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范式研究綜述

2014-08-15 00:55鄭萌萌
關鍵詞:人學辯證法馬克思

鄭萌萌

(作者鄭萌萌系江蘇師范大學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范式創新研究中心研究人員,講師,法學博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文化傳播學)

“原理范式”的出場旨在突破“傳統教科書范式”的機械化、教條化、片面化,滿足新時期的社會實踐需求。2013年“原理范式”呈現出多領域、多樣性的發展,在推動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同時,不斷實現自身的發展和創新。2013年“原理范式”圍繞著價值哲學、人學、本體論、歷史觀、辯證法、實踐觀、“中國道路”問題的研究成果相對突出,提出了許多新的思想和觀點。因此,本文主要圍繞以上七大領域的研究成果而展開。

一、價值哲學

2013年我國價值哲學研究主題大體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當代中國價值問題研究。張曙光指出,中國現代的價值問題特別是國人的心靈和精神問題,不是狹義的道德問題,而是原來的社會關系體系及其秩序——包括經濟、政治和文化各方面——的解體在人們思想和行為上的投射和表現。因而,當代中國大陸價值的重建,也只能訴諸以經濟政治制度為關鍵所在的整個社會的現代化建設和文明秩序的建構。①張曙光:《當代中國價值問題及價值重建的社會歷史哲學辨析》,載《天津社會科學》2013年第4 期。馮平認為,確立研究切入點有三個關鍵:第一個關鍵是認識當下中國的處境。第二個關鍵是思考社會主義發展歷程,尤其是思考中國社會主義發展的歷史經驗和歷史教訓。第三個關鍵是從對中國現實的社會學描述,進入形成中國現實的制度原因、思維方式、價值觀的研究;從社會學研究轉入以社會科學為基礎的真正的哲學研究——以“‘真’的方式對價值/好和達至價值/好的途徑的訴說”②馮平:《價值重建的切入點》,載《光明日報》2013年4月1日。。

第二,對價值哲學研究的反思。李德順指出,當代中國的價值哲學研究已經進入了一個實質性的反思階段,其關鍵在于如何理解價值研究中的主體性原則及其意義,從新的高度構建當代價值和價值觀念體系。需要從思維方式的變革中尋找自己的理論方位和價值導向。價值研究中的主體性原則應該成為解決現實中各種價值問題的一個原則和出發點。運用這一原則,將有助于構建清醒而自覺的價值觀念。③李德順: 《價值思維的主體性原則及其意義》,載《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4 期。張曙光則認為,“價值”是以問題的形式表現出來的現代社會的核心課題。對價值現象的哲學研究,首先要進行存在論的思考,以澄清圍繞價值問題的意見之爭,明確價值現象的根據之所在。④張曙光:《價值研究的哲學奠基——價值哲學的存在論思考》,載《社會科學戰線》2013年第11 期。劉文杰認為,經過30 余年的發展,價值哲學基本建立了以主客體關系視域下的“滿足需要說”為基礎的理論體系。但是這種理論體系陷入無法自洽的界定價值、無法解釋人之存在的意義的困境,唯有徹底改換思維方式才能打破這一僵局。為此,視價值為超驗之物,價值乃是人之二重化存在的必然結果,價值通過規范制約人的選擇從而使得有價值者顯現。但人性是隨社會實踐的改變而變化,人的選擇實質是對人性的選擇。以此理論構建新的價值哲學體系要面向生活世界,以緩解由對物的依賴而產生的精神虛無。①劉文杰:《范式轉換與體系重構——對當代價值哲學的再反思》,載《煙臺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2 期。孫偉平指出,由于人學價值論與科學認識論之間存在著深刻的學術差異,這導致了許多理論上的悖謬和實踐上的困惑?!皵M科學”的或科學認識論的方法的普遍流行,已經成為干擾、制約價值論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的主要因素,因而必須對此進行系統反思,探索和建構真正適應價值論性質和特點的方法。具體來說,應該從研究物的方法轉向研究人的方法,從理性的思辨轉向實踐研究方法,從關注客體的方法轉向主體性方法,從非歷史的方法轉向歷史的方法。②孫偉平:《價值論研究方法的反思與轉型》,載《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13年第3 期。蘭久富指出,作為價值哲學研究對象的“價值”有兩種,一種是在“有用”含義上把握的價值,指的是有用性;另一種是在“重要”含義上把握的價值,指的是重要性。前一種價值是狹義價值,后一種價值是廣義價值。廣義價值和狹義價值的區別不僅在于涵蓋價值范圍的大小,更在于統攝價值層次的高低。價值關系說只以“有用”含義上的使用價值為研究對象,因而是一種狹義價值論。從狹義價值論轉向廣義價值論是國內價值哲學發展的方向。③蘭久富:《重新厘定價值哲學的研究對象——兼論價值關系說是一種狹義價值論》,載《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6 期.江暢指出,價值哲學當然要研究一般價值問題,但并不限于此,而且主要不在于此。無論從西方哲學史看,還是從學科的內在邏輯來看,價值哲學研究的焦點性問題是德性問題,即個人和社會的優良品質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通過回顧和反思使我們從自發走向自覺,建立以德性問題研究為中心、以個人德性問題和社會德性問題研究為兩翼的價值哲學學科體系。④江暢:《社會德性研究與個人德性研究并重——價值哲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載《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13年第3 期。

