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雪中送炭與錦上添花

2014-05-30 10:48虞鑒
中國集體經濟·中 2014年9期
關鍵詞:雪中送炭貧困地區精準

虞鑒

《宋史·太宗紀》記載,淳化四年二月,“雨雪大寒”,宋太宗在深宮之中,身著皮衣仍覺陣陣寒意。便想:這樣天寒地凍的日子,那些貧苦人家,不知在風雪中如何過活。于是,“遣中使賜孤老貧窮人千錢、米炭”,讓他們有米做飯,有炭取暖。這事立刻轟動京城,并被載入史冊。據說,這就是“雪中送炭”的由來。

大雪封門之際,給窮苦人家周濟不多的錢,送一些米糧炭火,算不得什么大事,卻被史家隆重記載,令人感慨:其一,天冷,自己冷,然后想到別人冷,這種“推己及人”的惻隱,本就難得,而一國之君,能如此體恤孤苦,更難能可貴。其二,千錢、米炭,價值不高,但在“雪中”的冰冷之時,貧苦人家最困難的時刻,最能讓人感到溫暖寶貴。其三,雪中送炭這種善事,難度系數不高,對國君而言,不過是舉手之勞,但一部二十四史,居然僅此一例。原因或許在于,“以其善小而不為”。套用孟子的話說,這并非“挾泰山以超北?!?,而是“為長者折枝”,“是不為也,非不能也”,并非做不到,而是不愿做。因為,很多時候我們更愿意做的是“錦上添花”之類的事情。

某種意義上講,人需求的基本物質不外乎雪中的“炭”和錦上的“花”了。在下雪天給人送炭送暖,在下雨之時送傘遮雨等,是在別人急需時給予必要的幫助;在錦面上繡花,是使美好的事物更加美好。雪中所送炭米,能讓人不至挨餓受凍,維持生存的基本所需。錦上所添之花,則能讓人生活更加舒適圓滿,能讓人感覺更加風光體面。表面看,“雪中送炭”與“錦上添花”都給人以幫助之義,算得上有益無害的一種善事之舉。對其優劣的評價,關鍵要看當時的境地,看人們對他人幫助之所需、看他人得到幫助之滿足、看幫助者和被助者之間的境界。

現實中,我們見到的往往是錦上添花者多,雪中送炭者少。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或許與人們的境界有關。添花,付出的成本較低,但收益往往大于付出;送炭,收益則不如添花所帶來的效益大、影響廣。若從個體的一般特性來審視添花者眾、送炭者寡的現象,完全無可厚非,是人之本能所驅使。如果從個人上升到社會,進而達到政府層面來看待這個問題,仍然是添花者多、送炭者少,則不能不是問題了。政府作為公共物品的持有者,他的所有權、支配權應該體現出公正、公平,體現出公共利益、公共物品能讓所有的人都能均等受益。如果對已獲得利益者送去更多的好處,顯然是對其他沒有獲益者或獲益較少者的不公正、不公平。

現如今涉及民生的扶貧開發,已不再只是簡單地解決溫飽的“雪中送炭”,而是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標準和要求,在不斷增強弱勢群體“兩不愁、三保障”基礎上提高“送炭”數量和質量的問題,是如何提高貧困地區基礎設施水平和防災抗災能力,避免“因災返貧”、“因病返貧”、“因智返貧”,徹底阻斷貧困代代相傳的詬病,提高貧困地區教育、醫療、文化、信息化等公共文化服務建設,激發貧困地區發展內生動力和活力的問題。將社會公共資源投向能夠促進“穩得住、能致富”的重點關鍵部位,是對貧困地區的貧困人口最有效、最長久的“雪中送炭”的應有之義。

要達到改善民生、消除貧困,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其前提就要精準扶貧。如若在“誰是貧困人口”、“致貧的原因何在”、“針對致貧原因進行幫扶”、“幫扶的效果又如何”最基本的問題上仍還存在著盲區、盲點,漫天灑豆子、大水漫灌搞扶貧,就很難說清是在給那些真正需要幫扶的弱勢困難群體是在“送炭”,還是假借“送炭”之名,行自己“添花”之事。

扶貧資金無疑是貧困群眾的“保命錢”和減貧脫貧的“助推劑”。目前,國家和各級政府不斷加大扶貧項目上的資金投入。把分散在政府多個部門幾十種項目資金整合在一起,按照精準扶貧、精準幫扶、精準管理的原則,集中財力、物力把錢用在刀刃上,一個個地整村幫扶推進、一個個地整村消滅貧困,堅持不懈地由點及面、逐步延伸地抓下去,經過幾年的努力,就一定會編織出一幅“錦上添花”的扶貧攻堅成果的巨幅畫卷。

猜你喜歡
雪中送炭貧困地區精準
山西省政府采購貧困地區農副產品1.42億元
精準防返貧,才能穩脫貧
雪中送炭
對貧困地區鄉村學前教育的幾點思考
交通運輸部累計投入約7100億支持貧困地區交通建設
上學不如“混社會”? 貧困地區的“厭學癥”如何治
精準的打鐵
精準扶貧 齊奔小康
雪中送炭
精準扶貧二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