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注兒童心靈 評價精彩轉變

2014-10-21 19:44吳桃英
素質教育 2014年3期
關鍵詞:教育評價轉變美術教育

吳桃英

摘要:美術活動是兒童思想意識的創造過程,反映了兒童特定年齡段對客觀世界的認知,有其局限性,因此評價兒童的美術作品的要擺脫傳統的技巧評價標準,從兒童的客觀實際出發,用獨特的視角來觀察他們的藝術世界。筆者以學習《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為契機,反思自身在兒童美術作品評價上的不足,建設性地提出心象評價、兒童分析法及引導式評價來為兒童美術教學效果增彩。

關鍵詞:兒童 美術教育 教育評價 轉變

兒童美術活動是兒童思想意識的創造過程,它反映了兒童特定年齡段對客觀世界或事物的認識過程,有其局限性,因此針對兒童作品的評價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從兒童的客觀實際出發,用兒童的視角看待孩子的作品?!?—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針對幼兒藝術教育強調要“了解并傾聽幼兒藝術表現的想法或感受,領會并尊重幼兒的創作意圖,不簡單用‘像不像、‘好不好等成人標準來評價”。然而受制于傳統幼教思維模式的影響,現實中不少幼兒園的美術教育偏離了《指南》的指導要求,對兒童美術作品的評價脫離了孩子們學習與發展的內在要求,值得深刻反思。

在兒童美術教學評價中,怎樣才能規避這些日常教育的誤區呢?我總結教學經驗,認為幼兒教師應該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轉變,給兒童美術作品評價增彩

(一)從物象評價向心象評價的轉變

圖畫是一種形象化的語言,是啟蒙階段孩子內心感受的一種符號語言,也是孩子情感外化的最佳展示符號。在日常教學中我們應有意識地去解讀孩子作品中所傳遞的信息并將孩子的作品賦予意義。在解讀符號語言的基礎上,從物象評價轉換到心象評價上來。例如,孩子們無論在紙上畫出的是什么顏色的太陽,教師都要學會透過表面物象看到作品中不易察覺的心象。面對黃色的太陽,可以評價你畫的太陽真溫暖啊;面對黑色的太陽,可以說你畫的日食真是惟妙惟肖啊;而面對深紅色的太陽,可以問問孩子太陽是因為什么事情笑紅了臉呀?再如,當兒童畫的柳樹是滿滿的一頁綠色斜線時,我們可以評價你畫的真像是大風吹過的柳樹啊;當兒童畫了一個橢圓形,進一步解釋說他畫的是一個輪胎時,教師可以這樣評價:啊,真結實??!老師好想使用你的輪胎做車輪啊;當孩子畫了一個立方形解釋說這是他未來的家的時候,我們可以說,寶貝未來的房子真大氣,一定會很漂亮的;當孩子在圖紙上涂畫了一幅涂鴉畫的時候,雖然貌似和很多東西沒有必然的聯系,我們可以說你的畫讓我想到了一個奇妙的故事,老師講給你聽吧。兒童教育的啟蒙階段本就是一個鼓勵與進步的過程,在兒童教育理論看來,我們看重的不是兒童所畫的物,更多的是兒童透過物所表達的個人思想與情感,這才是我們教育工作者和兒童共同珍視的東西。

