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糖波動性與糖尿病并發癥的關系及其干預措施

2014-12-08 16:07曾秀偉
中國實用醫藥 2014年33期
關鍵詞:波動性丙二醛高血糖

曾秀偉

血糖波動性與糖尿病并發癥的關系及其干預措施

曾秀偉

糖尿病慢性并發癥的形成不僅與血糖濃度有關,而且與血糖忽高忽低有密切關系, 尤其因治療不當而引發的低血糖。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 血糖波動相對于穩定性高血糖更能導致糖尿病患者發生慢性并發癥。糖尿病患者血糖忽高忽低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未達到治療效果的餐后高血糖和治療不當導致的低血糖。為了減少糖尿病并發癥, 應加強對血糖波動的進一步認識。

血糖波動性;糖尿病并發癥;干預措施

眾所周知, 糖尿病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因為長期高血糖導致的視網膜、腎、神經及血管等各種并發癥。高血糖主要通過兩種形式損傷糖尿病患者的血管, 即持續性血糖升高與波動性高血糖[1]。血糖忽高忽低主要是觀察全天24 h的血糖波動曲線, 尤其是餐后高血糖, 同日及非同日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的差異較大。血糖的過度波動對靶器官的影響, 已倍受人們的關注。

1 波動性高血糖與血管內皮功能

基礎研究證實, 除高血糖可誘導血管內皮功能紊亂而損傷內皮細胞外, 波動性高血糖對內皮損傷更為嚴重。組織細胞長期處在高血糖狀態下, 可以產生一種適應能力, 而當血糖反復波動時, 這種適應能力就會下降, 從而加重血管內皮細胞的損傷, 促使血管并發癥的發生及發展。Risso等[2]對細胞活力、DNA的片段、細胞周期、形態及凋亡進行檢測,發現血糖忽高忽低較恒定高血糖更易使人臍靜脈內皮細胞凋亡, 對內皮細胞的毒性作用更大。劉江華等[3]研究, 分別檢測在正常和高血糖交替(5 mmol/L和20 mmol/L)、持續性高血糖(20 mmol/L)環境下, 人臍靜脈內皮細胞合成的一氧化氮、前列腺素及培養液中丙二醛的含量。研究發現, 波動性高血糖能更顯著地降低內皮細胞生成一氧化氮和前列腺素, 同時增加丙二醛的含量。由于丙二醛與細胞膜脂質的氧化程度直接相關, 以此推斷血糖波動對血管內皮細胞的損傷效應更強。眾多研究顯示血糖忽高忽低與糖尿病并發癥發生、發展相關,但具體機制仍不清楚, 推測可能是由于機體在慢性高血糖狀態下, 有一些反饋調節作用, 也可能由于波動性高血糖的餐后高血糖、胰島素抵抗、炎性因子等增多有關, 促使糖尿病血管并發癥發生、發展。

2 控制血糖波動的措施

引起血糖波動較大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①患者自身的胰島功能受損, 導致胰島素分泌減少, 對血糖的調節能力下降;②飲食控制不理想、未堅持運動、未合理用藥、情緒及天氣的變化、酗酒、失眠等原因, 這些均可引起血糖的波動。合理的治療應該是降低高血糖和減輕血糖的波動。

2.1 改變飲食結構, 控制總熱量與葡萄糖指數, 進食要定時定量, 少量多餐?;蛘邞忙?糖苷酶抑制劑, 代表藥物是阿卡波糖, 此類藥物在腸道內能夠競爭性的抑制葡萄糖甙水解酶, 降低多糖及蔗糖分解成葡萄糖, 使糖的吸收相應減緩,因此可以很好的降低餐后血糖, 同時還有利于降低下一餐前的血糖。

2.2 甘精胰島素或地特胰島素均為長效胰島素, 很好的模擬了基礎胰島素的分泌情況, 沒有出現明顯的血藥濃度高峰,作用持久且平穩, 不僅使空腹血糖得到了嚴格控制, 還很好的減少了血糖的波動性?;蛘邞梅腔请孱愐葝u素促泌劑格列奈類, 其可增加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4]。此類藥物主要是通過與胰島β細胞膜上的磺酰脲受體結合, 刺激胰腺在進餐后更快、更多地分泌胰島素, 從而有效地控制餐后高血糖, 并且在單獨使用時, 一般不會引起低血糖。全天的血糖波動曲線較小。

3 小結

降低血糖的波動性已成為糖尿病治療的主要目標之一,既要關注血糖的達標情況, 又要注意其是否波動, 確保血糖能夠平穩下降。正如對高血壓動態血壓監測的認識一樣, 動態血糖檢測技術也將進一步被重視, 國際上已提出了“精細降糖, 平穩達標”這一新的治療理念, 對血糖波動的正確認識將對糖尿病并發癥的研究具有重大意義。

[1] Del Prato S.In serch of normnglycemia in diabetes:controlling postprandial glucose.Int J Obes Relat Metab Disord, 2002, 26(Suppl 3):S9-S17.

[2] Risso A, Mercuri F, Quaqliaro L,et al.Intermittent high glucose enhances apoptosis in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inculture.Am J Physiol Endocrinol Metab,2001,281(5):E924-930.

[3] 劉江華, 宓寶斌, 廖二元, 等.波動性高糖對內皮細胞血管舒張因子合成的影響.中國動脈硬化雜志, 2006, 14(1):55-56.

[4] Owens DR.Repaglinide-prandial glucose regulator:a new, class of oral antidiabetic drug.Diabet Med, 1998, 15(Suppl 4):S28-36.

2014-07-24]

066100 北京軍區北戴河療養院(281醫院)內分泌科

猜你喜歡
波動性丙二醛高血糖
血糖超標這些都不能吃了嗎
基于人民幣兌歐元的馬爾科夫機制轉換的外匯匯率波動性研究
[CX2]NaCl脅迫對萌發期甜高粱和春小麥生理生化特性的影響
[CX2]NaCl脅迫對萌發期甜高粱和春小麥生理生化特性的影響
基于滬深300指數的價格發現及波動性研究
基于SV模型的人民幣理財產品收益率波動性研究
棉花市場價格波動性及經濟風險分析
UCP2基因敲除小鼠在高血糖加重腦缺血損傷模型中的應用
高血糖相關偏身投擲和舞蹈癥的CT及MRI表現
不同水平控制應激性高血糖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預后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