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立學院教師育人功能的發揮

2014-04-29 13:14張忠李韋華
教育與職業·理論版 2014年23期
關鍵詞:育人功能教學過程獨立學院

張忠 李韋華

[摘要]獨立學院教師既要教書也要育人。獨立學院教師在教書育人過程中存在教學經驗匱乏,課堂掌控能力不足;敬業精神不足,責任心有待提高;工作壓力偏大,管理經驗欠缺;急功近利和攀比心理嚴重,缺乏奉獻精神的問題。對此,可通過加強教師的道德素質教育;提升教師人格魅力;強化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人格尊重;培養教師對專業的持久熱愛;加強學習、創新,不斷鉆研專業知識;以教風建設為抓手,創造良好育人環境,促進獨立學院教師在教學中實現育人功能。

[關鍵詞]獨立學院 ?教學過程 ?育人功能

[作者簡介]張忠(1981- ),男,浙江紹興人,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輸電線路教研室副主任,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輸電線路;李韋華(1980- ),女,河北邯鄲人,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汽車工程系黨總支副書記,助理研究員,碩士,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廣東 ?廣州 ?510800)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3年地方所屬高?!氨究平虒W工程”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建設項目“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廣州南方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工程實踐教育中心”的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批準號:教高司函[2013]48號,項目序號:11)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3985(2014)35-0091-02

一、獨立學院教師在教書育人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為人師表、教書育人是人民教師最基本的職責,也是其最神圣形象的表征和職業道德的核心體現。然而,部分教師缺乏對其正確認識,將教書與育人分開對待,將其職責僅僅局限于教書上,僅關心專業知識的講授而忽視學生的思想波動和人生價值觀變化;部分教師師德觀念淡薄,自身缺乏作為教師最基本的道德意識,難以為人師表,在嚴格要求學生的同時,自身出現遲到早退、隨意停調課、不注重儀表、言談舉止不雅等現象;部分教師只關注學生期末考試的成績而忽視學生在授課過程中學習狀態的起伏;部分教師僅僅以完成教學任務為工作職責,不主動親近學生、了解和關心學生,無法很好地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和溝通;部分教師甚至違背最基本的職業道德,接受宴請和收受禮品,變相買賣分數;還有部分教師利用課堂發泄對社會的不滿,出現不當的玷污和詆毀國家、黨、學?;蚱渌處熗械难哉Z,言行對學生造成不良影響,形成學生的敵對心理。產生上述問題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幾點:

1.教學經驗匱乏,課堂掌控能力不足。獨立學院專職青年教師基本是本科或碩士畢業,畢業后立即承擔各種理論教學或實驗教學工作,基本沒有經過助教的適應期和較長時間的教學學習階段,教學質量無法達到令人滿意的程度,對課堂的掌控也未收到理想效果。獨立學院青年教師教學經驗的不足不僅表現在教學手段、教學思路等方面的欠缺,更重要的是教學內容偏重理論,缺乏專業實踐經驗對教學理論的支撐和補充,導致學生無法很好地理解理論知識,課堂教學效果不理想。由于不能很好地把握教學內容、掌握教學技巧和方法,便無法有充足的時間、精力更好地育人,導致教書和育人的分離。

2.敬業精神不足,責任心有待提高。獨立學院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但其具備自負盈虧的獨立運營特殊性。在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下,部分青年教師脫離“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中心,更多地關注物質層面的獲取而缺乏對精神層面的積極反思,喪失工作的熱情,將工作作為謀生的手段。獨立學院教師和學校之間存在合同契約關系,部分教師將完成合同任務作為教師職業道德的唯一標準,僅僅滿足于完成規定的教學工作量,缺乏對認真備課和課堂管理的積極主動精神,課堂教學熱情不足、課后輔導應付了事,只關心教學數量而不關注教學質量,只教書、不育人。對于除教學工作外對自身利益無關的事情,相互推諉,抱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影響整個教學團隊的精神風貌和教師自身發展。

3.工作壓力偏大,管理經驗欠缺。獨立學院教師全職教師和兼職教師之比大概為1︰1,全職教師中講師職稱以上的不足本校全部教師的40%。這就要求全職教師承擔更多課程,包含部分新增方向的新課程;而部分教師不具備這些課程所包含的知識能力,一邊學習、一邊授課,給教師帶來巨大壓力。此外,部分教師隨著教學經驗增長,逐漸成長為青年教師骨干后,在承擔教學工作的同時兼任教研室或學院管理工作,而剛剛走上管理崗位的教師缺乏管理經驗,某些決策可能導致教師間出現分歧、矛盾,影響教學團隊的合作精神,甚至出現教學事故。正在成長的骨干教師,需要在管理方面有專項學習和長期過渡,但獨立學院師資匱乏的現狀無法給予青年骨干教師充足的學習時間,且帶來不小的壓力。

