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階段如何有效發揮“批評”的教育效應

2014-11-15 07:18劉文斌
文教資料 2014年20期
關鍵詞:情感交流批評方法指導

劉文斌

摘 要: 在高中教育教學中,批評是一種很必要的教育教學輔助手段。批評是建立在人格對等基礎上的思想情感交流與方式方法指導,老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發揮班集體的作用,營造一種適合批評生存的教育環境,根據學科特點,恰當適時地運用批評手段,往往會收到出乎意料的教育效果。

關鍵詞: 批評 情感交流 方法指導

高中教育有其特殊性,從教育對象來說,高中學生已經有了較完善的自我意識,相對初中學生來說,高中學生的奮斗目標、自我認識更明確,自我實現、自我尊重、自我維護的意識更強烈。從教育過程看,高中階段怎樣度過對學生的將來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高中學生學業負擔較重,壓力較大,自我排解能力不足,導致高中生在學習生活和人際交往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作為教學過程主導者的教師,在處理問題的過程中或多或少地都會用到批評這一教育方式,而作為一種教育教學的輔助手段,藝術地運用批評,往往會收到較好的教育效果。

高中學生的知識、品德、社會認知儲備已經達到一個相當高的水平,每個人的自我意識都較完善,同時高中生的社會集體認同感也達到一個較高的水平。由于知識和年齡的原因,高中生對班集體有更高的熱情,在班集體形成之初如果施行正確引導,學生會很快就找到集體的歸屬感,這種集體歸屬感會促使學生形成很強的集體意識,作為集體的成員,每一個人的身上都會表現出一種特有的集體榮譽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充分認識到學生集體認同意識所形成的相互影響作用,并且有效利用這種集體對成員、成員與成員之間的潛移默化的正面影響力量。

從集體的整體長效發展看,集體榮譽感和集體道德意識培養是很重要的。道德、人格、原則、底線是班級道德意識培養中很好的素材。這里所說的道德、人格、原則和底線不是心理學意義上的,而是出于班級管理中集體效應的培養而提出的四個具有高低層次區別的教學應用概念。相對來說,道德是一個比較高的要求,在班集體形成以后,要求班集體的每一個成員都努力成為有道德的人。至于道德的標準是什么,怎樣做才算是達到道德的要求,則沒有具體的參考,可以從一些具有典型意義的反面事例入手,對學生進行啟發,促使學生有自己的理解。人格是相對低于道德的一個層次要求,每一個同學都要保持自己健康獨立的人格,不管在學習還是在生活中,不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上,都要保持獨立健全的人格。人格是必須尊重的,任何人在人格上都是絕對平等的,不能侮辱任何人的人格,包括自己。原則和底線既是做人的要求,又是做事的要求,這兩個要求相對于道德和人格是逐層降低的。在人際交往中,在行事過程中,一定要堅持自己的原則,堅持本來該有的一種秩序,“不以規矩,不成方圓”,沒有原則的世界是混亂的,沒有原則的保證,就不會有成功的個體。底線則是最低的要求了,這里的底線不是法律意義上的形式條文的限制,而是思想層面學生個體為自己定下的心理底線,是絕對不能觸碰的紅線,是在任何時候都不能逾越的。在班集體形成之初,進行積極的宣講引導,得到集體成員的心理認同,在此基礎上,形成一種共同的班級認識。每個人在自己的心底都有或明或暗的自我定位和自我要求,在要求自我的同時也會感染影響身邊的同學,這樣整個班級就潛藏著一股涌動著的正能量。這種能量是一種集體約束的能量,是一種看不見的道德力量,來自于集體成員,又反過來約束集體的每一個成員的行為,保證班集體積極健康發展的方向。有了這種力量的保證,批評這種教育手段就有了生存的空間,任何老師在面對與這個班級學生有關的問題時都會比較容易解決。

對批評一詞的教學應用含義的正確理解是有效發揮其教學輔助作用的前提和基礎。教學應用中的批評不是盛氣凌人的呵斥,不是先入為主的責備,也不是身份不對等的道德說教。隨著學生自我意識的增強,這種建立在傳統意義上的理解不但很難發揮批評的教育作用,而且很容易引起師生之間的摩擦或沖突。從現代高中教學的層面講,批評應該是建立在人格對等基礎上的思想情感交流與方式方法指導。

