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烏爾塔神話——兩河文明征服開發周圍區的象征表達

2015-01-06 02:12高文寶吳宇虹
古代文明 2015年3期
關鍵詞:阿薩烏爾神話

高文寶 吳宇虹

寧烏爾塔神話——兩河文明征服開發周圍區的象征表達

高文寶 吳宇虹

提 要:兩河流域文明的神話是人類最古老的神話遺產,其中的寧烏爾塔神話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梳理并釋讀了現存關于這位大神的楔文泥板文學作品,對這位兼具毀滅的戰神和開發的農神兩種形象的大神之身份、地位、故事進行了詳盡的分析,在透視其破除舊的原始部落文明,建立奴隸制文明作用的基礎上,指出了其似乎矛盾身份背后的統一性。此外,本文通過對寧烏爾塔神話中的故事背景、地域、情節和物質的探討,展現并分析了兩河流域文明通過對其周邊地區進行征服、原材料貿易、發展水利和農牧業開發等活動,在西亞地區文明沖突與交流方面發揮中心輻射作用的基本事實。

兩河流域;神寧烏爾塔;戰神農神事跡;征服;開發

古代兩河流域文明的人民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化。然而,近現代人對這人類最早起源的文明的真正認識始于考古發掘和楔形文獻釋讀。經過歷代亞述學者的不斷努力,兩河流域文明所創造的文字被釋讀了,文字材料被了解的越來越多。楔形文字的成功釋讀揭開了兩河流域文明研究的序幕,釋讀數十萬泥板文書使人們重新發現了這一古老文明的多種內涵。神話著作就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亞述學通過對兩河文明的神話文學作品的釋讀,使現代人對兩河神話的內容有了一個基本的認識。然而,神話的虛無縹緲特性使對它研究永遠面臨著嚴重的挑戰。本文選取兩河神話中的大神之一的寧烏爾塔進行研究,希望對這一神明的基本性質和現實作用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和了解,并試圖從他的神話故事中尋找兩河流域人民的精神、思想和價值觀。

神寧烏爾塔的蘇美爾語原文為dNin-urta,楔形符號是,意為“大麥穗的主人”,指示了他的農神性質??迫R最早在《耶魯字音表》(Yale Syllabary)將神寧烏爾塔的符號dNIN.IB讀為dNin-urta;1A. T. Clay,Miscellaneous Inscriptions in the Yale Babylonian Collection, New He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15, p. 97 ff.在當時,有學者認為,神寧烏爾塔是月神或太陽神,但后被證明是錯誤的觀點。其后亞述學者們對神寧烏爾塔進行了不斷的研究,最近的阿努斯(Annus)《神寧烏爾塔——在古代兩河流域的神話和王室理念中》一書運用原始的楔文神學作品,對神寧烏爾塔進行了詳細而系統的研究。2Amar Annus,The God Ninurta in the Mythology and Royal Ideology of Ancient Mespotamia, State Archives of Assyria Studies, Vol. XIV, Helsinki: University of Helsinki, Neo-Assyrian Text Corpus Project, 2002.神寧烏爾塔是一個很清晰的蘇美爾語名字,其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蘇美爾城邦時期,是兩河宗教祭祀中心尼普爾的城神之一。

在國內,王穎杰博士的論文《寧烏爾塔神小議》談到寧烏爾塔的主要功績是鎮壓妖怪、消滅妖怪制造的混亂和造福人類,介紹了對寧烏爾塔的祭祀活動。1王穎杰論文中提到當時人們每年定期舉行二月慶典祭祀寧烏爾塔,本文作者沒有找到支持這一說法的任何原始文獻。其文章中引用的文獻號為PDT 1, 565的泥板的月份是三月,而不是二月。此外這塊泥板主要是為諸神獻祭,寧烏爾塔只是其中的一位神靈。這些都不能說明二月慶典是專門祭祀寧烏爾塔。參見王穎杰:《寧烏爾塔神小議》,《歷史教學》,2008年第12期。她談到寧烏爾塔的地位,認為他既是尼普爾的城神,還是尼普爾城的保護神。2王穎杰論文在關于寧烏爾塔的地位一節中存在問題:一、她提到的《寧烏爾塔的耕地》、《拉旮什的統治者》、《農夫的教育》和《天文學綱要》這四個文獻并沒有提供出處,不易找到原始文獻;二、她提到寧烏爾塔和墨丘利是同一個星星,證據不足,墨丘利是希臘水星,與兩河戰神寧烏爾塔相差甚遠;三、她提到寧烏爾塔是天狼星,沒有給任何證據或引用,可能是她的誤譯。然而,寧烏爾塔神是神王恩里勒(dEnlil)之子,他與其父同被認為是尼普爾城的城神;在蘇美爾時期,他還被認為是吉爾蘇(?irsu)城的保護神。然而,王穎杰論文還提到寧烏爾塔神具備醫神和智慧之神的角色,本文作者沒有找到任何文獻支持這一說法,不敢茍同。本文試圖從釋讀楔形文獻中有關寧烏爾塔的神話和其它作品開始,對這一重要神明的事跡進行一個新認識并對此進行新的解釋。

