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評教機制下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從“納什均衡”到“帕累托最優”

2014-02-20 07:22毛慧芳林夏珍
現代教育科學(高教研究) 2013年6期

毛慧芳 林夏珍

[摘要]運用“囚徒窘境”博弈模型對當前高校學評教機制下教師之間、師生之間的博弈困境進行分析,針對導致師生關系、評教功能異化的學評教現狀,分析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基本條件,探討使博弈結果達到“納什均衡”并轉化到“帕累托最優”的策略。

[關鍵詞]學評教博弈 囚徒窘境 納什均衡 帕累托最優

[中圖分類號]0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l005-5843(2013)06-0062-03

[作者簡介]毛慧芳,浙江農林大學教務處;林夏珍,浙江農林大學教學質量監控與評估中心主任(浙江臨安311300)

學評教作為監控教師課堂教學質量的主要手段,在國內外得到了廣泛應用,已經成為一項制度化、常規化的工作。目前我國高校學評教工作研究者關注的主要是學生評價指標的合理性、教師的課堂教學效果、評教結果在教師教學中的影響等問題,對實際評教過程中的師生關系、教師關系等問題研究較少。筆者認為,學評教的實施效果并不能令人滿意,產生了一些負面效應,特別是在該機制下構成的博弈所引起的人際關系異化,導致了師生關系的扭曲和對立。這不僅違背了構建學評教機制的本旨,更影響了學生的健康成長和教師群體的職業發展,與教育的本質背道而馳,已成為教育改革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學評教在國外的實施已有80多年的歷史。我國自2001年以來開始逐漸在各高校推廣,其初設目的在于尋找師生教與學互動中存在的問題與影響因素,以更好地促進教學相長,提高教學活動的有效性。但在國內現行評教機制下,教師的勞動成果被當作“商品”兜售,把學生視為花錢買商品的“消費者”,“消費者”有權對教師的“商品”進行監督和評價。而且,在扭曲的“以生為本”教育理念影響下,學生成了教師的“上帝”,其評教結果可以決定教師的工資獎金等級、職稱評定和職務升遷等關乎其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針對這種現象,學者滕清秀從博弈論的機制設計視角進行分析,指出學評教機制設計存在著極大的缺陷;學者黃秀海的研究指出,學評教機制是教師產生壓力的主要根源,嚴重損害了師生關系的和諧發展,其合理性應重新審視;學者夏仕武從“評教”和“評學”的角度分析了該制度下存在的師生關系困境,并指出應該破解困境、正確發揮評價的功能。

這些研究對學評教機制產生的負面影響有著一致性的意見,但較少對該機制下的師生關系與行為進行分析,而師生之間的教與學行為對教學質量的好壞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構建學評教機制下和諧的高校師生關系成為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

一、學評教中的博弈關系分析

博弈論認為,人在做出決定時必須要考慮其他利益相關人所作的決定或可能作出的決定。當對手在研究你的策略并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時候,你如何選擇最有效的策略,并開始考慮他人會如何對你的策略做出反應時,便進入了博弈的領域。博弈論主要研究的是人們在互動行為中的推理問題,即在人們的利益和行為有相互影響和作用的情況下個體的理性選擇與策略安排。從上述內容可以看出,形成博弈關系的主體都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要求,并能夠影響彼此的抉擇行為。

在現行學評教體制下,教師的教育權和學生的評價權形成了博弈關系。一方面,教師和學生擁有獨立決策的自主權,都有自身的利益和目標追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扮演著“教”的角色,發揮著主導作用;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扮演著“學”的角色,發揮著主體作用?!敖獭敝鲗е皩W”,“學”離不開“教”。對于教師而言,“教”的效果很大程度上要通過學生的“評”來體現,學生“評”的結果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教師的個人利益;對于學生而言,教師的講授、指導和懲戒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學”的成果,體現為學習成績的高低、獎學金的獲取等關乎個人利益的重大事項。另一方面,這種教育權和評價權是一種相互影響、制約的互動關系??茖W合理地使用評教權能有效規范教育權的運行,促進教師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反之,濫用評教權利,就會阻礙教師教育權的正常行使,產生負面效果。同時,教育權的行使也影響和制約著評教權的運行效果。如教師的嚴格要求和合理批評本身是教書育人職責的正常履行,一些學生卻因心智不夠成熟、情緒發展不夠穩定等原因恣意報復教師,給教師惡意評價;教師為了得到高分,就會降低對學生的學業要求,刻意迎合學生,投其所好,甚至無原則地滿足學生的一些不正當要求,向學生邀寵。

