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壯鄉掐絲工藝品特色課程的實踐與探索

2014-10-21 14:53伍忠慶
中國文藝家 2014年9期
關鍵詞:特色課程壯鄉民族文化

【摘 要】壯鄉掐絲工藝品,從名字就足以知道掐絲在作品制作過程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以壯鄉掐絲工藝品為研究實踐對壯族文化進行整合,形成了以民族藝術文化為靈魂的壯鄉掐絲工藝品特色課程,彰顯我校在區內外中職的文化藝術特色。

【關鍵詞】壯鄉;民族文化;掐絲工藝品;藝術設計;特色課程;實踐、探索

在文化全球化浪潮席卷下以及強勢文化的輸出和主導下,民族文化正處于變革之中,特別是壯族少數民族文化可能被同化、改造,進而向西方文化觀念貼近。當下不管物質文化還是精神文化都有一種趨勢就是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因此,放眼世界立足本土,才能在全球化的格局中保持自己有特色的位置。

一、壯鄉掐絲工藝品特色課程實踐與探索的意義

如何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保持壯族文化的主體性,并內化為民族文化與現代手工藝技術融合發展的基礎,進而張揚壯族文化個性,提升壯族文化產業核心競爭力,這是我們面臨的重大挑戰。本論文以廣西壯族自治區壯鄉民族服飾、壯錦、繡球、銅鼓等圖案為例,探討傳統文化的保護與開發、文化涵化、民族文化藝術的繼承與弘揚等問題,指出在保護傳統文化的同時也要與時俱進,包括承栽其文化的旅游工藝品,要不斷開發出新的有特色的民族工藝品,在保護中求發展。大規模的文化產品流通和文化市場形成,意味著文化產品在全球層面的流通。從而,文化全球化過程開始改變著人們的文化體驗,改變著我們時代的文化狀況,也給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文化發展帶來了巨大影響。因此,壯鄉掐絲工藝品特色課程實踐與探索的意義深遠。

二、壯鄉掐絲工藝品特色課程實踐與探索的理念

民族工藝品是文化全球化這一概念本身的內在要素之一,地方性是增強民族工藝品的吸引力的重要因素。壯鄉掐絲工藝品以傳承與弘揚民族文化藝術為途徑融入全球文化,把壯族的化元素融入到工藝品中作為主要的設計思路和主要設計題材,與壯族文化元素相融合的一種藝術作品。工藝品民族化是民族地區融入文化全球化進程的重要手段,發展民族掐絲工藝品,能夠增強國家之間、民族之間、地區之間的文化交流,在現實層面上融入文化全球化的進程,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保持壯族民族文化的主體性,并內化為民族掐絲工藝品與文化融合發展的基礎,進而張揚壯族地區旅游文化個性,提升民族掐絲工藝品產業核心競爭力,這也是我區工藝品今后重點發展的方向與目標。我校的民族掐絲工藝品特色課程,依托壯族的歷史文化遺存、優美的自然生態環境,打造出壯族服飾文化、銅鼓文化、民歌文化、生態文化、休閑文化和非物質文化結合的壯鄉掐絲工藝品特色課程,形成了以壯族文化為節點的工藝品板塊,以壯族服飾為主體的傳統歷史文化板塊,彰顯我校壯鄉掐絲工藝品課程在中職學校中的文化藝術特色。目前,民族文化與工藝品的融合發展尚處于初級階段,各種產品開發深度不足,特別是壯鄉掐絲工藝品的研發幾乎是空白。文化藝術與工藝品的融合發展主要體現在旅游工藝品、旅游工藝品、民俗包裝文化等幾個方面,形式尚顯單一。缺乏創意和文化引導,使之成為工藝品與文化融合發展的內在驅動力。世界普遍認為,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工藝品已進入大眾化和全球化時代,意味著民族工藝品將漸漸成為人們精神生活的一種必需的消費品,只有引導形成有民族地域特色的民族工藝品,才能適應全球化時代的要求,并借此來豐富民族工藝品的文化內涵,提升壯族文化藝術品軟實力。

