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作文教學之我見

2014-05-30 08:38陳志恩
少兒科學周刊·教學版 2014年7期
關鍵詞:心靈習作想象

陳志恩

[摘 要]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的核心因素,學生一旦對學習產生興趣,學習便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勤奮的探索,執著的追求,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關鍵詞]創新作文教學 開放思維

傳統的作文教學是一種以“教師為中心”的封閉教學過程,現在還有教師仍然采用“教師命題—教師指導—學生習作—教師批改講評”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束縛了學生的思維發展,不利于語文素養的提高。究其原因,是忽視了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要改變這一現狀,必須貫徹新課改的精神,解放思想,大膽放手發動學生,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寫作不受約束,勇于創新,寫出真實的生活,寫出由衷的心聲,寫出充滿亮色的個性 。

一、開放思維,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的核心因素,學生一旦對學習產生興趣,學習便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勤奮的探索,執著的追求,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弊寣W生在輕松愉快的精神狀態下,饒有興趣的學習,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是中學作文教學的第一步,也是作文教學成功的向導,如何開放學生思維,激發其寫作文興趣呢?

以成功的喜悅,激發寫作欲望。 學生習作都希望得到老師的賞識和同學的贊美,無人賞識,無人喝彩,就無法滿足自我實現的需要。心理學家羅杰斯說“相信人是有自發學習的天然傾向,但他只對能夠在有影響于個人行為知識才感興趣?!币虼?,賞識性的評價是促使他們邁向成功的寫作的第一步。首先,要讓學生樹立自信心;其次,在作文評語中,給予鼓勵,為文中優點“喝彩”,哪怕是有一個詞用得生動,一個句子寫得好或一個地方有新意,也要為之叫好,讓他們覺得“我也會寫”,從“怕寫”到“要寫”、“樂寫”邁步,循序漸進,達到共同的目標。

開展形式多樣的作文活動,激發寫作興趣 中學生好奇心強,愛表現,形式多樣的活動能激發其習作興趣。如開展作文競賽活動,競賽是激發學生習作興趣的有效手段。心理學家研究表明,由于競賽中學習興趣和克服困難的毅力增長,因而多數人在比賽情況下學習和工作一般比沒有比賽情況下好的多。中學生喜歡表現自己,如勝心強,開展競賽活動,給他們更多參與和表現的機會。這樣不但可以調節以作習作形成氛圍,激發學生“我要寫”興趣,也可以大面積提高習作質量。

讓學生多層次,多角度去思考問題,引發想象思維。 思維沒有定式。固定,單一的思維模式,只會束縛限制學生個性,啟發學生從多方面,多角度地思考問題,創設想象情境,引發想象思維,培養其想象創造能力。如教學寫《樹》一文,可以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可寫樹特點,可寫樹地位與作用,引發環境保護和主題,也可寫想象作文……激發學生從不同層次、角度去體會、思考,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使其愛寫、樂寫。

二、體驗生活,讓生活成為作文的源頭活水

所謂體驗就是指主體對審美對象的特征所進行的觀察的體會,并形成積累經驗的一種心理反應,生活是習作的源泉,要讓學生寫出真情實感的好習作,必須引導他們在廣闊的生活天地中去體驗生活、認識生活,并學會用美的眼光去感受品味自己生活中的“映象”。

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觀察生活、感受生活,為寫作增添素材 社會生活是一個大課堂,可引導學生從日常平凡事件中去感受,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學校、家庭、社會。如:教學寫《課間十分鐘》一文時,剛給學生分析完場面描寫扣人物動作特點,就下課了。等上課鈴響時,我馬上讓學生觀察“從上課鈴響到開始上課”這短暫的三分鐘時間里場景里的人和事,并寫出來,結果出乎我的意料,大多數同學寫得形象生動。有一名學生是這樣寫的:“課間光想著玩了,上課鈴一響,哎呀!還得上廁所呀,怎么辦?還得去!無無選擇,只好以百米沖 刺的速度向廁所沖去,一不小心從臺階上摔下來,差點來了個空中翻,幸免受傷,躲過這一關,來不及系褲帶,只好邊跑邊系,當喘著粗氣跑到教室門口時還是晚了。同學們看我這狼狽的樣子,不禁大笑?!倍潭潭昼?,一篇篇行文流暢、語言生動、感情真摯的文章躍 然紙上,接著請同學當堂朗讀講評。學生就這樣不知不覺地上了一節作文課,沒有誰覺得這篇作文很難寫,相反還意猶未盡,待課了還拿著自己的習作到處交流,這正如葉圣陶老先生說的:“生活如泉水,文章如溪水,泉水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流個不歇?!?/p>

