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癌痛患者第五生命體征的疼痛的觀察及護理

2014-05-30 17:56羅莉蓉文藝王桂芝周寧
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 2014年9期
關鍵詞:觀察疼痛護理

羅莉蓉 文藝 王桂芝 周寧

【摘 要】目的:探討作為癌痛患者第五生命體征的疼痛的觀察及護理。方法:選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5月的住院癌性疼痛患者63例,采用NRS/FPS疼痛評估工具,對癌性疼痛患者進行疼痛評估、觀察、治療及護理。結果:通過NRS/ FPS疼痛評估,進行觀察、治療及護理后,患者癌性疼痛明顯降低,生活質量明顯改善,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明顯提高。結論:經過系統的觀察、治療及護理,加強了腫瘤科護士對癌性疼痛的管理,使腫瘤患者疼痛得到及時有效的控制,極大地減輕了患者對疼痛的恐懼,達到無痛生存的目的,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質量。

【關鍵詞】疼痛;第五生命體征;觀察;護理

世界衛生組織(WHO,1979年)和國際疼痛研究協會(IASP,1986年)為疼痛所下的定義是:疼痛是組織損傷或潛在組織損傷所引起的不愉快感覺和情感體驗。疼痛是一種常見的不舒適形式,也是人們就醫最常見的原因之一;癌性疼痛一般是指由腫瘤直接引起的疼痛,腫瘤侵犯或壓迫神經根、神經干、神經叢或神經;侵犯腦和脊髓;侵犯骨膜或骨骼;侵犯實質性臟器及空腔性臟器;侵犯或堵塞脈管系統;腫瘤引起局部壞死,潰瘍,炎癥等,在上述情況下均可產生嚴重的疼痛,在腫瘤治療過程中所引起的疼痛,也被認為是癌性疼痛,鑒于未緩解的疼痛會給患者造成多方面的損害,國際上已將疼痛定義為繼體溫、脈搏、呼吸、血壓四大生命體征之后的第五生命體征(Pain as the 5th Sign,P5v5)。

我科從2013年12月到2014年5月把疼痛作為第五生命體征在臨床腫瘤癌痛患者中加以觀察治療及護理,取得較好效果,現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2013年12月至2014年5月入住我科,意識清楚、能明確表達其疼痛的腫瘤患者63例;男42例,女21例;其中肝癌17例,肺癌14例,胃癌11例,直腸癌13例,乳腺癌4例,胰腺癌4例。

1.2 方法 根據衛生部《癌痛規范化治療示范病房標準(2011年版)》[1],對科室護理人員進行疼痛、癌性疼痛的定義、疼痛的類型、疼痛評估方法、三階梯止痛原則、止痛藥物及不良反應的觀察及護理等相關知識的培訓,強化疼痛為繼體溫、脈搏、呼吸、血壓四大生命體征之后的第五生命體征的認知,選用疼痛評估工具對癌性疼痛患者進行疼痛評估、觀察、治療及護理。

2 實施

2.1 疼痛評估工具 對癌性疼痛患者,我科采用數字評分法(Numeric rating scale,NRS)與面部表情疼痛評定法(Face pain Scale,FPS)相結合的原則[2],因數字評分法(NRS)簡明準確,但不能用于無數字概念的患兒;面部表情疼痛評定法直觀真實,沒有文化背景的要求,對于小兒、老年患者及表達困難者較為適用。每位腫瘤科護士隨身攜帶一把疼痛評估量尺,量尺可用來數字評分和面部表情評定(量尺上有0~10數據及有無疼痛的各種臉譜6個),方便疼痛患者指出其疼痛程度,并制成表格附病歷,做為醫療文書存檔。

2.2 疼痛的觀察 對癌性疼痛患者應注意觀察患者疼痛的強度及發生的部位,如疼痛是否可以忍受、睡眠有無干擾,以及受干擾程度是否伴有自主神經紊亂或被動體位等疼痛的強度觀察;疼痛為全身疼痛還是特定部位的疼痛,如胸部、肝區、胃部等等;疼痛的性質:悶脹痛、酸脹痛、刀割痛、燒灼痛或絞痛等,疼痛發生時是否伴隨有如:惡心、嘔吐、眩暈、口干、焦慮、抑郁等其它癥狀。

