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高職生職業角色所決定的審美修養教育的特殊意義和授課方略

2014-11-15 05:28謝增偉
文教資料 2014年20期
關鍵詞:教育策略高職教育教學改革

謝增偉

摘 要: 有一個同屬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重要問題似乎“潛藏”至今仍沒有被職教界“發覺”,這就是與高職生的職業角色緊密關聯的審美修養教育問題。這個問題有“特殊意義”,一是指其似乎無關宏旨,但解決它是實現宏旨的關鍵環節之一;二是指這個問題過去或許不突出,但不久的未來可能會變得突出。從職業教育的戰略上講,審美修養課需要盡快開設。職業學校在開設審美修養課時,還應該把握由高職生職業角色所決定的開設審美修養課的授課方略。

關鍵詞: 美育研究 高職教育 教育策略 教學改革 教改經驗

一、由高職生職業角色決定的審美修養教育的特殊意義

對于高職生,現在流行的談論乃至于相關文章的主要論斷,都是說他們不同于通常的大學生、大專生,屬于“實用型人才”,“動手能力”、“操作能力”、“制作技術”才是培養他們成才的重點。這個重要問題是隨著我國職業教育近二、三十年的發展而被逐漸認識,在不斷推進的職教改革中逐漸達成共識的。但是有一個同屬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重要問題似乎“潛藏”至今仍沒有被職教界認識,這就是與高職生的職業角色緊密關聯的審美修養教育問題。這個問題應當說非?,F實,它就在客觀中存在,可分以下三點予以概括說明:

(一)無論學何種專業的高職生,將來都是各種工作第一線的最終制造者,也就是說,各種精神的或者物質的產品都要由他們形成可見的成品(精神產品的“制造”指通過特定行為完成特定服務或藝術工作等,其“成品”即是服務或藝術工作等的成效),由這種職業角色所決定,他們工作的“上游”無論怎樣“美”,而如果到了他們這一環“不美”了,則會前功盡棄。由此可以斷定,每一位高職生都必須學習美學,有審美修養,將來才可能自覺產生審美意識和審美觀照,自覺產生創美心理乃至創美行為,從而使產品體現出美的意蘊和美的表征。有無這些美的意蘊和表征,關系到我國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質量與品質——這是一個很現實的重要問題。

高職生畢業以后在工作中制造的精神或者物質的產品類型與其所學專業對應:精神產品的,主要存在于各類與人打交道或藝術類的工作中(比較典型的是公關接待、商品營銷與策劃、各種服務機構的服務、醫院護理、藝術創制與表演等);物質產品的,主要存在于各類與“形象”、“成型”有關的工作中(比較典型的是服裝、鞋帽和各種裝飾品的設計與加工,各種美術加工、裝飾裝潢,汽車、電子、醫療器械工業生產線上零部件加工與整機的組裝等)。

高職生的專業知識和能力可以保證將精神或者物質的產品變成現實,而相當深度的審美修養則可以保證將精神或者物質的產品變成“美”的現實。

(二)高職生畢業后,絕大多數要進入企業,而企業為了生存和發展,平時彼此的競爭比之其他各業似乎更激烈,員工無論從事哪項工作,都會時常被要求有創新,因為不斷創新是企業的生命,也是員工表現自我,能夠在事業中爭勝,以求發展的一種實力?!懊馈迸c“創新”有本質聯系——凡是稱得上“創新”的都必須“更美”,否則,就算不上“創新”。要想“創新”,就必須具備審美修養。無論“他(她)”拿出什么方案、策劃或者具體做某項工作,如能“出新”,必定是其能力方面的質的提高,必定是其能力強的最好表現,必定是其戰勝競爭對手的重要條件。

(三)高職生畢業后,如果擔當公關、營銷或服務等與人打交道的工作,在公關接待、會議洽談、專業服務方面有無美的修養,其言談舉止、交往方式的表現就會大不一樣。如果有美的儀表和禮儀,有美的談吐和蘊含,有美的選擇眼光和判斷能力,則——

