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文明的現代意志與思考

2014-07-04 12:55羅政
商業2.0 2014年6期
關鍵詞:易中天思考

羅政

中圖分類號:K5 文獻標識碼:A

摘要:百家講壇造就了一批學者的文化熱,用淺顯幽默的語言來講述歷史,感受中華文化的深度和廣度,廣泛的吸引了現代青年人對于歷史文化的興趣和喜愛。易中天現象成為這一文化熱的重要體現,易中天用自己的語言風格和對歷史的解讀為文化市場帶來了新的思考。本文從易中天著史這一事件為切入點,通過《易中天中華史》的初衷,史學意志和歷史文明發展的時代訴求出發,探究現代歷史文明解讀的全新視角。

關鍵詞:易中天;歷史文明;現代意志;思考

《易中天中華史》首發《祖先》和《國家》兩卷的內容,內容剛一面世就展現了廣泛的市場需求,這樣一種講述歷史的方式被人們所喜愛,作為國民史學讀本,打破了年齡和階級的概念,將歷史所傳遞出來的現代思想傳達給所有的讀者,這一文化效應和文化現象即使備受爭議,但是其文化意義是不容忽視的。

一、易中天的著史的初衷

易中天著史不僅僅是一種文化現象,在文化現象的背后是現代文化市場的深度追求和文化需求。用易中天自己的表述就是“我就是想做一些有意義和有意思的事情”,以三千七百年作為文化的起始時間,在嬉笑怒罵中展現大俗即大雅的真諦。

(一)易中天現象的市場需求

我們的文化市場發展和其他相關產業的發展是息息相關的,文化產業有著強烈的發展訴求,史學文化作為文化發展中的重要部分,不僅僅應該得到市場的重視,還應該在文化傳播的過程中體現市場價值。易中天現象以媒體的形式、用淺思維的模式向大眾講述歷史文化的深刻內涵。這是新媒體時代下書面文化展現立體化魅力的重要體現,而相應的市場需求也吸引了大批的商人對文化現象的投資,商業化對于文化的發展帶來一定程度上積極的影響,文化的市場效應帶來的更是商業市場的巨大商機,這是一種共贏。

(二)文學時代的文化需求

現代的消費市場更趨向于快餐文化,大眾的生活節奏日益的加快導致了人們在緊張繁忙的生活中沒有大量的時間投身到對于文化的追求當中,而淺顯輕松的文化模式更易于被人們接受,文化作為放松和情緒釋放的一種有效途徑,對于文化的需求從內容上和方式上都在實現著轉變,文化需求要求深度和廣度,但也要求通俗易懂,用最為快捷和輕松的方式去了解理解,探究歷史。文化傳承的方式有很多種,文化需求卻是隨著人們生活方式變化而不斷的加深,易中天現象成為大眾文化的一種消費模式,其社會文化影響是積極的。

二、史學研究的現代意志分析

史學研究需要有時代精神和時代品格,從史學研究的現代意志進行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現代文明研究的目的和精神實質以及在歷史命運選擇過程中的價值方式。

(一)文明的意志——謀求幸福的途徑

易中天對于現代人的評述是“身強力壯、東張西望;錢包鼓鼓、六神無主?!蔽拿髯鳛橐环N歷史形態對于人們應該有一種啟迪和感悟,文明的意志在于幫助人們探尋內心的真實感悟,對于幸福的不斷追尋,文明成為謀求幸福的重要途徑。史學研究也是一種探尋和挖掘,文明的形成也是由文化的積累,經過歷史的篩選和加工,營造出真實的表現,讓人們感受到文化的力量,體現歷史的深度影響力。文明的意志牽動著人們對于幸福的認知,啟發人們進行關于幸福的思考和追尋。