一、神寧烏爾塔身份的確認

寧烏爾塔作為兩河流域神話體系中的主要角色之一,他的神話被保留在以下幾種經典文學作品中:1)《安祖大鵬史詩》(Epic of Anzu,見下節);2)《寧烏爾塔的長歌》(A?ìr-gída3?ir-gida、?ìr-gíd-da、?ìr-gíd-du是一種文學作品創作的類型,漢譯為“長歌”。見于《賓夕法尼亞蘇美爾語詞典》(The Pennsylvania Sumerian Dictionary),網址為http://psd.museum.upenn.edu/epsd/nepsd-frame.html。在以下幾部作品中,Tigi即鼓或其他樂器;歌曲的類型,也可以翻譯為一種作品或樂器的類型,bal-bal-e、?ir-nam?ub=?ìr-nam-?ub=?ìr-nam-?u-ub、?ir-sud都可以譯為一種文學作品創作的類型,漢譯為長歌。toNinurta=Ninurta A);4A?ir-gidato Ninurta(Ninurta A),原文見《牛津大學蘇美爾文學電子文本庫》(The Electronic Text Corpus of Sumerian Literature,網址:http://etcsl.orinst.ox.ac.uk),Ninurta A-G見于ETCSL. 4.27.01, 02, 03, 06, 07;A Hymn to Ninurtain ETCSL. 4.27.a;Ninurta’s Return to Nibru:A?ir-gidato Ninurta(An- gim)、Ninurta’s Exploits:A?ir-?ud (?)to Ninurta(Lugal-e)、Ninurta and the Tuetle分別見于ETCSL. 1.6.1- 3。3)《寧烏爾塔去埃瑞都的旅行》(Ninurta’s Journey to Eridug:A?ìr-gída toNinurta=Ninurta B);4)《寧烏爾塔的贊美詩》(A Hymn to Ninurta=Ninurta C);5)《寧烏爾塔的tigi詩》(A tigi to Ninurta=Ninurta D);6)《寧烏爾塔的balbale歌》(A balbale to Ninurta=Ninurta F);7)《寧烏爾塔的?ìrnam?ub長歌》(A?ìr-nam?ub toNinurta=Ninurta G);8)《寧烏爾塔的贊美詩》(A Hymn to Ninurta)(破損嚴重);9)《寧烏爾塔凱旋尼普爾》(Ninurta’s Return to Nippur:A?ìr-gidato Ninurta=An-gim,見下節);10)《寧烏爾塔的功績》(Ninurta’s Exploits: A?ir-sud(?)to Ninurta=Lugal-e,見下節);11)《寧烏爾塔和海龜》(Ninurta and the Turtle)。除以上的蘇美爾語和阿卡德語的楔文作品以外,還有很多涉及神寧烏爾塔的文獻記載,這里不再多述。早王朝拉旮什城邦(Laga?)第一王朝諸王(約前2350年)的銘文和庫提統治時期的拉旮什第二王朝(約前2150年)的古地亞(Gù-dé-a)的一些為寧吉爾蘇(寧烏爾塔在吉爾蘇的名)修建神廟的銘文,是提到寧烏爾塔的較早的史學證據代表。

寧烏爾塔也是重要蘇美爾城邦拉旮什的主神,由于城邦的首都是吉爾蘇,在那里,他被稱為“寧吉爾蘇”:dNin-?ír-su,意為“吉爾蘇城的主人”。最早,寧烏爾塔在法臘(Fara, 舒如帕克的遺址)出土的最古老的兩河流域的神名表(約前2600年)中被提到。布萊克(Black)和格林(Green)在《古代兩河流域的神祗、魔鬼和象征》中的寧吉爾蘇的詞條寫道:

神寧吉爾蘇,他以寧烏爾塔神的本地形式在早王朝時期到古巴比倫時期都是非常重要的神。他是拉旮什城邦的諸神中最突出的一個神……在吉爾蘇,他被認為是神王恩里勒之子,巴烏(dBau)的丈夫,南篩(dNan?e)和尼薩巴(dNisaba)女神的兄弟。1J. Black and A. Green, Gods,Demons and Symbols of Ancient Mesopotamia, 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2003, p. 138.

最早在薩爾貢時期(前2291—前2236年),寧烏爾塔就等同于寧吉爾蘇(CT 25 13:29)。在古代蘇美爾,每個城邦都有其崇拜和供奉的城神或主神。在尼普爾城,寧烏爾塔是以恩里勒神王之子的形象出現,也被奉為尼普爾城的城神。在拉旮什,他被尊稱為寧吉爾蘇的原因是當時人們認為城神是該城的主人。對于寧烏爾塔和寧吉爾蘇神的同一身份,王穎杰論文并未提及。

關于神寧烏爾塔具體屬性以及他在兩河流域神系中的地位,本文作者選擇一些文學作品的選段為證據進行分析,來說明寧烏爾塔的戰神和農神屬性。

《寧烏爾塔的長歌》(第1—8行):“勇士寧烏爾塔是神恩里勒的高貴之子、憤怒的公牛、天生的王子、舒美沙廟的彰顯的英雄和山房廟的光榮、2舒美沙廟,蘇美爾語是é-?u-me-?a,是寧吉爾蘇神在尼普爾的神廟。é-kur,是在尼普爾的恩里勒的神廟,譯為“山房廟”。心思縝密的法官和諸神之中的……國王、沖撞敵人的公牛和腳踏反叛國家之人。寧烏爾塔這舒美薩廟之主人坐在天上的寶座上?!?/p>

《寧烏爾塔的長歌》(第19—22行):“諸神之主、天神安的大英雄和恩里勒的大神、神寧烏爾塔是埃庫爾廟的高大之子,他親生父親的榮耀?!?/p>

《寧烏爾塔的贊美詩》(第67行):“寧烏爾塔是神恩里勒的右臂和沒有對手的青年人?!?/p>

《寧烏爾塔凱旋尼普爾》(第2—6行):“神恩里勒所創造和寧圖爾所誕生的和安努那眾神中的最有力者突出于高山之中,他發出令人敬畏的恐懼。這是恩里勒之子和自信其力量者?!?/p>

《寧烏爾塔的?ir-nam-?ub長歌》(第1—16行):“英雄寧烏爾塔,你的頭冠松緩的懸掛在您的脖子上,啊,英雄帕比勒桑,你的頭冠松緩的懸掛在您的脖子上……你的王權彰顯,你的王權在天,也在地上。您和神恩基一樣坐在神圣的王座上?!?/p>

《寧烏爾塔去埃瑞都的旅行》(第8—13行):“為了決定豐產的命運……為查看植物在廣闊土地上繁茂的生長,為查看充滿牛圈羊圈的和讓牧羊人高興的沉甸甸的黃油和奶酪,勇士神寧烏爾塔已經向埃瑞都出發了……”