第三,價值哲學中的實踐價值哲學研究。王玉樑指出,價值哲學的發展,是從理論價值哲學到實踐價值哲學。實踐價值哲學的誕生,是價值哲學發展史上的一場深刻的革命。實踐價值哲學是在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和毛澤東關于實踐、實踐標準的一系列論述的啟示下誕生的。這些重要論述,為實踐價值哲學的創立指明了方向,也是實踐價值哲學創立的重要的理論根據。①王玉樑:《馬列經典作家的論述與實踐價值哲學的理論根據》,載《江漢論壇》2013年第7 期。

第四,價值論發展歷程。李德順、孫美堂指出,馬克思主義價值論的形成和發展,大體經歷了馬克思恩格斯的理論奠基、西方馬克思主義的價值探索、社會主義價值實踐與理論總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價值觀奠基和當代確立等階段。馬克思恩格斯的論述中包含著豐富的價值論思想。列寧的價值論思想表現在關于實踐標準、社會主義道德、黨性和階級性等理論。西方馬克思主義價值思想主要表現在對“物化”和“異化”現象的批判反思與倡導“人道主義”兩大方面。毛澤東的價值觀主要體現為人民主體思想,鄧小平則重新闡釋了利益、富強與社會主義價值訴求的關系。當今中國思想理論界則以實踐唯物主義為理論基礎、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核心內容,進行了積極的探索。②李德順、孫美堂:《馬克思主義價值論發展探析》,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13年第6 期。

二、人學

從20 世紀80年代以來,人學的研究重在對馬克思主義人學思想的闡發,然而2013年的重要創新表現在重視對馬克思主義人學思想的實踐和應用研究上??偟膩砜?,2013年我國人學研究主題大體可以概括為人學理論的實踐及應用、人學理論的研究、人的價值三個方面:

第一,人學理論的實踐及應用。林孟濤指出,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學說是關于人的本質與發展的理論,也是關于人的教育與發展的理論。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應從對人的基本理論共識出發,審視當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探索科學的育人之路。①林孟濤:《馬克思主義人學理論及其當代實踐——從育人的角度看》,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13年第4 期。劉志、周家華認為,馬克思共產主義人學思想內容豐富、思想深邃。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宏偉事業中,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踐行“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建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方面都實踐著這種思想,對此,我們應有更清醒的認識和更自覺的行動,以推動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更好更快地發展。②劉志、周家華:《馬克思主義人學思想在當代中國的實踐》,載《求索》2013年第7期。任澤認為,馬克思主義人學思想視野下的生命教育主要表現在對人生命的關懷、對人生價值的關注、對人性完善的要求等方面。而在生命教育實踐活動中,必須實施階段性的漸進教育,即實行自我認識、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教育路徑,來構建生命教育體系,層次化培養學生生存品質、生活品質、人生品質,從而抵達生命的核心訴求。③任澤:《馬克思主義人學視野下生命教育的階段性研究》,載《人民論壇》2013年第35 期。舍娜莉指出,中國文化軟實力理論承載了馬克思主義人學理論的科學內涵,在注重人的自然屬性的同時,更加關注人的社會屬性和文化屬性,從人的文化性層面強調人的個性及其全面而自由的發展的實質,進而在人的本質意義上,表現了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必須要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思想保障、精神支柱和智力支撐,并指向共產主義終極理想,最終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這一理論飽含著豐富的馬克思主義人學意蘊。④舍娜莉:《中國文化軟實力理論的馬克思主義人學意蘊》,載《學術交流》2013年第10 期。顏軍認為,思想政治教育作為培養人、塑造人的實踐活動,需要科學的人學理論作為其基礎理論。馬克思人學理論是馬克思從哲學層面對人做的深刻思考,是以“人”為研究對象,以人的存在和發展為線索,以人的需要為主題,以人的全面發展為主旨的理論體系。馬克思人學理論作為一種科學的、實踐的人學理論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哲學基礎。①顏軍:《馬克思人學理論: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學基礎》,載《求實》2013年第10 期。

