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師更應培養好自己的子女

2014-05-30 10:48鄭士明
中國西部·教育刊 2014年9期
關鍵詞:子女習慣孩子

鄭士明

看到“教師與教師子女教育”這個話題,我心頭沉甸甸的。自己從教40年,育人無數,但無法面對自己的家庭。因為,我沒有盡到一個父親的責任——沒有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成功人士。

那么,我心目中的好孩子,或者說是成功者的標準是什么呢?

首先,我以為須事業有成。即便沒有大的建樹,總要謀個較為理想的職業,對自己要有明確的定位,并實現這個目標。其次,要家庭幸福。有一位相親相愛、攜手偕老的妻子,孝敬長輩、相互尊重、和睦相處;在教育子女方面,目標一致,教兒自立、育兒奮進。再者要有愛心,善待他人,友愛同事,和睦鄰里。最重要的是不觸及紅線,即不染指黃賭,不涉及違紀、違規、違法的事,做一個地地道道的良民。

然而,我的孩子大學畢業近10年,始終沒有把握好自己的人生目標;結婚也六七年了,但并不美滿;孩子已虛歲6歲,仍在其外婆家“圈養”,自理能力極差。最令我痛心疾首的是,孩子在工作的第二年,在其所謂師傅的引誘下,染上了賭博的惡習,至今未改。

我常常思考:我培養了那么多的好孩子,為什么沒有培養好自己的孩子呢?我以為遺傳是主要因素,孩子的性格、氣質、言語等無不像他的母親。其次,是環境。孩子雖然從小與我一起生活在學校里,對學校生活,特別是學習活動耳濡目染,老師們孜孜不倦的教導,早該使他懂得學習的重要,也應該比其他的孩子更早適應學習方式和習慣。但是,到了初、高中,離開了父母,又缺乏嚴格的管教,開始交友不慎,并偷偷摸摸地玩游戲機,致使學業成績下降,沒能考上理想的大學,故也未能謀上好職業。還有父母的教育理念錯位。我沒有從孩子自身的條件出發,確定孩子的發展方向,而是一味要求孩子上大學,給自己臉上貼金。再者,是越俎代庖。孩子的許多事情從小都由我做主。同時,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做父母的缺乏嚴格的要求與管理,錯誤地認為孩子“根正苗紅”,在學校中又有老師的“嚴格要求”,只要管吃管用就行了……但不管怎么說,縱有千般理由,我也無法逃避一個做父親的責任。有人曾說:“再優秀的老師,如果自己的子女沒有教育好,其優秀的程度都是十分有限的?!弊鳛橐幻處?,如果自己的孩子學習成績不好、能力不高,那怎么能讓社會理解你是一位好老師呢?為“他人做了嫁衣”卻“誤了自家的苗”,這樣豈不成了“睜眼瞎”么?這是教師的悲哀!

誠然,我們不是未卜先知的周公,也不是遺傳學或是生命科學的專家,我們不能破譯自己的遺傳密碼,只能從教育、環境等方面來探討教師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子女。那我們該怎樣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呢?

言傳身教,以身作則。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師,是孩子學習的榜樣,我們作為父母親,尤其要注意到這一點。特別是家長的學習興趣,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間接地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因此,家長應率先熱愛學習,形成良好的家風,以自己的言行熏陶子女,培養孩子去閱讀一些課外書籍,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良好的言行、舉止習慣,以及善于交流、從容應對的習慣,還有善于判斷、坦然處世的習慣……讓這些好習慣伴他們成長。

弱化優勢,加強交流。教師子女的成長很大程度上受學校的教育環境影響。因此,作為教師必須給自己的子女一個良好的環境。要讓自己的子女正確對待同校的教師,因為教師子女對教師的認識有時存在著偏差,認為同校的教師和自己的父母是好朋友,不會對自己有過分的批評和過分的要求,因而在學校里從來不怕教師;而老師們又顧及到父母的面子,在處理問題時網開一面,大事化小,使孩子養成 “優越感”,陋習屢現,又不覺丑。我們做教師家長的就是要以不同方式,在各方面讓孩子從思想上認識到他們只不過是極其普通的一名學生,有著與他人同樣的境遇,沒有什么凌駕于他人之上的特權。

減輕壓力,轉變角色。教師除了正常的上班外,還有很大的工作、心理壓力,幾乎沒有什么時間教育自己的子女。而且,由于平時工作太累,回家時沒有什么好心情,所以就會在子女身上泄憤。面對著巨大的壓力,教師的心理需要調整,但這種調整不應該在子女身上進行。在那溫馨的港灣里,應該將工作的壓力放下來,不能用課堂上的口吻教育子女,更不能動不動就對自己的子女實施體罰或變相體罰。

調整心態,克服攀比。教師接觸的學生多,各種各樣的學生對教師的心理影響很大,尤其是成績好的學生。有些教師的總是將自己的子女同那些學生比較,產生了失落感——自己的孩子不如別人。于是,對孩子嚴加批評,產生了許多“無名火”。殊不知,欲速則不達,“無名火”發多了,自己孩子的學習信心就沒了。陶行知先生曾說過:“必須喚醒國人明白幼年的生活是最重要的生活,幼年的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鄙頌榻處煹奈覀?,更應明白這一點。必須在自己的家庭教育中少一些教師的尊嚴,多一些親情的關愛;少一份苛刻,多一份寬容;少一份批評,多一份鼓勵;少一份煩躁,多一份耐心。努力給自己的孩子營造一個溫馨、輕松、自然的空間,讓他們能安全地放飛自己的心靈。

教師為了教育好學生,可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做到“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站三尺講臺,揮兩袖清風,練一身正氣,育萬千桃李,有什么理由教不好自己的子女呢?愿同仁們少一點浮躁,多一份責任;少一些功利,多一份進取,千方百計地教育、培養好自己的子女。

猜你喜歡
子女習慣孩子
為子女無限付出,為何還受累不討好?
與子女同住如何相處?
上課好習慣
農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遠?
當你不喜歡,你就不習慣
你總要習慣一個人
好習慣
孩子的畫
孩子的畫
孩子的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