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博物館講解培訓工作的實踐探索與思考

2014-11-24 02:17劉德俠
黑龍江史志 2014年13期
關鍵詞:講解員

[摘 要]講解員是博物館與社會之間溝通的橋梁和紐帶,是博物館的形象窗口,講解員的綜合素質、服務態度、講解水平直接影響觀眾參觀效果。因此,博物館要做好講解員的講解培訓工作,發揮講解員在宣教事業中的關鍵作用。本文結合朝陽博物館講解培訓實踐,從培訓目標、培訓方法和培訓內容三方面探討如何培養一名優秀的講解員??傊?,博物館要明確培訓目標,掌握培訓方法,制定全面的培訓內容,以期為我國培養出更多優秀的講解人才,從而提升博物館的社會效益和整體形象。

[關鍵詞]朝陽博物館;講解員;培訓內容

博物館是征集、保護、收藏、陳列、研究文物的非營利性機構,面向社會公眾永久性免費開放。博物館為實現研究、教育、欣賞的目的,通過展出人類社會和自然的見證物來傳播知識,并為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提供服務。中華文明淵源流長,博物館記載了中華民族的發展軌跡,館中陳列的文物是回顧歷史、了解歷史、學習歷史的立體教科書。博物館講解員通過生動的講解讓觀眾身臨其境,觀眾的心緒被帶入到歷史文物相關的歷史背景中,從而實現文物、講解員、觀眾三者之間的情感交融。觀眾的參觀質量和情感體悟直接受到講解員服務水平的影響,講解員是博物館乃至國家地區的形象代言人。培養一名優秀的講解員,是博物館講解培訓工作的目標。當今時代日新月異,我國博物館講解員培訓要適應不斷提升的觀眾需求,積極創新培訓方式和方法,真正地提升講解隊伍的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

根據筆者在博物館講解培訓的多年實踐經驗,本文從培養目標、培訓方法、培訓內容三方面進行經驗總結,希望能給同行們提供一定的借鑒和思考,同時歡迎批評和指正。

一、明確講解培訓目標

博物館是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擔負著重要的社會教育功能。講解員是向社會公眾進行教育的直接傳播者,是溝通社會與博物館之間的媒介?,F代社會信息資源豐富,觀眾對講解員講解水平和服務態度的要求不斷提高。教科書式的生硬講解已經無法滿足觀眾需求,呼之而來的是具備生動、科學、全面、風趣的講解風格的優秀講解員。因而,博物館應加強對講解員的培訓工作刻不容緩,應采用科學規范的培訓方式。首先,博物館要結合自身發展和觀眾需求,明確講解員培訓工作的培訓目標。目前,我國博物館講解培訓目標分為長期培訓和短期培訓。

數月以內的短期培訓,是指通過標準化和專業化的培訓,讓新到講解員快速掌握基本的講解技巧,如吐字發音、走姿站姿、儀表禮儀等,講解員具備上崗資格后可立即投入到一般的講解工作中。朝陽博物館針對短期培訓制定了詳細的目標,通過短期培訓新講解員應滿達到以下目標:一要具備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講解員的發音要標準,吐字要清晰,語言要規范,內容要準確;二要具有良好的個人形象,講解員通過專業的形體訓練要做到走姿正確,步態輕而穩,胸要挺直,頭要抬起,面帶微笑,整個形體要呈現端莊大方的氣質;三要完成脫稿講解,通講整個博物館中陳列內容,并能因人施講,具備一定的講解風格。

5—10年的長期培訓,是指通過系統化的講解培訓培養出綜合素質好、講解水平好、服務態度好的“三好”講解員。經過長期培訓的專業級講解員除了具備過硬的業務能力,還要不斷地提升自我、開闊視野,熟悉博物館學知識、考古知識、文物保護知識,讓他們參與到文物挖掘和保護工作中,形成專業的全面的知識體系,深化自我對講解員職業發自內心的熱愛。

長期培訓目標和短期培訓目標要相互結合,通過完成一個短期目標來實現長期的目標,讓講解培訓工作科學有序地開展。目前,我國博物館講解培訓多局限于短期培訓目標,立竿見影的培訓固然重要,卻不能夠滿足當今社會的發展和觀眾的需求。博物館培訓工作者要立足長遠,主動了解觀眾需求,制定科學合理的培訓目標。朝陽博物館除了加強對新講解員的專業培訓,同時注重對在職講解員的培訓,不斷增強他們的業務能力和服務水平,形成了多層次全方位的培訓體系。

二、掌握講解培訓方法

在明確了培訓目標之后,博物館講解培訓工作應靈活使用有效的培訓方法,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個優秀講解員的講解培訓是一個長期的、系統性的過程。講解培訓可分為崗前培訓、崗位培訓、專業培訓。