4.急功近利和攀比心理嚴重,缺乏奉獻精神。獨立學院的管理體制、成長晉升機制和福利保障等問題的突顯,科研條件和學術氛圍的欠缺以及高等教育系統的“特殊照顧”使青年教師缺乏安全感和歸屬感。部分教師將獨立學院誤認為私營企業性質,對教育本質的認識產生偏離,人生觀、價值觀發生偏差,以狹隘的功利原則對待教育工作。在市場經濟的無形指揮棒作用下,部分教師無法全身心投入教學工作,在經濟上與企業員工進行橫向對比,通過各種方式、利用一切機會謀取利益;部分教師為在短期內“脫貧致富”,利用學歷、職稱等資本,在多個學校實行大面積“斂財計劃”,唯利是圖而忽視本校學生。教師的奉獻精神要求教師盡心盡職工作,不能以任何理由來為怠工辯護;奉獻精神在某種意義上等同于“完全的職業投入”,而全身心投入僅為獲取現實好處也有悖于奉獻精神。教師對職業的真正奉獻在于超越對現實利益的追求。

二、獨立學院學生特點及教學過程中育人的內涵

1.獨立學院學生的鮮明特點。獨立學院學生主流是健康、積極、向上的,但具有底子薄、自尊心強、自我控制和約束力差、文體活動積極、動手創新意識強、集體觀念差、自我表現欲望強、自理能力差、家庭經濟條件好、依賴心理強、個性過于突出等特點。面對獨立學院學生的鮮明特點,傳統教育管理模式和方法已經不能適應新形勢的需要,無法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無法引導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致使學生對學校教育管理麻木、淡漠。

2.教學過程中育人的內涵。2013年9月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志向全國廣大教師致慰問信,信中寫道:“希望全國廣大教師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覺增強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榮譽感和責任感,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做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理念,加強學習,拓寬視野,更新知識,不斷提高業務能力和教育教學質量,努力成為業務精湛、學生喜愛的高素質教師;牢固樹立改革創新意識,踴躍投身教育創新實踐,為發展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教育作出貢獻?!?/p>

教學過程是育人最合適的環節,課堂教學不僅是知識的傳播,更是綜合全面的教育,把學生看作是活動主體,調動其能動性及學習興趣,使他們樂學、好學、會學,在學習中體驗樂趣;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協作能力、行為習慣及交往能力等。要求教師有目的、有意識地通過教學來實現,滲透在課堂教學全過程中,體現育人本質。

教學活動中,師生交往是目的性、計劃性最強的交往。課堂教學是整體的師生相互作用的動態過程,是師生生命活動的一部分。在教學活動中使用的教材具有很強的教育性,這使得教學本身充滿教育性。教師真正領會并貫徹每一門學科、每一節課的教學目標,能使學生逐步形成正確認識社會、認識自然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學品質。同時,教師還通過教學過程的嚴格訓練,培養學生刻苦精神和堅強的意志。學科知識的規律性、嚴謹性、學習氛圍都是隱性的教育因素。教師應走近學生、理解關愛、把握時機、適時激勵、保護興趣、因勢利導、細化分解。寓育人于教學活動中、于傳授知識中、于教師言行中,才能把育人融合在教學過程中。

三、獨立學院教師教學過程中實現育人功能的對策

1.加強教師的道德素質教育。引導教師分三層認識教育的真諦:第一層認識到教育是責任,要對社會負責、對學校負責、對家長負責、對學生負責;第二層認識到教育是信任,要用信任對待學生,讓學生學會信任是終生受用的一種品德;第三層認識到教育是愛心,要博愛包容一切,教育過程是伴隨付出大量時間和精力的過程,做到嚴慈相濟。

教師的言談舉止對學生有潛移默化的影響。一名有修養的教師以高尚的品質、良好的修養與人格去引導學生,在嚴格要求學生的同時成為學生的好朋友,尊重學生個性發展,關心幫助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教師更應該嚴謹治學、刻苦鉆研、勤奮工作,從側面對學生產生一種無聲教育。同時,也應該通過課堂對學生進行正確的世界觀、科學的人生觀及未來的生存觀教育。應加強教師思想素質教育的力度,強化考評監督,健全教師思想素質的激勵機制,大力弘揚先進典型并發揮先進典型的榜樣示范作用。

2.提升教師人格魅力。教師人格魅力的鑄造首先體現在淵博的知識、靈動的智慧上。首先,在知識更新日新月異的當代,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播者和創造者,只有掌握最新動態,更新、優化知識系統,才能為學生發展提供最優的精神食糧;其次,教師應具備高尚品德,以培養人為終極目標的教師應成為一個值得推崇的模范;再次,具有誠摯博大的無私愛心,真正地去感染、教育學生;最后,擁有一定的人文修養,一個教師的人文修養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是否具備愛崗敬業、樂于奉獻的精神和品格、能否真正做到教書育人和決定教師學識水平的廣博程度。

