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低年級閱讀教學的實踐

2014-09-17 02:54馬振剛
吉林畫報·教育百家 2014年17期
關鍵詞:課外閱讀習慣課文

馬振剛

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容易分散,為了保證低年級學生的閱讀質量,應該避免乏味、單調的讀,灌輸式的講解。利用多樣的教學方法和讀書形式,培養良好的讀書習慣,讓他們盡情展示自己的風采,流露出自己的真情,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提高。對于低年級閱讀教學我認為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樂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才會使學生勤于閱讀、樂于閱讀。低年級學生由于年齡小,看書缺乏耐力。指導課外閱讀應從興趣開始,學生只有對課外閱讀充滿興趣,才能積極主動地投身到課外閱讀中去,才能把課外閱讀當作他們的一種享受、一種休閑,從而保持旺盛的閱讀熱情,主動遨游在浩瀚的書海中。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方法有:

1、利用情感激趣法

教師在教學中注重發揮情感因素的作用,努力激活課堂,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學新課標第二冊第十六課《要下雨了》,我有意選擇一個要下雨的日子學習。課上,我叫所有孩子走出教室仰望天空,仔細觀察,并把看到的記在心里,等會兒告訴大家。哪怕是在室外,孩子們沒有胡鬧,個個仰起可愛的小臉。我心里也有幾分快樂。走進教室,大家很快就安靜下來了?!昂⒆觽?,剛才你們都看到了什么呀?”小手如雨后春筍般舉了起來?!袄蠋?,我剛才看到燕子都差點兒挨著我的頭了,我以前很少看到燕子飛這么低的?!薄袄蠋?,我看到天黑沉沉的,是不是要下雨了???”我微笑著答道:“對呀,那是要下雨了?!蔽亿s緊抓住時機板書課題《要下雨了》,指導學生讀課題,然后說:“孩子們,請你們讀讀課文,看看課文中寫了哪些和我們剛才看到的情景一樣?”此時,學生讀書的熱情高漲,都想在文中去找到自己看到的情景……整堂課,老師和學生都感到輕松愉快。

2、利用講故事激趣法

喜歡聽故事和講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在每節語文課上,我都安排3--5分鐘的課前交流,請學生把自己喜歡的一個故事講給大家聽。一次,有一個學生聲情并茂地講了一個"龜兔賽跑"的故事,深深吸引了學生,故事講完后,學生們不由自主地鼓起了掌。我抓住時機進行表揚,并詢問他是從那里學到了這么好的故事,他說他經??粗醒腚娨暸_的動畫節目中,從中還學到了很多好聽的故事,可以講給同學們聽。于是我就借勢引導學生課外時間多看看注音故事書、童話書。我還趁勢向學生推薦了《成語故事》、《益智故事》、《語文經典讀本》……在以后的日子里,學生們都迷上了故事,更迷上了故事書。每當課前交流的時候,學生總是喜歡把自己新學到的故事講給我和同學們聽,什么《盤古開天地》、《精衛填?!?、《小羊喝水》等等,而且他們講起故事來個個情趣盎然。采用這種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可以讓學生了解傳統的民族文化,激發學生珍惜文化的情感。

3、拼音識字激趣法

在識字教學中,激發學生的課外閱讀的興趣。對于剛學完拼音的低年級兒童來說,就要開始積累了。在教學生字時,讓學生對生字進行擴詞,可以增加學生詞匯量,也可以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如在教學語文第二冊《春曉》這首詩歌,有一個學生馬上說,我會背誦古詩《憶江南》,我馬上表揚了他"你真棒!"這時又有一個學生說:"老師我還有……碧玉妝成一樹高……"我聽了非常高興說"你也相當不錯,你們能說出和其他同學不一樣的古詩,了不起。"又問:"你們是從什么書上看到的呀?"他們都說是從課外書上看到的,于是我又說:"課外書的本領真大,它不僅幫助我們提供了很多很好的詞語、背出,還可以讓我們學到很多很多的知識呢!"沒想到,第二天就看見很多學生都帶了課外書--成語書、古詩、《注音小說》等等。用這樣的方法來激發學生的課外閱讀的興趣,。既鞏固了生字,又能促使優等生提前識字,積累了詞匯,保證了"下保底,上不封頂",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在"讀"中有所得,在"讀"中獲得發展;同時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

4、利用文中插圖激趣法

低年級的課文大都配有形象、生動、活潑的插圖,并且大部分插圖就包含有聲情并茂的故事情節。在教學中我們就要充分利用課文中的插圖,讓學生通過看圖,說說圖上畫了什么,然后對照插圖讀課文。

5、分角色朗讀表演激趣法

低年級學生因情感經驗不足,知識儲備有限,往往難以“入境”。教師要善于采取各種有效的辦法,把課文中表達的意境再現出來,將學生帶入意境中去充當角色,使學生在語言上得到感染。在情感上得到陶冶。如:《狐貍和烏鴉》《狼和小羊》等課文情節生動,故事性強,角色形象鮮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讀懂課文之后進行分角色表演。讓學生充分感受到閱讀教學的情趣與樂趣。

二、抓好學生對重點詞句的理解,注重對課文的整體把握

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各個年級的要求要有所側重。低年級要指導學生理解詞句,初步理解課文內容?!北M管在低年級教科書中,除了句子和片段,也還有相當數量成篇的課文,但無論是讀句、讀段還是讀篇,理解的重點都是詞和句。因為理解詞、句是理解段、篇的前提,這個基礎必須在低年級打好。

1、借助圖畫理解詞、句

小學低年級教材立足學生形象思維占較大比重的實際,在兒童識字不多的情況下,適當在文中編排了一些圖畫,這便使學生能聯系實際,進行最初步的語言訓練。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在理解圖意的基礎上借助漢語拼音讀準詞語、句子,以加深對詞、句的理解。

2、聯系語境理解詞句

漢語之深奧使許多詞語在不同的語境中具有不同的含義。這便要求教師在訓練學生理解詞、句時,注意加強與課文內容的聯系,引導學生從詞語、句子、自然段、主要內容的聯系中理解詞、旬的意思,切忌脫離課文內容的泛泛釋詞。

3、聯系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的釋詞和用詞能力

三、培養閱讀的習慣

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良好的閱讀習慣?!边@既是閱讀教學的任務,又是閱讀教學的目的。

生活要有一個好的習慣,閱讀也要有一個好的習慣。閱讀習慣包含著自覺的心理因素,是一種高度自覺的閱讀行為。閱讀習慣的培養必須經過不斷的學習、訓練、矯正,必須從娃娃抓起。良好的閱讀習慣將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使人終身受益。

總而言之,在低年級的閱讀教學中我們只要積極采取一切學生喜歡的學習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切實提高小學低年級閱讀教學質量。

猜你喜歡
課外閱讀習慣課文
習慣
中學英語課外閱讀的課內支撐
上課好習慣
故事媽媽提升課外閱讀
基于提升“文化傳承與理解”素養的低年級課外閱讀教學指導
“三位一體”課外閱讀課程體系的實施策略
好習慣
端午節的來歷
背課文
增進健康的8個好習慣(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