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努力行進在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范式創新的途中

2014-08-15 00:55
關鍵詞:學術史解釋學范式

任 平

在碩果飄香的金秋季節,我們為持續關注本刊的熱心讀者奉上《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前沿》2014年卷,請各位共同分享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范式新進展的喜悅之余,我愿意再忝一序,旨為導讀。

在與中央編譯局深度合作和大力支持下,作為“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范式創新研究中心”(以下簡稱“范式中心”)的年度出版物,本卷一如既往地秉持“五個一”原則,即秉持“一個宗旨”:深描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創新學術史的“方法論自覺”;“一條主線”:致力于準確刻畫和評價年度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范式進展的前沿圖譜;“一個目標”:建立自覺、開放、完善的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創新、評價的深層互動系統;“一個框架”:欄目設定具有連續性和相對穩定性,便于勾畫圖譜;“一個基地”:推動“范式中心”從數據中心、研究中心、評價中心再到國際傳播中心。

為宗旨所系,聚焦和深描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創新學術史具有重大意義。當代中國30 多年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不僅形成了中國道路,也創造了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理論前所未有的大繁榮、大發展。深度描述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創新學術史圖景,尋找其學術地理中的主要脈落和創新趨向,從中可以總結馬克思主義哲學與時俱進的創新邏輯,可以向海內外全面展示和系統傳播創新成果。中國馬克思主義學術史研究的宗旨在于用歷史表明馬克思主義在包括各門學術在內的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在于證明馬克思主義是一個不斷開放的創新體系,在于總結探索在中國學術語境中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的深刻經驗和創新機制。正因為如此,中國馬克思主義學術史研究需要著眼于“思想出場的邏輯”,著眼于中國歷史語境變化與中國馬克思主義出場之間與時俱進的邏輯關系。這就需要一種出場學視域,即把所有思想史、學術史與真實時代之間本質性關系按照出場邏輯來闡釋的方式。

系統梳理研究方式和發展脈落的多樣性是必要的,但是各種方式的重要性程度決不是等價的。歷史描述性研究是相對初始和基礎的方式。由于中國馬克思主義創新學術史研究以往主要散見于專題、人物、事件、活動、關系、文本解讀等的分門別類研究中,歷史描述性方法首要的任務就是要收集整理所有的學術史料,然后按照時間順序和學術編年方式將其轉化一種首尾一貫的通史描述。其間的基本特點,就是列數所謂相對重要的人物和著作的思想介紹,將學術史僅僅當做當年列寧所批評的“人名和書名”的歷史,或者如科林武德所批評的“剪刀+漿糊”的歷史。這一歷史只能達到馬克思所說的“完整的表象”或“感性的具體”,而根本無法到達“理性具體”。分列的學術史描述(如哲學史、經濟史等等)之間根本不見思想的流動邏輯。這一方式為歷史學或中共黨史出身的學者所偏愛,他們的研究方式即所謂黑格爾曾經指出的“外史”,其根本缺陷就是對中國馬克思主義學術史的人物、著作、學術活動、學術事件、學術關系等等的描述是外在于思想的邏輯的。他們忘記了:學術史不同于存在史之處,首先在于它是思想史,本質上就是思想創新的邏輯在時間中的出場。這一研究需要按照思想的邏輯(“內史”)而不單純是時間的邏輯(“外史”)來理解和闡釋,需要穿透“完整的表象”和“感性具體”而達到“本質性結構”,然后才能從“抽象上升到具體”,即將中國馬克思主義學說史當做一個由若干本質性規定綜合而成的“理性具體”來把握。正如馬克思在《資本論》中運用的方法是辯證方法一樣,如果不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專家,很難真正理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創新發展的內在邏輯。單純的歷史學研究如果不深度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其綜合學術通史要么只能是“人名和書名”的歷史,即成為一個盲目的“外在的路標”,要么就誤解重重,成為一部誤導讀者的“史書”。由于學科背景的差距,除非通曉中國馬克思主義各專門學術領域的大家,難以去貿然治綜合通史?!巴馐贰毖芯窟€有一個重大缺陷是:它將所有學科并列和分門別類地描述,而根本看不清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相對于其他學科的龍頭地位和前提性質,看不清只有深度理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出場史,才能真正理解互動關系和其他學術領域的“馬克思主義轉向”。更由于中國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呈現歷史的放射狀態,越久遠的發生點和早期階段資料越簡約,而越近當代越繁榮,知識創新呈現爆炸性增長,學術創新關系紛繁復雜,即便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或經濟學本領域的學者都很難將本領域內各種見解一一厘清,對于這一狀況的描述,要想充當“百科全書”式的馬克思主義學者,對一個單純的歷史學者來說,幾乎是絕望的。如果強迫自己寫自己根本不懂的東西,拼湊所謂“學術通史”,那么這就不單純是“不合適”,而且幾近“學風不正”。