在拉旮什國王們的銘文中,寧吉爾蘇即寧烏爾塔也被提到是神王恩里勒的勇士。例如,古地亞D號閃長巖雕像銘文i. 1-3:“(為了)神寧吉爾蘇,神恩里勒強大的勇士……”;v. 2-4:“外國不能承受其沉重力量之王:神寧吉爾蘇?!?寧吉爾蘇廟中的古地亞D號閃長巖雕像銘文CDC 1, pl. 17-19,銘文臨摹見于《蘇美爾語讀本》(SilvanoVotto and Annette Zgoll,A Sumerian Reader, 2nd edition, Rome: Editrice Pontificio Isttuto Biblico, 1999, p. 21)。在這本書中,除了收集了古地亞為寧吉爾蘇建造神廟的磚銘,還包括恩美臺門那為寧吉爾蘇建造戰車庫的門柱石銘文、恩安那吞建造寧吉爾蘇廟磚銘、埃安那吞建造寧吉爾蘇廟中的井的磚銘和烏如卡吉那為寧吉爾蘇建筑的石板銘文等都是認證神寧烏爾塔的身份和地位的重要證據。

從以上文學作品和銘文的描述和記載中,可知神寧烏爾塔是以勇士即戰神的身份出現在兩河流域的神話體系中的,他是神王恩里勒的兒子,其母親是寧圖爾(dNin-tur),舒美沙廟(é-?u-me-?a)的主神,與其父恩里勒同在祭祀中心尼普爾城被祭祀;他擁有強大的力量,是天神安(An)的大英雄和恩里勒威嚴的兒子……這些都說明寧烏爾塔在兩河流域神話的眾神中有著極重要的地位。這些文學作品中提到了寧烏爾塔的妻子是寧尼普爾:dNin-Nippur,“尼普爾的女主人”,這正與寧烏爾塔的尼普爾城神的地位相對應。4在贊美詩《寧烏爾塔凱旋尼普爾》第184行提到:“請告訴你的妻子,年輕的女人寧尼普爾?!睂帪鯛査鹕竦男蜗筮€在于他是王權的守護神。在古代近東,諸王在登基時,都要接受象征其統治地位的權標,寧烏爾塔被認為是這一權標的守護神。在《安祖大鵬史詩》中,其為“王座的守護者”(T. III. 130)。在這些作品中,寧烏爾塔的王權守護神形象和他的戰神屬性是密不可分的。其征討反叛的安祖大鵬(Anz?)和阿薩格魔(Asag),都是為了鞏固恩里勒的神王權。

同時,寧烏爾塔具備農神的屬性。埃扎德(Edzard)認為寧烏爾塔既是戰爭之神,也是肥力和植物之神。1D. O. Edzard, “G?tter und Mythenim Voderen Orient,” in H. W. Haussig ed.,W?rterbuch der Mythologie, Vol. I/1, Stuttgart: Ernst Klett Verlag, 1965, p. 114.賓考維斯基和米勒德編訂的《古代近東詞典》2Piotr Bienkowski and Alam Millard eds.,Dictionary of the Ancient Near East,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2000, pp. 214.在“Ninurta”詞條中認為寧烏爾塔也是一農民神(Farmer God),布萊克和格林持同樣的觀點。通過這些證據和分析,可以推出寧烏爾塔同時具備戰神和農神的屬性。這兩種不同的角色卻在寧烏爾塔的身上獲得了統一,其原因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首先,寧烏爾塔具有十分強大的力量,這使他具備了勇士的力量,這可以從下一節引用的神話中他戰勝的11種妖魔得知。兩河流域的農業和畜牧業生產需要發展水利灌溉戰勝干旱,并需要保衛農牧業成果。因此,全體公民兵同時從事水利工程建設和保衛成果不被外敵掠走的作戰。國家同時需要擁有強大而持久的勞動能力和作戰能力的公民,于是戰神也被加以了農神的頭銜。其次,這與當時人們的宗教觀念有關。兩河流域的眾神具有一神多重屬性的特點,比如埃瑞都城(Eridug)的保護神恩基(dEnki,即阿卡德人的埃阿神)即是地下水之神,又是智慧之神和醫術之神。這在后來受到亞洲文明影響的希臘神話中也有所體現,比如雅典的守護神雅典娜即是智慧之神,又是女戰神。

在以上這些文獻中,我們沒有發現寧烏爾塔具有恩基和馬爾杜克的醫藥和智慧之神的明顯功能。因此,我們認為:寧烏爾塔因為其戰神和農神的地位在兩河流域的神系中占有重要的席位。在祭祀中心尼普爾,他與其父神王恩里勒一同被祭拜。在拉旮什城邦,他是吉爾蘇城的保護神,拉旮什城邦極為重視對他的祭祀、修廟和建像。他的妻子被稱為尼普爾城的女主人。寧烏爾塔作為天神的勇士和神王恩里勒喜愛的太子,和父王恩里勒、月神南那(dNanna)、金星愛神伊南那、太陽神烏圖(dUtu)、大母神寧胡爾桑(dNin-hur-sa?)和水神恩基組成了蘇美爾神話中的七大主神。

二、文學作品中戰神和農神寧烏爾塔的英雄事跡

寧烏爾塔以戰神和農神的形象被兩河流域人民所崇拜,而要了解這一形象的塑造及其崇高地位在兩河文明神學體系中的基礎,則須梳理寧烏爾塔的神話事跡。描述寧烏爾塔事跡的出土神話文獻是比較豐富的,下面將介紹其中最重要的幾部,從而對寧烏爾塔的主要神跡獲得一個清晰的認識。

