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初中體育與健康教學中如何發展學生個性

2014-10-21 19:44胡玥
素質教育 2014年3期
關鍵詞:健康教學學生個性初中體育

胡玥

摘要:在《全日制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中指出,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激發和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需求,重視學生個性的發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個性,不僅符合初中生成長的年齡和心理特點, 而且有助于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為此,就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個性的培養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初中體育 健康教學 學生個性

體育與健康教學中的個性化教學就是指在教學中承認學生個體存在的差異性,承認學生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不同愛好、興趣,并以此為基礎,讓學生認識自己,顯示“自我”的存在,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在這種教學的整個過程中,突出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讓學生展示、發揮自己的個性,同時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集體精神,發展學生的體育鍛煉習慣和樹立其終身體育的意識。

一、重視學生個性心理品質的培養。

初中生的個性處于初步形成,但尚不穩定的階段。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營造平等民主的學習氣氛,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由于體育教學的特殊性,要發揮體育運動的優勢,使學生能夠充分地在體育課堂上釋放壓力。在教學、練習過程中,教師應用簡明生動的語言對學生的練習給予準確肯定的評價,或用簡短的語言提醒學生動作用力的時機、方向和動作的幅度,并能幫助學生分析動作失敗的原因,提出改正的方法,讓學生在練習中樹立信心,把自己的心理狀態與完成動作的速度、力量、節奏有機地結合起來。不斷提高學生的自我心理調節能力,及時消除恐懼感,排除意志消沉等不良心理,增強其自信心和克服困難的勇氣,多給學生鼓勵與關心。教師可以用“勇敢些、“放松些”、“你能行等話語激勵學生,增強他們的信心。例如,在山羊分腿騰越練習中,若一名學生沒有越過,并不表示這個學生無能,而只不過說明他沒有掌握技巧而已。這時,教師如對他產生不滿甚至輕視,就會挫傷其練習的積極性,使之產生畏難情緒和抵觸情緒。反之,教師如加強保護和幫助,提高和改進練習方法,多鼓勵關心學生,就會增強其自信心。

二、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

愛好本來就是個性化的東西, 興趣是激發和保持學生的內部動力,也是影響學生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的重要因素。我們以往的體育教學,由于教學的內容過于競技化,教學的方法過于呆板等因素。導致許多學生雖然喜歡體育活動,但不喜歡上體育課。能夠堅持的則更少,更談不上終身體育了,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學生對體育課缺乏興趣。

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學習興趣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行為和效果,學生能否通過體育課程的學習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興趣在其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為此教師應在課內外的體育活動中充分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盡可能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使學生在運動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真正體驗體育運動帶來的樂趣。如給學生們帶廣播操時,在沒有音樂伴奏的情況下,教師就可以用哨子代替口令,這樣學生既感覺新鮮,又感覺到很強的節奏感。在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發表意見,改變教學內容,添加新的運動項目或增加一些趣味性項目,如跳繩、搶椅子、夾氣球等,盡量滿足學生的需求。采納學生的建議,能夠大大增加學生的自信心,提高學習興趣,增加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有利于學生個性的培養和發展。

三、認真識別學生的個性,因材施教。

世界上沒有各種心理特點完全一樣的人,即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個性,人與人之間存在著個性化差異。既然如此,在體育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優良個性,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個性,發現學生的個性化,在分析學生心理差異的基礎上,選擇適宜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培養學生良好品質與個性化。在體育運動中,學生最能表現出自己的個性,同時它也是識別學生個性的最好時機。他們的合群與孤僻、好動與好靜、善斗與怕事、粗暴與文靜、協作與自私等都可以一覽無遺。對此,我們應該認真地觀察思考、分析,并及時加以引導和教育。教師不僅需要了解學生的個性,還要了解學生的身體狀況、興趣特長、習慣等方面,只有根據學生實際的情況,根據不同學生個體提出不同的要求,確保每個學生都參與進來,才能使優秀學生施展才華,使中等生提高進步,使后進生有進步的希望。只有這樣,才能促使每一個學生的心理開發。統一不變的教學內容和方式方法,不僅不能達到教學的目的,反而會阻礙學生的心理開發。

四、完善評價體制

傳統的教學對學生的個性培養沒有引足夠重視,因此在原有的評價體系中對于個性培養的教學沒有完善的評價機制。過分注重應試教育,學校應該建立和完善教學評價中對于個性培養效果的科學的評價機制。由于個性培養本身具有很強的主觀性,在評價時可采取與原有評價機制不用的方式多角度地評價,對于學生在體育課中所有表現給與總體性評價,包含體育知識、學習能力、體能、合作能力和應用技巧及意志力等。評價主體可以是學生、老師或其他人員,以期能夠最大限度地反映體育教學中發展學生個性的效果。特別是引導學生學會自我評價,只有真正地了解自己,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定位,從而不斷發揚長處,克服自身的缺陷,才能提高自己。學生是教學目標的主體,只有親身體驗,才能正確評價它,對于學生在體育課中點滴進步都要及時給與表揚和鼓勵,讓學生充滿自信,充分發揮個性,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全面平等的發展。只有科學合理的評價才能保證及時地發現問題,針對問題改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

綜上所述,體育教學的各種特點決定了體育教學在學生個性發展中的特殊作用。作為初中體育教師,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一定要立足于學生的個性特點組織開展教學活動,更應發揮體育教學的實踐性、競爭性和集體性等,在進行具體的體育教學中作到因施利導,充分調動起學生的運動細胞和熱情,來陶冶學生的情操、磨煉學生的意志,通過競賽和合作來培養學生的個性特點,促使學生身心得以全面、健康地發展。

參考文獻:

1.陳進輝.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個性發展探析[J].素質教育,2013,(2).

2.李培軍.初中體育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興趣及個性發展[J].體育教育,2013(4).

3.張春雨.初中體育與健康課對學生個性化培養的研究[J].體育教育訓練學,2009.

猜你喜歡
健康教學學生個性初中體育
提高初中體育與健康教學有效性策略的研究
小學語文教育中對學生個性的培養初探
合理把握教學設計中問題的“度”
淺談小學數學教學學生個性的發展
初中體育與健康教學有效性分析
初中體育學習方法指導
如何在初中體育中有效開展健美操教學
中學體育先學后教模式探討
張揚學生個性,展現課堂活力
籃球教學中三步上籃教學方法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