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插圖的利用

2014-10-27 03:30黃恩義
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下旬) 2014年7期

黃恩義

摘 要:插圖與文字,是中學語文課文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插圖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還能訓練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因此,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合理又合時宜地利用插圖,讓它為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增添色彩,而不應該讓它只成為課本的點綴。

關鍵詞:圖以致用 訓練能力 其他作用

人教版初中語文有著豐富多彩的插圖資源。我想,編者煞費苦心地編排插圖,不為美化版面而是為我們的語文教學提供豐富的教學素材,可遺憾的是我們的很多語文老師都錯過了這道“風景”,讓這些珍貴的課程資源從眼前溜走,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合理地利用這些豐富的插圖資源,讓它“圖以致用”呢?

數年的課堂實踐,有意識的“引圖入課”教學,使我逐步感受到插圖的魅力,也嘗試到了有效利用資源的樂趣,這里筆者要言概之,與各位同仁分享:

一、以圖激趣,燃燒學習興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興趣是學好語文的先導。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及強烈的求知欲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教師應在教學中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有趣因素和藝術魅力(如插圖等),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力圖通過形象生動的畫面,給學生感官刺激,激起學生對所學課文的“興奮點”,達到“課伊始,趣亦生;課進行,趣漸濃;課結束,趣猶存”的境界。

如教學《看云識天氣》,這本是一篇知識性較強的說明文,如何讓學生學得有滋味呢?我想課本上展現的插圖要比抽象的語言文字直觀形象,于是我利用這三幅彩色插圖,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觀察,說說大自然的“云”,并讓學生看著彩圖對著課文的解說來判斷各是哪一種云,學生的興趣一下子就提起來了,他們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都饒有興趣地說出來與大家分享,在此基礎上,再引導學生認真閱讀教材。這樣由于有了圖畫的先導,又有了一個較為明確的目標,學生就會有濃厚的興趣,有了學生的廣泛參與與投入,教學效果難道還用得著懷疑嗎?

二、以圖引力,強化文本關注度

教師可以利用插圖來強化學生的注意力,學生的注意力如果能在課堂中得以最好的發揮,這才是我們共同的目標。

我曾經聽過一位老師關于《童趣》的公開課,他就很好的利用文中的插圖,將學生上課的注意力緊緊的吸引過來:

師:請翻書到21頁,欣賞一下這幅圖,畫的什么???

生:畫了床

生:畫了海浪和竹筏

生:是床還是海浪?

生:是床,還有席子啊

師:那那些波浪線是什么?

生:可能是床上的被子吧,人后面還有枕頭呢?

師:有這么圓這么大的枕頭么?

生:古代的枕頭啊,電視里面看到過

師:對,這個孩子在干什么?

生:在吹笛子

師:吹笛子怎么會吹出煙霧和這么多只鶴來?

生:應該是孩子在想問題,想到了天上的東西。

師:我還以為是這個孩子在抽煙呢。(生笑)

生:不是抽煙,孩子手里拿的不像煙桿,因為古代抽煙的一般都有個煙斗。

師:到底畫的是什么,我也不知道,怎么辦?那么我們一起來看看課文是如何用文字描述的?

——師生共同朗讀文章:“又留蚊于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而飛鳴,作青云白鶴觀,果如鶴唳云端,為之怡然稱快?!?,我們的畫家將這段抽象的語言文學用自己的畫筆,將文中意象采用放大,夸張的手法,與文字所描繪的內容進行了對接,“據圖索意”,學生在學習這段文字時注意力高度集中,理解背誦課文時也就輕松了許多。

三、以圖促想,培養學生想象力

一幅圖上的事物,只有通過聯想和想象才能真正體現作者作畫的意圖和情感。教師在指導學生觀察圖畫的同時,應要求學生透過圖畫內容想象隱含圖畫背后的事物。通過觀察插圖可以培養學生的想像力,而想象能力的訓練對初中學生來說極為重要。在語文學習中,插圖就是很好的“媒介”,它可以讓學生通過想象再現其中情景,或對插圖進行延伸創造想象,想象能力就能得到很好的訓練。

如在教學《皇帝的新裝》的結尾時,課文的彩色插圖是國王光著身子在大街上游行,文章中對游行的場景描寫是寥寥幾句,無法滿足學生的好奇,于是我便讓學生看著插圖想象著當時游行的“盛況”:

學生:騙子們一定開心的在旁邊看著自己的“杰作”,他們一定在密謀下一次再想法騙這個愚蠢的皇帝。

學生:皇帝這下可出大洋相了,他要凍感冒了,誰叫他這么笨,哈哈!

學生:不知道那個小孩會不會被抓,真讓人擔心!

學生:我想,皇帝這次一定會好好反省的,他也許再也不會把時間精力花在新衣上了。

……

學生想象著國王光著身子的尷尬,想象著在場人們的各種表情心理變化,想象著騙子們可能在一旁偷樂,他們仿佛把自己置身于當時的場景中,欲罷不能,這一切不都歸功于“插圖”這個“媒介”嗎?

四、以圖促讀,培養學生語感

著名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曾經強調: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語感。朗讀是培養語感的重要途徑,提高朗讀水平的方法也有很多,可我認為結合課文中的插圖進行朗讀也不失為一種好方法,如我在教學詩歌《天凈沙·秋思》時,這對于90后的學生,對于沒有經歷過風雨經歷過離鄉背井的學生們來說,光靠讀幾句詩詞是很難揣摩到文章主旨的,我便要求學生認真觀察該插圖——古道、西風、瘦馬,并注意觀察畫面中人物的神態表情,學生在反復的聽讀朗讀后,理解了“斷腸人”的悲愁,對詩詞中的意境,對作者內心的深刻感受也就“水到渠成”了。

在教學散文或詩詞類的文章時,我總會想盡各種方法讓學生能與作者在情感、思想上達成共鳴,我會讓學生嘗試著自己就是圖中的某一人物(如在學習《威尼斯商人》),讓學生分角色朗讀扮演插圖中最精彩的一幕,學生的朗讀興趣越來越高,對文章的理解也就會越來越透徹,我們何樂不為呢?

此外,它的作用不言而喻:中外文化名人、學者、民族英雄的插圖(如魯迅、居里夫人、契訶夫、郭沫若的畫像等等)凝聚著他們的人格美,我們教師引導學生欣賞他們的畫像來感受他們卓越的思想,濟世的抱負,曠達的胸懷,引起學生的敬仰之情;文物古跡、繪畫書法作品等插圖(圓明園遺址、岳飛書、古隆中三顧堂等等)凝聚著勞動人民的偉大智慧,蘊涵著民族文化的精髓,在教學中我們引導學生觀賞此類插圖,可以豐富學生對我們民族源遠流長的文化歷史的認識,激發他們的民族自豪感,有助于中華民族文化的繼承和弘揚;自然風光、名山大川的插圖更是將美直接傳達給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祖國山川的情感油然而生。

參考文獻:

[1]初中語文教科書(人教版)

[2]《精彩插圖,讓語文教學生輝》 黃鑫 2006、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