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的融合

2014-10-27 03:30盧杏
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下旬) 2014年7期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融合信息技術

盧杏

摘 要: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發揮獨特的優勢,它為語文教學提供豐富的教學情境,拓展了課堂教學的空間。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 信息技術 融合

語文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培養學生運用準確的現代語文表情達意的能力,單靠傳統教學方式是無法滿足現代人學習語文需求的。信息技術在語文學科教學中的運用,很好地解決了這一語文教育難題。它借助聲音、圖像、文字、動畫等,把抽象的語言文字變成直觀形象,聲情并茂,圖文并茂,尤其給學生提供多種感官刺激,符合小學生發展的特點,豐富的網絡資源為老師與學生提供大量的語文素材。信息技術于小學語文而言,是一種很好的載體,能夠更好地服務于內容,更適合于小學階段的教學。

一、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融合的意義

(一)能極大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所謂信息技術和小學語文教學的融合,是指將信息資源、方法、技術等與語文課程的教學內容有機聯系,有效融合,進而可以共同的實現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教學方式。信息技術和小學語文教學的融合,將信息技術有效的運用到了小學語文教學中,創設了數字化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情境,有助于讓學生更好的接觸信息技術,使信息技術成為促進學生的認知的工具,有助于調動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完善教師的教學工作以及學生的學習活動。

(二)有助于突破教學重難點

每一份教案都有教學重難點,小學語文課文的精華就在教學的重難點,它是教師課堂教學的欄路虎,更是一名教師必須解決的問題。在以往的教學中,因為受到個各種因素的限制,有些難以用語言來表述,用板書和掛圖也表達不清楚的內容,通常教師會寄希望在學生對其慢慢的體會和領悟。但實際上,這些難以理解的內容往往就是學生要掌握的重點和難點。正所謂“百聞不如一見,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就可以讓老師通過對圖片、聲音和視頻等進行優化組合嗎,將抽象的內容具體化,靜態的內容動態化,將枯燥的內容變得形象生動,能有效的帶領學生輕松的突破教學中重點及難點,這對教師以及學生而言,無疑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例如,在向學生講授《漁翁》這首古詩時,教師利用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或者是網頁向學生展示古詩中呈現出的一幅幅景物圖:如,漁翁、漁船、楚竹、日出、山水以及白云等等。同時,再播放古典音樂《漁舟唱晚》,對古詩進行敘述和朗讀述,使學生頓時猶如身臨其境置于青山綠水之中。通過利用學生喜愛的圖片當作是強化物,教師可以使學生加深對于古詩中詞匯的認知和理解。這樣,只要學生再次想起學習這首詩歌時的情景時,就能夠通過聯想法將圖片和古詩中的具體文字相聯系,從而加深了對《漁翁》這首古詩的理解,有利于學生較快的背誦古詩。

(三)能有效的豐富教學資源

信息技術可以將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濃縮到小小的課件當中,這樣我們就能夠突破時間、空間上的限制,在語文課堂上展示大量的素材,讓學生看到和聽到無法直接看到和聽到的事物,讓學生能夠最大程度地獲取更多的知識,同時也能夠將課堂內的知識做一個延伸。

(四)有助于使課堂教學結構得以優化

傳統課堂上,學生們丟失了自己的話語權,,這種方式不使得課堂的氣氛死氣沉沉,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下降。而通過對信息技術的應用,教師能充分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加強了師生間、生生間的互動,從而使課堂教學結構得以優化。

(五)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能夠體會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是語文課文教學的重點,然而很多課文中所要表達的主題和情感僅僅的依靠老師口頭講解,對于小學生來說很難理解透徹。但是如果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便能很好的幫助學生們答疑解惑,同時激發出學生對美的體會和感受,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促進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有效融合的對策

(一)信息技術和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融合

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主要是以識字教學為主,新教材的識字量又大大增加,內容也較為枯燥。為了有效的解決這一問題,教師應抓住學生的注意規律和愛玩、好動、做事沒耐心等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采用一些富有趣的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集中他們的注意力,使他們在輕松的氣氛中自主地識字,提高識字的能力。但利用電腦制作的游戲課件,則完全不同。后者形象鮮明,色彩艷麗,而且制作簡單,易長期保存,并且可以反復使用。這些游戲既可以讓學生進行讀題練習,也可作為全班的復習鞏固。在游戲過程中,學生通過讀一讀,連一連,猜一猜等各種有趣的活動,充分激發了小學生的識字興趣,提高了學生識字的積極性。

(二)信息技術和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融合

傳統課堂上,大多數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沒有得到真正的練習。信息技術環境下,多媒體素材從視聽方面刺激學生,激發學生的語言表達興趣,學生觀看動畫、視頻、圖像,在教師暗示性的引導和要求下產生說的欲望。

(三)信息技術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融合

隨著信息技術的應用,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圖、文、聲、像并茂,化靜為動的特點,就能很好的培養學生感受力、理解力、欣賞力和評價的能力。利用因特網,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可以通過網上交流,教師能夠加強對學生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計算機儲存信息的優勢,為學生提供大量豐富的閱讀材料,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學生的閱讀面,增加閱讀量。

參考文獻:

[1] 高亞男.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整合研究[D].魯東大學,2012.

[2] 呂劍茹.小學語文課壹中多嫖體補助教學適切性問題研究——基于北京市海淀區某小學的案例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3.

猜你喜歡
小學語文教學融合信息技術
“五學”融合:實現學習遷移
幼兒園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思考
巧學信息技術課程
淺談初中信息技術項目式學習教改實踐
巧用“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效率
剛柔并濟
破次元
融椅
強化師生互動, 保持課堂活力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