另外,當前高校師生關系日益復雜化,師生相處在很多時候變成了一場博弈,扭曲的“以生為本”觀念嚴重沖擊了尊師重教傳統;大學生道德素質整體水平的下滑,使教師的權威性嚴重受損;“評教”的地位高于“評學”的地位,給教師造成了嚴重的心理壓力和負擔。這些現象的涌現惡化了師生關系。

二、“囚徒窘境”模型分析

正是由于學評教活動中博弈關系的存在,師生之間極易采用博弈論中的“一報還一報”策略以達到相互妥協默契?!耙粓筮€一報”策略的第一步是相互合作,此后每一步都重復對方上一步所采取的行動。這種簡單的程序之所以反復獲勝,是因為它奉行了“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原則,并且憑借如下特征最有效地鼓勵彼此間長期合作:善良——絕不會背叛對方,可激怒——被對方的背叛行為所激怒并采取報復,寬容——既往不咎地恢復合作,簡單——策略行動簡單明了,不嫉妒——不占對方便宜、不在任何雙邊關系中爭強好勝⑦。這是博弈論中很經典的一類博弈模型——“囚徒困境”模型(表1),它可以真實地反映出學評教機制下師生間的人際關系問題。

假設博弈矩陣中的參與人為教師A和學生B,他們均有“合作”和“背叛”兩種選擇。A1、A2分別代表教師的抉擇是“合作”、“背叛”,B1、B2則分別代表學生的抉擇是“合作”、“背叛”,于是便構成了四種博弈結果。第一種博弈的結果是,兩者都選擇“合作”,教師評學給學生高分10分,學生評教也給教師高分10分,雙方達到了互利互贏的效果。第二種博弈的結果是,教師采取“合作”的抉擇,給學生打高分10分,學生則采取“背叛”的抉擇,給教師打5分。此種情況下,教師利益受損而學生獲益,形成一種不均衡的狀態,理性的教師不期望這種結果的發生。第三種博弈的結果是,教師采取“背叛”的抉擇,給學生打5分,學生則采取“合作”的抉擇,給教師打10分。此種情況下,教師獲益而學生利益受損,也是一種不均衡狀態。理性的學生不愿意這種結果的發生。第四種博弈的結果是,教師和學生都選擇“背叛”,給彼此打5分,雙方利益都受損,不符合師生雙方利益最大化的理性追求。因此,無論對教師還是學生來說,當合作抉擇所獲利益大于背叛選擇所獲利益時,最保險、有效的方式就是實現雙方的合作或結盟,以達到“帕累托最優”的效果。

學評教機制下高校教師之間同樣存在著功利性的博弈關系。由于當前國內一些高校不當使用學評教結果,側重于考核和獎懲,甚至依據學評教結果實行“末位淘汰”和“一票否決制”,導致教師之間的攀比和競爭。有些教師進而采取一些不利于穩定教學質量的手段,妥協、遷就于學生,以期獲得評教高分。這同樣可以借用“囚徒困境”模型來分析學評教中教師之間的盈利矩陣(表2)。假設博弈矩陣中的參與人為教師A和教師B,每個人都有兩種策略可供選擇:“妥協”與“不妥協”。由表2可知,教師A和教師B均有一個嚴格占有策略——“妥協”,通過累次除劣策略,可以得到(-8,-8)的“納什均衡”;如果雙方都選擇“不妥協”策略,則對大家都有好處,比“妥協”策略要好,但它不是一個穩定的博弈解。如果教師A認為教師B采取了“不妥協”的策略,而他悄悄地采取“妥協”策略,則他的盈利從-1變為0,增加了一個單位的盈利,這顯然對他有好處。如果沒有外界的監督和強制力約束,大家都這么想,那么博弈的結果就會穩定在(-8,-8)這個點上,形成博弈的均衡狀態,即“納什均衡”。因此,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為目標的教師們多數時候是會選擇“帕累托次優”的“妥協”的。