走出課堂,調查研究,覓食于豐富的社會生活。 只有學生親眼見到的,親耳聽到的,親身經歷的事情,學生才能言之有物,才能寫出真情實感。因此, 我鼓勵學生走出教室這個小課堂,多到社會這個大課堂去感受、體驗、調查、研究,觸動他們的心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學生寫一處景物,我們家鄉有特色的的景物并不多,我選取了“虞姬墓”,利用周未時間帶著學生集體去游覽。我們一邊欣賞墓中的迷人美景,一邊聽著導游講解的悲壯事跡。游覽過后,我又組織學生前往周圍居住群眾去調查、搜集當年項羽與虞姬 的歷史故事等?;貋砗?,學生寫的一篇篇文章,充滿了想象力和創造力,這樣情景教學,不僅為學生創造設了寫作素材,而且使他們受到良好的情感陶治,豐富了他們的精神世界。

讀寫結合,激發靈性,利于創新。 葉圣陶老先生說:“讀是聽收,寫是傾吐”。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學生從閱讀中吸取營養,利于學生從讀學寫,促進學生寫作能力提高,這也是作文教學的基本途徑。首先,讓學生從閱讀中學習文章的結構和表達方式,可引導學生聯系課文,適當模仿,仿中求創。其次,加強朗讀背誦的訓練,培養語感。常言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文章源于積累,只有語言積累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文思如誦,筆下生花。否則,縱有思緒萬千,筆下也難有片言只語。通過讀背,使學生把課本語言轉化為自己語言儲備起來,提起筆來就不會難了。

三、真情表達,讓學生成為心靈的主人

表達,是就內心積累的語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大膽地發表自己的意見。我們要給學生創造一個寬松和諧的氛圍,提供一個安全自由的心靈環境。

指導學生運用特色語言,真情表達,弘揚學生的個性?!白魑囊行乱狻?。我們力求學生推陳出新,老 套的人、事、景、物的命題寫了又寫,這不僅讓學生覺得枯燥無味,就連老師批改也覺得千篇一律。我們班有位同學每次寫人的文章時,他都是一篇《我的弟弟》,內容基本一樣。這樣的內容,學生難以用形象化的語言加以真情流露,教師應引導挖掘一些與“自我”相關的“外部世界”的題材,放飛學生的思維,寫出新意,寫出創意。

讓學生心靈飛揚。學生所見、所聞、所感很真切,但學生真正寫起來,往往有時與現實脫節,尤其觸到一些社會領域,也不太善于、不敢表達,這時要適時鼓勵學生寫出自己的心靈世界,寫出自己的獨特見解,如:教學寫《一只被咬過的蘋果》一文, 一個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結合當今社會倡導的“反對浪費”的意識,寫出了這個被咬過的蘋果經過“人的手—大街上—垃圾桶—回到人手上”這一歷程。文中的語言繪聲繪色,集敘事、抒情、議論為一體,釋放學生的心聲,引起了學生心靈的震撼,讓學生想象思維也得到了引發和鍛煉,寫作興趣也提高了,寫出作文也較充實生動。 總之,新時代的作文教學應有新的面貌,讓學生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放手學生自由地、大膽地去寫他們想象的、愛寫的一切,去盡情展現帶有他們生命軌跡的心靈和風采 ?!皠撔伦魑摹苯虒W正是體現了生命的人文主體性,我想通過大家努力,我們作文教學會成為個體生命思維深化、情感升華、個性發展的心靈流程。

猜你喜歡
心靈習作想象
快樂的想象
心靈真正的荒涼來自太多的快感
細觀察 多想象 善表達
擴充心靈的“兼容性”
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為擁抱付費
那時我們如何想象未來
喚醒心靈
習作展示
在大地上尋找心靈的棲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