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殺死一個鬼子有多難

2014-10-23 23:26夏玲
歷史教學·中學版 2014年3期
關鍵詞:課堂探究

關鍵詞:歷史細節,抗戰史,課堂探究

近年來,徒手撕鬼子、手榴彈炸飛機、彈弓打鬼子等“神技”頻頻在抗日影視劇中出現,這明顯有違歷史真相。以此為楔子,我在完成抗戰史教學后,專門組織了一節探究課,從歷史的細節入手,探討抗戰時“殺死一個鬼子有多難?”

細節1:網易短片——抗日劇“雷人必殺技”①

細節2:國軍士兵的射擊技能遠不如日軍,大多數士兵打仗時只是胡亂扳放。不單技能差,且不沉著,往往過早發射,甚至一發現敵人,即到處放槍,無疑暴露了自己的位置,給敵炮以良好的射擊目標。投擲手榴彈,大多失之過早,常常被敵人擲回。由于缺乏沉著應戰的功夫,日軍在攻擊國軍高地時,常在遠處大聲呼叫,誘使國軍過早投彈或射擊,以消耗國軍的彈藥……沖鋒和白刃戰是國軍制勝最有把握的方法。在抗戰初期,日軍最怕國軍的白刃戰,但到抗戰后期,國軍的劈刺技術比不上敵人,有時兩三個士兵尚不能活捉一個日兵。②

合作探究:閱讀以上材料,你如何看待國軍的戰斗力?

認知沖突通常表現為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與新知之間存在某種差距而導致的心理失衡。一旦引發認知沖突,就能激發起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好些抗日劇都曾是熱播劇,學生并不陌生,經過編輯的抗日“雷人必殺技”短片讓學生對劇中雷人的場面有了直觀的認識,王奇生的研究所呈現的卻是一種殘酷的真實。兩則歷史細節對比如此鮮明,求知欲被迅速地激發。

產生了探究欲望后,學生急于想知道中日軍隊之間的實力為何存在著如此大的差距。我從影響士兵戰斗力的諸因素入手,通過提供典型材料,讓學生游走在歷史的細節中,感受抗戰的艱辛和偉大。

(一)一探國軍戰斗力:士兵素質

細節3:戰時國軍士兵90%以上是文盲……不僅體格孱弱,而且狀似白癡,不堪教練。師部的辦法,即是抽調各營連可堪訓練的士兵,組成突擊隊,集中訓練,其他則歸各部隊看管,也談不上訓練,只希望來日作戰時在山上表現人多。③

細節4:在被俘和擊斃的日軍官兵身上都能找到《步兵操典》小冊子……書上勾畫的重點和讀書心得比比皆是,足見日軍官兵研讀此類書籍所下的功夫非同一般。日軍士兵能升為準尉或曹長的,皆是能把部隊教程背得滾瓜爛熟之人。①

細節5:如果蘇軍每發射出100發子彈可能殺死5名敵軍的話,那么,日軍100發子彈就可能殺傷10名甚至20名敵軍,也就是說,當年日軍的作戰效率大約是蘇軍一倍以上。②

合作探究:結合以上材料探究國軍與日軍素質的優劣之勢。

細節2展現了國軍戰斗力薄弱的狀況,細節3試圖初步讓學生接觸國軍戰斗力差的原因。而日軍的優勢是非常明顯的,從細節4、5可以使學生窺探到日軍訓練之精,戰斗力之強。這樣的對比材料使學生產生強烈的痛惜之情,也使他們有進一步探究的愿望——為什么國軍體格如此差?為什么缺乏訓練?

(二)再探國軍戰斗力:訓練保障

細節6:國軍戰斗力薄弱,除裝備不如日軍,亦由于戰斗技術教育不足,以致不能達成戰略、戰術目標……部隊主官平時忙于應酬和經商,對部隊訓練敷衍塞責,部隊教育無暇顧及,戰斗動作生疏;忽略實彈射擊演習,以致士兵射擊技術普遍不精。

細節7:國軍士兵多農家子弟,具有樸實、勇敢、服從、堅毅以及吃苦耐勞等良好品質。美軍參謀總長馬歇爾就曾說,如果中國的士兵能被適當地領導、喂飽、訓練、裝備,他們的戰斗力將和世界上其他任何國家的士兵一樣。但不幸的是,戰時國軍士兵因營養不良,體質嚴重惡化。缺乏食品,而不是武器,是導致戰時國軍戰斗力下降的首要原因。

合作探究:根據材料探討還有哪些因素影響了國軍的戰斗力?

