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學數學預習提綱的設計

2014-10-21 19:44李莉
素質教育 2014年3期
關鍵詞:小學數學設計

摘要:新課改實施以來,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認為預習作為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重要方式,應該提倡。但,中低年級學生和預習初期的學生,閱讀能力有限,并沒有掌握良好的預習方法,因此,為學生提供有效的預習提綱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從數學課程的特點出發,提出了預習提綱設計的三個原則,希望對學生的數學預習有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 小學數學 預習提綱 設計

新課改實施以來,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認為預習作為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重要方式,應該提倡。從根本上說,預習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益。心理學認為,如果一個人在頭腦中對某一事物事前處于有準備狀態,那么他就會有選擇地去知覺那個事物,從而可以提高對事物的知覺效率。學生課前做了充分的預習,上課之前就已經對上課內容有了一定的了解,有了心理準備和知識準備,課堂上老師則是把知識再系統化。

而預習,主要是學生以閱讀的形式來進行的,數學閱讀不如語文閱讀有趣,很少有學生會把讀數學當作一件快樂的事,這就需要教師幫助學生掌握數學閱讀的方法。因此,要想通過預習來提高課堂效益,預習的初期為學生提供有效的預習提綱是十分必要的,學生可以依據預習提綱完成必要的預習項目,并在自學的基礎上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嘗試解決。

經過一年來對小學數學預習的研究,以及對預習提綱的思考,我認為,在設計預習提綱時,應遵循以下幾方面原則:

一、預習提綱直指教學目標

預習提綱,也就是給學生布置的自主學習的預習問題。學生通過對書的閱讀,來探索預習問題的答案,從而明確當課的知識目標。因此,教師所設計的預習提綱,應直指教學目標,這樣將有利于學生對重點知識的理解與細化,提升預習效果。

如,我在執教小學數學三年級下《什么是面積》一課時,確定的教學目標為:

1、理解面積的意義。會直觀比較兩個圖形面積大小。

2結合具體實例和畫圖活動,經歷比較兩個圖形面積大小的過程,體驗比較方法的多樣性。

3、在“做”中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處處需要用數學。

指向教學目標,設計了這樣兩個問題。

1、什么是面積?

2、怎樣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

3、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問題?

學生通過預習,大部分都能找到面積的定義,可能理解的不透,但一定會在頭腦中形成一種初步的認識,這就為掌握新知識做好了知識和心理方面的準備。其次,第2個問題,怎樣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學生在看書的過程中,可以找到方法,比如割補法、重疊法、數格子方法。那么課堂教學時,老師的主要作用則是幫助學生梳理,什么時候用哪一種方法比較合適,以便于更加深化學生對面積定義的理解。當課堂上看到有學生真的拿來了5角錢硬幣來比較2個圖形的面積時,我真的為孩子的預習感到高興。學生在預習之后,不僅對面積的概念在頭腦中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而且也增強了學習興趣,對面積的定義的理解也在老師的引領下,逐步加深,得到了鞏固。

二、預習提綱要設疑

“學起于思,思起于疑?!狈e極思考、標注疑點,是數學預習的重要一環。對預習中遇到的疑難之處,要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努力理解知識,但不一定非要在預習時解決,發現問題才是預習的關鍵所在。學生要帶“疑”進入課堂,將這些疑點作為聽課的主要內容和學習目標。

所以,在學生的預習步驟中,經常有這樣的一個環節:想。具體做法:想一想還有哪些題不會?什么地方不懂?或者哪道題還不確定自己做的對不對,用“?”標記出來。

其實,學生在充分預習之后,所提出來的問題,都是學生不能獨立學習的。這樣,學生帶著問題來學習新課,學習目標將更加的清楚、明朗,指向性更強,學生的學習效果也將更好。同時,對于能力比較強的學生,可以通過“質疑”的過程,激發他們的思維,對知識有更深入的思考。

如,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分數比大小》一課,主要學習的是同分母分數的比較和分子都是1的異分母分數的比較。當時,有學生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3/8和3/5怎么比較?這樣,分母既不相同,分子也不是1,而都是3,怎么比較呢?雖然,這樣的分數比較并不是本節課的知識目標,但學生提出了問題,我就帶領著學生一起探討,解決。當然,通過這道題的解決,學生對分數意義的理解也將更加深刻。

三、預習提綱需有生活化取向

在課程改革全面實施的今天,數學學習的知識逐漸趨向生活化、社會化。既然數學學習有生活化的取向,那么在學生進行數學預習的時候也應重視生活化的取向,讓學生提前就對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有一個粗淺的認識,這將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深入理解。

如,在進行三年級《比一比》(平均數的認識)一課的教學時,針對教學目標,我設計的預習問題其中一個是:找生活中的平均數。找生活中的平均數對于學生理解平均數的意義是很重要的。我把這個主動權交給了學生,學生有了一定的準備后,都積極的想把自己搜集的平均數展示給大家。學生提出班級考試的平均分,我就著平均分——這個學生生活中很熟悉的一個平均數幫助學生理解,平均分并不能代表兩個班級中的任意兩名學生的分數,只是代表了兩個班級的平均水平。當時給學生們舉了這樣一個例子:一次數學測驗,李紅班的平均分是88分,崔陽班的平均分是90分,那么,李紅和崔陽的成績誰高?有幾種可能?結合著具體人物和具體班級,學生回答出:可能李紅的分數高于崔陽,也可能崔陽的成績高于李紅,還可能李紅和崔陽的成績相等。通過這個問題的探討,學生明白了,平均分并不能代表個體水平,而只能代表整體水平。

以上,是我對數學預習提綱的一點認識。最后我想說,對于學生的預習指導也非常重要。雖然在做預習指導的時候過程會非常簡單,就是讓學生看書。但教會學生看書真的很重要,特別是低年級學生,他們根本不會看書。比如,我班在做《什么是面積》的預習時,直接把問題拋給學生,學生是找不到答案的,他們可能會忽略一些文字或圖片,就看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或者憑空想問題的答案。因此,低年級一定要確保學生一字一句的看書,而高年級則要側重對于知識的概括和提升。這樣學生學會了看書,學會了預習的方法,我們就真的是“授人以漁”,而不是“授人以魚”了。

參考文獻:

1. 謝根菊.小學數學預習提綱設計的幾點思考[J].考試,2010,(8)

2. 殷桂平.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預習[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2,(18)

作者簡介:

李莉,(1981- ),女,遼寧沈陽人,大連市甘井子區泉水小學教師,教育學原理專業,碩士研究生,從教6年。

猜你喜歡
小學數學設計
何為設計的守護之道?
《豐收的喜悅展示設計》
瞞天過?!律O計萌到家
設計秀
有種設計叫而專
數學錯題的自主管理與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數學教學中的滲透研究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