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改下如何構建數學課堂

2014-05-30 17:08劉曉會
少兒科學周刊·教學版 2014年7期
關鍵詞:思維數學課堂教學

劉曉會

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老師習慣把知識怎樣發生、問題如何解決以及解決的策略和結果都講解呈現給學生。新課標所講課堂是老師的生命力所在,是學生智慧的發源地。所以如何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在樸素的課堂生活中去品味知識也就成為了數學課改之路上非常具有挑戰性的問題。數學學問博大精深,它匯集了人類的智慧與文明、傳承著數學家們的艱辛與執著。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如今置身于教育改革的大潮中,那么就怎樣駕馭數學課堂談談我自己的看法:

一 、課前和學生進行交流

課前交流,既是教師在上課前通過與學生隨意的交談、游戲、猜謎等活動,與學生達到心靈上的溝通,讓學生感到老師是一位極為親切、容易靠近之人從而能更好的釋懷自己、放松自己,以愉悅的狀態進入課堂,讓孩子成為課堂上的主體。課前交流為課堂營造良好的氣氛,它是“點燃快樂課堂的火種”。

通過課前溝通、交流,師生成為平等的對話者身心的自由者,精神的快樂者,從而讓學生以最好的狀態進入學習,得到最好的收獲,并為老師精彩的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眾多名師的精彩課堂上,都精心設計了一個個課前交流精彩片段,成為他們精彩教學中一道道亮麗的風景,從而成為廣大教師學習的典范。

二、課堂導入精彩

一節課的開始就像整臺戲的序幕,也仿佛是一首優美樂章的序曲。開始的情景創設的好,就會引人入勝燃起孩子們求知的欲望,收到先聲奪人、一舉成功的奇效。

新課的導入有時可以創設認知沖突的思維情景,使孩子徘徊在思維的矛盾中,從疑問中產生“探個究竟”的想法;有時可以創設懸念,緊扣學生心弦 ,造成求知若渴的狀態;有時可以把鮮活的生活引入課堂,讓孩子們一開始就感受到數學的價值,產生非要學習的愿望;有時還可以用故事或猜謎語等形式開講。不論是以“情”、以“境”,還是以“疑”、以“趣”來開講,都是為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他們學習知識的欲望。它體現了教師對教學過程的匠心思考,熔鑄了教師課堂上的運籌帷幄、高瞻遠矚的智慧。他表現出教師創造性的教學藝術的設計。

盧梭曾說:“教育必須順著自然——也就是順其天性而為,否則必然產生斷傷的結果?!边@就意味著教師要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讓每個學生都能自覺主動的學習。將自己假象為學習的主體徜徉在老師的教學導入過程里。

三、激趣、 質疑展開課堂

新課程理念的數學課堂是什么樣的,每一位教師都在積極的探索著、實踐著??吹揭惶糜兴枷?、有見解、個性化的、靈動的、鮮活的課堂成了我們追求的目標。

自登上三尺講臺就投身于教改,就這幾年教學經驗和在數學課堂中的摸爬滾打我覺的應做到如下幾點:

(一)有效地課堂應當起于疑、序以疑

起于疑,開始于學生的質疑讓疑問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序以疑讓疑問成為課堂天然的主線。課堂教學開展的充分與否,關鍵在于教師如何處理好以下問題:

(1)如何引領學生會質疑?

(2)如何妥善處理學生的質疑?

(3)如何通過質疑這一環節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

(4)如何讓學生的質疑導引著課堂走向深入?

(5)如何引著學生進行課堂學習?

