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務犯罪原因之剖析

2014-07-04 10:40李澤亞
商業2.0 2014年6期
關鍵詞:社會因素職務犯罪

中圖分類號:D924392 文獻標識碼:A

摘要:職務犯罪作為最嚴重的腐敗形式之一,是國家工作人員踐踏、濫用公權力的表現,是復興之路上的嚴重阻礙,因此研究其形成原因十分有必要。本文根據恩里科·菲利的犯罪原因三元論,從人類學因素、自然因素、社會因素三方面對職務犯罪原因進行闡述,并指出社會因素為造成職務犯罪的最大原因。

關鍵詞:職務犯罪;人類學因素;自然因素;社會因素

一、人類學因素

職務犯罪的出現與行為主體的個人素質緊密相關,其中生理需求與心理狀況對職務犯罪的形成影響頗大。1.生理因素:人作為一種高級動物,需求永無止境,總是在渴望得到,其對物質財富的需要又處于基礎性地位。趨利避害、向往安逸是人之常情,手握一定權力、身處一定地位的職務犯罪人見多識廣,更加追求高品質的衣食住行,甚至于追求色欲的滿足,現實收入卻遠不足以填補這些生理需求,導致其做出越軌行為,利用職務之便采用不法手段來達到生理上的滿足。2.心理因素:不管是貪利型的經濟性職務犯罪,還是過失型的瀆職性職務犯罪,行為人都會有一般性的心理犯罪動因,如貪財、戀色、徇私、攫權。[1]思想腐化墮落,心理防線脆弱,易使某些國家工作人員產生見錢眼開、貪圖享樂、蒙混過關、撈了就跑等不正常心理,這些心理作祟是職務犯罪的一大誘因。

二、自然因素

從一定程度上講,犯罪的產生是由自然孕育的,受自然的制約,依自然條件的不同而變遷。影響職務犯罪的自然因素主要有地理因素和自然災害因素:地理因素主要是城市與農村、沿海與內地等空間地域差別:由于城鄉各項設施建設、政治經濟發展程度的不同,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在城市廣泛分布,國家工作人員多于城市聚集,城市職務犯罪案件多發;沿海與內陸對外開放程度不同,沿海地區與外界交流更多,獲得了更多的發展機會,且受沿海舒適氣候的影響,人們更易產生貪圖安逸的心理,造成了經濟型職務犯罪較內陸更多的現象。與自然災害相關的職務犯罪也不在少數。重大自然災害發生后,會出現大量的捐贈物資、款項,在這些錢款物資管理、發放的過程中就容易產生貪利型職務犯罪。近些年我國發生的多次天災,使國家人民損失慘重,其中最慘痛的是汶川大地震,震后國家撥款救濟、各界捐款捐物以支持汶川重建,但這些財物并未完全交入災民手中,在捐贈財物管理過程中發生了侵占、挪用等問題。2013年四川省檢察機關在汶川地震災后重建中,共查辦涉災職務犯罪人343人。

三、社會因素

對職務犯罪影響最大的當屬社會因素,同時也是最需要我們提起注意的因素,具體包括以下幾點:

1.歷史痼疾。貪腐之風曾在我國古代大行其道,職務犯罪在中國官場之中堪稱痼疾。由于封建政權的上千年存在,官本位的長期延續,使得官僚主義思想根深蒂固,意識形態中的陳腐觀念仍然存在。某些官員具有濃重的特權思想,一朝權在手,便將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拋之腦后,極盡貪腐之能、不履分內之職、竊據國家之財、侵害公民之權。

2.制度缺位與社會失范。經濟體制轉型過程中,多種經濟成分并存,使得市場經濟的負效應與計劃經濟的弊端同在,各種社會矛盾交織,增大了職務犯罪的誘發力。[2]由于缺乏市場經濟建設經驗和前瞻性的應對措施,加之體制運轉的速度過快,未能及時建立和完善適應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制度和機制,管理和監督工作中存在薄弱環節。經濟的迅速發展、富商大賈的大量出現、利益誘惑的增加、利益分配不合理、經濟權力化、合理薪酬體系的缺乏,使得大量官員不甘清貧,打起了職務犯罪的主意。

3.監督失利和懲罰失當?!奥殑辗缸镌诒举|上就是一種權力的異化,因而對權力的監督和制約至關重要?!盵3]雖然我國建立了許多權力監督機構,但管理和監督機制不健全,這些監督機構的級別往往低于其所監督的行政單位,監督者與被監督者的地位尷尬,不能起到良好監督作用。新聞媒體和公民的監督也受到了一定限制,許多政治敏感問題不得報道,政務不夠公開透明,公民對職務犯罪的消息閉塞,這些都使得監督制約機制流于形式。長期以來的職務犯罪輕刑化現象,也是職務犯罪的一大原因。2005-2009年,全國被判決有罪的職務犯罪被告人中,判處免刑和緩刑的共占69.7%。犯罪=成本+收益+風險,作為有理性的經濟人,在犯罪前會權衡利弊,職務犯罪輕刑化無疑降低了犯罪成本和風險,這種冒小險得大利的情況增加了犯罪人的膽量,助長了職務犯罪的產生。

4.缺乏法律信仰與司法不夠獨立?!胺杀仨毐恍叛?,否則它將形同虛設”,整個社會還沒有建立起對法律的信仰,權大于法的思想仍然存在,法律的權威受到了挑戰,職務犯罪人缺乏對法律的敬畏,法律對其的震懾力也被削弱。行政權過于強大、司法權不夠獨立也易導致職務犯罪,封建時期的地方官員集行政、司法大權于一身,不存在司法獨立,行政權長期缺乏監督與制約。而今,我國雖已確立司法獨立原則,但公檢法之間平等的配合制約關系,使得以審判至上為前提的司法獨立難以有效貫徹;經濟保障不足、法官的待遇低,司法活動中的非法利益誘惑大,也使司法獨立受到損害;法官的身份保障不夠,面對身處高位的犯罪人往往會屈服于其權勢而徇私枉法。

5.社風不良與文教乏力?!鞍萁鹬髁x”、“享樂主義”、“個人主義”的不良社會風氣,極易導致犯罪欲望的產生,而“酒桌文化”、“關系文化”等官場積弊,更是職務犯罪的培養基。不良的外部環境,尤其是教育的影響,是犯罪形成的原因之一。我國學校教育偏重于知識型、應試型,缺乏對個人良好品質的培育,也缺乏對法律意識的培養;工作崗位上的廉潔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法律教育往往多為蜻蜓點水,走程序而不深入,這些并沒有使廉潔自律的觀念深入國家工作人員之內心,為職務犯罪行為埋下了隱患。

參考文獻

[1]陳正云.職務犯罪生成機理和治理對策研究[C].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331-332

[2]楊國亮,鮑子平.青年干部職務犯罪的成因透視與預重構[J]. 安徽警官職業學院學報, 2004(3)

[3]何承斌.職務犯罪原因的系統分析[J].西南政法大學學報,2003(3)

作者簡介:李澤亞(1990.10-),女,籍貫:河北省藁城市,學校學院專業:河北大學政法學院刑法學,職稱:碩士研究生。

猜你喜歡
社會因素職務犯罪
當前村干部職務犯罪高發的思考
檢察機關預防職務犯罪探析
網絡學習社區中情感因素和社會因素分析
陸游羲皇情結形成的社會因素
學術不端行為的社會和個人因素分析
建構宗族的社會因素探析
職務犯罪涉案款物處理的現狀與思考
語言接觸角度下的英源外來詞的發展
職務犯罪偵查中電子證據的可采性
在預防職務犯罪上動真格促實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