(二)信仰的意志——民族凝聚的核心

我們的時代需要信仰,信仰作為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指引著人們進行生產和實踐。信仰的意志依托于歷史,人們只有對于自己祖國的強大而深遠的歷史文化深入了解,才能了解我們民族發展的需求,通過歷史了解我們的過去,還原歷史的軌跡,在感慨歷史發展的波瀾壯闊的同時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感受時代的脈絡,用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來把握當下的生活,在歷史發展的軌跡中找尋中華民族的情感深度,探尋我們的中國夢,歷史是一種信仰更是一種財富。

(三)命運選擇的意志——實現價值的方式

每一個時代的歷史都有一定的規律性,是有跡可循的。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避免不了的就是對于命運的選擇,命運的意志選擇改變著生活的狀態和歷史發展的軌跡,正如易中天在最終第一卷《祖先》開頭寫道:“夢中驚醒后,女媧開始造人,已深化作為歷史的開端,通過歷史的延續和追問,通過人物故事的刻畫,探尋歷史發展的根源,最終找尋國家前途命運價值的實現方式,以小人物的命運抉擇窺探歷史的命運選擇,實現人類的價值追求?!?/p>

三、現代歷史文明發展的時代需求

現代歷史文明的發展隨著新情況的展現體現了新的時代特征,也因此產生的在思維方式和理論研究方向上的時代訴求。

(一)知性的學理訴求

易中天有著多重的文化身份,作為一個學者或是一個教育者,對于歷史文化的探究終究是有著理性的訴求的,歷史不是漫無邊際的暢談,而是應該做到有理可依,知性的歷史研究態度和感性的歷史解讀方式,文化的訴求個個體的發展是密切相關的,知性的學理訴求體現在治學的嚴謹、科研邏輯的縝密,這些基本的要求依然是容不得馬虎的,在易中天的著史過程中,語言是生動的詳實的,而其文字推敲上也是經過嚴格的思考的,所以史學研究應該滿足時代發展的特征也應體現時代的包容和活力。

(二)感性的大眾思維取向

相對與理性的學理訴求,在文化的解讀中更多的則體現在趨向于大眾的感性思維邏輯,歷史是富有生命力的,對于同一件歷史事件的不同講述風格很可能影響人們對于歷史的思維邏輯。受眾群體有著不同的年齡階段和階層特點,因此對于歷史的掌握程度也是不同的,如何吸引更多的人關注歷史,學習歷史就需要用大眾的思維取向來講述歷史故事。將歷史賦予深厚的情感,將歷史原貌展示在人們的面前,啟發人們進行思考,解讀歷史的深度。

(三)文明差異的命運選擇

在易中天看來,文明是充滿著色彩的,在世界文明史上文化的差異性決定了各國的發展軌跡的不同,文明的選擇和歷史的抉擇都是時代的推手,演繹著精彩的文化百態。在探尋了世界文明發展的興衰脈絡之后,易中天轉向中華文明的深入探索,人類文明的價值、人類文明的方式、人類文明選擇都是研究歷史文明所要深入探究的問題。文化體現的是一種精神,也是開眼看世界的途徑,文明的意志與選擇將中華文化抬向更高的深度,每一個人的思維感悟都將對歷史有著不同的體會,歷史的文明還在推進,人們的思考也仍將不斷的推進。

參考文獻

[1]克羅齊.歷史學的理論和實際[M].付任敢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

[2]格奧爾格·伊格爾斯.二十世紀的歷史學·從科學的客觀性到后現代的挑戰[M].何兆武譯 .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6.

[3]科林伍德,歷史的觀念[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

[4]張英,馬寧寧.易中天品三國,給歷史以人的體溫[N].南方周末.2006(12).

猜你喜歡
易中天思考
易中天的“育女經” :無為而治
對于少兒英語教育的幾點思考
少兒圖書館小志愿者工作的意義和思考
淺論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語用”環境下對古詩詞教學再思考
朋友當如是
朋友當如是
不識易中天
易中天《中華史》在爭議中熱銷
易中天和趙本山惺惺相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