1、阿卡德語楔文神話《安祖大鵬史詩》

阿卡德語版本的《安祖大鵬史詩》3Amar Annus,The Standard Babylonian Epic of Anzu, State Archives of Assyria Cuneiform Texts, Vol. III, Helsinki: University of Helsinki, Neo-Assyrian Text Corpus Project, 2001.是一部定年至古巴比倫時期(約前2000—前1500年)的寧烏爾塔神話。該神話史詩的原型是蘇美爾語的寧烏爾塔神話作品。這部史詩講述了寧烏爾塔與安祖大鵬激烈戰斗的故事。整部史詩由三部分構成。第一部分是對寧烏爾塔的歌頌贊美。贊美的詞語主要有:兇猛者(ekdūtu)、強壯者(muddabru)、迅猛進入戰斗者(hayyā?u)、戰斗的巨流(agê tuqmāti)和強大的(ga?ru)等。對其農神形象的描寫有:“他(寧烏爾塔)向圍欄、果園、鄉村、街道和城市潑灑清水?!保═. I. 6)隨后的神話故事是:伴隨著暴風雨、狂風和洪水,安祖(“知天”)大鵬神鳥出生在沙爾沙爾山(?ar-?ar)中。因此,安祖大鵬也被當作河流的源頭和邪惡的洪水。安祖大鵬被恩里勒任命為他信任的看門人,但是,安祖卻竊取了恩里勒權威的象征“命運玉璽”,4“ 命運玉璽”,蘇美爾語是ki?ib (or dub) ~nam-tar-ra,“(裁決)命運的印章”。其對應的阿卡德語是Ellilūtu,意為“恩里勒的權力”。逃入大山。安祖大鵬的反叛使眾神憤怒和恐懼,他們決定派遣強大的勇士寧烏爾塔去征討安祖大鵬。第二部分敘述了寧烏爾塔與安祖大鵬第一次作戰的情景。由于安祖大鵬持有命運玉璽,寧烏爾塔的弓和箭無法殺傷大鵬,未能取勝。第三部分內容是寧烏爾塔帶著他的獅頭權杖沙爾烏爾(?ár-ùr1?ár-ùr是寧烏爾塔的獅頭權杖的名字,該武器在他與安祖大鵬和阿薩格魔作戰時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與安祖大鵬進行了第二次戰斗,最終殺死安祖大鵬,取得勝利,奪回恩里勒的命運玉璽并把勝利的消息傳回了神界。

2、蘇美爾語楔文的戰神寧烏爾塔的功績神話

在現存的關于寧烏爾塔功績的蘇美爾語作品中,篇幅最長和描述最詳細的當為古巴比倫時期的全文第726行的頌詩神話《寧烏爾塔的功績》(Lugal-e)。2van Dijk,La récitépique et didactique des Travaux de Ninurta du Déluge et de la nouvelle Création. Texte, traduction et introduction, 2 vols. Leiden: E. J. Brill, 1986.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只翻譯最重要的幾個段落,以發現寧烏爾塔為神界所做的貢獻。

《寧烏爾塔的功績》(第1—16行)一開始還是對寧烏爾塔的贊美:

這王者(寧烏爾塔)是神光威嚴的暴風雨。寧烏爾塔這有巨大力量的無敵者,獨自征服了“蠻夷山區”。這永不疲倦的洪水巨龍,平定了“反叛之地”。他是大步走向戰斗的英雄,他是巨掌持握權杖的主子。他像收割大麥一樣砍斷冥頑之頸。其父王因王太子寧烏爾塔的強大之力而自豪。這可敬英雄像南方風暴籠罩了“蠻夷山區”。寧烏爾塔的高貴王冠完美如彩虹,閃閃發光,他有王者之(藍)胡須,他是一條碧藍的水中蝸旋的神龍。他有獅子的身軀,像蛇一樣吐出芯舌,颶風般怒吼。寧烏爾塔,被恩里勒稱為青出于藍;這位英雄,用大網罩住敵人。??!寧烏爾塔,你令人敬畏的光輝籠罩中原國土;你向“反叛之地”發怒并籠罩了他們的最高議會。

在對寧烏爾塔進行贊美之后,作品便開始敘述寧烏爾塔征討叛亂國家的故事。以阿薩格魔為首的“蠻夷山區”發動了叛亂。這使眾神非常震驚和害怕,連神王恩里勒也變得不知所措。在這危難的時刻,強大戰士寧烏爾塔挺身而出,毅然投身于與阿薩格魔叛軍的作戰中。作品詳細描寫了阿薩格魔發動叛亂時的形勢和寧烏爾塔臨危受命、投入到反擊叛亂的戰斗中的情節(第70—79行):

這主子(寧烏爾塔)喊道:“哎呀!”天搖地動,地陷于他腳下。恩里勒神情慌張,并逃離了大山廟:大山被毀滅了。在那一天,大地變得黑暗,眾神被打散了。這英雄(寧烏爾塔)磨拳搓著掌,而群神逃往四面八方;這主(寧烏爾塔)向上直達天空,而天上眾神像群羊一樣消失在地平線外。寧烏爾塔去戰斗了,他一步沖出百丈地,他像暴風雨一般沖向前方,他乘八面威風前往反叛之地。

在寧烏爾塔到達反叛之地后,派遣他會說話的獅頭權杖沙爾烏爾去刺探叛軍的情況,并取得了他們想要的結果(第109—118行):

他心中為他的獅頭武器而喜悅,它像鳥一樣飛翔,為他踐踏蠻夷山區。它煽動翅膀去驅趕不服從者,它在地平線盤旋,偵察發生的事件。他從遠方飛回來面見主人,并且為他帶來了許多消息。這位不倦使者從不休息,其翅膀掠過了洪水。沙爾烏爾向其主人寧烏爾塔報告了它所掌握的有關蠻夷山區的情況;它向其主人解釋了他們的陰謀;它詳細地分析了人們所說的阿薩格魔。

阿薩格魔的叛亂帶來了毀滅性的后果,在他的蹂躪下,土地殘片,人民痛苦不堪,就連眾神都四處躲藏。第168—186行對這一情景有生動的描寫:

阿薩格魔沖在戰斗的最前面。他手握武器,邁開大步,直沖天空。像一條在地上的蛇,它昂起它的頭,像一只長尾巴的瘋狗,渾身滴淌涎液,沖向敵人殺死無助者。阿薩格魔像一堵倒塌的墻砸向恩里勒之子寧烏爾塔。它像邪惡的暴風雨發出怒吼,它像一條巨龍在大地上咆哮。它喝干了蠻夷山區的水,它拖走了那里的胡楊樹,它使大地遍體鱗傷,滿目瘡痍。它火燒葦塘,血沐天空。它攪翻了那里生活的中心,它驅散了那里的人民。在那里,在地平線之內,田地變成了黑色的糟粕,恐懼像紫色的染料籠罩一切。天神安在發抖,呆坐著,雙手擰握放在腹部;恩里勒在顫抖,躲藏在一角落中;眾神緊縮在墻角,像鴿子一樣,從自己的廟宇中發出哀聲。

寧烏爾塔懷著必勝的決心奔赴戰場。已洞悉叛軍情況的他了解戰斗的慘烈和艱苦,但其征服叛地之決心愈加堅定。他沖鋒陷陣,四處廝殺;戰況慘烈,血流成河。阿薩格魔和他的叛軍負隅頑抗(第252—263行):

