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色編織鳥 大自然中的蝸居建筑高手

2014-09-10 07:22徐征澤
旅游縱覽 2014年11期
關鍵詞:蝸居雌鳥巢穴

徐征澤

隨著時代發展,大城市中高樓林立,生活節奏日益加快,蝸居生活成為了大都市年輕人普遍的生活狀態。然而在大自然中也有很多善于蝸居的動物,不僅如此,它們還樂此不疲地辛勤建造著屬于自己的蝸居,其建造工藝、手法和速度堪稱一流,而且其于建筑實用性的把握絕對不亞于當今世界頂級大師貝聿銘或者弗蘭克·勞埃德·賴特。非洲編織鳥就是蝸居建筑大師的代表,這些羽色金黃的小鳥最擅長的就是在樹枝上筑巢,一般一兩天工夫就可以搭一個像模像樣的窩出來。

蝸居之小資情調公寓版

第一次看到非洲編織鳥是在納米比亞旅游期間,當時從首都溫德和克前往沙丘,我在沿途休息站公共廁所門口的大樹上發現了這些來回穿梭的鳥類建大師——非洲黑額編織鳥。作為野生動物攝影師的我來說,自然不能放過如此珍貴的機會,拿出大炮和三腳架懸臂就開拍。所有進出廁所的人第一反應都是嚇一跳,眼前一個亞洲人拿著火箭筒式的武器,以為我在偷窺,側目看看人,再看看樹,再搖搖頭。不過這種瘋狂有豐厚的回報:我拍到了此行最滿意的編織鳥倒掛金鉤式織巢照片。

其實說它們編織的是“蝸居”,一點也不為過,一般整個鳥巢還沒有一個手球般大,最多也就能容納一對成鳥和若干雛鳥,當然想象得出若是都擠在一說比前一陣子流行的電視連續劇里的《蝸居》里的小不少。但是容積雖小,功能齊備。首先蝸居建筑材料全部是草原上最普遍也是最多的草,純天然的綠色建材,不僅取之不盡,同時冬暖夏涼,而且還是不錯的保護色。其次,所有巢穴洞口朝下,雖然進進出出不甚方便,但是避免了猛禽的襲擊,還防止雨水倒灌。最主要的是其編織工藝,絕對是純“手”(喙)工制作,充分利用每一根草的長度和韌性,用它們的喙叼著草如針線般上下翻飛,喙爪并用。就這樣不停地飛出去而后叼草回來編織,一般1~2天就可以完成一個不錯的巢。

相比其他一些編織鳥,非洲黑額編織鳥絕對屬于小資級別的,寧可自己建造一個窩心又溫暖的蝸居,也不去擠那個龐大的集體宿舍,要知道后者雖然看上去體積大很多,但是私密性太差,隔壁家做什么一清二楚,而且幾百只生活在一起嘰嘰喳喳,實在缺乏情調。所以可以看到非洲黑額編織鳥基本都是獨門獨戶,分別各自尋找樹頂端部分的枝條或者枝條末端筑巢,相互之間保持距離。整個樹就像一個小區,每對編織鳥有自己的獨棟別墅。

織巢的主要工程都是雄鳥負責完成,但是雌鳥也會常常來工地探班,順便濃情蜜意一番。有時候雄鳥或者雌鳥閑來無聊還會出去偷草,這可不是游戲中的“偷菜”,是真真實實到別人未竣工的巢穴去偷草,原來動物世界里也有爾虞我詐的現實。巢穴建好后,不過一兩天,本來綠油油的巢穴因為太陽暴曬,綠草變成了黃草,不過堅韌度更佳。此時雌鳥總算干起正事,擔當繁殖下一代以及撫養雛鳥的重任,開始幸福的小資蝸居生活。

蝸居之“共產主義”集體宿舍版

相比非洲黑額編織鳥,廈鳥(亦譯群居織布鳥)絕對是屬于吃大鍋飯的共產主義戰士,因為它們世代所追求的生活就是上百只群居在一起,不分你我,嘰嘰喳喳。因此得名為Sociable Weaver,非常形象,中文翻譯也很貼切,廈鳥,表達它們作為建筑師的本質,建造的是大廈,就是集體公寓、筒子樓、螞蟻工房這種。

第一次在路邊看到廈鳥的巨大鳥巢時,簡直不敢相信這個竟然是由這些小家伙們編織而成的,果然是大手筆??!相比黑額編織鳥,相同點在于都是小小的鳥,卻都能夠充分利用大草原上最豐富且最實用的建筑材料——草,搭建出堅固耐用的巢穴;不同的是廈鳥群居生活,幾百只鳥花上幾個月甚至數年時間共同蓋起這座龐然大物,但是在這個“巨無霸”建筑中,每對鳥獨門獨戶,都有各自的出口,內室空間自然是極其有限的。據說最大的廈鳥鳥巢里居然可以容納300個室(每室居住一對廈鳥),而鳥巢大到了近7米寬,2米高的尺寸,甚至達到了重量太大壓垮樹木的嚴重特大型建筑事故的程度,令人咋舌。

