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小課堂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

2014-10-27 03:30安志卿
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下旬) 2014年7期
關鍵詞:非智力因素心理障礙心理健康教育

安志卿

摘 要:小學生正處在生長發育初期,心理健康對小學生的成長非常重要,甚至于超過身體健康。來自實踐的調查顯示,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呼喚合理有效的教育促進措施。本論文以此為出發點,概括了小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以及主要表現,并對于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進行了詳盡的原因分析。在此基礎上,整理綜述了現有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幾種常用措施。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障礙 非智力因素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涵義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據小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的規律和特點,運用心理教學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小學生身心全面協調地發展和整體素質全面提高的教育。

二、小學生常見心理健康問題以及主要表現

(1)不同年級均存在著厭學、依賴、困惑等學習心理障礙。

(2)課堂上膽小恐懼,表現為心里老是為某些事情焦慮,極度膽小害怕,情緒不安,喜歡獨處。

(3)對他人冷漠,表現為經常把內心的煩惱、憤恨向他人發泄、毆打、謾罵同學、損壞公物,嚴重者甚至輕生。

(4)逆反心理嚴重,表現為不聽家長和教師勸導,少言寡語,不愿與同學交往。

三、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原因分析

第一,從整個社會角度來看,心理健康教育知識未全面普及,主要表現為社會、學校、家庭對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不夠,許多家長片面的認為“棒棍底下出成績”,而不是采用溝通、互動的科學方法。

第二,學校的部分老師心理健康教育的專業素養本身還有待提高。當學生出現一系列問題時,這類教師不善于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缺乏情感的交流與引導,教育方法刻板單調。

第三,家長缺乏正確合理的教育方法,有些家長片面的認為將孩子交給老師之后就是老師的事情了,對自己的孩子放任不管的做法也是不科學的。

第四,造成學生的心理障礙是錯綜復雜的,作為班主任或任課老師,要時常感受到來自不同學生的心理問題,并能及時采取有效的方法解決。

四、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更好的了解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心理需要

小學教育期間是一個孩子在生理、心理、智力、學識等方面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但是人們習慣于以單純智育的眼光來看待孩子的成長過程,這種認識方法忽視了學生在人格與社會適應能力方面的發展需要。隨著人們對非智力因素在教育過程中的認識的不斷加深,教師們開始對對學生的智力水平、情感變化、自信心、動機因素、耐挫能力等因素的培養產生興趣,同時也試圖以這些非智力因素來衡量學生的發展潛力,幫助他們在生理和心理上全面發展。

(二)更好地與學生溝通思想

心理輔導也是思想交流的藝術。教師要教好學生知識,光靠業務本領是不夠的,還要加強與學生的思想、情感交流,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特別是對于那些學習困難的、表現不良的學生,要促使他們徹底改變對自我認識。

(三)更好地建立師生間的和諧關系是教學過程的潤滑劑,師生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學生對任課教師的態度及其授課內容的興趣。心理健康輔導可增進教師對學生的了解和信任,使學生直接感受到教師的關注與愛護,從而增強對學習的興趣與投入。

(四)更好地與學生家長溝通思想

學生成長的好壞與其家長的關注有極大關系。由此,教師要與學生家長保持聯絡,要求他們協助校方督促學生遵守學校紀律,完成作業要求。

(五)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可以多種多樣,不同學校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靈活選擇、使用,注意發揮各種方式和途徑的綜合作用、增強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六)開設心理健康選修課、活動課或專題講座

這里主要包括心理訓練、問題辨析、情境設計、角色扮演、游戲輔導、心理知識講座等,旨在普及心理健康科學常識,幫助學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識,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要注意防止心理健康教育學科化的傾向。

(七)個別咨詢與輔導

開設心理咨詢室進行個別輔導是與學生通過一對一的溝通方式,對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出現的問題給予直接的指導,排解心理困擾,并對有關的心理行為問題進行診斷、矯治的有效途徑。

(八)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貫穿在學校教育教學活動之中

要創設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質環境、人際環境、心理環境。尋找心理健康教育契機,注重發揮教師在教育教學中人格魅力和為人師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師生關系。

(九)積極開通學校與家庭同步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

我們要指導家長轉變教子觀念,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注重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質的養成,營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環境,以家長的理想、追求、品格和行為影響學生。

我們所培養的學生必須具有豐富的知識、強健的體魄、健全的人格、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以及承受各種挫折和適應不同環境的能力。而健康的心理是人類發展的中樞樞紐,是為人一生不斷進取、不斷探索的催化劑。因此預防小學生常見的心理疾患、矯正不良心理行為障礙、提高小學生心理素質、促進全體學生健康發展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是置關重要的,也是值得我們關注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叢立新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年4月第三章 創設符合學生心理健康發展要求的環境.

[2]《怎樣教育好孩子》王志國 延邊大學出版社 2007年3月.

[3]《學生心理調試指導手冊》熊華堂 新世界出版社 2007年3月.

猜你喜歡
非智力因素心理障礙心理健康教育
17歲前戀愛,日后易出現心理障礙
空心病
低到塵埃里
非智力因素在高中物理學習中的影響
數學教學中如何進行非智力因素的訓練
高中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及對策研究
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全面滲透
智力因素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研究
大學生心理問題應對新模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