第二,人學理論的研究。葉紅云指出,財富問題在馬克思主義人學思想中占據重要位置,是馬克思主義人學的內在維度。財富的本質與現實的人的主體性存在緊密相連。在人的現實交往關系中,財富不僅是物化的交換能力,而且是人本質力量的發揮和人創造能力的彰顯,是人自身全面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馬克思正是在唯物史觀的視域中,通過政治經濟學批判,在現代資本主義勞動關系中剖析和揭示這一過程的。②葉紅云:《馬克思主義人學視域中的財富觀》,載《高校理論戰線》2013年第2 期。張群、胡海波指出,人如何從“物化能力”中超越出來真實面對“人化需要”,是現代人必須面對的重要問題。物化能力表現了人存在與活動方式的性質與特點,是人生產能力與水平的現實體現。人化需要體現了人自我生成與發展的狀態,是人本質力量的表征。③張群、胡海波:《馬克思哲學視閾中“物化能力”與“人化需要”》,載《馬克思主義研究》2013年第1 期。尹瑋煜、楊晗旭指出,馬克思在費爾巴哈的人道主義的基礎上,提出了人的本質論。但在從事實證研究以后,馬克思開始把關注點轉向人的存在問題。他始終沒有放棄人的本質論,而是把人的本質論和人的存在論相結合,形成了馬克思關于“人的現實性”的觀點。馬克思主義人學理論的出發點就是探討“人的現實性”。忽視這一出發點,事實上削弱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對的批判功能,割裂了馬克思主義人學與其整個理論體系之間的內在聯系。④尹瑋煜、楊晗旭:《人的現實性與馬克思主義人學的出發點》,載《理論月刊》2013年第6 期??軚|亮認為,在《萊茵報》被查封后的近兩年時間里,馬克思通過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凸顯人的社會特質;通過資產階級政治革命批判,凸顯人的“公人—私人”二重化本質;通過國民經濟學—黑格爾思辨哲學批判,凸顯人的“對象化—主體”本質;通過青年黑格爾派批判哲學批判,凸顯人的階級屬性和“群眾”主體作用。⑤寇東亮:《青年馬克思人學思想變革的邏輯脈絡——從〈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到〈神圣家族〉》,載《學習與實踐》2013年第7 期。王曉升指出,在如何理解馬克思關于人的觀念的問題上,哲學界存在著兩種趨向:一種趨向是按照啟蒙思想的模式來理解它,另一種趨向是從后現代主義的視角來理解它。前一種思路是把馬克思的思想啟蒙化,后一種思路是把馬克思的思想后現代主義化。準確地把握馬克思關于人的觀念就必須分清馬克思的思想與這兩種思想的區別,從而說明馬克思的思想的當代價值。①王曉升:《在現代與后現代之間:馬克思的人的觀念的歷史定位》,載《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4 期。元晉秋指出,《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的人學思想一方面帶有明顯的抽象人性論遺跡,另一方面也不乏科學的人學思想萌芽。從這一思想出發,馬克思對共產主義以及人類歷史發展的認識一方面達到了空想社會主義的頂峰,另一方面又成為其科學社會主義的起點。以此來反觀流行于當下中國社會的一些理論思潮,它們不僅不是關于人類社會實踐的“科學認識”,其理論水平甚至遠遜于手稿中馬克思所闡述的空想社會主義。唯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是指導我們事業的科學理論。②元晉秋:《〈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的人學思想及其性質》,載《學術論壇》2013年第9 期。

第三,人的價值。辜堪生、錢國君指出,“人的價值”命題原本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條件下勞動力“商品化”的本質反映。但一直以來,國內理論界卻普遍將其誤解為馬克思主義的命題,不僅在理論上造成了種種障礙,而且對社會實踐的負面影響也積困彌深。從馬克思主義文本出發應當明確:人生的意義不能以“價值”衡量,人是無價的,生命是平等的,人格是尊嚴的,人道是光輝的。③辜堪生、錢國君:《關于“人的價值”命題的理解與澄清》,載《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13年第1 期。

三、本體論

對本體論的研究始終是哲學的熱點和難點問題,2013年我國本體論研究主題大體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關于主體性研究。賀來提出,馬克思哲學的“主體性”原則在新的基礎上深化了康德關于“認知主體”與“價值主體”劃界和“價值主體”優先的思想,把人理解為“自由”“目的”和“責任”主體,這是馬克思“主體性”思想中最為精髓和最富當代價值的內容。①賀來:《從“認知主體”到“價值主體”——深化“主體性”研究的重大課題》,載《馬克思主義哲學論叢》總第6 輯。

第二,關于自我、自我意識的研究。高斯揚、陸杰榮指出,考察“自我”的哲學概念形成史,可以發現其演變歷經“模擬的自我”、“外在授權的自我”、“內在授權的自我”三種理論構型,此三種構型的轉承接續構成了“自我”概念發展的內在邏輯。對“自我”哲學概念理論構型及其形成機制進行分析,可以考察“自我”概念發展階段中理論構型的變異關系,并進而揭示出“自我”概念的哲學發展實質及未來走向。②高斯揚、陸杰榮:《“自我”哲學概念的理論構型分析》,載《河南社會科學》2013年第6 期。張曙光認為,自我意識是人的自由的內在前提,自由是人的自我意識在內外兩方面合乎其本性的展開和實現。而自我意識的兩重性本性,決定了這個展開和實現的過程必須以自我限制或否定為中介,克服“沖動”和“任性”,超越“對立”和“異化”,這既是人的自我意識的辯證法,也是人的自由的辯證法。自覺地把握和遵循這種辯證法,人的自我意識才能經由“個體”、“族群”和“人類”這三重形態的分化和統一,走向普遍的自由世界。③張曙光:《自我意識與自由》,載《學術研究》2013年第4 期。

