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高校教師薪酬水平狀況的實證研究

2014-02-17 02:54周金城陳樂一
現代教育科學(高教研究) 2013年5期
關鍵詞:問卷調查高校教師

周金城 陳樂一

[摘要]對全國679名高校教師薪酬水平狀況及對自身薪酬水平看法的問卷調查表明:絕大部分高校教師的薪酬水平并不高,主要依賴所在學校獲得收入,校內收入的主要來源是基本工資、崗位津貼和課酬,大部分高校教師對目前的薪酬水平不滿意,對自己的工作付出與薪酬回報感受不公,他們希望通過兼職、投資或其他逢徑改善自己的經濟條件。

[關鍵詞]高校教師 薪酬水平狀況 問卷調查

[中圖分類號]G45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843(2013)05-0017-03

[作者簡介]周金城,湖南理工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講師(湖南岳陽414006);陳樂一,湖南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南長沙410079)

2005年,國稅總局將高校教師列入高收入人群,引發了人們多年來關于高校教師薪酬水平高低的爭議。但關于我國高校教師薪酬水平狀況的研究,均未能對我國高校教師的薪酬水平狀況做出全面的調查和分析。為了對我國高校教師的薪酬水平狀況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我們設計了一份調查問卷,在2011年6月-2012年4月期間,主要通過知名調查網站——“調查派”,面向全國高校教師進行了網上問卷調查,共獲得有效調查問卷679份。調查問卷內容分為三個部分:一是受訪者個人基本信息;二是受訪者的薪酬水平狀況;三是受訪者對薪酬水平狀況的看法或感受。報告如下:

一、受訪者個人基本信息

受訪者所在地區中的東部地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遼寧、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和海南11個?。ㄊ校?,中部地區包括山西、吉林、黑龍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8個省,西部地區包括四川、重慶、貴州、云南、西藏、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廣西、內蒙古12個?。ㄊ校?。本調查來自中部地區的受訪者偏多,而來自東部地區的受訪者偏少。

二、受訪者的薪酬水平狀況

1.目前的校內年收入(主要指基本工資、崗位津貼、基本課時量的課酬等,不含科研獎勵、醫療保險、住房公積金等)。調查結果表明,校內年收入在3萬元以下的受訪者占總數的20.9%,在3-5萬元之間的占37.6%,在5-7萬之間的占29.3%,即近60%受訪者的收入不足5萬,只有12%的受訪者收入在7萬元以上。

2.期望(合理)的校內年收入。調查結果顯示,期望(合理)校內年收入在5-10萬之間的受訪者占總數的44.8%,期望在10~15萬之間的受訪者占總數的40.2%,另外還有3.1%的受訪者表示收入在3-5萬即可,可見大多數受訪者理性務實,并不指望能有高額的收入,但還是有11.9%的受訪者希望收入能在15萬元以上。

3.調查結果顯示,校內收入構成中最多的是基本工資的受訪者占總數的45.1%,校內收入中最多的是崗位津貼的受訪者占總數的1/3,校內收入中最多的是課酬的受訪者占總數的近1/5??梢?,高校教師校內收入的主要來源是基本工資、崗位津貼和課酬。

4.調查結果顯示,校內收入是其最主要經濟來源的受訪者占總數的九成以上,而表示兼職收入是其最主要經濟來源的受訪者只占總數的4.3%,經商、炒股或其他收益是其最主要經濟來源的受訪者只占總數的2.7%。部分受訪者表示,校內收入過低、經濟壓力大是選擇兼職或投資的主要原因,但由于時間、精力等條件的限制,通過這些途徑獲得的收入相對較少,只能起補充作用。

5.調查結果顯示,近四成的受訪者表示完全依賴學校發放的收入,36.4%的受訪者表示校內收入占個人總收入的絕大部分(比重介于80-99%之間),16.8%的受訪者表示校內收入占個人總收入的大部分(比重介于50-79%之間),只有8.4%的受訪者表示校內收入不到個人總收入的一半。絕大多數高校教師主要依賴所在學校獲得收入。

