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用先進的水文化指導水利改革與發展研究

2014-12-25 01:25張華東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4年37期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規劃研究

張華東

摘要:可持續發展是我國政府根據基本國情所制定的一項重要國策,為了進一步加大這一國策的實施力度。我們要以建設為基礎,以管護為重點,以提高水利工程為長遠目標,注重高質量、高標準的水利工程的建設。對于工程水文及水利規劃,應該做到與時俱進,適應經濟的發展速度,實施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國策,加強對農田水利的規劃和構建。本文闡述了水利工程可持續發展的內涵,剖析了工程水文和水利規劃可持續發展的方向,構建出全新的工程水文及水利規劃的內容體系。

關鍵詞:工程水文及水利;規劃;可持續發展;研究

中圖分類號:TV文獻標識碼: A

水是與一切生命活動息息相關的自然資源,在地球上,哪里有水,哪里就有生命,一切生命活動都是起源于水的。水是用來浸泡文明種子的,從一開始便與人類生存發展乃至文化歷史形成了一種不解之緣,歷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國都是建立在容易生存的河川臺地附近。我們偉大的祖國疆域遼闊,大大小小的江河湖泊縱橫交錯。數千年來,中華民族擇水而居,與水為伴,黃河流域與長江流域孕育了燦爛的古代中國的文明。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發展之本。興水利、除水害,事關人類生存、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歷來是興國安邦的大事。在認識和改造自然的過程中,先民創造了既絢爛多姿又具有獨特內涵的中華傳統文化。而水,不僅影響了中國文化的產生,而且隨著歷史的演進,已成為中國文化所闡釋的一個重要“對象主體”,并使這一文化體系生發出一種特異的藝術光彩,這就是博大精深的中國水文化,它已成為五千年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始終對民族文化的發展壯大起著特殊的影響和作用。

一、水文化的特點

水文化作為我國眾多文化中的一種,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與水的斗爭中形成的關于水的各種傳說、民謠、小說、詩歌、繪畫、音樂、舞蹈、雕塑等藝術形式的總稱,是指人類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積累起來的關于如何認識水、治理水、利用水、愛護水、欣賞水的物質和精神的總和。只有自然之水與人發生了聯系,人們對水有了認識、思考,人們有了用水、治水、管水、護水、賞水、樂水的行動實踐,才會產生水文化。也就是說,水文化是伴隨著人類的水實踐活動產生的,水文化的主體是人,水文化反映的是人與水的關系,也是人與人的關系。從水利的角度講,水文化是人類對社會各個時代和時期水環境觀念的外化,是人類為適應自然生態水環境和滿足興利除害需求的一種方式,也是人類指導自身行為和評價水利工程、水利事業的準則,以及人與人之間對于在從事水利工程建設和水利事業工作活動中,進行經驗交流和總結與評估其效果、效益及其價值的準則。同時,水文化也反映著人類社會各個時代和各個時期一定人群對自然生態水環境的認識程度,以及其思想觀念、思維模式、指導原則和行為方式。中國的水利工程、水利事業與水文化具有我國民族的特點,中華民族自古迄今在對于水的領悟規律過程中所建立起來的帶有獨具中國特色的觀念,從而形成中國水文化的重要內涵之一。

二、水利建設及水文化的發展歷史

我國治水歷史非常悠久,治水經驗十分豐富,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中華民族燦爛悠久的文明史,從一定意義上說就是一部興水利、除水害的歷史,也是水文化不斷繁榮進步的歷史。

我國水利建設歷史可追溯到四千年前,由遍布我國各?。ㄗ灾螀^、直轄市)的遺址可以明顯地看出,遠在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全國幾乎每處江河、湖泊和宜牧草原,都有先民活動的遺跡分布,這可以說明,原始社會人類活動的分布都是與水源的分布共生的。世代相傳的大禹治水,就是典型的原始社會的水文化。

進入奴隸社會,有記載可查考的最早的水利設施約在公元前兩千年前,典型的河南登封龍山文化,就有鑿井技術和陶制排水管道的記載。特別是在春秋戰國時期,秦國郡守李冰興建都江堰工程,鄭國修建的鄭國渠,楚國修建的芍陂等,至今仍存在,經擴建、改造和發展,繼續為人民造福。這些都表現出我國奴隸社會時期水文化的主要特征。

秦始皇統一中國,為統一治理江河,發展灌溉創造了條件。此時期的水文化為適應自然、滿足人口增加及安居樂業的需求,對江河堤防實行“決通川防,夷去險阻”;水文化的代表性灌溉工程有關中的鄭白渠、成國渠,以及為開拓嶺南修建的靈渠,使湘漓通航。之后歷朝歷代都把興修水利、治理江河放到頭等位置。隋煬帝修通了南北大運河;南宋時期大規模修堤圍墾,建設海塘,以及著名于后世的以范仲淹命名的“范公堤”等。得益于水利工程和水文化的發展,元代屯田,不僅在西北,而且還擴展到東北和西南邊疆。明嘉靖二十一年,更把荊江大堤連成整體,又修筑武漢市堤、黃廣大堤,以及安徽同馬大堤和無為大堤,康熙和雍正年間,又撥??钚拗V堤圍,修堤圍墾極盛,出現“湖廣熟,天下足”的盛世。封建社會的水利工程與水文化相互交融,充分反映了當時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面貌。唐詩、宋詞,人文傳記和小說的興盛,以及李白、杜甫、王羲之、柳宗元等詩詞和書法家都給后世留下了大量有關水利方面的文筆墨跡;《 紅樓夢》、《水滸》、《三國演義》、《西游記》等名著中,都有很多有關水的精彩描述。此時期水文化充分反映了封建盛世的思想意識、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