三、壯鄉掐絲工藝品特色課程實踐與探索的實施

從壯族文化藝術客觀存在著的實際事物出發,從中找出適合掐絲工藝品制作的壯族文化藝術圖騰圖案,作為我們實施課程行動的向導。因此,本特色課程項目實踐活動將以實地調研為基礎,以理論研究為輔,從實地調研中得出客觀結論,分析壯族文化藝術傳承與弘揚中出現的現象和問題,探究其深層次原因,通過廣泛的文化學術交流,以制作壯鄉掐絲工藝品為手段,結合古今中外經典掐絲工藝品制作案例,將大量存在的客觀實際升華為精煉的理論依據,找出制作壯鄉掐絲工藝品特色性、代表性和示范性的切入口,建立可行的方案,從而對我們的壯族文化藝術傳承與弘揚落到實處。項目具體實施過程如下:(1)調研、準備階段。一是調研壯族民族服飾的種類、風土人情和民族文化等,到民間考察民族特色工藝品市場情況;二是調研研討藝術設計類專業人才培養與壯鄉掐絲工藝品特色課程之間的切合點;三是到廣西民間采集民族服飾(重點壯族服飾)設計流程與制作技巧,提高對壯鄉文化的認識及了解。(2)項目執行階段。一是制定壯鄉掐絲工藝品特色課程建設專家教學指導委員會,并召開項目研討會;二是經多方研究探討、論證,建設以壯鄉工藝品特色課程的標準、課程考核方案;三是編寫壯族壯鄉掐絲工藝品設計與制作培訓教材并實施在教學中;四是結合壯族文化特色,建立鄉掐絲工藝品設計與制作實訓中心,并按嚴格按工藝流程要求進行教學實訓,同時結合社會需求進行必要的創新,使之成為生活中的藝術裝飾品。(3)完善、總結階段。一是對照壯鄉掐絲工藝品設計與制作要求,對學生的傳承與發展的學習成果進行驗收并找出存在問題,解決問題;二是對修改完善后的課程標準及考核方案,進一步在2013年級藝術類專業學生中實踐;三是通過調查學生學習情況及反饋意見對原來的方案和培訓教材進行修改完善;四是撰寫壯鄉掐絲工藝品特色課程中相關教學、科研論文,進一步完善培訓特色教材、評價標準、特色課程標準、特色授課計劃、特色課程考核方案、特色PPT課件、特色教案等。(4)推廣階段。嘗試在全校各專業中開展學習壯鄉掐絲工藝品的熱潮,讓更多的人傳承壯鄉文化。積極參加全區全國的學生技能展演比賽活動。為下向全區和全國推廣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壯鄉掐絲工藝品特色課程實踐與探索的成果

我校的美術設計專業、工藝美術專業、建筑裝飾專業、木加工專業都開設有民族掐絲工藝品特色課程,為了讓更多的同學了解壯族文化和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學校的學生會、手工藝社團等都有同學在手工興趣班做民族掐絲工藝品,如今取得了以下的成果:(1)建立一套適合壯鄉掐絲工藝品特色效果評價標準、課程標準、授課計劃、課程考核方案;(2)結合藝術類專業學生對傳承壯族文化藝術的要求,建設適合發展制作壯族文化藝術工藝品的創意實訓中心,讓學生實踐操作,實現壯族文化的全面傳承及制作壯族工藝品的完成;(3)將壯鄉掐絲工藝品特色效果評價標準、課程標準、授課計劃、課程考核方案、PPT課件、教案、工藝流程等建立特色課程資源庫,同時編寫成工藝品特色的校本教材;(4)2013年陳良老師、伍忠慶老師指導12裝飾3班寧玉嬌和莫傳翠同學創作的民族掐絲工藝品《壯鄉少女》在參加2013年全國職業院校學生技能作品展演比賽中獲一等獎:2014年伍忠慶老師陳良老師指導13美術班劉勝光、鐘宇英和梁漢成同學創作的民族掐絲工藝品在參加2014年全區職業院校學生技能作品展演比賽中獲一等獎的好成績。

五、校企合作

(1)以“藍雀工坊掐絲工藝品公司”建立校企合作關系,培養民族文化傳承人才;(2)聘請韋龍飛民族文化企業專家到學校指導壯鄉掐絲工藝品特色課程教學工作??傊?,這幾年得到國家領導人的肯定和同行學校的認可,來參觀的學生都非常喜歡,都認真了解民族掐絲工藝品的創作流程。借助每年全國全區的學生技能作品比賽展演,進而把壯鄉掐絲工藝品特色課程推廣到全校、全區、乃至全國。讓壯族文化的弘揚與傳承落到實處。(作者單位:廣西理工職業技術學校)

參考文獻:

①邢至暉,韓立芬.特色課程開發的7項核心技術[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04.01

②周淑萍.廣西特色手工工藝品 繡球葫蘆 民族特色工藝品 掛飾[J].科技.向導.2012(5)

猜你喜歡
特色課程壯鄉民族文化
壯鄉好消息
壯鄉美
壯鄉三月三
小學數學教學中向學生滲透數學思想和方法的探討
我家在壯鄉
校本特色課程的教學實施與評價
簡談中職學校的教育創新
俄漢成語中動物形象特點分析
淺論中職學校的教育創新
淺析民族文化和傳統圖案在面料設計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