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2014-10-21 19:53高輝
科學時代·下半月 2014年12期
關鍵詞:數字化教學優化多媒體

高輝

【摘 要】隨著互聯網在中國的發展它開始慢慢改變我們的生活,不論是在交通、工作、教學等等方面影響著我們。多媒體技術的出現是信息化教學的最主要表現,也是現代教育的重要標志,不論是大學還是小學都在用多媒體技術來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速度。在小學的教育階段里,學生的接受能力是有限的一些比較抽象的事物難以在短時間內構想出來。而多媒體的出現可以取代老師口頭的抽象表述,能夠以圖片、聲音、文字等形式將抽象的東西大致的顯現出來。在傳統的教學中主要是以老師的表達和書上的文字圖畫為主,沒有更加新廣的質料。傳統的學生很容易就疲憊沒有什么興趣,而多媒體技術不但可以減輕老師和學生的疲勞還可以適當的的豐富課堂內容。

【關鍵詞】多媒體;優化;數字化教學;多方法教學

1996年2月14日,美國科學家賓夕法尼亞摩爾學院教授莫克利和??颂毓餐兄瞥晒α穗娮訑底址e分計算機ENIAC,它被廣泛認為是世界上第一臺現實意義上的計算機,它的成功標志著計算機時代的到來。[1]在1958年的8月1日我國科學家研制成功了我國第一臺數字電子計算機——103機誕生,平均的運算速度是每秒30次,而后又配置了磁心存儲器運算的速度提高到了每秒1800次,在北京有線電廠生產了36臺,并定名為DJS- 1型計算機。不論是開始研發計算機的美國還是其他后來研發的國家,一開始都只用于軍事。隨著國家的富強和科技的發展才慢慢在其他領域應用。

一、小學數學中的教育難題

數學是一個主觀建構的進程。美國數學家M.克萊因認為:“數學不僅是一種方法、一種藝術或一種語言,數學更重要的是一門有著豐富內容的知識體系?!盵2]小學的數學就是一生的數學,數學的力量不亞于科學技術,,掌握一定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我國公民應當具備的文化素養之一。

小學數學是每個人現代人的基礎也是科技發展的基礎,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是鄧小平同志提出的強國方針,現在看來這個生產力不單單是在指工業的生產,還有思想的生產還有人才的生產?,F在的人才要是全能的那這樣的人才就要從小培養,現在的教育不再像以前只是簡單的學習字詞。而是要從就學習現在社會的先進科技和文化,牛頓的成功是因為他戰在了巨人的肩上。伽利略等科學家的研究是他的成功的基礎,小學生也學的是現在社會的原始積累的基礎,只有學好的這些才是有融入現在社會的能力。而數學就是科學的基礎更是生活的“必需品”小學生的接受能力是有限的,又有好動不愛學習的特點。所以小學教育的問題是即重要又難以解決的問題,小學生是不像成年人有良好的接受能力和空間想象力。

(一)上課過于單一學生容易疲勞

上課時一個人的注意力很難長時間的集中不論是小學生還是大學生都是一樣的,上課時容易疲勞沒有興趣去思考不想聽課。老師的強制灌輸會讓這種情況更加的嚴重,學習最重要的和最有效的就是培養學習的興趣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一個人的積極性不是短時間就能形成的,但是短期的興趣是可以在課堂上形成。

(二)小學生的厭學問題

現在的小學生厭學的現象比較明顯,當然厭學的原因是多樣的如:家長教育方法不適當,教師教育教學方法的不恰當,學生學習障礙及外界不良風氣的影響,一個現在在爸爸媽媽的面前彈完了一曲鋼琴曲媽媽叫她再彈一次,小孩哭著回答我又沒有彈錯為什么要重彈。這樣的“厭學”的問題而是家庭的問題。老師隨口就是一句:‘你怎么像豬一樣笨!難道我真的那么笨嗎?從那以后,我不想再上數學課了??”老師的一句漫不經心的話嚴重地損傷了學生的自尊,嚴重地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位學生從此不再喜歡數學課了。[3]現在嚴重的厭學問題不能只靠學生和老師、家長這是一個社會現象需要我們大家的努力把社會風氣提上去才能從本質上解決這個問題。在傳統的教育背景下老師和學生的互動性不強,越是成績不好的學生就越不愿去和老師接觸。只有加強在課堂大家的互動才能帶動厭學的學生。