1.在工作中相對容易得到工作對象或有聯系者的好感乃至贊賞,從而使工作順利、收獲理想,并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2.在相互合作中相對容易得到談判一方或客戶的尊重乃至欣賞,對“他(她)”留下美好的印象,促成合作的順暢建立。

以上三點,“第一”最重要,“第二”、“第三”也不可輕視。這三點概括說明的根由都是高職生將來的崗位所扮演的角色——第一線且是“實干”的員工。

可以從這個問題出發就職業學校培養“合格畢業生”作簡要分析:從長遠眼光出發,依國際視野判斷,職業學校只是滿足于完成一般公共課、專業理論與實踐課一類的教學,而把審美修養教育課程排除在整個教學計劃之外,就把學生推向社會,并名之為“合格畢業生”,恐怕是不妥當、不夠“現代化”的。因為或許不久的將來,主要因為學生缺乏美學修養,“合格”二字可能會不完全符合實際。以制造業為例來看,一方面我國眾多生產企業正在努力把“中國制造”改寫為“中國創造”,這尤其需要第一線的“實干”員工的技術技藝發生質的飛躍,另一方面整個世界的產品制造正以越來越快的速度向更高品質飛躍。對于這兩個方面的飛躍,當前的各種信息已經表明,其實質乃是產品在“質之美度”、“型之美度”等高層次上的提升。作為將來充當國民經濟中產品制造技術技能主要人力來源的高職生,提前具備相當的審美修養對于國家生產戰略的實現和跟上乃至超越世界制造業先進水平來說,其迫切和必需的性質,自當是不言而喻的。

總之,無論是對于問題的概括說明,還是從這個問題出發就職業學校培養“合格畢業生”作簡要分析,都可證明職業學校審美修養教育有“特殊意義”:一是似乎無關宏旨,但確是實現宏旨的關鍵環節之一;二是這個問題現在或許不突出,但不久的未來可能會變得突出。(這里包含對“特殊”的解釋。)

二、由高職生職業角色所決定的審美修養教育的授課方略

先從宏觀明確由高職生職業角色所決定的審美修養教育的授課方略:

高職生在將來的崗位所扮演的角色——第一線且是“實干”員工,這一特性決定對于他們開設審美修養課不能與普通教育的美學教育、審美教育一類的課程相同,必須根據他們的這一特定“職情”制定授課方略。具體來說不能收入大量的美學理論,不能貪求這種教育的大而全,不能與通常的以素質教育、通識教育為目的的“美育”雷同,而是一要考慮從工作與生產的實際需要設計教學方案;二要考慮高職生的知識基礎、接受能力、心理特點和學習興趣;三要考慮將必要的美學理論學習與必需的美學專業內容學習相結合,將教師的“主導”講授與學生“主動”練習相結合。

再從微觀明確由高職生職業角色所決定的審美修養教育的授課方略:

高職生在將來的崗位所扮演的角色——第一線且是“實干”員工,這一特性決定對于他們開設審美修養課有對應的鮮明細節。下面,用一個具體授課方案作例子詳加闡述:

高職生審美修養授課方案

第一單元

第01課高職生審美學習的任務和意義;

美的起源,美的本質(設交互式練習)

第02課美的特征與形態(設交互式練習)

第03課美感的本質,美感的心理因素,

美感的特征(設交互式練習)

第二單元

第04課高職生形式審美(設交互式練習)

第05課高職生設計審美(設交互式練習)

第06課高職生科技審美(設交互式練習)

第07課高職生自然審美(設交互式練習)

第08課高職生社會與人物審美(設交互式練習)

第09課高職生塑造自身美(設交互式練習)

第10課審美實踐

第11課審美實踐(續)

第三單元

第12課藝術審美的一般問題(設交互式練習)

第13課文學美及其審美特點,

文學審美與高職生需備素質的關系(設交互式練習)

第14課審美體驗

第15課審美體驗(續)

第16課高職生繪畫、攝影、書法等審美(設交互式練習)

第17課高職生影視審美(設交互式練習)

第18課審美體驗

(注:此授課方案教學時長原則上是一個學期,根據學生專業不同也可擴為一個學年。)