當然這種毫無私密性可言的建筑就好像我們以前的老式72家房客,夸張一點的比喻就是:這家人窗戶伸出雙筷子,那家人桌上碗里就少一塊肉。更不要說一對對恩愛的廈鳥晚上生活的質量了。所以從這個角度考慮,廈鳥的住宅更有點《蝸居》電視里的味道。

不過有趣的是廈鳥不僅不會因為住房條件差影響夫妻生活而做出出格的事情,相反它們對于這種生活樂此不疲,世代相傳,鳥巢越蓋越大,幾米乘幾米已經是常規型。每對鳥兒依舊開心地生活著,不去理睬或者羨慕黑額編織鳥的別墅住房,只顧自己每天忙著為這個“巨無霸”添磚加瓦,同時共同撫育下一代。雖然少了一份私密和舒適,卻多了一份熱鬧和鄰里親情,同甘共苦,共同進退,廈鳥的集體宿舍同樣精彩!

蝸居之臨湖軒河景房版

編織鳥絕對是鳥類中杰出的建筑大師,而且它們會根據配偶的要求,孜孜不倦地打造屬于它們的蝸居。于是南非編織鳥們在普通小資公寓樓的基礎上,又衍生出了對于景觀要求更高一層的升級版蝸居。相比納米比亞編織鳥,這里的小家伙們更注重的是蝸居外的風景,一般都要求有河景或者湖景,依水而建,所以叫做蝸居之臨湖軒河景房版。

在南非圣盧西亞濕地國家公園的河邊蘆葦叢里就可以看到很多編織鳥的鳥巢。與以往看到的不同,這些鳥巢完全建造在蘆葦桿中上部分,距離水面1~2米,既有風景,又不用擔心水位上升造成的破壞,而且每一個鳥巢都是做工精細牢固。相比之前兩種蝸居建造,臨湖軒的建造編織工藝要求更高,首先編織鳥需要找到一處較不容易受到河流、潮汐以及風力所影響的蘆葦區域,然后再花力氣尋找兩根相近而又牢固的蘆葦桿,接下來就是極具耐心的編織工作了。編織鳥從遠處叼來一根根青草,將蘆葦桿綁牢,再順勢編織,直到最后成型,時間所需更長。

對于雄性編織鳥來說,織巢不僅是生存之本,更是吸引異性繁衍下一代的本領,只有那些建造牢固且位置好的鳥巢才能吸引到雌鳥的關注。一旦筑巢完成,雄鳥便在鳥巢邊邊唱邊跳,吸引雌鳥。不過在這里競爭太激烈了,雌鳥明顯不為所動,都不現身。而雄鳥如果發現所筑鳥巢長時間得不到異性青睞,就只好乖乖另辟蹊徑,重新改頭換面再造一個。

對于這些可愛的黃色小鳥們,我實在佩服它們的建筑工藝,以及對于蝸居位置的選擇,依水而建。鳥兒如此,這也不難理解為什么我們的房地產開發商這么熱衷于開發臨湖軒了。

編織鳥拍攝Tips

編織鳥屬雀形目文鳥科,體形和麻雀差不多,主要取食植物種子,有70個不同的品種,分布在世界各地,是鳥類乃至動物中最優秀的紡織工。編織鳥的特色在于它們能夠用草和其他植物編織出窩來;編織鳥一般筑巢在樹頂部分,需要長焦鏡頭拍攝,最好是大光圈長焦鏡頭,可以虛化背景,因此需要三腳架和懸臂輔助拍攝;干凈的背景是照片出挑的關鍵之一,盡量選取以藍天為背景,或者背后枝條較少的鳥巢作為拍攝對象;捕捉編織鳥的編織動作是照片成功的又一個關鍵;捕捉編織鳥的眼神同樣重要;鳥巢較輕,常會隨風搖擺,不利于連續自動對焦,可以考慮手動對焦;把握好光線方向,避免頂光或者逆光造成的畫面的光線反差太大或者斑駁光影;一般拍攝參數(白天陽光充足情況下): ? ? ? ?ISO100~200,F5.6~F8,1/800s~1/1500s。

猜你喜歡
蝸居雌鳥巢穴
為什么一般情況下雄鳥比雌鳥更美麗?
絨鴨急中生智
知更鳥先生也是“模范丈夫”
蝸居中“淘金”
不要蝸居我們的蝸居
昆蟲王國的秘密
蝸居
善待愛情
快速逃逸請走此路!
蝸 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