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規范編制審計工作底稿

2014-06-27 12:32李紅梅
審計與理財 2014年3期
關鍵詞:底稿審計報告審計工作

李紅梅

審計工作底稿是審計人員依據審計實施方案執行審計業務過程中形成的審計工作記錄,是審計證據的載體,是評價審計人員工作質量的重要標準,也是編制審計報告的基礎。筆者就如何規范編制審計工作底稿談一談心得體會。

一、審計工作底稿編制應完整,引用法規應規范。編制完整的審計工作底稿,既是審計準則的要求,也是審計工作的要求。在實際審計工作中,有些審計人員對此認識不足,僅對重要項目或有問題的項目編制審計工作底稿,或者只重視審計結果的記錄,忽視審計過程的記錄填寫,出現審計工作底稿與審計結果、審計報告不符或者出現有審計過程而無審計結果、有審計結果而無審計過程的審計工作底稿。部分審計工作底稿沒有審計人員簽章,也沒有審計組組長復核意見和相關人員簽章;相互引用時沒有注明索引號,審計工作底稿印證關系不明,存在重復取證的現象。有的審計工作底稿只對發現的問題列明定性依據,卻沒有列出正確處理問題所適用的相關法律法規,個別引用的法規在“法規名稱、文號和具體條款”三要素上不齊全,有的定性依據與處理處罰的口徑在同一份報告、同一類問題中都不盡可能相同。這樣做往往會造成很大的審計風險。事實上,編制審計工作底稿的過程,也是重新核實、查證的過程。完整的實施好這一過程,就能彌補前階段審計取證的不足,從而比較徹底地了解被審計事項的基本情況。堅持這一點,審計工作質量就能有較好的保證。

二、合理、規范的取證格式是編制審計工作底稿的重要條件。由于受多年習慣做法的影響,加上對審計規范的理解不夠到位,當前不重視收集原始審計證據的現象比較普遍。審計人員習慣于采用編制審計證明材料(取證類底稿,下同)替代原始審計證據取證的做法。實踐中出現了一些不能正確處理審計工作底稿與審計證據關系的情況:一種是將審計工作底稿與審計證據混為一體。如有的審計工作底稿重復審計證明材料的內容,有的仍沿用過去的審計工作記錄,既作審計工作底稿,又是審計證據,還有的在審計證明材料中對審計發現的違規問題提出處理處罰意見,要求被審計單位在審計工作底稿上簽字蓋章等。另一種是將審計工作底稿與審計證據完全割裂開來,編制的審計工作底稿與取得的審計證據沒有依存關系。只有規范的取證格式,才能更好的匯集資料、揭示問題。

三、審計工作底稿編寫要一事一稿、情節表述簡明清晰、定性準確、編寫合理有序。由于審計涉及面廣,取證材料比較多,這就要求每一個審計事項編寫工作底稿。編寫審計工作底稿,語言要簡煉,用語準確,對每個問題經過的時間、地點、責任人和有關金額等必要情節、內容都必須表述清楚,用以證實每項經濟行動的過程及結果,從而客觀、公正地反映事實真相,使人一目了然。編排要合理有序,要合理分類,一般按問題的輕重決定秩序,把問題較為嚴重的工作底稿排在前,以便突出重點。審計問題定性要準確,這關系到審計報告的質量和審計決定書、審計意見書是否客觀公正、合理有據、經得起考驗。全部審計工作底稿編完以后,在編寫審計報告前,應反復檢查、修改,避免錯漏,影響審計質量。而且在每一張審計工作底稿中,必須有審計說明和審計結論,以此判斷審計人員的專業水平。

四、審計工作底稿之間存在相互依賴、相互控制的勾稽關系。在實施審計過程中,審計工作底稿之間的勾稽關系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同一會計科目的不同層次審計工作底稿的勾稽關系。同一會計科目可能形成以下三個層次的審計工作底稿。①對報表余額或發生總額確認的底稿,如審定表等;②余額或發生額的明細化底稿,如明細表、計算表等;③查證核實的底稿,如抽查表、盤點表、檢查表等。二是相關會計報表項目審計工作底稿之間的勾稽關系。由于被審計單位同一經濟業務的發生,往往需要通過不同的會計科目予以核算與反映,因此,審計人員必須通過交叉索引及備注說明等形式反映相關審計工作底稿之間的勾稽關系。交叉索引可以更清晰地反映某些審計數據或資料的來源和去向,方便審計工作底稿的查詢和復核。三是各會計報表項目的審計工作底稿與試算平衡表之間的勾稽關系。當審計人員按照審計計劃完成全部審計事項后,應將具體審計項目審計工作底稿中的相關數據和內容歸類匯總,編制審計差異匯總表和試算平衡表。只有將各個會計報表項目審計工作底稿勾稽相符后,才能編制審計報告。

五、明確責任,加強對審計工作底稿的復核工作。在形成審計報告之前,必須對審計工作底稿經過層層復核,每一層次復核的內容和責任都應該明確。審計人員的責任是對審計工作底稿的編制取證、事實陳述、制度法規應用,主要數據和主要問題的相關性、真實性、完整性負責;應該對自己所做的工作底稿進行復核檢查,是否按規定的要求記錄,必須做到所出手的工作底稿內容完整、格式規范、標識一致、記錄清晰、結論明確、附件齊全。主審人員的責任是對審計工作底稿的真實性、完整性、正確性、可靠性,審計證據的充分適當性進行全面復核確認;了解審計工作底稿記錄、編寫的內容是否完整,編寫的格式是否規范,做出的判斷是否準確,結論表述是否清楚,措詞是否得體,審計法規應用是否恰當,能否為審計意見提供足夠的支持,即審計工作底稿是否能充分支持所簽發的審計報告。審計組長的責任主要是要解決審計人員提出的問題和意見分歧,及時復核審計工作底稿,澄清審計事實,判斷審計證據是否充分和適當。

規范審計工作底稿的編制是當前審計機關防范審計風險的重要方面。因此,必須加強對審計人員的培訓和教育,提高認識,正確理解審計工作底稿的概念和作用,同時強制要求審計人員在實踐中認真貫徹落實審計準則的要求。只有這樣,才能較大程度地提高審計工作底稿的編制水平,更好地防范審計風險。

(作者單位:泰和縣審計局)endprint

猜你喜歡
底稿審計報告審計工作
審計底稿中的光陰
220 Students Make Riverside Scene at Qinqming Festival Alive 齊心手繪《清明上河圖》
高校內部控制體系中的審計工作思考
當前高校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提升審計報告質量的創新對話
關鍵審計事項披露現狀研究
規范編制審計工作底稿提高審計質量
做好企業審計工作的幾點思考
加強審計工作質量研究
財政部發布12項新審計報告準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