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文課堂設計之培養創新的藝術

2014-10-27 03:30陶會敏
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下旬) 2014年7期
關鍵詞:創新措施教師

陶會敏

摘 要:在當今社會,創新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對于每一個人而言創新都是一種不可忽視的能力,對于年青一代的青少年學生而言,這種能力更是尤為重要。然而反觀現代教育,其對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做得很不夠的,有著許多的缺陷與不足。面對這一迫切需要改變的現狀,作為教學中重要的參與者、設計者的教師應該怎樣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更好的教學設計,創造更好的培養條件也越來越成為大家關注的問題。本文就此問題綜合了一些觀點,清理了一些措施。

關鍵詞:教師 學生 創新 措施

江澤民主席曾說過:“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文明發達的不竭動力,一個沒有創新能力的民族難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笨梢?,創新對于一個人的成才,一個民族的興旺有著重要的作用。在傳統教育的中,以教師為主體,以“填鴨式”“滿堂灌”的教學模式,打針注射般的把知識灌輸給學生,嚴重忽略了學生的主動性。以考試、以分數,迫使著學生疲于奔命般的在書山題海中掙扎,身心疲憊,試問這樣的教育能很好的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面對這一現狀,作為教學中的重要角色——教師,應該采取設計怎樣的課堂,采取怎樣的措施去培養、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呢?

就教師自身而言,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應做到以下兩點:

1.轉變教學觀念,設計新的教學角色,培養自身創新精神

傳統教育中,教師處于學生之上,牢牢地控制著課堂中的話語權,其思想也統治束縛著學生的思想,似乎教師就是真理之神,所說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確的。這種觀念,深入教師、學生及家長的思想之中,在這一點上,三者達成了高度的統一。然而,這是一種極其錯誤的且極其有害的思想觀念,教師權威性這種觀念,不僅扼殺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也不利于師生間建立平等的對話交流,達到有效地溝通,同時也不利于教師了解學生,導致教師的思維局限于自己對學生的主觀認識上,也導致教師的視野困囿在自己的局部范圍內,使得教師思想脫離學生實際的情況,只是形而上的教學,不利于師生雙方的發展。因此,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必須轉變自己傳統的教學觀念,為自己重新設計一個角色定位,把自己從三尺高臺上放下來,走進學生中間,從以教師為中心轉向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從而激發學生的主動性。與轉變觀念相同的,教師也應培養自身的創新精神,所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想要培養學生的創新,很大一方面,要使在教學中處于主導地位的教師自身擁有創新精神,用自己對創新的感受去指導學生大膽創新、正確創新,師生間共走創新路,這樣才能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2.豐富自己綜合知識,設計知識淵博的語文課堂

教師要想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并不是光靠教師轉變自身教學觀念,培養自身創新精神就可以完成的事。要想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這對教師自身的綜合能力也是一大挑戰。這主要體現在,要想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豐富自己的綜合知識是教師必要的更是必須的。在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上,教師是學生創新能力的開啟者,在知識的學習掌握上,教師是學生的領路者,以這樣的理念去設計課堂,定位自身角色,便可以很好的開發學生的創新能力,他們學習的主動性被很好的調動,他們便會去更主動、更積極深入的思考一些問題,研究一些疑惑。隨著思考的加深,問題的難度與廣度也越來越大,這便對教師解答問題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是教師自身的知識儲備不足,在面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時,難免會出現無法解答的現象,這樣便不能滿足學生對知識的需求;久而久之,學生便會對教師失去信心,不能給教師充分信賴,學習主動性會受到影響,創新的激情也會因之而磨滅,創新的能力也便停滯或是喪失。因此,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中,教師豐富自己的綜合知識是必要的,更是必須的,因而教師在設計課堂時要注意設計知識淵博的課堂,滿足學生對知識的渴求。

課堂是教學工作的主戰場,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利用好課堂是很有效的一種方法。因此,就課堂情況而言,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教師也可做到以下兩點:

1.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在轉變教學觀念,培養自身創新精神以及豐富了自己綜合知識之后,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還應該設計構建師生間良好的關系。在傳統教育中,師與生是分開的,教師是權威,是高高在上的;而學生處于下位,學生唯有俯首聽命,對教師惟命是從。在這樣的教育體系中,教師與學生的關系顯然不是平等的,具有明顯的上、下關系,教師為上,學生在下,自然也很容易形成師生間的對立關系,使學生對教師形成畏懼、抗拒的心理。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中,教師的主導作用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在師生對立的關系中,學生對老師的畏懼心理、抗拒情緒,無疑對教師的引導作用的發揮,起了極大地阻礙作用。學生對教師只是被動的服從,而非積極主動的接受,這樣無疑是不利于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的,同時,也不利于學生大膽的突破傳統教育中教師的權威性,去進行大膽的創新。因此,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中,必須消除師生間的不平等,建立起平等、信賴的師生關系,這樣才便于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以教師來引導學生。

2.設計平等、自由、和諧的課堂氛圍

有了教師自身教學觀念的轉變,教師自身創新的培養及其自身綜合知識的豐富為基礎,有了良好師生關系的契機,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已有了堅實的基礎,作為創新教育的主戰場的課堂,也應成為教師培養學生創新的一大支柱。在傳統教育中,課堂氣氛沉悶,教師占主動,唱著如念經般的獨角戲,學生只在被動的接受中。整個課堂氣氛是壓抑、束縛、不對等的。這種狀況無疑扼殺了學生的主動性,限制了其創新性的發揮。因此,教師應該努力為學生設計平等、自由、和諧的課堂氛圍,放下自己權威的架子,建立與學生平等對話的關系,允許學生離位討論,允許學生大膽的提問、答問,無論其問題及答案是否正確,都加以鼓勵,給與正確的引導。只有在這種平等、自由、和諧的課堂氣氛中,才能更好的培養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綜上所述,在創新日益重要的現在,面對傳統教育對學生創新能力的扼殺的現狀,作為教學重要參與者、設計者的教師,應努力做好提高自身素質、善于設計課堂等各項工作,為學生創新能力的開發創造良好的條件,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出自己的一份力。

猜你喜歡
創新措施教師
解答排列組合問題的幾種常用措施
求函數零點個數的措施
解答高中數學問題的幾個常用措施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師
閱讀練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