第三,關于馬克思對傳統本體論的批判研究。曠三平指出,在對傳統本體論哲學批判的基礎上,馬克思創建了自己的“新哲學”,而他在創建過程中使用的基本概念和范疇帶有明顯的本體論話語“癥侯”,這從另一個側面也反映了他的哲學包含著本體論思想,具有本體論思想的存在空間和意義:如其一,本質主義地談論“實踐”;其二,基礎主義地談論“社會”;其三,歷史主義地談論“辯證法”;其四,主體主義地談論“無產階級”;其五,真理主義地談論“共產主義”。①曠三平:《馬克思對傳統本體論的批判與超越——評黃秋生博士的〈馬克思批判理論的邏輯進路〉》,載《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6 期。

第四,關于形而上學的“本體”研究。王天成提出,任何從人出發的活動因為都是有限的,因而無法喚醒人對自身有限性的反思與批判,建立一種終極關懷。這就需要一個跳躍,永恒的東西通過它成了給予人的“自身顯現者”——形上對象。形而上學與終極關懷的建立都以這種形上的維度為基礎,所以對于中國來說,從人學過渡到形而上學的重建是必然的。②王天成:《從人學到形而上學》,載《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3年第1 期。艾四林、劉偉指出,馬克思提出的“現實的個人”,之所以能實現對人的本質理解的偉大革命,正是基于其對傳統形而上學的揚棄。因此,只有弄清馬克思與傳統形而上學之間的關系,才能在更深層的意義上理解其所實現的對人的本質的革命。③艾四林、劉偉:《馬克思對形而上學的揚棄及其實現的人的本質的革命》,載《高校理論戰線》2013年第2 期。劉艷菊提出,馬克思從“人的存在”出發,通過對人的存在的現實生活世界和人的感性實踐活動的本質和規律的深刻分析,揭示出了人的存在的自由本質,并提出了人的存在的自由本質得以實現的現實路徑,即共產主義的價值理想。④劉艷菊:《“人的存在”本質與馬克思的形而上學思想》,載《社會科學輯刊》2013年第4 期。

四、歷史觀

2013年歷史觀研究主題大體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關于歷史唯物主義概念解析。劉懷玉、章慕榮提出,廣義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得以當代言說的合法性底線,應當保留其可能性視角與開放性視野;狹義歷史唯物主義是具有特定敘述邊界的、作為辯證認識論的歷史性唯物主義,需要經過嚴格追問并賦之以嚴格形式,從而形成一種新的嚴格的批判維度。唯有如此,歷史唯物主義才能合乎時代要求而始終具有旺盛的理論生命。①劉懷玉、章慕榮:《論歷史唯物主義的兩種“歷史”概念與意蘊》,載《南京社會科學》2013年第11 期。二是關于西方馬克思主義歷史觀研究。鄭憶石認為,西方馬克思主義雖然沒有專門的歷史觀理論體系,卻不乏歷史本體論、歷史方法論、歷史價值論、歷史認識論的真知灼見。西方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具有研究基點的多元性、研究視域的微觀性、研究指向的學院性、研究路徑的文化哲學性等學理特質。②鄭憶石:《西方馬克思主義歷史觀學理特質探析》,載《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2 期。李志軍指出,阿倫特認為馬克思在黑格爾的基礎上推進了對歷史觀念的現代理解,但這是一種思考世界的危險方式,其對必然性的揭示最終必將帶來對自由和行動的否定。阿倫特準確把握了現代歷史意識的基本特征,但她沒有認識到馬克思唯物史觀是立足人的實踐活動的歷史理論,實踐辯證法預示了自由的未來。③李志軍:《現代歷史意識與唯物史觀——兼論阿倫特的歷史觀》,載《理論月刊》2013年第4 期。