在其戰斗中,他(寧烏爾塔)用大棒打擊蠻夷山區。其權杖沙爾烏爾像風一樣直沖云霄,驅散了那里的民眾;它的毒液摧毀了城鎮本身。這上下翻轉的武器焚燒了蠻夷山區。用苦痛的牙齒,這權杖咬碎頭骨,這武器撕出內臟,把(割下的)鼻子堆起來;這長杖立在河岸邊,把鮮血導入溝渠。在反叛國家,像飲奶一樣,群狗暢飲鮮血。敵人們站起來,向妻子和孩子們叫道:“你們還不舉起你的手向主子寧烏爾塔祈禱饒恕呀???”這武器把蠻夷山區夷為泥土,但是阿薩格魔的基礎還沒有動搖。

敵人的頑強使寧烏爾塔繼續進攻。經過艱苦的戰斗,代表正義的寧烏爾塔終于取得勝利,征服了蠻夷山區,殺死了阿薩格魔(第281—299行):

這主子向蠻夷山區咆哮,他(敵人)無法阻止這雷鳴之聲。英雄沒有向反叛之地喊話,他沒有直視他們。他擊毀了所有東西,他報復了邪惡。他擊碎了敵人之頭顱,他使蠻夷山區哀鴻遍野。這主子在四面八方發動進攻,像部隊所說:“我要繼續打擊”。目光如炬,阿薩格魔用充血的眼睛盯著蠻夷山區。反叛之地發出陣陣(投降)鼓噪,他壓下了他們的建議。接近了敵人的寧烏爾塔就像一道波浪,擊倒了他。阿薩格魔發出的恐怖之光開始下降,開始下降。但是,在高處,它看起來仍然壯觀。他像攪動水一樣攪亂它,他驅散它到蠻夷山區。他像拔苜蓿草一樣拔出它們,像撕苜蓿草一樣撕碎它們。他的威赫光芒籠罩著這個國家,他就像烤大麥一樣把阿薩格魔搗碎,他征服了它的種子,他像排列一堆碎磚一樣把它們全部排起來:它的巨掌已變成了炭灰,他把它像面粉一樣堆積起來。他處置它的全身像堆積一面泥土脫落的土墻。英雄完成了他的志愿。于是,恩里勒之子、主子寧烏爾塔開始休息了。

在殺死阿薩格魔之后,寧烏爾塔向眾神報告了勝利,并展示了阿薩格魔的尸體。他把阿薩格魔改名為“石頭”(或“光彩的石頭”),它的身體將留在地下世界,而它的英勇特性將歸屬于寧烏爾塔。然后,寧烏爾塔對戰后的蠻夷山區進行了治理和水利建設(見后文)。這時,大母神寧馬赫(dNin-mah)因不能進入蠻夷山地來找寧烏爾塔,唱歌贊美他。因為寧馬赫在征服蠻夷山區時曾給予寧烏爾塔支持,于是她被寧烏爾塔任命為被征服的蠻夷山區的統治者,并將阿薩格魔殘骸堆命名為“山區”(hursa?),同時改稱寧馬赫的名字為“寧胡爾?!保╠Nin-hur-sa?),即“山區的女主人”,并授予她全山區的牧場、果園、各種植物的所有權和金銀銅錫,山區向她進貢。他祝福這山區里的野獸和各種生物繁衍生息。在寧烏爾塔完成對蠻夷山區的重建(“決定命運”)之后,他回到了王庭尼普爾,恩里勒王的姐姐阿如如(dAruru)請求他來決定被他殺死的勇士(即阿薩格魔遺體變成的各種石材)的命運。于是,寧烏爾塔一一決定了22種石頭的命運,安排了它們的用途。

寧烏爾塔戰勝阿薩格魔,決定了母神寧胡爾桑的山區統治權和各種石材的命運之后,受到了眾神的熱情歡迎和贊揚,他請求神王恩里勒授予他以反叛之地的統治權(第672—697行):

他們在儀式祭品船上為這主子唱歌。船上堆積著財寶……眾神向英雄的攻擊武器致敬,他們匍匐在地,把手放在胸前祈禱,向這個主子乞求:“愿你的怒氣緩和……國王寧烏爾塔,南方的太陽,向天空抬起你的頭吧!”他的父親恩里勒向他發出敕令:“……你的偉大超越一切,你建立了你的地位……??!戰斗之王,是我給了你天空的暴風雨用于反叛之地,??!天地之英雄,是我贈你黑風武器,它向蠻夷山區點燃火焰,??!國王,在你的日子里,是我讓道路為你低平,??!寧烏爾塔,是我對你向蠻夷山區進軍充滿信心,在你的日子里,是我讓你像一只被放出去捕獵的狼沖向反叛之地。讓我交付給你的蠻夷山區不能被恢復!讓它的城市被夷為廢丘!它的強大的統治者們在你之前不能呼吸。??!國王,天上之力量,這圣天的權杖、這不能改變的繁榮統治、永恒的生命和恩里勒的信任將是你的獎賞!

這部作品的結尾寫到“寧烏爾塔的功績被委托給文學女神尼薩巴(dNisaba)”,由她編成史詩,流傳百世。

古巴比倫時期的一部敘事贊美詩《寧烏爾塔凱旋尼普爾》(即An-gim)1Jerrold S. Cooper,The Return of Ninurta to Nippur(an-gim dím-ma), Analecta Orientalia, Commentationes Scientificae de Rebus Orientis Antiqui 52 (AnOr 52), Rome: Pontificium Institutum Biblicum, 1978.也描寫了寧烏爾塔取得這場勝利后凱旋的盛況。恩里勒派遣埃庫爾廟大總管(sukkal-mah)努斯卡(dNuska火神、寧烏爾塔的哥哥)親自迎接寧烏爾塔;神后寧里勒(dNinlil)和他親切交談,聽其講述戰斗的過程;他回到自己的舒美沙神廟,得到了妻子寧尼普爾的熱情招待;安神稱贊他的英勇;眾神為他自豪。在該贊美詩的前面部分描述了寧烏爾塔華麗戰車上的戰利品即他戰勝的11種妖魔:俘獲的狂野公牛、俘獲的母牛、六首鹿、龍、大船、野牛魔、天神之友、石膏、堅銅、安祖大鵬鳥和七頭蛇(第31—40行、第52—63行):