對人物、著作、事件、活動等的專題性研究始終是深化綜合思想史和學術史的最重要基礎。但是思想史需要有一個總體的和綜合的框架去理解和把握,否則永遠會在這一領域“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傳播史和理解史是各自從傳播主體和理解主體兩端去闡釋思想的發展邏輯,在方法論層次上比單純的“外史”描述要高明。但是兩者都遭遇所謂解釋學難題。施萊爾馬赫和狄爾泰的客觀解釋學、海德格爾的主觀解釋學、迦達默爾的哲學解釋學、哈貝馬斯的批判解釋學、利科的結構解釋學等等,可以呈現多元視域,選擇視域不同,最終的闡釋就不同。而針對這一切,能夠給予解答的,又只能是馬克思主義哲學解釋學。結論就是,只能回到馬克思的辯證方法。

所以,“一條主線”就是聚焦描述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范式的圖譜。其路徑就是直接通過中國馬克思主義學術史本質性環節——哲學史反思及其對于其他學術領域影響和互動關系的研究,去深度把握中國馬克思主義創新學術史內在思想靈魂的出場邏輯。而超越外史的一種重新書寫方式,就是用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方法論自覺”——首先穿透“完整的表象”而達到抽象的規定——創新學術史所依賴的研究范式,把握學術史的范式圖譜的構變,去深度理解和把握中國馬克思主義的創新學術史?!胺椒ㄅc對象”之間的解釋學循環,最終需要范式圖譜去解決。哲學范式總是時代思維方式的集中體現,是哲學見解、觀點和理論創新的根基和靈魂,也是學術史坐標和圖譜的軸心。由范式軸心而形成理論創新的坐標,坐標擴展而成為理論創新的學術史圖景。各種范式視域差異,因而推動理論創新的功能各不相同。多元創新范式之間既競爭又互補,共同構成范式圖譜,因而總體展現理論創新的學術圖景??茖W辯識各研究范式的基本特征、創新功能、歷史成因、存在問題和學術地位,以及與國內各個馬克思主義哲學博士點的學科風格甚至學派的關聯,是深描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范式多元創新的整體學術圖景的主要基礎,也是認真總結其各自的理論創新經驗,進一步推動理論創新、擴大創新的國際影響力的關鍵。只有認真考察各個范式以差異方式推動理論創新與馬克思主義整體性發展圖景之間的關系,才能把握這一時代創新的學術史,并根據馬克思關于“人體解剖是猴體解剖鎖鑰”的“從后思索”方法,基于當代范式圖譜構變的高度,可以追溯、透視和總結近百年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學術史。

由于與全國29 個馬克思主義哲學博士點保持著密切的關聯和互動關系,因此,我們的目標也日益接近。不少馬克思主義哲學界的同仁不僅對上述我們范式研究中心的宗旨和主線十分熟悉并且高度認同,本不必贅述。但是,為了幫助年輕的新讀者了解本卷,我們覺得仍有再復述的必要。只有越來越多的年輕學者了解并積極加盟我們的事業,那么才能形成真正的“研究、評價、創新”三者的互動關系圖譜,才能達成我們“用創新評價助推創新研究”的實踐目的。

關于框架,本卷保持著“發展理論”、范式專題”、“國外視點”、“學術爭鳴”、“專家評論”和“2013年馬克思主義哲學大事記”等欄目。作為主編,我首先應當感謝學界同仁們一如既往地熱心支持。我總是迫不及待地在同事們發來文稿的當天就幾乎將所有稿件匆匆閱讀一遍。雖然書卷空間有限,但是從中驚鴻一瞥,可以及時追蹤當年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變動的前沿,仿佛真切地聽到來自全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博士點的學術同仁們那孜孜不倦、奮斗不息的前進腳步聲;我可以身臨其境地感悟到全國學者們理論探索和范式創新的勞作的艱辛,置身于鮮活的寫作整體圖景中,與各位思想創造者們息息相通、休戚與共。我特別要感謝王南湜教授和何萍教授,以及國內非常熟悉的美國后現代過程研究中心的著名學者小約翰·柯布教授,以及王治河、樊美筠夫婦,為本書賜專稿。本書也按照時序要求,對2013年各研究范式的進展情況及其創新前沿,做了深度的分析。讀者完全可以在感受來自前沿學術創新視角沖擊波的同時,重新選擇和調整自己的研究出發點。

是為序。

寫于2014年10月江蘇師大東院

猜你喜歡
學術史解釋學范式
改革開放以來苗族頭飾研究的學術史梳理與回顧
吐蕃王權研究海外學術史鉤沉①
以寫促讀:構建群文閱讀教學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維
孫惠芬鄉土寫作批評的六個范式
管窺西方“詩辯”發展史的四次范式轉換
李永剛著《歷史主義與解釋學》推介
“生活轉向”的解釋學意圖
伽達默爾解釋學中的內在話語
臨洮考古之余的“學術史”尋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