教師人格魅力的力量是巨大的,對學生有強烈的感召力、凝聚力,可以給學生震撼人心的影響和沖擊。教師是學生的道德標尺,學生都有“向師”的模仿心理,教師的人格魅力能形成無形、強大的“校園教育場”,促使學生自覺按照教師要求,規范一言一行,及時糾正錯誤與不足,不斷自我發展、自我完善。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師是信任、尊重和關愛學生的,教師的尊重、理解、關懷、信任使學生產生心靈上共振,會不斷增強自我教育、自我修養的主動性和自覺性,促進學生的自我發展、自我提高。

3.強化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人格尊重。任何領域都強調“以人為本”,教育更應該體現這一點。教育過程中的“以人為本”就是以學生為本,系統的教育工作是以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為出發點,為更好地將“以人為本”理念落實于教育工作,教師要用博愛的心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發展,將這種理念落實到課前、課堂、課后的系統化教學過程。要把服務融于教育過程,學生既是教育的對象,也是服務的對象,教師通過教學過程將終身受益的教育和優質服務提供給學生。使得教育服務形成“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即“以學生為中心,以教書和育人為基本點”?!敖逃铡崩砟畹穆鋵?,是使教育過程中主、客體位置徹底對調,將傳統教學過程中的主體,轉變為教學過程的引導人、課堂教學的主持人、學生情感的咨詢師、疑難問題的解答者,教師一切活動的中心是學生的全面成長。

4.培養教師對專業的持久熱愛。教師熱愛所從事的職業、熱愛所教授的課程,才能主動地教學育人,合理調控課堂;才能對課程內容熟練掌握;才愿意投入更多的時間精力探索合適教學方法;才能使課堂充滿激情。理想的課堂教學是教師能夠與學生產生深度互動。一是要求教師把握課程本質,使課堂成為一種自由、開放思想與智慧的交流活動;二是教師要重視對知識創新過程的溯源,重視將知識傳授與做事做人緊密結合。教師對專業的持久熱愛是實現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合理育人的必要條件。

5.加強學習、創新,不斷鉆研專業知識。一名優秀的大學教師必須具備淵博的知識和不斷創新的能力。通過刻苦鉆研,不斷更新和完善知識結構,實時掌握本學科的前沿發展動態,積極汲取新知識、快速接受新觀念,敢于探索進取。將自身具備的豐富知識進行深加工和消化吸收后,深入淺出地引導學生學習、策劃教學過程,使課堂教學內容豐富、學生收益良好。此外,還需具備高超的教學藝術,做到啟發式課堂講授、思考式課堂討論、學生全身心投入,達到教書育人的效果。

6.以教風建設為抓手,創造良好育人環境?,F代心理學認為,真切的情感產生于真實的生活,集體生活中的人際關系對育人環境的形成發揮重要作用。因此,努力營造勤樸忠實的學校文化,倡導愛生、敬業、探究、協作的教風,幫助教師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學校在德育教育活動中,將受學生愛戴、講奉獻、專業精湛教師的品質進行挖掘、表彰,使其精湛的業務、深厚的人文底蘊、良好的品德修養得以成為大家學習的榜樣,增強全校教師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升華為良好的育人大環境。

大學教育,教書是手段,育人是根本?!敖虝焙汀坝恕眱墒侄家?,兩手都要硬。因此,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應不斷增強育人意識,努力探索教書過程中的育人規律,做到既教好書又育好人。只要教師從心出發、熱愛學生,育人效應便會不斷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習近平向全國廣大教師致慰問信[J].人民教育,2013(18).

[2]陸根書,彭正霞.培育高等學校和諧學生生態 促進基礎研究創新人才成長[J].中國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1).

[3]王冀生.人文化成:對教育活動本義的再認識[J].中國高等教育,2010(2).

[4]曾繼云.差異發展教學研究[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5]何凌霄.淺議獨立學院的學風建設[J].江蘇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6(28).

[6]鄭鋒.新建本科院校教師隊伍建設初探[J].江蘇高教,2005(3).

猜你喜歡
育人功能教學過程獨立學院
教育生態學視閾下創業教育育人功能與孵化園建設的互動研究
如何在大學生寢室文化建設中凸顯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中職語文教學中育人功能的發揮
淺談科技英語教學
淺談高校乒乓球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及對策
欣賞教育在中學化學教學中的實施
文化傳承視野下的獨立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探究
獨立學院法學專業的學科特色及其發展研究
以微課教學促進獨立學院國際經濟學應用性教學轉型
獨立學院大學生體質健康的影響因素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