恩里勒之子寧烏爾塔以他偉大之力量,從天青石的高大廟宇中,帶回了六首鹿;從蠻夷山區的城墻中,他帶回了狗頭(或勇士)之龍;從深淵中,他帶回了大船;從戰場上,他帶回了野牛魔;從天空和大地,他帶回了天神之友。從山區的泥土中,他帶回了石膏;從征途中的橡樹上,他帶回了安祖大鵬;從山中,他帶回了七頭蛇。

在他的充滿著敬畏而華麗的戰車上,在車軸上,他栓著他俘獲的狂野公牛,在車架的橫桿上,他栓著他俘獲的母牛;在擋泥板上,他掛著六首鹿;在座位上,他掛著狗頭(或勇士)龍。在…… 上,他懸掛著大船。在梁上,他掛著野牛魔。在腳板上,他掛著天神之友。在車架的前面,他懸掛著石膏。在桿銷上,他懸掛著堅銅。在前杠上,他懸掛著安祖大鵬。在華麗的橫梁上,他懸掛著七頭蛇。

寧烏爾塔戰勝的11種妖魔在現存的3個不同的文本中并不完全相同。其中拉旮什第二王朝的國王古地亞(約前2141—前2122年)的銘文是最早的。各文本記載如下表:

表一:三個文本中的寧烏爾塔(寧吉爾蘇)戰勝的11種妖魔對照表(序號為文本中的順序)

5 ge?nimbar椰棗 9 lugal-dGe?nimbar椰棗之王 1 am-dab5-dab5俘獲狂野公牛7 ur-mah獅 7 dSaman-an-na天之捆繩? 2 áb-dab5俘獲的母牛

通過上表可看出,從庫提統治時期到巴比倫時期的文獻中,寧烏爾塔戰勝的11種妖魔中的6種都沒有變化,它們是六首鹿、龍、銅、天神之友、大船和野牛魔,加上七頭狗(古地亞)改為七頭蛇(古巴比倫),共6個半妖怪是相同的。在古巴比倫時期的兩個神話中,這7種加上石膏魔和安祖大鵬,共9種妖魔是一致的,但《寧烏爾塔的功績》中的椰棗樹之王和獨有的天之捆繩,不同于《凱旋尼普爾》(An-gim)獨有的被俘野公牛和母牛?!秾帪鯛査墓儭泛汀豆诺貋喣喙腁》都有椰棗樹,共8種相同。在這三個文本中,寧烏爾塔共戰勝17種不同的妖魔。

迦喜特巴比倫時期(前1500—前1000年)的著名神話史詩《創世紀》也提到了11種魔怪,值得注意的是,前面提到的王穎杰論文把《創世紀》中的馬爾杜克(Marduk)戰勝的提阿馬特(Tiamat)軍隊中的11種魔怪,誤認為寧烏爾塔戰勝的蠻夷山區的11種妖魔。實際上,兩種神話中只有兩種相同的魔怪:龍(u?um)和野牛魔(gud-alim),其余完全不同。在她的論文中,寧烏爾塔的11種妖怪是:母牛、公牛、安朱、毒蛇、魔鬼、蝎子、野牛、七頭英雄、銅妖怪、石妖怪和獅子。然而,通過以下表二的對比可知,王穎杰論文中的11妖怪既不是《創世紀》中的,也不是記載了寧烏爾塔戰勝妖魔的三文本中的任何一個11怪組合。由于她沒有給出這些妖怪的蘇美爾語原文,本文作者推測她文中的11種妖怪來源如下:公牛、母牛、安朱、七頭毒蛇、野牛、銅妖怪和石妖怪(應為石膏魔)這7種是來自《凱旋尼普爾》和《寧烏爾塔的功績》。獅子和七頭英雄(誤譯,應是七頭狗)只出現在《古地亞泥鼓A》中。而蝎子精則來自較晚期的馬爾杜克神話《創世紀》;魔鬼可能也來自《創世紀》,但她的譯名不對,應該是多毛怪。同時,王穎杰在其論文中提到的四種毒蛇:角毒蛇和兇猛的蛇(中巴比倫以后馬爾杜克的象征)屬于《創世紀》,大毒蛇則不知來自何文,七頭蛇來自《寧烏爾塔的功績》和《凱旋尼普爾》。需要指出的是,她的論文中有其它幾處錯誤:出現在亞述王宮門口的是人面鳥翼的獅身或公牛身守護神獸,而不是公?;蚰概?;而馬爾杜克的龍蛇只出現在巴比倫的城墻上,并非在亞述王宮的大門口。

通過上表可以看出,《創世紀》中基本上是龍蛇牛狗獅和其它動物,而寧烏爾塔的敵方妖魔在三個文本的記載中,僅有2種蛇類、4種牛類和2種獅狗類與其相同或相似,其中別的魔怪沒有被《創世紀》所借用。

3、蘇美爾語神話中的寧烏爾塔的農神形象

在蘇美爾語文獻中,寧烏爾塔的農神屬性常被涉及。在《寧烏爾塔的功績》中就有幾段關于寧烏爾塔治理洪水故事的描寫(第347—359行):

這主子把他的大智慧應用于它(僅蠻夷山區)。恩里勒的兒子寧烏爾塔(有一版本用寧吉爾蘇)使它偉大。他在大山中堆起了一堆石頭。像一片烏云,他伸展雙臂。他在蘇美爾的前面建了一個城墻似的東西。他在各地安裝了水閘。這英雄智慧地完成這一切,他使所有的城市互相連接。他以石材對抗強大的洪水。從此山洪不再溢出河岸,他重新聚集了分散物(水流)。對于蠻夷山區中的荒蕪的湖泊,他把它們的水聚集在一起,并把它們帶給了底格里斯河。于是,春潮(直譯為“鯉魚水”)涌入了灌溉田網。