我國近代水利始于公元1840年鴉片戰爭后。不少有識之士憂國憂民,獻身水利,運用近代科學技術和材料興修水利工程,以減輕水旱災害。其中以李儀祉先生為代表,在楊虎城將軍的支持下,建成了我國第一個大型灌區涇惠渠,以及渭惠渠和洛惠渠等灌區,成為當時我國水文化的主要民族特征。

新中國成立后至今,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一貫重視水利建設,我國水利面貌發生了巨大歷史性的變化,“其功不在禹下”。進入21世紀,黨中央又多次強調,水利不僅是農業的命脈,更是社會發展和國民經濟的基礎設施,要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上,又強調“水是人類生存的生命線,也是農業和整個經濟建設的生命線”,要求把解決水的問題“作為我國跨世紀發展目標的一項重大戰略措施來抓”。水利部還提出了由工程水利向資源水利轉變,由傳統水利向現代水利和可持續發展水利轉變的思路,以不斷提高水利工程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許多水利工程都已聞名于世界,如小浪底工程、三峽工程、南水北調工程等。水文化更是展現出奪目的光采,在文學、戲劇、曲藝、電影、電視、音樂、舞蹈、美術、攝影、書法、雜技、群眾文化中都有不少以水為題材的好作品,初步形成了由社會文學藝術界和水行業的文學藝術工作者共同組成的水利文學藝術大軍。

三、以先進水文化引領水利事業科學發展、和諧發展

在當代中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和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在全面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熱潮中,水文化建設不僅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而且對推動水利又好又快發展,日益顯示出其越來越重要的支撐作用。水文化建設是水利建設的重要內容,水文化產業是水利發展的支柱產業,水興則水文化興,水文化興則水利事業興,水利事業興則國興、百業興。在大力加強民生水利建設,加快推進傳統水利向現代水利、可持續發展水利轉變的新形勢下,迫切要求以先進水文化引領水利事業科學發展、和諧發展。

以先進水文化引領水利事業,要不斷豐富完善可持續發展治水思路和新時期治水方略,加快推進民生水利發展。要借助水文化的各種表現形式,集中反映水利工作方針以及可持續發展治水思路,讓廣大水利干部職工全面把握可持續發展治水思路的核心理念、本質特征和實踐要求,深刻認識民生水利的豐富內涵、時代特點和重點任務,進一步明確新時期水利發展的科學定位、發展戰略和發展重點。要通過水文化建設,開闊眼界,拓寬思路,啟迪思維,不斷深化對自然規律、經濟規律、社會規律和水利發展規律的認識,牢牢把握水利發展與改革的階段性特征。要善于從人與自然關系的發展變化中審視水利實踐,正確處理水資源開發利用和節約保護的關系;善于從服務民生、改善民生的角度審視水利實踐,始終把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擺在水利工作的突出位置。要在群眾中廣泛開展豐富多樣的水文化活動,把治水實踐中的新認識、新做法、新精神提煉升華為全社會共同的文化認知,促進社會公眾對可持續發展治水思路和民生水利的認知和支持,推進傳統水利向現代水利、可持續發展水利轉變。

在推動傳統水利向現代水利、可持續發展水利轉變的關鍵時期,我們要善于從文化角度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水的關系,轉變水事觀念,實現人水和諧。要增強全社會的水患意識、水資源意識、水生態意識、水危機意識、愛水惜水節水意識,引導人們逐步形成符合生態文明要求的用水意識、用水習慣和價值體系,推進節水防污型社會建設。進一步提高水利工程對生態和文化的承載能力,切實加強傳統水利遺產的發掘和保護,實現水、水工程與水生態、水環境、水景觀的有機結合,實現水利與園林、治水與生態、親水與安全的有機結合,在保障工程安全正常運行的狀態下,使風景優美的河道成為人們陶冶性情的好去處,使水利工程成為人們賞心悅目的好風景,使清新靚麗的水利風景區成為人們休閑娛樂的好場所,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提高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把文化的元素滲透到水利工作的各個方面,滲透到水利建設的各個環節,展現現代水利建設的文化內涵,彰顯水利工程的文化功能。這是發展現代水利、堅持走可持續發展水利之路的必然要求。

當今,文化、經濟、政治的相互交融在提高綜合國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文化的力量,深深地溶入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水文化作為反映水事活動的社會意識,必然對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產生重大影響。因此,大力加強水文化建設, 關系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關系現代水利、可持續發展水利事業。我們要把水文化作為人、水、社會、經濟、文化之間的結合點和支撐點,為水利事業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文化支撐和保障!

結束語

傳統的工程水文及水利工程已不再適合當代的發展要求,與可持續發展理念相悖。新型的工程水文及水利工程不僅能夠使生態資源保持健康平衡的水準,還能更合理的促進經濟的發展。它的可持續規劃能夠形成全面服務社會各行各業的良好局面,有效的對水資源利用進行利用,更加優化了資源水利,環境水利,生態水利,現代水利體系建設?,F代水利的核心思想“可持續發展水利水電工程”已經逐步滲透進人們的觀念。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可持續發展的工程水文及水利規劃方案將會實施到現實生活當中去。

參考資料:

陳 雷《弘揚和發展先進水文化 促進傳統水利向現代水利轉變》

李在山《加強水文化建設 推動水利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唐克平《淺談當代水文化建設著力點的基本內容》

梁 標《水文化的內涵及其對水利事業發展的意義》

猜你喜歡
可持續發展規劃研究
Chin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olution
誰說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對周期函數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與應用
中小家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研究
全球資源治理中的中國角色與愿景
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可持續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