三、受訪者對薪酬現狀的看法或感受

1.對自己目前的薪酬水平,2/3的受訪者表示“不太滿意”或“非常不滿意”,1/4的受訪者表示“一般”,而表示“比較滿意”或“非常滿意”的只有1/10左右。

2.調查結果顯示,近六成的受訪者表示會通過校外兼職來增加收入,近一半的受訪者選擇投資創業,1/4的受訪者有調離本單位的想法,只有17.2%的受訪者表示會安于現狀。

3.50.8%的受訪者表示,如果提高教師收入,最應該提高基本工資,原因可能是目前的基本工資太低。19.3%的受訪者表示最應該提高崗位津貼,16.4%的受訪者表示最應該提高課酬,而認為最應該提高福利收入和科研獎勵的分別只有6%和7.5%。

4.62%的受訪者認為,未來兩年總收入不會有較大幅度增長,只有38%的受訪者表示會有較大幅度增長,可見大部分受訪者對收入增長持悲觀態度。認為校內收入、校外兼職收入或其他收入會有較大幅度增長的受訪者分別占總數的19.4%、15.8%、13.4%。

5.調查顯示,相比其他行業(比如政府機關、金融部門、國有大中型企業等),高校教師對自己的工作付出與薪酬回報二者公平性的感受“不太公平”和“非常不公平”的受訪者占總數的76.8%,認為“基本公平”、“完全公平”的受訪者分別占總數的22.4%和0.8%。

6.調查中,認為高校教師薪酬分配中“工作績效”考核權重最大的應該是教學工作的受訪者占總數的71.6%,認為應該是科研工作的受訪者占總數的21.4%,認為應該是學生培養、學科建設等的受訪者占總數的5%,認為應該是校內外服務性工作的受訪者占總數的2.1%。

7.在調查中,認為本校薪酬制度所倡導的分配機制是“完全按績效分配”的受訪者占總數的19.7%,認為是“基本能按勞分配”的的受訪者占總數的25.0%,認為是“吃大鍋飯與按勞分配并存”的受訪者占總數的16.5%,認為是“吃大鍋飯,搞平均主義”的受訪者占總數的38.7%。

8.調查結果顯示,認為本校教職員工的薪酬層級差距“基本沒有層級差距”的受訪者占總數的3.7%,認為本校教職員工的薪酬層級差距“層級差距過小”的受訪者占總數的4.6%,認為本校教職員工的薪酬層級差距“有一定的層級差距”的受訪者占總數的56.8%,認為本校教職員工的薪酬層級差距“層級差距過大”的受訪者占總數的34.9%。

9.調查中,認為本校教職員工的薪酬層級差距不太合理,主要表現在“青年教師收入太低”的受訪者占總數的66.9%;認為主要表現在“行政部門的人員,尤其是各處室負責人的實際收入遠遠高于同級普通教師”的受訪者占總數的43.3%;認為主要表現在“不同學科或不同院(系)的教師之間的收入差距較大”的受訪者占總數的37.9%;認為主要表現在“能獲得較多課題項目經費的教師收入較高”的受訪者占總數的32.7%;認為主要表現在“資歷高(高職務、高職稱、高學歷)的教師收入太高”的受訪者占總數的28.3%;認為主要表現在“其他”的受訪者占總數的13.3%。

10.調查中,表示“薪酬太低,生活過得很貧苦”的受訪者占總數的15.3%,表示“薪酬只能維持最基本的生活開支”的受訪者占總數的47.1%,表示“薪酬除維持基本生活外,有一定的節余”的受訪者占總數的30.8%,表示“薪酬較高,生活過得很寬?!钡氖茉L者占總數的6.8%??梢?,近2/3的受訪者由于收入較低,生活壓力較大。

11.調查中,認為“目前高校教師的薪酬基本反映了其真實的勞動價值”的受訪者占總數的4.9%,認為“相對于行政、國有企事業單位職稱相當的職工,高校教師薪酬偏低”的受訪者占總數的78.9%,認為“高校教師職業自由穩定、較長假期等可以彌補薪酬偏低的不足”的受訪者占總數的21.5%,認為“薪酬低是許多優秀人才不選擇高校教師職業(或跳槽)的主要原因”的受訪者占總數的51.3%,認為“薪酬低的最主要原因是政府對高等教育的財政投入少”的受訪者占總數的44.3%,認為“薪酬低的最主要原因是非教學科研人員比例過高和行政管理費過高”的受訪者占總數的45.2%。

