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城市流動人口管理措施改革研究

2014-08-21 02:38孫齊云
科技視界 2014年21期
關鍵詞:流動人口勞動力人口

孫齊云

(安徽醫學高等??茖W校 保衛處,安徽 合肥230601)

0 引言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大量的人口從農村流向城市、從中西部流向東南沿海,流動人口為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但是城市流動人口大量增加也給城市的正常運轉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1]。城市流動人口的管理問題、流動人口的權益保障問題相繼已經成為近年來人們的關注焦點,如何在保障城市流動人口權益的基礎上使城市的運行和管理更加有效,也成為了當下有關各方面的研究重點。

1 人口流動對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進一步深入,農村人口越來越多的向城市,尤其是大城市涌入,這對社會勞動力資源的優化配置具有重要積極意義,一方面使得農村大量的過剩勞動力問題得以解決,另一方面也使得城市勞動力需求量缺口得以彌補。城市作為人口流入地,在獲得大量勞動力資源的時候,能大力促進經濟的發展,同時也能保障了了流出地勞動力個人收入的穩定,這在客觀上減小了城市和農村的貧富差距。

人口流動同樣有利于市場經濟的運作和發展,足量的流動人口,是社會化大生產的重要標志,也是經濟發展過程中市場對勞動力資源進行合理配置的表現,它避免了不必要的人力資源的浪費,也為急需勞動力的行業和地域提供了勞動力,對形成全國統一的勞動力市場具有重大的促進作用。農村勞動力在流入城市中,不斷完善自己的個人素質,在提高個人收入的同時,也創造和實現了更多社會價值,提高了自己的個人地位。

人口流動也加快了我國城鄉二元結構的轉變進程?!岸睉艏贫萚2]對我國戶籍制度的改革中產生重大阻礙,人口的快速和頻繁的流動,對城市的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等造成了很大的挑戰,只有加快創新人口戶籍管理制度的改革,才能使流動人口在城市的生活、就業得到合法的保護,整個社會才能更快更穩定地發展。

2 城市流動人口管理措施改革勢在必行

在建國初期,受當時戶籍政策等制度的影響,除了由于政治目的的強制性人口流動 (如上山下鄉運行等),人口自由流動的規模相當小,但是隨著國家經濟的持續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村剩余勞動力由農村地區向城市轉移、由經濟欠發達的中西部地區向經濟發達的東南沿海地區轉移[3].大量勞動力的遷移雖然會造成如上一節所提到的各種積極影響,但同時也造成了城市人口的快速膨脹,過度加重了城市的管理負擔,對城市的交通、環境、住房及公共服務的要求提出了巨大挑戰。

目前針對各自城市流動人口的管理,每個城市均有自己的實行辦法。北京作為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同時是流動人口最密集的城市之一。根據相關調查結果顯示,北京市的流動人口證件辦理的情況并不十分理想,以身份證和暫住證為例,作為最基本的人口身份證明,暫住證的持有者占流動人口總數的84.14%,與身份證持有率97.13%相比,還遠不能符合政府的管理要求,而在2005年之前依然作為流動人口就業必須的就業證、健康證等更是遠低于要求。按照調查結果計算,僅北京市目前的“無證人員”都有數十萬之眾,由此可見,試圖通過以證件管理為基礎妥善管理好社會流動人口,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廣州是改革開放后流動人口才大量涌入的城市中的典型。廣州市通過對出租屋的管理來管理流動人口,但是由于城市中各式各樣的出租屋星羅棋布,雖然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但是效果卻不甚如人意,龐大的財政投入卻與所收效益不相對稱,事實上,這已經表露出了政府對流動人口管理方面的力不從心[4-5]。

各個大城市雖然都針對自己城市流動人口的特點,實施了不同的管理辦法,但是收效卻并不盡如人意,上文以北京和廣州為例,已足以窺測到目前我國在城市流動人口管理理念和方法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例如管理理念過于陳舊,管理方法過于生硬,相關的政策支持也不夠完善。因此加快進行城市流動人口管理措施的改革、提高流動人口的管理服務水平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3 城市流動人口管理措施改革的建議

要把流動人口的管理工作做得更好、更讓人滿意,不僅要把握流動人口的客觀規律,還要充分發揮人民群眾本身的主體作用和首創意識。當然,做好流動人口的管理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短時間內就能至臻至善的,要從管理理念、相關法律法規、管理方式等全面協調、多管齊下才能達到目的。

首先,要時刻樹立以人為本、服務至上、共同參與的管理理念。在對流動人口管理的過程中,要時刻把流動人口的合法利益放在首位,不歧視、不特別對待,使管理的過程更人性化。另外,在對流動人口的管理過程中,管理者要有較強的服務意識,要把管理和服務做到有機結合,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間應當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把管理寓于服務之中,服務貫穿于管理始末。再次,要積極動員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做到多方參與、共同支持,政府要投入更多財力支持,各社會組織也要充分發揮各自作用。

其次,還要充分利用法律法規的指引和教育等功能。在對流動人口的管理過程中,除了必要的行政手段、道德約束之外,還要注重法律法規的合理運用。大力宣揚法制教育,一方面,管理人員要依法管理,不得侵害流動人員的合法權益,另一反面,流動人員也要知法懂法,不違法但也會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利益。相關的法律法規要及時補充和完善,不合時宜的法規或制度要及時的廢止或修改,新的、更加科學的政策及其實施方法和細則要及時出臺,真正的做到使流動人口的管理有法可依,有理可循。有了科學的法規,就要更加嚴格的施行,社區管理人員和城市管理人員要做到有機結合,加大流動人口管理服務的執法力度,不斷提高執法效率,逐步建立常態化的流動人口綜合管理機制。

最后,還要改善流動人口的管理方式。摒除剛性管理方式,多進行換位思考,除了必要的行政管理手段之外,盡量多的運用思想教育、道德約束、法律規范等方法,實行科學、人性化管理。還要鼓勵和引導流動人口的自我管理和約束,自己給自己把好關,切實響應政策的規定。在進行流動人口信息的集中和整合期間,充分發揮基層民眾,如社區民警、居委會等方面的力量,提高各部門和片區的流動人口信息兼容性,打破信息壁壘,實現信息共享。要進一步做好流動人口的管理工作,就要加大向基層投入更多人力、物力和財力,提高基層政府的服務性能。最好的管理方式就是把管理當作服務,只有為流動人口提供足夠高質量的公共服務設施,才會切實解決流動人口的管理問題。

[1]宋健,何蕾.城市流動人口管理低效的原因與對策分析[J].人口學刊,2008(5):13-17.

[2]王光海.關于當前深化城鎮戶籍制度改革的幾點思考:21世紀以來中國城鎮化進程中的戶籍制度改革問題研究之二[J].理論學刊,2009(06):88-95.

[3]黃晨熹.我國城市外來流動人口政策進展、問題與對策[J].2014(3):4-10.

[4]宣學柱.城市流動人口管理現狀及問題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09(19):44-45.

[5]謝棋君,楊燕,莫佩珊.新公共服務視角下的城市流動人口管理優化[J].2014(34):14-4.

猜你喜歡
流動人口勞動力人口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轉型為何在加速 精讀
2020年河南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5.81萬人
廣東:實現貧困勞動力未就業動態清零
1723 萬人,我國人口數據下滑引關注
漫畫
相對剝奪對農村勞動力遷移的影響
給流動人口更多關注目光
獨聯體各國的勞動力成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