(二)從作品分析法向兒童分析法轉變

《指南》中提到“幼兒獨特的筆觸、動作和語言往往蘊含著豐富的想象和情感,成人應對幼兒的藝術表現給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審美標準去評判幼兒,更不能為追求結果的‘完美而對幼兒進行千篇一律的訓練,以免扼殺其想象與創造的萌芽”?!傲私獠A聽幼兒藝術表現的想法或感受,領會并尊重幼兒的創作意圖,不簡單用像不像、好不好等成人標準來評價”。兒童的作品和成人有著明顯的區別,因此欣賞和評價孩子的畫更多的不是在實物的相似度上,而是要用心靈去感悟,去聆聽孩子的畫作所要表達的意思,理解他在畫中所訴說的內容。要更多的是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孩子的心靈分析畫作,要通過與孩子的交流,理解他們的情感,洞悉作品所要表達的深層心理。例如有一次我安排孩子們畫一幅《我們的幼兒園》,不少孩子畫出的都是一棟獨立的教學樓,李子樹開花了,櫻花樹光禿禿……唯獨小男孩兒康康引起了我的注意,他畫的是一座模糊的教學樓,一棵李子樹上面結著類似西瓜的果實,我迷惑不解問“樹上長的是什么???”康康一本正經的說“老師,我畫的是西瓜樹啊,我爸爸告訴我,只要把我們幼兒園的李子樹嫁接一下,也會長出西瓜的!”。我沒有否定康康的話,對他說:“畫得真好玩兒,希望康康以后變成科學家來實現這個愿望好嗎,把西瓜樹栽滿我們的幼兒園?!笨悼颠B連點頭,臉上露出自豪的笑容。所以說,從良好教育的角度來說,與其一味分析孩子的作品,還不如借助作品分析孩子的所思所想,立足心的交流,讀懂孩子,了解孩子,此刻的評價就是思維火花的碰撞。

(三)從理解式評價向引導式評價轉變

《綱要》中指出“明確評價的目的是了解幼兒的發展需要,以便提供更加適宜的幫助和指導”?!吨改稀分懈敱M的提出“根據幼兒的生活經驗,與幼兒共同確定藝術表達的主題,引導幼兒圍繞主題展開想象,進行藝術表現”;“尊重幼兒的自發的表現和創造,用表達自己感受的方式引導其提高”。對于兒童繪畫而言,孩子們從最初的通過形象符號語言來認識世界,到通過表達自己的情感來體驗世界,最終實現獨立的運用自我意識來創造世界,這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它見證了孩子們思想的成長和成熟,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地位也發生了顯著的變化,由最初階段的理解式評價,到引導孩子們關注更為復雜精彩的世界的引導式評價,這是一個自然的過程,我們所應做的就是順應這個過程,為這個過程保駕護航。例如,在一次“未來海洋”主題繪畫活動上,女孩兒楚楚畫了一幅洋面在頭頂的未來海洋場景。我肯定了孩子的想法,接著以提建議的方式對兒童說:“嗯,畫的真好,可是,船怎么走啊,我們人類在哪住呢?”楚楚想了想,于是在海底畫了各種有趣的潛水艇,大家都住在玻璃小屋里,旁邊都是各色的海魚……像這樣在兒童畫作基礎上的理解式的引導評價對孩子想象力的培養和提高是非常有作用的,它是基于理解評價的基礎,依據孩子成長的需要向引導式評價轉變,完成了表象蛻變為想象的飛躍。

綜上,兒童美術作品的評價從根本上來說是一個鼓勵和激勵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重要的是理解,重要的是洞悉兒童的所思所想。以這些為基礎,依據幼兒教育獨特的教育教學規律加以獨特的引導,如此,一個美麗的評價轉身不再是希冀,不再是夢想。

參考文獻:

[1]裴春艷,《兒童學畫》,湖北美術出版社,2009年;

[2]王秀麗,《兒童美術教育的教與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年;

[3]姚愛芳,《論美術活動中兒童才能的培養與評價》,才智2013年04期

[4]陳惠琴,《自然 真實 有效——淺談兒童美術活動的評價策略》,科學大眾雜志,2012年03期;

[5]陳遷《對“像”“不像”的審思——從藝術哲學視角透視一種兒童美術評價觀》,兒童教育,2010年12期;

猜你喜歡
教育評價轉變美術教育
關注“人的發展”:“核心素養”觀下學校教育的召喚
基于幼兒成長的有效教育評價研究
淺談小學生的美術教育
淺論美術教育對于素質教育的影響和作用
淺析我國對外貿易的轉變及對策
基于視覺識別時代的學校美術課程
適應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的增長方式和消費模式研究
試論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研究
關于會計職能轉變若干問題探究
聽障兒童美術教育方法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