華羅庚說過:“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于相機引導。必令學生運其才智,勤其練習,領悟之源廣開,純熟之功彌深,乃為善教者也?!?/p>

(二)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學生本身有創造、創新的愿望,他們渴望表現自己的才能。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上成功的處理主體與主導的關系,強調學生是主體并意味著教師作用的降低。相反,這樣的課堂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課堂教學的組織形式、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師生角色的轉換、學生主體參與等方面都要考慮。

(三)把時間還給學生,課堂效率的提高將事半功倍

(1)知識是練會的,不是講會的

我聽過諸多教師的課發現課堂效果好的大多是精講多練。講課是一種科學,一種藝術。講要講出重點講出精華。重點要科學的設計問題,讓學生思考,討論解答,學生解答不了教師須加以點撥,教師不能一味的充當演員要善于當導演。訓練至關重要,當然要注意層次性,一般是低起點、小坡度、密臺階、快節奏,要遵循學生的認知結構。由易到難逐步推進,學生長期訓練養成習慣,知識也就會融會貫通。

(2)傳授知識,培養能力,教方法,教學法

我們有些教師在課堂教學上沒少下功夫,但效果不佳,于是犯下了“急躁病”,抱怨教育對象“笨蛋”“智商低下”甚至采取武力征服,使師生關系很緊張,其實原因在于教師教法不妥當。應該說教師“教”是要講求方法的,教師可以適當的點撥、啟發、交給學生以明確的思維導向,即啟迪思路,由學生自己去推斷結論,或讓學生找出規律,這樣他們就能從被動的接受知識轉化為主動的探求知識。一旦適應其內在潛力將會變成巨大的動力,從而促使他們渴求更多的知識。因此,“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四、提高課堂發問藝術

長久以來課堂教學被人們成為“豆腐課”(是因其水分大)或“彈簧課”(是因其能伸縮)采用“發胖式”的分析和“題海式”的戰術。這種情況的形成,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對教學中課堂提問的藝術性的忽略。

3、在課堂提問中設計有廣度的問題

課堂教學中要精心設計能引起每個學生思索產生思維興奮點的問題。要設計有思考性或討論價值的問題,就要避免過于簡單或無效的問題,如“對不對”?或“是不是?”這些過于簡單的問題的使用頻率要減少到最低程度,而應多提能激發學生思維興奮點的有價值的問題,如:“誰還有別的辦法?誰有補充?誰比剛才這位同學說的更好?誰的說法更有創新?······”這勢必會使每個學生都樂于思考樂于創新,極有益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在“憤悱”狀態下設計思考性問題

如,在分數應用題中,遇到“甲比乙多1/5,乙比甲少n/m”這樣的問題,為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我在總結甲比乙多或少,乙比甲少或多n/m的解題規律之前,告訴學生這種題可以口算,并且非常自信的請同學們考我,當學生目睹我的絕招,正疑惑好奇時我問:“你們想知道其中的奧秘嗎?”一句話,使得課堂氣氛頓時活躍起來,個個都想立刻找到答案。就這樣,我緊緊抓住學生渴望學到新本領的機會介紹新知識不但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而且使得學生思維活動有了一定的方向性。

五、課堂注重評價

學生總是很重視教師的平價。課堂中教師一句可能無意性的評語,往往會左右學生這一節課的情緒,甚至一生的命運。作為教師我們要善于從學生的反饋信息中,敏銳的捕捉到其中的閃光點,并及時的給予肯定和表揚,把愛的陽光撒向那些被遺忘的角落,使他們在引導激勵下看到自己的能力和進步從而增強 學習的信心。

六、精心設計課堂收尾

一堂好課必須“善始善終”。良好的開頭雖是成功的一半但完善精要的結尾,猶如“畫龍點睛”會使課堂教學再起波瀾,從而使教學活動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新穎有趣的結尾能給輕松愉快的課堂教學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與課首相呼應,梳理整堂課的思路,是整堂課渾然一體,以獲得融會貫通之效不僅拓寬了學生的思維空間,更激起學生的探索求知的欲望。

總上所談僅是我十年來教學上的點滴體會。在新課程改革大浪潮的推動下,在新課標的指引下,我相信數學課堂會在老師們的不斷探索中閃爍出更耀眼的光芒!

猜你喜歡
思維數學課堂教學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且行且思,讓批注式閱讀融入課堂教學
我為什么怕數學
數學到底有什么用?
對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導入法
把“三個倡導”融入課堂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