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語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

2014-05-30 21:22王麗杰
少兒科學周刊·教學版 2014年7期
關鍵詞:思路語文課堂課件

王麗杰

眾所周知,課程改革以來來,給比較沉悶的語文教學注入了生機與活力,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了,但大多數的語文課堂還是那么沒有生氣,不能帶來耳目一新的變化。大多學生卻是少主動參與,多被動接受;少自我意識,多依附他人。學生被縛在教師、教材、課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而教師也往往全身心地投入在自己精心設計的教案中,一個又一個地拋出那看似華美的問題。一節課就在這樣看似“熱熱鬧鬧”的氣氛中結束了,長此以往讓很多學生的思想、個性受到抑制,無法快樂學習語文。要改變語文課堂的這種現狀,關鍵還是教師,那教師該怎樣讓語文課堂充滿魅力呢?

一、課堂中的問題

首先,語言訓練不落實、不到位,花花動作多,花拳繡腿多,花里胡哨多。內容龐雜,課件繁雜。教師不范讀,不板書,淡化了教師的指導作用。而且還表現在課堂上不摳詞摳句,不糾正學生錯誤的語言,不辨析詞意,不辨析字形。脫離文本的議論紛紛太多,自由誦讀的瑯瑯書聲太少。課件把學生的興趣提起來了,可真正面對文本的時候,學生反而失去了興趣。有些課畫蛇添足,文本還沒弄清楚,就塞進了一些課外的東西。

第二,鬧。課堂上熱熱鬧鬧,沒有給學生思考的余地,也沒有給學生質疑的機會。鬧,反而使課堂沉悶,學生的心靈之窗緊閉,沒有另類的聲音,沒有獨特的感悟,沒有多元的結論,沒有因思維撞擊而迸發的火花。

第三,雜。由于語言文字訓練不落實,語文活動沒有很好地開展,因而另一種形式的“架空分析”有所抬頭,即以犧牲工具性為代價的所謂張揚人文性,成了課堂上另一道風景。它所表現出來的現象是:語言文字太淺,思想內容太深。教師用大量時間去深究文本的思想內容,而削弱了對語言形式的把握。雜的表現之二是各種非語文現象、非語文活動占據了課堂。課堂上吹拉彈唱盡顯其能,與語文本身沒有多大的關系。

這些現象,怎能不讓語文課堂對學生的吸引力大大的降低!那我們該如何做呢?

二、解決對策

(一)語文教學“簡潔為美”

語文課就是教師引導學生學習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的課。不要硬給語文課加重任務,拔高要求,也不要脫離學生實際,求全、求多。不要把教學環節設計得過于復雜,也不要使教學方法花樣翻新,更不要讓課件充斥課堂,喧賓奪主。當前,有些課,容量太大,節奏太快,課件太多。教師連珠炮式地講話,手忙腳亂地演示,學生急匆匆地對答,掃描式地觀看,沒有回旋的余地,沒有咀嚼回味的時間,知識如浮光掠影,訓練似蜻蜓點水。如此,知識如何能內化?技能如何能熟練?

鑒于此,語文課要“消腫”、“減肥”、“瘦身”,化繁為簡,削枝去葉,突出主干,凸顯主體,理清主線。圍繞“字、詞、句、段、篇、聽、說、讀、寫、書(寫字)”“十字真經”,緊扣“知識、能力、方法、習慣”“八字要訣”,強調“基本知識、基本能力、基本方法、基本應用”四項要求。一堂課,目標要集中,任務要單一,要求要明確,訓練要落實。但不是說只有一個要求,一項任務。也要重提“精講多練”,精講,即講精華,講精髓,講精煉,畫龍點睛,提要鉤玄,要言不繁,惜時如金。當然也要求學生問答簡明扼要。多練是相對精講而言,即讓學生多讀、多寫,自主參與言語實踐。當前語文教學中有“脫離文本,過度發揮”以及“用學生的集體討論代替學生的個體言語實踐”的現象,因此要強調,對話主要是和文本的對話,要深入鉆研教材,疑問主要從文本中來,答案主要到文本中去找,要不離文本,緊摳詞語,有時要咬文嚼字。

把復雜的內容變得簡單明了,使冗長拖沓的教學過程變得便捷,使復雜多樣的教學方法變得簡單易行,需要教師具有很高的教學素養。教學中要求面面俱到,平均用力,點滴勿漏是不可能的,效果也未必好。其實,正是這種“不全、不粹、不足”,才使得語文教學更精煉、更精彩。所謂“簡潔為美”,意在于此。

(二)語文教學訓練要扎實

小學語文教學,最重要的就是要奠基固本,要求切實,訓練扎實,效果落實。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虛化現象比較普遍,熱熱鬧鬧走過場,認認真真搞形式,語言訓練不到位、不落實,難認的字不多念幾遍,難寫的字不多寫幾次,該解釋的詞不解釋,該辨析的詞不辨析,該品味的句子不反復品味,該歸納的段意不歸納,至于最基本的句子、篇章知識、標點符號知識更是一溜而過。

要認真研究教學過程,這既是學生思維、想象的過程,也是能力培養的過程,是教學的“三維目標”統一的過程。過程由各個環節組成,隨著教學進程,要環環相扣,步步為營,遇有錯誤要及時矯正,遇有遺漏要隨時填補,發現生成性的課程資源,要隨機應變,充分開掘利用。不要視而不見,充耳不聞,仍按“預設”,一成不變。由于語文學習不可能一步到位,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有時需要回旋反復,有時需要重槌敲打,有時又需要“輕攏慢捻”,有時甚至需要以退為進。教師要善于審時度勢,穿針引線,因勢利導。

(三)語文教學應輕松進行

當前語文教學,師生都感負擔重。多數老師反映:班額大、作業,師生不堪重負,考試頻繁,加之統考,壓力太大。我認為,為了輕輕松松、開開心心地學習,首先要營造民主、和諧、寬松的教學氣氛,讓學生無拘無束地放言高論,盡情地表露他們的喜、怒、哀、樂,毫無顧忌地表達他們獨特的感悟、獨特的理解和獨特的體驗。其次要留下空白,留有彈性。所謂留下空白,就是教師要引導學生深入鉆研文本,堅持和文本對話,善于從文本中詞與詞、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關系中去發現文本中的空白,從文本的字里行間去揣摩作者的未盡之言、未了之情,從作者寫出來的文字中去發掘未寫出來的文外之意、弦外之音。所謂留有彈性,即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學習態勢,能伸縮自如,進退有節,開合有度。一是由淺到深之間的彈性,使全班學生在一定范圍內都能自由選擇、自主發揮;二是從一種思路到多種思路的彈性。教師要善于打開學生的思路并梳理學生解決疑難的思路,引導學生以開放的心態,完成從一種思路到另一種思路的轉換;三是從一元結論到多元結論的彈性,學生閱讀文本,是重新創造的過程,因此要鼓勵探討多元結論。輕輕松松學語文,并非降低要求,放松訓練,而是營造氛圍,研究策略,講求方法,讓學生在有限的時空中,愉快地學習,聰明地學習,輕松地學習,高效率地學習。

猜你喜歡
思路語文課堂課件
不同思路解答
高中語文課堂有效提問要做到“四要”
拓展思路 一詞多造
換個思路巧填數
用Lingo編寫Director課件屏幕自適應播放器
從“廣用”到“省用”——談音樂教學中課件使用的“度”
思路一變 輕松賺錢
提高高中數學多媒體課件質量的幾點思考
讓語文課堂之樹根深葉茂花嫣然
讓快樂走進語文課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