循著上一組材料,我們進一步追問國軍身體孱弱和訓練不足的原因,隨著問題鏈的形成和問題的不斷深入,學生的思維也步步深入。歷史教學要有正確的價值導向,我們選取馬歇爾對國軍的評價材料,力圖使學生更客觀看待國軍士兵及其戰斗力不足的原因。

(三)三探國軍戰斗力:軍紀軍風

細節8:(在談到軍隊風紀時)蔣介石承認,“我們軍隊里面的所有車輛馬匹,不載武器,不載彈藥,而專載走私的貨物……在撤退的時候,若干部隊的官兵到處騷擾,甚至于奸淫擄掠,弄得民不聊生!”③

細節9:日本陸軍訓練之精,和戰斗力之強,可說舉世罕有其匹。用兵行陣時,上至將官,下至士卒,俱按戰術戰斗原則作戰,一絲不亂,令敵人不易有隙可乘。④

合作探究:軍風軍紀對于一支部隊的影響。

戰爭不僅僅是兵對兵的戰斗,還包括指揮員素質、戰略戰術、后勤保障、國力大小等等因素。雖然細節8的現象不是全部國民黨軍隊中都存在的,但部分國軍部低軍紀敗壞,擾民有余、御敵不足,卻是事實。通過細節8、9的鮮明對比,旨在強化學生的認識,一支軍隊的戰斗力是各部分密切配合而養成的?!爸褐?,百戰不殆?!泵鎸θ毡?,我們需要學習,但更要保持警惕之心。

(四)四探紀念抗戰的意義:銘記歷史、開創未來

經過歷史細節的烘托,孩子們炙熱的愛國情感被激發起來,紛紛發表自己的見解,和歷史細節的對話在這一刻顯得自然而迫切。

對話:殺死一個鬼子有多難

問:通過閱讀和比較,你對中日軍隊戰斗力有怎樣的認識?

生1:讀了材料,我大吃一驚。因為在抗戰劇中,中國軍人殺一個鬼子是多么容易??!讀了材料才知道,中國軍隊的戰斗力是遠遠不及日軍。

生2:沒想到日本人紀律那么好,戰斗力如此強悍,而且能吃苦耐勞。真是不可想象!

問:出現這種差別的原因是什么?

生3:首先是身體素質,其次是后勤保障,再次是指揮官的素質。

生4:部分中國軍官中飽私囊、玩忽職守。在撤退的時候,官兵騷擾百姓。這哪是保家衛國?這些人太可恨了,簡直是中國人的恥辱。

生5:士兵的訓練也是非常重要的。大多數日軍一絲不茍、不畏困難,這些都是我們應該好好學習的??箲鹫娌皇且患菀椎氖?!

問:戰斗力差別如此大,我們為什么能取得抗戰的最后勝利?

生6:全民族抗戰啊,我們人多!

生7:不單是人多的原因,中國軍人也有很多有血性的軍人,抗戰時戰死的將軍就有100多位,士兵更是不計其數,他們用鮮血換來了勝利。

學生的發言難脫稚嫩,但通過這堂探究課,使他們對抗日有了更清醒的認識,也對抗戰中中國軍民所付出的極大犧牲表達了尊重。長期以來,我們過分強調歷史教學中的理性因素,淡化了歷史教學中真實、鮮活、感性的一面。其實從真實的歷史特別是細節中我們亦能汲取智慧,會獲得開創未來的現實力量。

【作者簡介】夏玲,女,1980生,中學一級教師,東莞市橫瀝中學歷史教師,主要從事初中歷史的教學和研究。

【責任編輯:王雅貞】

猜你喜歡
課堂探究
課堂的靈魂
高中化學課堂探究實驗的應用與設計方式探索
淺析初中數學高效學習的四種有效方式
小學科學課教學情境為課堂探究鋪路
高中數學教學中探究性學習探究
有效教學浸潤體育課堂探究
初中數學教師課堂有效教學行為研究
小學數學課堂探究式教學點滴談
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探索
點線面結合,提高高中政治課堂探究的實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