首先,作為批評者的教師要給自己一個準確的定位,從人格和對話身份的角度講,師生之間是絕對平等的。批評的對象是學生的不當行為,而不是學生個體,錯誤是偶發的,是可以改正的,一時的錯誤說明不了什么,若能及時改正,有時候所犯的錯誤也會成為學生成長中的轉折點。批評總是“對事不對人”,在這種情況下,批評就有了通暢的理路,老師在使用批評這種教育輔助手段的時候,就不會再盛氣凌人、先入為主。其次,在批評學生之前,一定要明白批評的目的。為什么批評,批評中要解決什么樣的問題,如何才能達到教育的目的,這些都是教師在批評過程中應該思考的問題。明白了這些,批評的過程就有了線索,有了約束,直截了當。再次,要注意批評方式方法的使用。批評的目的在于提高,提高的前提是錯誤的改正。所以,在批評學生時,要注意方式方法的指導,讓學生明白為什么錯了,錯誤的代價,犯錯誤的必要性,如何才能避免這樣的錯誤,學生明白了這些之后,以后的學習生活中自然會避免類似的錯誤發生。從學生接受的角度講,要充分發揮思想情感交流在批評過程中的作用?,F代高中生自我意識很強,已經初步形成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對事情已經有了較獨立的價值判斷。在批評過程中,作為批評接受者的一面,他們會充分調動自己的知識儲備和價值標準思考老師的觀點。若不能很好地把握這個現實,老師在批評的過程中往往會被學生漠視,學生不為所動或口頭上接受,心里卻還是堅持自己的觀點,甚至會在自己固有認識的基礎上直言反駁,這是個體潛在的自我保護本能,是學生較強自我維護意識的表現。因此,批評者要注意方式方法,注意接受者思辨能力,否則不但達不到目的,反而適得其反,產生新的問題和新的對抗,影響教育效果。最后,批評是教育的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不能為了批評而批評。批評是眾多教育手段中的一種,是起輔助作用的教育手段,應該謹慎地使用。作為批評者的老師要正確認識批評在教育中的地位和意義,對批評的必要性和批評的預期效果要有準確的判斷,在批評中保持平靜的心態。批評的過程是知識的交流和情感的碰撞,學生犯錯誤是難以避免的,教師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教育本領,靈活自如地解決問題,并且享受問題解決所帶來的成就感,就不會為學生所犯的錯誤而大動肝火,保持冷靜的頭腦和平常的心態,保證在接下來的批評教育過程中有良好的心態,從而聰明巧妙地解決問題,達到教育的目的。

運用批評手段的同時應該重視自我批評的作用,老師要引導學生學會自我批評,教會學生反思自我,審視自我,正確認識自我。在養成自我批評的習慣后,學生在接受老師批評的時候就能先從自己的角度審視自己,反思自己的行為,師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就順暢了。老師也應該認識到自我批評的重要性,正確認識自己在事件中的地位和角色,認識自己在師生批評關系中應該發揮的作用,保證批評的客觀性和公正性。做到了這些,老師批評學生常犯的諸如大聲呵斥、道德說教、情感綁架、先入為主等錯誤就不會再出現。

在批評過程中,老師的態度應該始終是溫和的,語言是平靜的,不能尋求氣勢上的優勢,要從事理上說服學生,從靈魂深處打動學生,感染學生,讓學生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徹底反省,實現靈魂的升華。有這樣一個例子,一語文老師在講《祭十二郎文》這篇文章時,先做了大量鋪墊,要求學生結合預習,體會作者的處境和感受,理解文章中所表達的沉痛深情,然后請學生談自己的感受。有一個學生回答:“老師,那是他們家的事,和我沒有關系?!睂W生的回答出人意料,同學嘩然,這種回答很明顯與課堂氛圍不合,與本課的教學目的相悖,師生之間的對抗客觀上已經形成了,批評成了解決這個尷尬局面的唯一方式。該語文老師很平靜,深情地給大家講了一個故事:

昨晚,我讀到了一篇文章,“臺灣建國中學”的一次歷史考試中,考到了一個有關于甲午戰爭的題目,有位考生想到了日本侵華戰爭帶給中國人民的深重苦難,情難自抑,跑出了教室,在操場上失聲痛哭??荚嚱Y果很明確,這個學生沒有及格,但他對戰爭的認識,對家園的深情,對祖國的摯愛可能是那些考了滿分的同學也無法比擬的。是啊,戰爭過去了,那段血與火的歲月過去了,我們有幸生活在了幸福的年代,可我們能說那是那個時代的中國人的事,那是那個時代的事,和我沒有關系嗎?

說完后教室異常安靜,老師打破了這種安靜,回到了課文的學習上。課后第二天,那位學生給老師寫了一封信,他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感謝老師對自己的教育,說自己錯了……那不是一個學生對知識所該有的認識,是老師幫他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讓他認識到了自己肩上所應該承擔的責任,老師的話讓他很心動,回家后還給自己的父母講了老師的故事。我們姑且不論故事本身的真實性,在處理這個問題時,老師的心態、采取的方式、批評的深度和效果都是非常具有啟發意義的。

批評,作為教育教學中必需的一種輔助手段,運用得當會發揮出乎意料的教育效果,在日常教學中,要通過多種方式來營造良好的外在教育氛圍,把握好運用批評的時機,處理好批評的方式和程度,引導學生學會自我批評,在師生思想情感交流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認識錯誤,改正缺點,完善自我。

猜你喜歡
情感交流批評方法指導
優化教學互動,激活語文課堂
淺談如何指導初中學生寫書面表達
初中體育學習方法指導
談教師對學生的“批評”與“懲罰”
印媒:克里訪印“批評”莫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