針對新講解員的崗前培訓,朝陽博物館通常采用以下三個方法。

第一,合理分配培訓時間。朝陽博物館對新講解員的培訓分為上午和下午兩個時間段。上午時段,人體處在亢奮期應變能力強,講解員進行統一的聲音訓練、形體訓練、儀表訓練。下午時段,人體機能明顯困乏,講解員統一學習專業知識,了解館中陳列文物的資料。在其他時間,講解員可自行背誦講解詞。

第二,模擬化教學。針對新講解員對陳列內容的熟悉和了解程度,經過短期培訓,博物館針對新講解員對陳列內容熟悉和了解程度結合實物與必備知識內容,對講解員進行實地訓練,對每位講解員在講解動作進行現場訓練和指導,如講解時語速和發音方法。行為舉止,動作和手勢及講解棒運用時要規范,講解員要選擇合適講解位置等,強調指導儀表與禮儀上的細小動作。學習進度快的學員可提前進行模擬講解。

第三,新老搭配。由經過專業訓練且經驗豐富的老講解員對新講解員傳授經驗,采用新老組合的方式,老講解員在現場進行示范講解,幫助新講解員迅速適應崗位,發揮老講解員“傳、幫、帶”作用。

針對在職講解員的崗位培訓和專業培訓工作十分重要,在職講解員的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直接影響整個博物館的服務質量和整體形象。我國很多博物館不注重對在職講解員的進一步培訓,從而喪失了在同行業內的業務競爭力,折損了博物館社會效益的發揮。朝陽博物館定期組織在職講解員進行業務培訓和經驗交流,邀請館內受過專業訓練的專家級講解員現場授課和示范講解,同時邀請其他單位的優秀同行前來交流和切磋,一起分享工作中積累的經驗和教訓,從而取長補短增強館中講解員的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在遇到重要接待任務時,博物館提前組織模擬演練,發揮集體講解員的智慧,不斷優化講解內容,從而降低失誤。為激發講解員自我學習的熱情,博物館可以定期舉辦或者外出參加各種講解專業技能大賽,讓講解員不斷豐富閱歷,通過實戰對決來快速提升自我的技能。除了提升講解員的講解技巧,朝陽博物館還讓講解員深入到考古挖掘和文物普查和文物資料整理工作中。博物館創造條件激發講解員自我學習的積極性,通過不斷豐富自我的知識層次,從而成為一名專而全的博物館講解員。

博物館講解培訓工作要掌握科學方法,制定全面的培訓計劃,同時要熟悉培訓對象的個體特性,因人而異地靈活使用培訓方法,對優秀的苗子制定專門的培訓計劃,從而為博物館培養更多出類拔萃的講解人才。

三、合理制定培訓內容

博物館的講解員不同于景區的導游,它綜合了戲劇、播音、教師、演講等常用的專業技術手段,具有專業性、綜合性和藝術性。要想培養一名優秀的講解員,絕對不是博物館培訓者單方面的任務,被培訓對象也應養成自我學習和自我提升的意識,二者要形成全面的互動機制,共同制定講解員的培訓內容。為了適應多元化時代的多元需求,博物館講解員的培訓不應局限于專業素質培訓,講解員還要博覽群書豐富閱歷,積極參與到考古相關的工作實踐中,進而調動講解員自我學習的自覺性,改變我國以往單一、片面的培訓形式和內容。目前,我國博物館講解員培訓工作沒有形成統一、標準化的培訓方式,筆者結合多年的工作經驗,總結出以下幾點培訓工作應具備的培訓內容,在此拿來與各位同行分享交流,以期為我國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博物館講解員。

(一)基礎能力培訓

第一,語言表達能力培訓。培訓內容包括普通話矯正、語言發聲、聲調節奏控制。新講解員的表達要使用規范的語言,聲音和詞速要合適,以達到聲情并茂的講解效果。朝陽博物館宣教部會為每個新講解員發放書面材料和語音資料,讓學員一起練習標準普通口訣、繞口令,并組織詩文朗誦。

第二,禮儀儀表培訓。開設形體課程和禮儀課程。通過形體訓練,講解員的行為舉止,包括手勢、講解棒的運用要從容熟練。講解員要抬頭提胸面帶微笑,處事不卑不亢,友善親切地接待觀眾,呈現出良好的儀態和姿容。禮儀課程上,講解員要認真學習不同民族、國家和地區的社交禮儀,讓來自不同地方的觀眾受到賓至如歸的接待。同時,教授服飾搭配技巧和化妝技術,讓講解員妝容美麗,從而吸引觀眾的注意力,讓講解內容深入人心,達到良好的教育教化效果。