五、辯證法

關于馬克思辯證法的批判性研究在哲學研究成果中一直占有很大比重,2013年的研究也是如此。王慶豐指出,馬克思對黑格爾辯證法的“顛倒”絕不是簡單的翻轉和剝離,而是從黑格爾辯證法中轉向出來。這一轉向,馬克思是通過穿越黑格爾哲學的意識形態幻象,“退回”到對象實際的此岸世界——以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為標志的現代社會——而實現的。沿著這一理論路徑,馬克思破除了黑格爾辯證法的“神秘化”,最終確立了“合理形態”的辯證法。④王慶豐:《重思馬克思對黑格爾辯證法的“顛倒”》,載《天津社會科學》2013年第5期。此外,王慶豐指出,在批判的方法上,馬克思主張“在批判舊世界中發現新世界”,這是一種后形而上學的批判方式;在批判的道路上,馬克思認為應當“對現存的一切進行無情的批判”,這使得辯證法的批判本性具有了現實性和力量;在批判的旨趣上,馬克思批判的辯證法試圖轉化為一種物質力量,推翻“一切被奴役的關系”。馬克思辯證法的批判本質正是方法、道路和旨趣的三者統一。①王慶豐:《如何理解馬克思辯證法的“批判”本質》,載《江西社會科學》2013年第10 期。李淑梅指出,馬克思對黑格爾辯證法的批判與其揚棄異化勞動的觀點密切聯系,具有明確的社會政治取向。他考察了黑格爾的《精神現象學》,闡明黑格爾的辯證法是本質和現象的顛倒,并未觸及異化勞動的經驗事實,但其在神秘的形式下包含著人的異化的因素。馬克思從現實的感性實踐出發,建立了以揚棄人的異化為指向的辯證法。②李淑梅:《馬克思批判黑格爾辯證法的社會政治取向》,載《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4 期。葛宇寧提出,馬克思辯證法的批判本性是建立在人的生存實踐本性之上的,人具有不斷否定自我、超越自我的生存性。由于中國特殊的文化傳統和所處的發展階段,我們面臨著“人的依賴關系”和“物的依賴的關系”的雙重束縛,因此馬克思辯證法在我們時代的課題就是對這種“人的依賴關系”和“物的依賴關系”進行雙重批判,為我們的自由和尊嚴立論。③葛宇寧:《試析馬克思辯證法的批判本性及其時代課題》,載《理論月刊》2013年第9期。

此外,學者們還從其他角度深化對辯證法的認識。田明指出,辯證法的主旨是通過批判和超越逐步趨向真理,超越的動力不在內容之中,而在形式之中,因此,超越當下局限性的根本是對偏見的超越??疾燹q證法的情感維度需要將偏見作為研究對象,以求在情感機制中尋求消滅偏見的手段。④田明:《真理的目的性與辯證法的感性維度》,載《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2013年第2 期。郭忠義、賀長余指出,辯證法不是一成不變的思想形式,而是隨著以人的實踐活動為內容的時代精神的變遷而改變自己的存在范式。從黑格爾始的辯證法的辯證本性決定了自身可生成“肯定性”和“否定性”的兩大范式,馬克思的辯證法實現了由黑格爾肯定性辯證法范式向否定性辯證法范式的轉向,列寧和毛澤東則實現了否定性辯證法范式的完成??隙ㄐ苑妒降霓q證法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中國奇跡創生的方法論基石。①郭忠義、賀長余:《論辯證法的范式變遷》,載《社會科學》2013年第2 期。趙江飛指出,恩格斯關于辯證法有兩個基本命題,然而,往往被人們忽視的第二命題集中體現了恩格斯對于辯證法的理解。從第二命題出發,可以發現恩格斯認為辯證法是一種符合哲學本性的理論思維?!白匀晦q證法”應理解為一種適合自然科學領域中從事理論研究的辯證思維,同時這種理論思維可以終結自然科學領域中的形而上學思維方式。②趙江飛:《如何理解“自然辯證法”?——從恩格斯關于辯證法的兩個基本命題出發》,載《求實》2013年第4 期。付文忠指出,關于馬克思的辯證法形態英美學者做了許多闡釋,其中影響比較大的有三種:體系辯證法、歷史辯證法與自由辯證法。英美學者對馬克思視域中辯證法的解讀涉及的其實是辯證法的三個方面,這三種形態的統一體現了馬克思辯證法的當代價值。把這三種解釋看成是馬克思辯證法的三個維度,不但可以糾正“馬克思對黑格爾辯證法的改造一次完成”的流行看法,而且也能夠深化對馬克思辯證法構成形態的認識。③付文忠:《馬克思辯證法的三個維度——英美馬克思主義學者關于辯證法形態爭論的啟示》,載《學術月刊》2013年第3 期。辛愛梅指出,馬克思將其辯證法稱為“合理形態辯證法”,這種辯證法是以新世界觀、新方法論和思想史新成果的三重身份而出場的。把握這三重意義的各自內蘊與整體統一,是推進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研究的應有課題。④辛愛梅:《馬克思“合理形態辯證法”的三重意義》,載《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3年第8 期。