四、結論

通過以上對調查問卷結果的描述,我們可以得出下面四點結論:

一是絕大部分高校教師的薪酬水平并不高,且對收入增長持悲觀態度。按照國稅總局規定的年收入在12萬以上即為高收入人群的標準,高校教師中符合這個標準的不足3%。社會上傳言的“高校教師收入高”也是人們認識上的一個誤區,失之偏頗。2006年,我國高校啟動新一輪工資制度改革,教師收入連續兩年獲得快速增長,但此后收入增速放緩,使大部分教師對收入增長產生悲觀情緒。目前國家規定的基本工資比較低,特別是參加工作不久的年輕教師由于在職稱、學歷、績效等方面的劣勢,崗位津貼必然也較少,而日益升高的房價和物價給他們巨大的生活壓力,因此提高基本工資的呼聲較高,這也可使教師的待遇和教師的長遠發展得到切實的保證。

二是絕大多數高校教師主要依賴所在學校獲得收入,校內收入的主要來源是基本工資、崗位津貼和課酬?;竟べY由政府統一發放,各地區的區別都不大,崗位津貼、課酬由學校根據本校的財力和實際情況發放,各學校的區別很大,導致不同高校教師的基本工資、崗位津貼和課酬在比重上的差異。有人說,高校教師不是還有很多課題經費、講課費嗎?實際上,有課題經費尤其是有大額經費的絕對是少數,并且往往是有職有權(即所謂“雙肩挑”)的教師才能得到,無職無權的布衣教師要想得到這些經費有點難于走蜀道。至于講課費,情形也差不多,在外講課機會多、講課費高的,往往也是那些有職有權的教師或大牌明星教授,但這些人畢竟也是少數。而所在部門創收一般只是教師收入來源的較小部分,這是因為各院系創收的主要來源之一是舉辦各種培訓班,但對于一般院校而言辦班已相當困難,因此靠創收的補助并不多。

三是大部分高校教師對目前的薪酬水平不滿意,對自己的工作付出與薪酬回報感受不公。公平理論認為,員工不僅關注絕對報酬,也關注相對報酬,不僅關注內部公平,也關注外部公平。從絕對報酬來看,由于生活成本不斷攀升,他們目前的薪酬水平難以維持生活。從相對報酬來看,他們認為學校的薪酬分配存在內部不公,如青年教師收入太低,學校管理部門的人員、尤其是各處室負責人的實際收入遠遠高于同級普通教師等;同時還存在外部不公,如相對于行政、國有企事業單位職稱相當的職工,高校教師的薪酬偏低,根據《中國勞動統計年鑒(2010)》對各行業職工年均工資的統計,高校教師的年均工資遠遠低于證券業、軟件業、計算機服務業、銀行業等行業的職工。但還是有部分教師認為職業自由穩定、擁有較長假期可以彌補薪酬偏低的不足,目前我國高?;旧线€沒有建立淘汰機制,沒有國外大學的“非升即走”等機制,職業壓力較低。

四是盡管大多數高校教師通過兼職、投資或其他途徑獲得的收入有限,但是仍希望通過這些途徑改善自己的經濟條件。由于不滿目前的薪酬水平,他們積極尋求本職工作以外的創收途徑以改善生活水平。因此,政府應擴大對高等教育的投入,提高教師(特別是年輕教師)的薪酬水平,使他們有更多時間和精力專注于教學與科研工作,并避免優秀人才的流失。

(責任編輯:袁海軍)

猜你喜歡
問卷調查高校教師
幸福從“心”開始
高校教師黨建參與的“四度”模型研究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做合格的高校教師
花錢評高校教師讓學者斯文掃地
職校學生手機使用狀況調查報告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眾傳播與受眾反饋
高?!霸喝芜x課” 情況調查及問題解析
大學生對慕課的了解和利用
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內化及其促進機制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