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信息技術與生物教學的有效整合與探究

2014-10-21 19:44路仁
素質教育 2014年3期
關鍵詞:有效整合生物教學信息技術

路仁

摘要:在新課程的改革背景下,作為一線教師,我經過多年的學習和實踐,對于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及信息技術在生物課堂教學中所具有的突出作用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也積累了一些經驗和方法。本人在實踐中也遇到許多的困難與問題:如何實施信息技術與生物教學整合;如何探究信息技術與生物教學整合的模式;以及在平常教學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同時也讓我們明確了一個目的:一切教學都是為學生的有效學習而設計的。

關鍵詞:信息技術 生物教學 有效整合 適量適時 探究

隨著新課程的實施,信息技術的應用,教師教學方式轉變的提出,傳統的生物教學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因此,許多生物教師對現代信息技術的有效應用,以及與生物教學的整合存在一些困惑,本人在實踐中也遇到許許多多的困難,積累了一些經驗和方法。本文試從這一角度談談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實施信息技術與生物教學整合,信息技術與生物教學整合的模式,以便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更好地實施創新教育。

一、開展信息技術與生物教學整合實踐中遇到的問題

生物學作為本世紀的熱門學科,其學科發展速度、學科內容更新速度日趨加快,傳統的教學媒體已經明顯不能滿足生物學科教學的實際需求,而在信息技術與生物學科教學整合的實踐過程中,教師在教學中出現了明顯的問題。

1、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切忌做表面工作

在目前的生物課堂教學中,信息技術已經廣泛的被使用,但是存在的問題是信息技術完全代替了課堂教學中的其他重要手段。

2、過于追求課件的完美,忽視課件的基本功能

有些老師為了突出體現信息技術的優勢,不顧是否有利于本節課教學目標的實現。將各類文字、圖像、動畫、聲音、影片等一股腦地加進去,追求信息技術的高、精、尖和界面的精美,一節課下來似乎一直在展示信息技術的作用,結果導致教學內容主次不分,教學目標不明確。

3、選擇教學內容,合理使用媒體

選擇要表現的教學內容,這是制作多媒體課件的第一步。這一步必須建立在把教材鉆透的基礎上,只有鉆透了教材,才能找出媒體的最佳作用點。

4、適量適時的使用信息技術,切忌過多過濫和喧賓奪主

媒體輔助教學中應把握好聲音、圖象、文字、動畫的合理使用,切忌過多過濫。必須恰到好處地、靈活地使用多媒體才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信息技術與高中生物教學有效整合的實踐

1、與教學內容整合的實踐

在對教學內容的處理上,我嘗試以教師使用信息技術為主,利用信息技術創設符合學習主題的學習情景,通過課件、視頻、動畫、科學動態模擬等,演示微觀或宏觀的生理變化,加強直觀性,激發學習興趣,突破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并輔助實驗教學。

2、與教學過程整合的實踐

傳統的教學方式多為教師講授,學生主動參與較少。在學生人數很多的班級,學生的能力水平不同,很難做到分層教學和因材施教。

3、與教學方式整合的實踐

從教學方式的變革看,信息技術可以在教學中創設逼真的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以實現自主性學習。

三、信息技術與生物教學有效整合模式的探究

傳統生物教學偏重知識系統教學,現代生物教學重視創造性思維的培養,重視實驗操作能力的培養,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主動學習、探究。信息技術與生物課程整合的教學模式:

1、教學內容問題化

根據生物學科性質和具體的教學內容特點。由教師和學生將教學內容轉化為各種形式的有價值的問題,并在網絡上呈現出來,為學生在課內外的探究性學習設置邏輯起點。

2、教學過程探究化

學生主動地獲取由教師匯編整理并放置在網絡上的相關資料以及其它的網絡資料,在獲得基本知識之后,在課堂教學中,圍繞著相關的問題進行自我探究或集體討論,教師以平等的姿態參與和引導學生的討論,使教學過程由傳統的傳承型轉變為探究型。

3、教學活動網絡化

在教學活動中,改變過去教學內容主要來自于教科書的單一狀況,強調培養學生從網絡資源中獲取素材,自我改造、重組、創造教學內容的能力,養成學生從網絡獲取資源的能力和習慣。

4、教學結果創新化

由于上述的改革,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真正的確立,學習的自主性、能動性、合作性得到發揮,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人格,其基本教學模式可以下圖來表現。需要強調的是:信息技術與生物課程整合的教學模式是動態的,可根據具體內容靈活變動時間跨度和環節,并不意味著某一節課一定要具備所有環節。

四、多媒體課件的制作與生物教學整合中的收獲與體會

利用多媒體技術,促進生物學教學,在制作生物學多媒體課件的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科學選題

多媒體技術,是生物學教學手段中的一種,對生物學教學起輔助作用,不是所有課程或某一課程的所有內容都適合或都需要運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就生物學教學而言,選題一般選擇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尤其是難點。

2、精心編排設計

課題選定后,要使生物學多媒體課件與課堂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還需要精心設計,即根據教學大綱規定的教學目標,對教學過程進行總體設計。

3、多收集素材

生物學教學所需素材極為廣泛,包括文本信息、圖片信息、各種動態信息等。因此,生物教師在平時要特別注意收集信息,積累豐富的素材。

4、多次修改

制成的多媒體課件幻燈片,一方面根據課堂使用情況,收集反饋信息;另一方面廣泛征求同行的意見,集思廣益。對課件進行反復修改,使之更符合遠程課堂教學規律,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更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總之,信息技術與生物學科教學整合的目的是為了實現學生有效的學習,不論進行什么樣的嘗試,都應該首先考慮到學生的學習,而非教師的演示,只有將學生的學習始終放在第一位,將學生的學習效果放在我們進行各種教學嘗試的評價首位,我們才能真正實現國家課程改革制定的總目標,才能通過我們的課堂教學,通過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整合,來培養出合格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馬寧,余勝泉:《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層次》,教育技術通訊

2.施良方主編:教育理論:《課堂教學的原理、策略與研究》,上海,華師大出版社

3.何克抗:《論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北京師范大學現代教育技術研究所

4.章劍衛,姚灶華:《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理論與實踐》,中國電化教育,

5.李堅:《課程整合信息技術應用于教育的核心》,中國教育報

6.本文有關多媒體材料出自東師理想(東北師范大學)和清華同方教育資源庫

猜你喜歡
有效整合生物教學信息技術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信息技術在幼兒教育中的有效應用
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整合初探
高中生物植物細胞吸水與失水實驗教學實踐探究
從滲透人文素養的角度論新課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學
對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的反思
多媒體與語文教學的有效整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