高職“六位一體”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析

(一)政府:思想政治教育的規制者

培養“四有新人”是國家和政府的根本教育目標。在“網潮”洶涌的當下,思想政治教育表現出空前的復雜性和難預測性,學生的“空間場”日益脫離家庭、政府、社會、班主任、輔導員的控制區域。在此情況下,應大力加強政府在技術、行政、法律及政策等方面的規制功能,以填補新環境下的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漏洞。在技術上,要建立校園網絡遠程監控系統、學生輿情反映機制、道德品質定期測評機制、重大問題通報和教育機制、首長信箱聯系制度,對學生的在校過程進行密切地布控,發現不正常的情況要給予及時矯治。在行政上,要建立區位監測點或工作室,開展首長接待日活動、輿情反饋周活動,加強對“版主”或“樓主”的教育,強化網絡輿情篩選,過濾有害、虛假、色情甚至反動的信息,嚴格入口關、控制風險。積極謀劃建立政府——公安——學?!叭灰惑w”的聯動治理機制。在法律上,要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堅持《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進網絡工作的若干意見》和《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并接榫地區實際,嚴格貫徹學?!败浄ā?,發揮規章制度和學習條例的“孵化”作用,做到有章有據、杜絕違法。此外,政府應加大財政力度,重點扶持一些民辦高校和職業院校,配備專項資金。還應加強思政教師的培訓和對外交流力度,提高其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并及時輸送高素質的思政人才,真正做到對學生教育的知識與情感的統一、培養與感召的統一。

(二)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治理者

洛克說:“人與人的差別,十有八九是教育造成的?!贝髮W校園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制高點,集聚了最優質的資源,鋪陳了最齊備的渠道。思想政治教育的治理特點和舉措主要有:第一,黨委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心骨,引領意識形態的主航向。在集體領導和具體分工的基礎上,完備實踐基地、專家報告、學生座談會、心理輔導月、個別談話、暑期社會實踐等主打形式,拓展學生視野,促進理性認知與感性認識的融合。第二,夯實思想政治課專職教師人才培養、思想提升、組織教育、民主座談、講課比賽、民主協商、骨干引領、新舊攜帶、課題申報、述職述廉、交流學習、參觀考察、主題班學習等培養機制,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和時代敏感性。第三,發揮宣傳部門和團委的紅色陣地功能,開展先鋒紅色網站、素質拓展、野外訓練、專家講堂、“小兵”站崗、基地參觀、義務志愿、社團實踐、黨校培訓、小班上崗、紅色讀書廊、經典影片賞析、主題辯論賽、地方文化展覽、社會實踐調查報告、多人面對面、詩歌朗誦、演出晚會等渠道的培養和教育,傳輸公平、正義、民主、法治、和諧、友愛的正能量。第四,建立了班級制管理,完成了?!怠唷鐖F——宿舍的一體化管理,并且對校園廣播、校報、電視、宣傳欄、班會、社團的常規工作常抓不懈,校風班風淳樸,學生們由衷地感覺到校園文化的凝聚力量。

(三)教師: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領者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師承擔著培養“四有新人”的歷史重任,是學生靈魂的塑造者,是思想意識和道德品格的“布道士”和“雕刻家”,其人格魅力、精神風貌和道德操守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教師的整體素質直接決定著學生的綜合政治素養。我院社科部作為學院的二級獨立機構,直接承擔著全院4000多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教育方式方法具有自己的特色:第一,專職教師與兼職教師相結合,專職教師主要講授“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兼職教師主要講授“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并在統一進行集體備課。第二,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課堂教學與課外教學相結合,立足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積極探索有益性的實踐教學,形成了課堂理論教學-課堂實踐教學-校外實踐教學“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第三,經典理論教學與時事政策教學相結合,在夯實課堂主體教學陣地時,積極傳達中央和上級的文件精神,對時事熱點、兩會精神、政策導向、形勢政策、產學研一體化等問題進行全面詮釋和多方引導。第四,堅持教學與科研相結合,在認真授課的同時,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學校和教師的科研活動,培訓學生的學術能力。