三、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從“納什均衡”到“帕累托最優”

學評教機制下師生關系的博弈中,雙方利益主體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充分地展開利益博弈,必然會出現博弈結果的“納什均衡~。學評教機制下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博弈主要是圍繞教育權和評價權問題展開的。教師從自身利益出發,希望充分維護自己的教學權,嚴格要求學生,客觀公正地評價學生,充分發揮自身在教學中的主導性和自主權,這對于教師的職業發展和人格尊嚴的維護都是有利的。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他們關心的自身利益則是從教師那里得到更多的贊譽,獲得較為理想的成績。此時二者都面臨著兩種選擇,即要么“合作”,要么“背叛”。從前文完全信息條件下的博弈分析中可知,無論對教師還是學生來說,采取合作方式或結成同盟,努力爭取各自的教育權或評價權以實現利益最大化,都是明智的選擇,從而形成了教師或學生各自最優策略的組合,即博弈的“納什均衡”。

現實教學中,師生間的合作現象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一些教師對學生的評判做出了不恰當的回應:投其所好,迎合學生的心里,放松對學生的要求,降低教學難度,以求得學生在評價時為自己打高分。而學生給予教師好評則可獲得教師給予的相應回報,學業因而變得輕松起來。這種師生間的合作看似實現了雙方利益的共贏,實則是以降低教育教學標準為代價的,違背了教育的本質,也導致了師生關系的庸俗化,進而使教師的人格、尊嚴受到扭曲。從長遠來看,將極大地危害教育事業。

“納什均衡”是“帕累托次優解”,是“局中人對博弈結果的一致預期,任何一個局中人單獨違反博弈問題的解,都不能增加利益,也就是這一策略組合使得局中人沒有單獨改變策略的利益驅動”;“在沒有約束力的情況下納什均衡是自動實施的符合個體理性的最優解,但不符合集體理性最優解?!奔w理性的最優解就是“帕累托最優”,也就是整體利益的改善和整個集體“福利”的增加。對大多數師生來說,在合作利益大于背叛利益時,就要克服個體理性與集體理性的矛盾,實現合作以達到整體利益的最大化,即實現“帕累托最優”。

博弈主體的個體理性容易導致博弈結果的集體無理性,難以從納什均衡實現“帕累托最優”。博弈的均衡要實現從“納什均衡”到“帕累托最優”,至少必須具備三個基礎條件,一是不同利益主體之間要形成互利共贏的共同愿景,二是要有能高效貫通不同利益主體的利益整合與協調機制,三是要有能對不同利益主體進行高效協調的中介組織(或叫中間層組織)。

對如何解決學評教中的上述問題,筆者的主張有三。首先,走出博弈困境的最好辦法就是改變目前學生評教的規則,將評教的功能引向教師的發展性目標,不宜過多強調其功利性作用。除加強對學生在評教中的引導和培訓,使其正確認識評教的功能和價值外,還應在學生中積極提倡和發揚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并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師生雙方在教育教學中形成互利共贏的奮斗目標。其次,在師生間建立流暢的信息溝通機制,實施平等自由的對話協商制度,防止在評教中因信息不對稱造成誤解和抵觸情緒,逐步建立起師生之間相互尊重、信任的和諧關系。同樣,教師之間也應如此,共同維護群體的整體和長遠利益,在競爭和合作中實現自我提升。再次,高校應建立專門的教學質量監控機構,為學評教提供健全的制度保障,有效協調不同利益主體間的關系。如建立針對教師或學生的陳述和申訴機制等,并完善相應的救濟程序,及時處理學評教工作中師生受到的不公對待事件,從制度上保障師生的權利得到正當有效行使。

(責任編輯:劉新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