寧烏爾塔發揮聰明才智,利用石頭筑起堤壩,安裝水閘,成功地治理了由于征討叛亂而引起的洪水,從而保障了治理區域內正常的農業生產。這是他農神形象的有力證據。此外,這部作品的結尾處也有對寧烏爾塔作為農神的贊美(第702—706行):

自從英雄自上而下疏通了水路,自從他給肥沃的土地帶來它們(指水利灌溉工程),自從他以大量耕作著稱,自從這主子建立了規則的犁溝,自從恩里勒之子寧烏爾塔堆積起谷物和谷倉……

在《寧烏爾塔的balbale詩》中,作者對寧烏爾塔農牧神的職責有詳細的描寫。在寧烏爾塔的治理下,植物茂密生長,牛羊成群結隊,呈現出一派興盛的景象(第1—31行):

(請創造)好的種,(請創造)好的種!啊,恩里勒選中的國王?。ㄕ垊撛欤┓浅:玫姆N,(請創造)非常好的種,你,寧烏爾塔是恩里勒選中的!??!我的國王,我要高叫你的名字,寧烏爾塔,我是你的人(戰士),你的人(戰士);我要高叫你的名字,??!我的國王,(在你的保護下)母綿羊生了羊羔,母綿羊生了羊羔,母綿羊和種綿羊共同生育(后代)。我要高叫你的名字,??!我的國王。于是,母山羊生了山羊崽,母山羊生了山羊崽,母山羊和種山羊共同生育(后代);我要高叫你的名字,??!我的國王。于是,母牛生了犢,母牛生了犢,母牛和種牛共同生育(后代);我要高叫你的名字,??!我的國王。于是,母驢生了驢駒,母驢生了驢駒,母驢和[種驢]共同生育(后代);我要高叫你的名字,??!我的國王。于是,人類生了孩子,人類生了孩子,寧烏爾塔王[使他們生育了后代]。

由于國王(寧烏爾塔),亞麻結果了;由于國王,大麥發芽了;由于他(寧烏爾塔),春潮充滿了河水;由于他,田地中的大麥和亞麻繁茂生長;由于他,鮮鯉魚和大鯉魚充滿了沼澤;由于他,成熟的和新生的蘆葦在蘆葦叢中繁茂生長;由于他,野羊和黇鹿充滿了森林;由于他,在高原上,馬什古如樹繁茂生長。由于他,糖汁和葡萄充滿了水澆的果園;由于他,長壽者在宮殿中健康生活。

此外,《寧烏爾塔去埃瑞都的旅行》中也提到,寧烏爾塔去埃瑞都的目的是為了會見水神恩基,決定更多的命運并查看植物生長和牛羊繁殖的農牧景象。

三、寧烏爾塔神話可能反映了兩河流域政權的對外征服和開發

兩河流域神話并不是胡編的東西,而是通過神奇的故事傳播著兩河文明的精神內涵。它是兩河文明的宗教和公共價值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外戰爭在兩河文明的歷史中占據重要地位,上述神話中的寧烏爾塔對“反叛之地”和“蠻夷山區”的作戰和征服,非??赡苁莾珊诱鄬χ車貐^征服和開發的戰爭在文學宗教作品中的濃縮、抽象和升華。我們可以初步考察一下兩河文明各重要王朝的一些對周圍地區的戰爭和開發,它們可能就是蘇美爾大神寧烏爾塔對叛王安祖大鵬和阿薩格魔以及他們的蠻夷山區和反叛之地的征服和綏靖神話的歷史背景。

通過上表可以看出:蘇美爾、阿卡德、巴比倫和亞述這些王朝統一后都以武力抵御周圍蠻夷國的入侵并反過來征服它們,在武力對外擴張之外,輔以貿易、和親和聯盟等手段懷柔蠻夷各國。以阿卡德帝國的對外戰爭為例,薩爾貢王歷經戰爭34次,征服50個城邦,盛極一時。其帝國從地中海到扎格羅斯山,從安納托利亞中部到波斯灣,是當時地中海世界最強大和有影響力的國家。那臘姆辛王自稱“四方之王”(?ar kibrat arbaim)和“世界之王”(?ar ki??ati),其武力在西亞古代世界勢不可擋。在烏爾第三王朝時期,舒勒吉和繼任們的對外征服戰爭反映在王朝的20多個征伐年名中。1如:舒勒吉24年的年名mu~ Kará-harkiba-hul (RlA 2 137 43),“卡臘哈爾被毀之年”;25年:mu~ Si-mu-ru-umkiba-hul (RlA 2 137 44),“席穆潤被毀之年”;? 26、27、31、32、33、34、35、42、44、45、46、47、48年也都是以征服敵國命名的年。其中45年1—5月用的正式年名為“神舒勒吉王以重拳一舉擊碎烏爾比隆、魯魯布、席穆潤和卡臘哈爾之頭顱之年”。在烏爾第三王朝設在尼普爾附近的貢牲中心的出土檔案中,我們也能發現許多這一時期對外戰爭和交往的證據。通過研究那薩、阿巴薩旮和阿胡維爾等中心官員頻繁地為廣泛的外國酋王和大使的支出禮牲,我們知道烏爾王朝對周圍蠻夷國的強大影響和號召力。2吳宇虹主持的“烏爾第三王朝貢牲中心檔案重建工程”從2003年在東北師大開始啟動,目前以博士和碩士論文形式已完成20多部檔案重建,發表論文20余篇。例如,王光勝、吳宇虹:《烏爾帝國阿馬爾辛王的貢牲中心結構和總管研究》,《歷史教學》(下半月刊),2013年第9期;蔣家瑜、吳宇虹:《烏爾帝國阿馬爾辛前期的飼養場第二系牛羊吏舒勒吉阿亞牟研究》,《古代文明》,2013年第4期。同時,阿卡德帝國被入侵的庫提人和烏爾第三王朝為埃蘭人所滅一定在兩河流域人民當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些曾被兩河文明征服教化并反過來侵毀兩河文明中心的蠻夷國家,很可能是兩河流域人民難忘的“反叛之地”和反叛的安祖惡魔,而兩河文明的英雄神王那臘姆辛和舒勒吉和偉大的漢穆臘比等諸王對蠻夷的征服和綏靖的許多英雄事跡,也可能成為寧烏爾塔神戰勝“反叛之地”和“蠻夷山區”神奇故事的抽象內核或原型。這些神話用天上諸神的復興來抽象反映兩河文明在被周圍蠻夷民族打擊后重建家園和帝國的堅強信心和偉大力量。