這個授課方案遵循職業學校開設審美修養課宏觀的授課方略,細致考慮到了整個授課過程中理論與實際的銜接,專業美學知識與學生審美實踐活動的和諧,從事物質產品生產所需知識與從事精神產品所需知識的兼顧和共需,職業崗位審美修養培育與人生審美修養培育的融合互通。經過三年的教學實踐已被證明學生歡迎,切實可行。

第一單元:

先對高職生學習審美的任務和意義作出深刻全面的闡述性講述,使學生方向明確、產生動力。接下來講述必須了解和掌握的美學最基礎的知識。這個單元的主要特色是為高職生學習審美在思想上“開路”和認識上“奠基”,并為下面各單元的設計確定方針。在講述美學最基礎知識時,要注意把“美”、“美感”等重要概念講通俗、講準確、講透徹。

第二單元:

這個單元的內容是整個授課方案的重點和主體,其設計用心反映在“針對性”和“實踐性”上。

1.“針對性”,是指這個單元將學生在專業工作或生產中需要用到的審美知識相對集中并有層次地安排。其中04至06課主要是針對將來就業從事物質產品(包括設計性產品)生產設置的;07至09課主要是針對將來就業從事精神產品(包括導游講解類“產品”)生產設置的。

2.“實踐性”,是指10、11課的“審美實踐”。這個實踐環節在構思上將04至09課的授課與工作和生產的實際相聯通,讓學生的“學”借以轉化為基本的“能”。在實施上包括三個內容:①先行示例,布置并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制作(個人或連組設計并制作,寫出對于作品的審美報告);②從工作和生產中挑選典型實例交給學生,讓他們經過討論(中間有教師指導)寫出對于典型實例的審美報告;③視條件允許,到本?;蛏鐣嚓P場所參觀,學生自己通過收集資料(包括拍照、錄像等)以一個單位(三人組合)對應于形式、設計、科技、自然或社會與人物等實行審美討論,之后寫出對于選定實例的審美報告。

第三單元:

本單元的設計明顯轉向培養學生的藝術美修養。先是選擇了“人學”性質和美學特性都很強的文學,突出地利用它情感性、感染性和形象性強的功能強化對于學生的美的人性(包含很廣的人文概念)的熏陶教育。接著選擇繪畫、攝影、書法、影視等項目,對學生進行藝術美欣賞素質與能力的全面培養。

這一單元設計了兩次審美體驗,在教師的帶領下,分別對于文學和繪畫、攝影、書法、影視等開展精到的審美理論與實際作品的印證、審美認識與作品內涵的觀照與融匯,實現從美學角度對于文學及繪畫、攝影、書法、影視等的本質的領會。這個環節要求每個學生都撰寫對于具體藝術作品的“審美體驗”(在文學及繪畫、攝影、書法、影視等藝術品類中選擇體驗較深二、三者,不要求寫成“論文”,不設字數限制,只要求有自身的真實領悟),從而舉一反三,“啟動”學生的心智漸漸進入審美的軌道,希望學生的事業和人生狀況漸漸升華到“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1]的境界。

這個單元在深層次上與第二單元相通,當然也有自身的獨立性:無論對將來就業從事物質產品制造還是從事精神生產,各種藝術美的修養都可能是彼時產生創造靈感的想象、聯想的“激發因素”,更是獲得人生品位提高的不可缺少的“營養能源”。

總之,三個單元各有任務又相互配合,原則是職業教育培養人才的總目標,目的是使學生經過審美修養教育實現最大受益,在專業提升和創造創新、素質“美化”和詩意人生等方面都成為符合未來要求的“真正合格”的藍領,在崗位上、人生中生產制造越來越美的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愉悅自己的心靈,扮靚自己的一生。

參考文獻:

[1]海德格爾著.孫周興譯.海德格爾存在哲學[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

猜你喜歡
教育策略高職教育教學改革
談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
對新環境下中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認識與探索
略論整體性視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淺析高職院校學生厭學現象及應對措施
論高職生未來職業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