六、實踐觀

2013年我國實踐觀研究主題大體可以概括為對實踐觀理論研究和對實踐觀應用研究兩大方面。

學者們從實踐理論的倫理內涵、社會批判內涵、實踐的特質以及馬克思實踐觀的相關著作出發,對馬克思主義實踐理論自身進行了深入研究:第一,關于實踐理論的倫理內涵。尹樹廣、韋庭學指出,馬克思在闡述實踐唯物主義和未來社會人的關系時,在哲學倫理學意義上賦予了這些概念以新的道德和倫理涵義,而且他拓展了亞里士多德的實踐概念,使其能在解釋現代社會勞動的基礎上,闡釋人的自由和倫理關系,為他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批判奠定了基礎。①尹樹廣、韋庭學:《馬克思的實踐倫理思想與正義》,載《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13年第6 期。第二,關于實踐理論的社會批判內涵。楊晗旭指出,實踐觀作為馬克思主義哲學首要和基本的觀點,蘊含了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深刻批判。馬克思首先借鑒了人本主義對人的本質的理解,確立了實踐哲學關于人的現實本質及其生成過程,又通過異化勞動論證了資本主義制度對人現實本質的否定。實踐哲學是馬克思剖析和批判資本主義制度,建立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理論出發點,但實踐哲學的這一重要內涵卻長期遭到忽視。②楊晗旭《論馬克思實踐哲學的社會批判內涵》,載《求實》2013年第2 期。第三,關于實踐觀的特質。趙民提出,馬克思哲學中的實踐的根本性質是指實踐的總體性和基礎性,這種實踐與人是統一和協調的關系,我們應當實現實踐基礎上的自然維度和社會維度的統一,馬克思哲學中的實踐觀首先是具有本體論意義的,其次是具有認識論意義的,最后是具有歷史哲學的特定意義的。③趙民:《如何深入理解馬克思哲學中的實踐觀》,載《甘肅社會科學》2013年第3 期。張以明、陳玳指出,馬克思主義實踐觀是具體性的實踐觀,具體性是馬克思主義實踐觀的特質。馬克思主義實踐觀的具體性特質表現在三個維度,它們是具體性的價值維度、具體性的歷史性維度和具體性的存在維度。④張以明、陳玳:《具體性的綜合體:馬克思主義實踐觀的特質》,載《湖北社會科學》2013年第11 期。第四,從相關著作看馬克思實踐觀的嬗變。劉明俠、趙華朋指出,《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和《神圣家族》是馬克思恩格斯創立新世界觀過程中的兩部早期重要著作,其通過對青年黑格爾派的自我意識學說和唯心史觀的批判,為制定完整的新的世界觀掃清了道路。作為馬克思主義實踐觀發展中的過渡之作,從《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神圣家族》到《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馬克思形成了其辯證的實踐觀,完成了哲學思想上的歷史性飛躍。①席捷、劉明俠、趙華朋:《馬克思實踐觀的嬗變和自我超越——從〈手稿〉 〈神圣家族〉到〈提綱〉的實踐觀發展軌跡》,載《理論導刊》2013年第1 期。

學者們從多角度關注了實踐觀的應用研究:第一,關于實踐智慧的演進邏輯,如陸杰榮、牛小俠指出,馬克思哲學實踐智慧具有兩個向度,即現實向度與理論批判向度。這兩個向度規定了實踐智慧既指向現實又超越現實的性質。②陸杰榮、牛小俠:《實踐智慧演進邏輯的當代審視》,載《河北學刊》2013年第1 期。第二,關于理論與實踐關系多用途性在中國早期的體現,如王南湜指出,理論與生活實踐的關系的多維度或多層次性,特別是一種理論的異質的多用途性,在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早期傳播和發展,即從李大釗到瞿秋白、李達、艾思奇,再到延安時期毛澤東的這一歷史過程中,有著極富戲劇性的體現。③王南湜:《理論與實踐的多重關系或理論的多重用途析論——一個基于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中國早期發展歷程的考察》,載《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13年第1 期。第三,關于實踐觀的當代性,如孫婧、王鶴巖、王勇指出,馬克思實踐觀批判地繼承了西方哲學史上思想家的實踐思想,把實踐視為哲學的最根本原則,改變了哲學理論的傳統性質和方式。馬克思實踐觀從文化視角反思實踐,為人類的生存和歷史運行提供更深刻的解釋,蘊含著人的超越性和生存維度,對于我們解決現代人類實踐困境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具有重要意義。④孫婧、王鶴巖、王勇:《馬克思實踐觀及其當代性探析》,載《學術交流》2013年第3期。第四,關于實踐觀的教育意義,如梅榮政提出,當代中國,強調馬克思主義實踐觀教育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在馬克思主義實踐觀教育中,要緊緊抓住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總問題、這個根本。為此要認真組織學習馬克思主義,深入實際、調查研究,緊緊依靠人民群眾,重視對錯誤思潮的科學評析。①梅榮政:《突出馬克思主義實踐觀教育:抓住根本把握關鍵》,載《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13年第5 期。