(四)社會:思想政治教育的支持者

社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大舞臺,蘊含能量巨大的“隱性”教育資源?!案粡?、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氛圍,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可持續發展的力量源泉和現實依歸。積極動員社區、村委會、網吧、消協、心協、媒介、學會、協會、支援者組織、科教城管委會、社會團體、公益組織、事業單位,凝聚社會共識、壯大主流思想輿論。第一,推進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完善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褒揚真善美、貶斥假丑惡,光大先進典型榜樣精神,培育知榮辱、講正氣、作貢獻、促和諧的良好風尚。第二,加強政務誠信、商務有信、社會講信、司法公信、個人重信建設。創新思想政治工作協調機制,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培養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第三,深化精神文明下基層活動,廣泛開展大學生志愿者服務,積極融入社區、車站、醫院、孤老院群體,推進學雷鋒、學習宣傳道德模范常態化。第四,提高文化產品質量,推進文化惠民工程,推進烈士陵園、圖書館、文化宮、道德講堂、烈士遺址、紅色文化基地、“運河五號”創意基地等地方特色文化場所的免費開放,傳承傳統優秀文化,光大“地方性知識”的正能量。第五,刷新和跟進網絡內容,唱響主旋律。凈化網絡輿論環境,打黃掃非,抵制庸俗、惡搞、欺詐等不文明現象。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提高科學素養。第六,繁榮和發展哲學和社會科學、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化藝術事業,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積極引導大眾傳媒、百度貼吧,凈化輿論氛圍,提高服務質量??傊?,只有全社會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有容乃大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氣場,才能擁有真正的源頭活水。

(五)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的感馴者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不可能造就全面發展的人?!比说乃刭|是由德育、智育、情育和體育有機構成的綜合系統,其中德性“是最重要的素質”。而人的德性培養之源泉是他的家庭,家庭教育一以貫之人的一生,并構成社會道德秩序的磐石。中華民族是極其重視家庭倫理道德教育的民族,自始至終以完善人的品格為至上修為,蘊含博大豐富的理論資源和得天獨厚的現實土壤。在儒家之經典《大學》中,開宗明義地提出中國人的根本行為準則,即“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八條是中國人安身立民的根本。其專門性的家庭教育文本汗牛充棟,如《顏氏家訓》、《書儀》、《家范》、《蒙童須知》、《曾國藩家訓》,等等。家庭蘊含深厚豐富的隱性資源,情感感馴是家庭教育的特點,言傳身教是家庭教育的特質,通過優良家風的熏陶和親情力量的感染來潛移默化地形塑受教育者的浩然正氣和人格魅力,有力地彰顯“詩禮傳家遠,忠孝治世長”的中國傳統文化風貌和精神。

(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塑造者

黑格爾說:“主體的覺醒是人類的第一次真正解放?!睂W生才是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真正的主體和自塑者,其思想品德和政治素質的養成是長期自我塑造的過程。外因再好,也要通過內因起作用。當前,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評價存在諸多的不足:第一,缺乏統一的“標準體系”,從大綱到內容、從課堂到實踐、從個體到群體沒有獨立的培養計劃,而是滲透到“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和“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的內容體系當中;第二,注重課堂知識的傳授,而忽略學生思想道德和政治素養的養成,強調的是外部環境的引導,而非內心認知模式的轉變和情感力量的規馴;第三,沒有完備的、常態化的監控和測評指標和機制,更多的是被動性、突發性的“應付”或“完成工作”。學習中和畢業后的監控和測評也沒有及時跟上,因此,反饋的信息很少,缺乏系統性的總結和提煉。要克服以上模式的缺陷。就必須真正確立以人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觀,即把學生當作自尊、自為、自信、自塑和自強的能動主體。要尊重主體的差異和認知層次,對思想政治素質高低不同的學生都要平等對待。要挖掘“情感政治”,通過情感感化、人格引導、風范熏陶來感染和滲透。要注重主體的自我體驗,引導主體的自我反思和修養,訓練自己的政治敏感性和鑒別力。

政府、學校、教師、社會、家庭與學生六要素相互銜接、彼此滲透、密切配合,共同構成高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內容和運行模式。學校是中心舞臺,教師是靈魂力量,政府是話語資源,社會是踐行場所,家庭是情感之源,學生是關鍵所在。六者密切依賴、相互促進,并且通過溝通機制、情感機制、監督機制和評價機制的中介和橋梁把源能量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學生的心靈深處??傊?,只有把顯性環境和資源與隱性環境和資源相融合,把校風、教風、政風、社分、教風與學風相融合,把理想信念、地方文化與大學精神、柔性管理相融合,把人格魅力、教師示范與校園文化、法治理念相融合,把自身修養、個體鍛造與社會輿情引領、國家政治進步相融合,在與“地方性知識”的接榫中,才能凝聚出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正能量的高度認同,升華出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大成氣象”。

(責任編輯:向欣)

猜你喜歡
六位一體模式思想政治教育
中學語文“六位一體”課堂教學模式構建芻議
群眾路線視域下高?!傲灰惑w”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模式探討
民辦高?!傲灰惑w”學生工作機制探究
永續債券探析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研究述評
中學數學創造性教學的模式與策略研究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