2.3 用藥后的觀察 通過觀察,癌性疼痛評分≥4分應立即通知醫師并給予處理,非甾體抗炎藥、阿片類藥物口服1h、皮下注射30min、靜脈輸注15min一次,直到疼痛評分≤3分。

2.4 護理

2.4.1 心理護理 責任護士熱情接待患者,通過有效的護患溝通,了解患者的情緒及真實的心理需求,實施疼痛相關知識介紹,用藥知識指導,相應的語言安慰,取得患者的信任與配合,讓患者真心感受到護士對他的關心和幫助,并鼓勵患者大聲說出自己的感受,解除患者的焦慮、緊張、恐懼情緒,有效緩解疼痛,

2.4.2 體溫單的繪制 疼痛定義為繼體溫、脈搏、呼吸、血壓四大生命體征之后的第五生命體征,我國目前基礎護理學教科書雖將疼痛列為第五生命體征,也單列在“疼痛患者的護理”章節重點講授,但并未列入“生命體征的評估與護理”章節[2],故傳統體溫單上并無疼痛一項。我科征求多位臨床護理專家的意見并結合臨床實際情況,在腫瘤科常規體溫單上增加疼痛一項,遵循“常規、量化、動態、全面”評估的原則。繪制方法與呼吸相似,在疼痛未≥4分情況下,不納入疼痛評估,體溫單上不繪制,在疼痛≥4分,納入疼痛評估情況下,常規入院前三天測繪每天3次,時間為06:00、12:00、14:00;以后每天2次,時間為06:00、14:00;如有特殊根據醫囑繪制,最多每天可測繪6次。

2.4.3 護理記錄單的書寫 在疼痛未≥4分情況下,護理記錄單不用書寫;在≥4分情況下,護理記錄單上就需詳細記錄患者NRS/FPS得分、疼痛性質及部位、所用止痛藥物;實施止痛治療30分鐘后再次書寫患者疼痛評分、疼痛性質及部位、伴隨癥狀(如口干、惡心、嘔吐等等),判斷疼痛是否緩解,并做好記錄和交班。

3 結果

通過NRS/FPS疼痛評估,進行觀察、治療及護理后,患者癌性疼痛明顯降低,生活質量明顯改善,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明顯提高。

4 討論

晚期疼痛是癌癥患者最常見的癥狀之一,嚴重影響癌癥患者的生活質量。初診癌癥患者疼痛發生率約為25%;晚期癌癥患者的疼痛發生率為60%~80%,其中1/3的患者為重度疼痛[1]。疼痛如果得不到緩解,患者將感到極度不適,可能會引起或加重患者的焦慮、抑郁、乏力、失眠、食欲減退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日?;顒?、自理能力、交往能力及整體生活質量。疼痛自2002年第10屆國際疼痛研究會列為第五生命體征以來,如何將疼痛評估信息簡明、準確地記錄下來,引起了國內醫學工作者的高度重視。

從選擇適合患者的疼痛強度評估工具[3]到運用PDCA循環法管理第五生命體征監測[4]及改良式生命體征觀測單用于疼痛記錄的效果觀察[5]等多方探討,筆者在臨床實踐中加以總結,通過對科室護理人員的多次培訓,掌握評估技巧、疼痛繪制、護理記錄書寫,加強了腫瘤科護士對腫瘤患者的疼痛管理,使腫瘤患者疼痛得到及時有效的控制,極大地減輕了患者對疼痛的恐懼,達到無痛生存的目的,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質量。

參考文獻

[1] 2011-161,癌癥疼痛診療規范(2011年版)[S].

[2]李小寒,尚少梅主編.基礎護理學[M].第五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206-448.

[3]李漓,劉雪琴.選擇適合患者的疼痛強度評估工具[J].實用護理雜志,2003,(6):50- 60.

[4]王國碧.運用PDCA循環法管理第五生命體征監測[J].現代醫藥衛生,2012,28(21):3355-3356.

[5]劉美鳳.改良式生命體征觀測單用于疼痛記錄的效果觀察[J].護理研究,2014,28(4):1388-1389.

猜你喜歡
觀察疼痛護理
疼痛不簡單
急腹癥的急診觀察與護理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還要“忍”多久
疼在疼痛之外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
建立長期護理險迫在眉睫
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策略研究
提升學生數學審題能力的研究與探索
中醫護理實習帶教的思考
中西醫結合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的護理干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