(二)綜合素質培訓

第一,強化游客服務意識。觀眾來到博物館參觀,講解員要為游客提供真誠、全面、熱情的服務。講解員要站在游客的角度,想游客所想,急游客所急,充分調動游客的內心情緒,形成良性的互動和交流,讓游客在講解工作的每個細節中都能感受到和諧的氛圍。博物館講解培訓中除了不斷強調講解員的服務意識,更重要的是講解員以標準化、專業化、人性化、藝術化的講解來確保服務質量。具體來說,講解員在工作中要做到“四到”,即心到、眼到、口到、手到。所謂心到,是指講解員要站在游客的角度,采用換位思考的方式設身處地為游客著想,從而激發講解員強烈的責任感;所謂眼到,是指講解員要善于觀察,及時發現游客的特殊需要,如行為不便、身體異樣、情緒變化等,留心館中展區存在的衛生問題、設施損壞等問題,完善工作中的每一個細節;所謂口到,是指講解員在現場要因人施講,講解內容要和觀眾情緒、館中環境等達成統一和諧的意蘊,讓游客深入情境中獲得良好的心靈體驗;所謂手到,是指講解員的手勢、站姿、行為舉止都要融入情境,從而達到完美的講解效果。講解員要在工作細節中嚴格落實“四到”,逐漸地將為游客服務的意識根植于心貫徹于行。

第二,拓展知識層次。博物館可組織講解員到考古現場去參觀和學習,了解發掘程序、熟悉出土文物的價值和意義,讓死記硬背的講解詞生動具體起來,有利于講解員在講解中加入自己的體悟。講解員還要學習文物保護和館藏的基礎知識,熟悉博物館內部陳設格局,對所陳列的文物及相關的歷史背景知識要爛熟于心。博物館可定期開展讀書交流會,講解員可以相互分享學習心得,讓知識體系不斷優化而不是僵化。

第三,組織參加技能比賽。博物館可以獨自舉辦講解技能大賽,也可以參加更高層級和更高地域的比賽。通過比賽的形式,調動博物館中講解員的競爭意識,激發講解員不斷提升自我業務能力的積極性。在比賽的過程中,可以開拓視野并學習到同行們的高超技巧,取長補短,從而達到相互促進的效果。

第四,熟悉當地歷史民俗。講解員要走出博物館,主動深入到當地民眾的生活中,去了解當地獨特的文化歷史和風俗民情。朝陽博物館中主要展示以紅山文化、三燕文化、大唐文化和遼文化為主題的文物,有銅器、陶瓷器、書畫、古生物等展品,館中的講解員要對朝陽區以及周邊地區的風俗民情相當了解,并且熟知各種文化中的歷史故事,以便在講解過程中引經據典生動串聯。

第五,豐富自我才藝。博物館講解員是一項綜合要求較高的工作,為了調動游客積極參與到情境中,講解員可通過展示個人才藝的方式來縮短思想和情感的距離,從而打破沉悶的交流語境。

第六,提高政治思想素質。培訓工作中,要樹立講解員的愛國思想,并宣傳講解與博物館、文物保護等相關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從而增強講解員的法律意識。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培養一名優秀的博物館講解員是一個系統的、長期的工作,博物館要明確培訓目標,掌握培訓方法,制定全面的培訓內容。在培訓中,加強專業知識和綜合素質的培養,鼓勵講解員不斷提升的業務技能和綜合素質,開展交流活動和技能大賽,促進講解員不斷提升業務技能,形成獨具一格的講解風格。講解員是博物館的名片,博物館應積極改進和創新培訓體制,調動講解員自我學習和培訓的自覺性,共同制定出符合實際的合理地培訓內容,以期為我國培養出更多優秀的講解人才,從而提升博物館的社會效益和整體形象。

參考文獻:

[1]安慧.關于博物館講解員專業素養的培訓分析[J].西江月.2013(24).

[2]張萬利.淺談博物館講解工作[J].大眾文藝.2011.(22).

[3]胡銀燕.淺談博物館講解員的藝術與修養[J].南方論刊.2011(2).

作者簡介:劉德俠(1964-),女,遼寧朝陽人,朝陽博物館,館員,大學本科學歷,研究方向:博物館講解。

猜你喜歡
講解員
爸爸來當講解員
博物館當講解員
團江西省委 以“匠心”鑄“紅心”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提升專業素質講好紅色故事
有意思
黃果樹瀑布現“天價”特級講解員
石林風景名勝區講解員管理探究
地質博物館講解員隊伍建設存在問題及對策
博物館講解員的素質培養
我當小講解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