更多的學者則是僅僅抓住當前建設生態文明、實現中國夢等熱點問題,提出了許多建設性的意見。例如,孫民指出,馬克思主義實踐觀,不僅具有當下的現實性,而且還寄寓著超越當下的理想性,馬克思主義實踐觀開創的新文明,在當代中國體現在以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為宗旨的中國夢之中,它內在地包含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道路的辯證統一。②孫民:《中國道路與馬克思主義實踐觀——兼論中國夢的思想境界》,載《湖北社會科學》2013年第7 期。熊進指出,馬克思主義實踐觀通常會內化為人們社會生活實踐的現實方式,直接引導、支配著人們的社會實踐。運用這種變革了的新思維方式來理解把握和踐行實現“中國夢”,將導致我們能夠形成和鞏固對于它的本質內涵、依靠力量及實現途徑等的新認識。③熊進:《馬克思主義實踐觀視閾中的“中國夢”》,載《理論月刊》2013年第8 期。關春玲指出,運用馬克思的實踐解釋原則全面分析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固有的生態破壞性質,有助于我們深入認識當代生態危機的實質和根源,進而促使我們反觀西方生態哲學道德實踐觀的意識形態局限,并闡明生態友好型經濟制度是生態保護意識普及所必要的社會背景支持。④關春玲:《生態哲學的重生:論馬克思實踐觀的生態哲學意義》,載《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5 期。

七、“中國道路”問題

“中國道路”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實際的統一,因此實現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是“中國道路”構筑和建設的保障。對“中國道路”問題的研究是2013年學術熱點問題,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中國道路”的哲學反思。曹典順指出,從本體論的視角看,“社會主義”貫穿“中國道路”的始終,是具有“本體意蘊”的社會存在。從認識論的視角看,“中國道路”具有“主體意蘊”,是中國人民的“道路自覺”。從價值論的角度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是“中國道路”的價值自覺,即“中國道路”具有“價值意蘊”。①曹典順:《“中國道路”的哲學意蘊》,載《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13年第6 期。此外,他還提出,中國道路哲學研究的“元問題”首先就是核心概念的辨析?!爸袊厣?、“價值共識”與“中國價值”,不僅是其中最為核心的重要概念,也是最充滿歧義和質疑的理論困難。②曹典順:《“中國道路”哲學研究的核心概念之辨》,載《理論探討》2013年第5 期。王立勝指出,毛澤東在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過程中,反復強調要從哲學的高度把握“建設社會主義的規律”,并論證了認知和把握這一規律的方法——規律認知過程論,形成了“中國建設的哲學”;同時,毛澤東基于社會主義建設的新實踐、新經驗,提出要改造哲學體系,建構揭示“中國建設的邏輯”的認識論哲學,以適應新的實踐發展的需要。這樣,毛澤東從探討“中國建設的哲學”邏輯地轉化為研究“中國哲學的建設”。③王立勝:《建設的哲學與哲學的建設——毛澤東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探索的哲學思考》,載《東岳論叢》2013年第9 期。馬擁軍指出,馬克思主義哲學具有時代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辟標志著一個新時代的開始。進入過剩經濟年代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一種作為“非哲學”的哲學,即生活哲學。它必然超越作為知識論世界觀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體系,把作為情感論世界觀的無神論和作為意志論世界觀的實踐科學作為兩個有機環節納入自身,從而指導人們以對象性價值觀為引領,追求人類幸福和個性自由,形成以全面發展和自由發展為目標的共產主義人生觀。④馬擁軍:《中國道路與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的創新》,載《江西社會科學》2013年第8期。郭曉玲、李培挺指出,中國道路歷史變遷與突破的關鍵點在于突破了意識形態的束縛。改革開放確立了“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了里程碑式的突破,源于中國共產黨人在指導思想上有了重大改變,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從這個意義上說,道路的選擇是一種意識形態的突破。⑤郭曉玲、李培挺:《中國道路選擇的意識形態分析》,載《山東社會科學》2013年第9期。

