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審美與時代的關系:以中國唐朝為例

2014-11-24 18:09于夢醒
黑龍江史志 2014年13期
關鍵詞:唐朝審美時代

于夢醒

[摘 要]對于美的思考是貫穿人類整個歷史的,也是深深植根于其所在的時代之中。唐代主要以豐腴富麗、雍容華貴為主流審美取向,這與其時代的開放自信以及國家前所未有的富強都是緊密相連。因此,不同時代的人們對于審美的看法也會局限于當時社會的發展程度,具有一定的特殊時代性。盡管審美文化是“一種更高的,更遠離經濟基礎的意識形態”,但它終究還是要存在于時代基礎之上。

[關鍵詞]唐朝;審美;時代

根據歷史記載,唐朝尤其是盛唐時期,是以豐腴富麗、雍容華貴為主流審美取向。如果仔細去觀賞唐代的繪畫、雕塑以及各式藝術作品所表現的女性形象,也都不難發現這一特征。

唐代以前,尤其是崇尚楚文化的漢代和盛行玄、道之學的南北朝時期,這兩個時代都是欣賞纖細、窈窕、輕盈、柔軟的體態,以及古道仙風的氣質,這始終是女性,甚至對整個社會審美的主流評價標準。到了隋代,纖細頎長的審美觀更為大家所普遍接受。然而,隨后的唐朝卻出現了在整個中國歷史上都獨樹一幟“以胖為美”的審美取向,卻也是有其出現的必然性。

初唐早期,其實也是秉承前代遺風,女子以腰肢纖細為美。從很多詩句中都可以找到印證,如劉希夷《春女行》詩中有“纖腰弄明月”,吳少微《怨歌行》“小腰麗女奪人奇”等詩句。然而唐人的女性審美觀很快就發生了變化。盛唐時代脫穎而出的兩位絕代佳人——女皇武則天和貴妃楊玉環,可作為“豐肥濃麗、熱烈放姿”審美的樣板。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雖然沒有現代科技記錄下她的真切容顏,但從史書中“方額、廣頤、鳳頸”的描寫中我們可以斷定,她的寬額頭、豐臉頰、圓渾而重疊的頸部及富態形象幫助她贏得了“媚娘”的地位,從而為她進一步接近權力中心奠定了基礎。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楊玉環,更是家喻戶曉的胖美人典范,史上無數文人墨客都曾描寫過這位美人的豐腴之態。白居易的《長恨歌》,雖說對楊貴妃的體態沒有過多的描述,但一句“溫泉水滑洗凝脂”,也可以讓人從字里行間體會到楊貴妃的豐腴。

這樣的“環肥”之美,興于盛唐,起自北方。首先,唐代繁榮昌盛、豐衣足食,是中國封建時代的頂峰,國家的鼎盛與糧倉的充足,是所有前朝所不能比擬的,正如杜甫詩句所記“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人們有吃飽穿暖保持健康豐滿體格的能力,并且唐代的開放與兼容并包、國力的強盛與文明發達,使唐人充滿自信,豐腴的體態正是體現這種自信與從未有過的能力的最好表現。當時崇尚的“豐腴富麗、雍容華貴”絕不單純是女性體態上的肥瘦,穿著上的遮露??梢哉f,這種審美取向是一種全方位的審美理念,體現的是一種全社會開放兼容、圓潤豐滿、高雅華貴的文化視野。唐都長安城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都城,馬路是最寬闊的,宮殿是高峻宏偉的,這一切體現了一個國家進入高度成熟、處于生命力最旺盛階段洋溢出的蓬勃朝氣和高度自信。唐人不但崇尚并且醉心于這種體現了氣魄、力量和張揚的美,比如唐人盛愛的牡丹,花型正是高貴豐滿,唐人塑造的駿馬陶俑都是膘滿臀圓,而唐代影響最大的顏體書法更是圓潤而渾厚。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也就不難體會到為何唐人有這樣的與先代不同的審美標準。

其次,統治者的血統也決定了唐人對健碩的體魄更加親近。唐代開國皇帝李淵的外祖父是鮮卑大貴族獨孤如愿,也就是說李唐皇室的血統中至少有一半是鮮卑血統。李唐王室由鮮卑游牧部落的關隴軍事集團起家入主中原后,依然是保持著游牧生活的一些習性的,喜歡欣賞牡丹,熱愛肥臀大馬,崇尚壯碩之美,而鮮卑族的游牧生活造就和需要的就是剽悍、健碩的體魄。因此,唐朝幾代國君均寵愛豐肥的女性也就不難理解了。并且,當時的唐代是高度開放的國家,是東方文明的中心,與130多個國家交往著,吸引著成千上萬來自世界各國的商人、旅行家、學者和不同信仰的宗教徒。譬如波斯就與唐朝交往很是密切,唐長安城里有著大量的波斯人居住。隨著西域人大量涌入,長安城中的生活方式也產生了變化,模仿體格普遍都比較大的“胡人”成為了時尚。

再次,盛唐時期并無過多憂患,社會安穩、風氣開放而有北朝尚武遺風,對女子的禁錮和約束也比較少,女性外出活動增多,也會常參加騎射一類的活動,因而體質健壯,身姿英挺。在恢弘壯闊,兼容并蓄,輝煌燦爛的盛唐氣象的熏染下,這樣一種前朝不曾出現的健康的、禁錮色彩淡薄的女性審美觀應運而生,可以說,是“這種現實影響了人們的審美情趣,而審美觀和時尚又反過來使女性刻意追求這種美”,這就更助長了女子健康、英武、豐碩美的傾向。

隨后而來的安史之亂是唐代,乃至整個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的轉折點,它打破了太平盛世,也擊垮了唐人的自信與豪邁,人們的審美心理也發生了極大的扭轉。就女性審美觀而言,纖瘦輕盈又逐漸取代了豐肥秾麗,再度成為流行時尚。但是這一時期的纖瘦不同于唐初乃至六朝的纖瘦羸弱,不勝羅綺,而是瘦勁輕盈。是一種度過頂峰之后,又回歸精神性追求的審美。比如中唐時期流行的柘枝舞就是一種著名的健舞,該舞動作矯捷,節奏明快,沒有一定的體力也是很難完成這樣的舞蹈的。

中唐女性從豐腴轉而以纖瘦輕盈為美的原因也有很多。首先,從經濟狀況看,中唐的經濟總體上已遠不如盛唐繁榮,當時社會的整體經濟狀況對中唐尚纖瘦的女性審美觀的形成無疑有巨大的影響。在國家強盛之時,主流審美是一種能體現國家風姿的富態之感,而在國家衰落不能再養育那么多優渥不作為的貴婦之時,體態輕盈瘦削,給人以如畫般可憐憫的窈窕女子則更符合社會的審美價值觀。其次,從政治狀況看,中唐社會動蕩不安,藩鎮割據,外族入侵,戰亂頻仍。輾轉逃難的社會現實要求逃難者必須動作敏捷,行動迅速,且在逃難途中長途跋涉,衣食無著是可想而知的。再次,中唐時期兵役繁重,男子多被征召服役,在男子被征召一空的情況下,女子就不得不從事農業生產了,這使得中唐女子的生活已完全迥異于盛唐時期豐衣足食的女性的閑適生活,大量而繁重的生產勞動無疑對這一時期女性纖瘦體態的形成有重大的影響。

猜你喜歡
唐朝審美時代
e時代
e時代
發揚藝術之光,讓美術滌蕩靈魂
唐朝休閑文化對后世影響幾何
e時代
職業中學美術鑒賞課教學探微
現代陶藝教學特點研究
唐朝三省制淺析
信安王祎傳小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