(三)傳統教育的弊端

傳統教育方式就是由教育者言傳手教,被教育者只有被動的接受而教育者的思想也會無形的灌輸給被教育者,人在小時候是學習的最佳階段學習事物很快。但是沒有對事物明確的判別能力,是會默默的接受教育者的思想和做事方法。沒有形成獨立初等思考的能力,因此這樣的教育不利于受教育者的發展。特別是不利于他形成對事物的懷疑性,和多角度思考的能力?,F在的高等教育生源都是傳統的犧牲品綜合素質偏低,缺失從本質去看待問題的能力,這樣的現象大部分是現在社會的基本問題,老師和家長只是讓學生追求高分數,考名校,就是考試成績決定命運,從而影響學生的一生。

二、數字化教學

數字化的教學不是拋棄傳統的教學方式,而是傳統教學方式和現在科技、教育心理學等的相應結合。隨著科技和經濟的快速發展數字化的東西慢慢用于現實生活中,集成的東西也越來越多,在打發展的趨勢下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教育也開始慢慢改革。開始運用一些數字化的東西來教學,但是它并沒有徹底的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F在的多媒體技術也可以說是數字化教育的產物,而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可以是利大于弊的,小學數學的教學極重要而又單一有的場景還都只是想象沒有實體做為參考對于小學生而言不是計算的難度是而是理解的難度。理解題意是解題的前提連題目都沒有理解透徹就不會有明確的思路,在多媒體技術的幫助下可以實現對題目中的情景再現,能讓學生才更接近現在的情景去了解問題的本質。這是多媒體技術特點之一。

三、多媒體的多資源

資源的擴展在傳統教學中是一個大問題,而對于多媒體而言可以無限的增加課堂的可用資源。當然并不是資源都有用在課堂上不是看不有多少的資源,而是學生從中學到了什么就是說一個人的接受能力決定這資源的利用率。多媒體的直觀教學對學生的影響是很大的它能刺激學習和思考。其次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板書的方式是非常的耗時的,特別是在寫文字和畫圖。老師不但不能簡化還要在黑板上表達清楚,畫圖的時候要保持一定的精致定才能看出個個量的關系。多媒體中可以在課前就整備好上課時不用去書寫和畫圖既可以節省時間還可以相應減少老師和學生的壓力,題目的分析往往書寫是比較多的,而且有不同的解法要是在傳統教育模式中是難以完成大量題目的分析和詳解的。在多媒體的課件中還可以隨意的更改課件的內容,可以更靈活的教學。還可以將重點特顯讓學生們能更直觀的知道重點的內容和記住其內容,這樣可以大大提高課堂效率增強課堂交流。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四、結語

多媒體給了我們便利的教學課堂和學習環境,但是上課還是要因材施教不能夠脫離教學的主題。往往過度的使用不但沒有好的效果還可能會適得其反,多媒體的上課方式老師需要用大量的時間去整備課件。如果上課的內容較多的話學生還有跟不上,在多媒體中老師的教學經驗和技能能以得到完全的體現。資源多但是講解單一也是沒有效果的,多媒體的高效性會讓學生覺得計算太簡單而沒有去親自去計算,只是注重解題思想的吸收,當然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對小學數學的教學是利大于弊的合理的利用。特別是在幫助小學生對客觀事物的理解有著絕對的優勢,對小學生的空間邏輯性的形成有幫助,多媒體的使用要理性和科學。

參考文獻:

[1]貴州師范大學計算機二培訓專用教材[M].2013.

[2]潘均堯.淺談小學數學的重要性[N].畢節日報.2012.6.22.

[3]劉慧.解決學生厭學問題的方法[A].2013.

猜你喜歡
數字化教學優化多媒體
借助多媒體探尋有效設問的“四度”
營商環境五方面持續優化
優化英語課堂教學策略的探索
促進學生認識發展 優化初中化學復習
多媒體情境下培養學生閱讀素養的三個維度
多媒體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高中數學數字化教學問題探析
數字化教學下科學課的上課模式
淺談HTML5的發展與應用趨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