第二,“中國道路”的價值研究。陳學明指出,中國道路增強了人類文明的物質基礎、彰顯了人類文明發展的多樣性、開辟了和平發展的人類文明新路、為人類文明破解難題提供了借鑒。①陳學明:《論中國道路對人類文明的歷史性貢獻》,載《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3 期。張幼文指出,中國道路既是對中國已經取得的成功經驗的總結,也是對未來將堅持的發展理念與方向的定位。中國道路以其體制構建的國家特征、發展進程的國際聯系及其崛起方式的世界影響等多個方面,體現著廣泛而深刻的國際政治經濟內涵。②張幼文:《中國道路的國際內涵——體制創新、開放特征及其世界影響》,載《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13年第1 期。王慶豐提出,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就是要尋求一條超越“資本的文明”的道路。從精神—文化建制的視角來看,當代中國需要建立一種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相統一的客觀精神;從政治—法律建制的視角來看,當代中國應當建構一種控制和駕馭資本邏輯的政治與法治體制。只有從這兩條路徑同時出發,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才成為可能。③王慶豐:《超越“資本的文明”:“后改革開放時代”的中國道路》,載《社會科學輯刊》2013年第1 期。劉愛武指出,堅定道路自信,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決心,展現出科學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規律的信心,也是對國際社會質疑中國道路的有效回應。④劉愛武:《國際社會對中國道路的質疑與堅定道路自信》,載《山東社會科學》2013年第3 期。陳錫喜指出,中國革命和建設道路的開辟,既非根據“社會主義”概念作理論演繹或設計的結果,也非所謂僅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實用理性”的產物,而是理論與實踐互動的選擇結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選擇的意義,并非是證明“中國模式”的普遍價值,而是證明了人類文明發展道路特別是現代化道路的多樣性。只有通過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自覺不斷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理論特色,才能增強道路自信,提升與當代世界不同文明對話的話語權。⑤陳錫喜:《中國道路的選擇、意義與自信》,載《江西社會科學》2013年第2 期。辛鳴指出,中國道路是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結合起來走出的新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道路在當代的集中體現。中國道路不但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廣泛的現實基礎,更具有深刻的時代必然性和廣闊的發展前景,是一條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自強之路、共贏之路、創新之路。①辛鳴:《中國道路的時代必然性》,載《求是》2013年第20 期。陳晉認為,中國道路是圍繞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根本問題,在理論和實踐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走好中國道路,既要在認識和實踐中樹立自信,知道哪些路不能走,也要在改革開放中直面現實,處理好漸進和突破、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的關系。中國道路承載著中國夢前進,中國夢的形態是現代化,靈魂是社會主義,主體是民族復。②陳晉:《關于中國道路的幾個認識》,載《黨的文獻》2013年第2 期。方芳認為,中國道路的特色性與世界性是相互依存的,特色性由世界性所統攝,世界性寓于特色性之中。特色性和世界性的有機統一是中國道路的本質特征。③方芳:《中國道路:特色性與世界性的有機統一》,載《求實》2013年第7 期。鄒詩鵬指出,當下中國道路應把握三重邏輯。第一重邏輯是“主義”的邏輯。第二重邏輯是“建設”的邏輯。第三重邏輯是“文明”的邏輯。④鄒詩鵬:《當下中國道路的三重邏輯》,載《探索與爭鳴》2013年第12 期。龔培河、姜悠悠指出,在實現民族復興這一歷史必然性過程中,從“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到“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中國道路的歷史邏輯就是來自于黨和人民對這兩次實踐必然性的成功承接。⑤龔培河、姜悠悠:《歷史必然性的實現方式與中國道路的歷史邏輯》,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13年第5 期。

第三,中國道路與中國夢。謝春濤指出,實現中國夢,要走中國道路,要弘揚中國精神,要凝聚中國力量。中國夢和中國道路的發展歷程經過了三個階段: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的中國夢,建立工業化和現代化基礎的中國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中國夢。⑥謝春濤:《實現中國夢與堅持中國道路》,載《山東社會科學》2013年第6 期。陳晉提出,中國道路承載著中國夢前進,中國夢的形態是現代化,靈魂是社會主義,主體是民族復興。走“中國路”,圓“中國夢”,是當代中國最耀眼的時代主題。①陳晉:《走中國道路圓中國夢想》,載《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4 期。孫民指出,馬克思主義實踐觀開創的新文明,在當代中國體現在以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為宗旨的中國夢之中,它內在地包含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道路的辯證統一。②孫民:《中國道路與馬克思主義實踐觀——兼論中國夢的思想境界》,載《湖北社會科學》2013年第7 期。周昭成指出,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對發展道路的探索和對夢想的追逐始終密切相連,中國共產黨開辟中國道路的過程,也是不斷追逐和實現中國夢的過程。歷史和現實證明,中國道路引領了當代中國的發展和進步,是實現中國夢的根本途徑。③周昭成:《試論中國道路與“中國夢”的有機統一》,載《社會主義研究》2013年第5 期。李培挺指出,中國夢與中國道路的探討密切關聯?;谝庾R形態視角的歷史分析是探討中國道路的合宜視角。中國人在中國夢的探索中,最終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有了里程碑式的成果,這使中國道路的意識形態困境得以突破。④李培挺:《中國道路與中國夢——基于意識形態變遷的視角》,載《云南社會科學》2013年第5 期。

從上述已經取得的研究成果分析,2013年學界對于原理范式的研究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尤其在結合當代熱點議題、反思現實問題、理論指導實踐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進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問題臻待解決。其中,原理范式研究中的創新意識還需要加強,對原理范式幾大領域的研究缺乏歷史的挖掘,此外,缺少對原理范式中一些重點概念、思想的系統性研究,這些問題都在一定意義上限值了原理范式的發展。

猜你喜歡
人學辯證法馬克思
論馬克思對“治理的貧困”的批判與超越
馬克思像
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讀馬克思的博士論文
論辯證法的總規律
論五四運動的啟蒙辯證法
《借東西的小人》:跟小小人學“說”法
北人學沒
家園憂思與人性之殤——“生態學”與“人學”視野下的“山珍三部”
中國夢的人學新境及其希望價值
關于質量的辯證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