四、結 論

通過對上述神話文獻的釋讀,我們對寧烏爾塔的主要事跡有所理解。勇士寧烏爾塔作為神王恩里勒之太子具有高貴血統和強大力量,其戰神色彩十足。其主要英雄事跡是征伐反叛神界的安祖大鵬和以反叛之地為核心、以阿薩格魔為首領的蠻夷山區。從這些故事中,我們得知寧烏爾塔戰神地位的確立與他取得的戰功有關,他拯救神王和諸神的功績得到了眾神的承認和稱贊。在戰勝落后的蠻夷山區之后,具有強大力量的寧烏爾塔開發了這一地區農業。他治理洪水,發展水利灌溉,開展農業生產和畜牧業養殖,促進了落后地區的農業生產。在他的治理下,蠻夷山區的農牧業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因此,他被尊為兩河流域和四周地區的農牧神。

神話在兩河流域公共和個人生活中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是神學體系和公共價值觀的精神支柱之一。上至國王,下至奴隸,人人都受到神的意志的支配,形成了兩河文明以神權統治為基礎的奴隸制社會形態。人間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都在神話和其它宗教文字中反映出來。寧烏爾塔的神太子權與世俗王權一樣取決于其父母,王者地位的確立也和人間王權一樣必須以輝煌的戰功為基礎。從這些神話中可以明顯地看出兩河流域對周圍蠻夷民族的征服和開發。安祖大鵬可能來自一些部落的鳥類圖騰,而蠻夷山區似指兩河流域與伊朗和安那托利亞高原接壤的扎格羅斯山和陶魯斯山區??赡苷莾珊恿饔蛭拿骱蛷闹車絽^入侵的庫提人、胡瑞人、赫梯人、迦喜特人、埃蘭人同其它高原和山區民族的沖突、開發和交融的歷史記憶,使兩河流域人民創造了寧烏爾塔的神話并賦予他戰神和農神的雙重屬性。一部兩河流域文明史是中心文明區和四周野蠻地區沖突和交融的歷史。從三千紀上半期開始,外來的文明創始者蘇美爾人開始統治并融合了本地講塞姆語的阿卡德人。三千紀下半期,進入文明的阿卡德人征服并統一蘇美爾各城邦,建立了第一個兩河流域帝國。蘇美爾城邦霸主們和阿卡德帝國先后征服了伊朗的埃蘭地區和一些臨近的野蠻地區,把楔形文字文明帶入以蘇薩為中心的埃蘭和其后的伊朗高原。蘇薩和其它地區先后成為阿卡德帝國和烏爾第三帝國的行省。不久,融入了楔形文字文明的埃蘭攻入兩河流域,消滅了烏爾帝國。從此,埃蘭成為和兩河流域互相作用的子文明。一千紀中期,在埃蘭背后的波斯人融入兩河流域和埃蘭文明后,征服了新巴比倫帝國,融入了西亞文明區。在西方,敘利亞的埃卜拉和馬瑞等地先后融入蘇美爾楔形文明。西方阿摩利人臣服于烏爾第三王朝。二千紀上半期,在宗主國滅亡后,他們在伊辛、拉爾薩、巴比倫和亞述等地先后建立了塞姆語王朝,并開始了兩河流域文明的第二階段:巴比倫和亞述帝國。這期間巴比倫和亞述與埃蘭有多次征服和被征服,最后都統一于波斯帝國。因此,歷史中的蘇美爾、埃蘭和其后的伊朗高原,或也包括敘利亞的阿摩利人,可能正是神話中的寧烏爾塔、安祖大鵬、“反叛之地”和“蠻夷山區”等抽象概念的歷史原型。

寧烏爾塔的農神地位也是建立在征服了安祖大鵬和以阿薩格魔為首的蠻夷山區的功績之上。在征服蠻夷山區后,恩里勒授予他那里的統治權,這反映了兩河文明在不斷取得自衛和征伐戰爭的勝利后,開始建立行省制大帝國的歷史現象。寧烏爾塔為了治理被征服的蠻夷山區而疏通河道、修建水壩,努力發展農牧業生產,因此成為農神??梢哉f,寧烏爾塔對蠻夷山區的征服實際上反映了兩河流域文明對周邊地區武力輸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他的農業開發則直接描述了兩河流域用糧食、牲畜和手工業商品貿易周圍地區進口木材、寶石、石材、金屬和礦物等急需的原材料。阿薩格魔代表的22種石頭正是兩河流域從周圍地區進口的珍貴石材和普通石材。寧烏爾塔任命兩河流域大母神寧胡爾桑作為蠻夷山區的女主人,可能反映了著名的安那托利亞和伊朗高原原始部落的大母神崇拜。她所擁有的山區牧場、果園、各種植物和金銀銅錫,則是周圍地區向兩河流域中心地區輸送的原材料的主要代表。蠻夷山區的首領阿薩格魔的蘇美爾語原文為á-sàg,意為“打殺的力量”,代表原始或野蠻地區人民的強大的攻擊力和掠奪能力。而寧烏爾塔作為蘇美爾祭祀中心尼普爾城的主神之一和神王太子,代表了兩河流域的先進文明的力量。他對阿薩格魔的征服反映出兩河流域先進文明對周邊蠻夷民族的勝利,使蠻夷山區以進貢的方式為兩河流域提供原料和其它各種資源。雖然武力征服給蠻夷山區帶去沉重的打擊,但是,兩河文明阻止了他們對文明區的掠搶,并向這些蠻夷之地輸入了楔形文字和先進的灌溉系統,發展農牧業生產,促進這些地區早日進入文明時代。而通過征服和統治埃蘭等地區,以兩河流域為中心的文明國家不斷地同化周邊的蠻夷民族和促進他們的進步,從而在整體上加速了古代西亞世界文明的偉大發展,兩河流域文明在西亞地區的文明沖突和融合方面發揮了中心輻射影響和偉大作用。寧烏爾塔神話抽象化反映出兩河流域和周邦地區相互作用,從而對立統一了該神明的兩種似乎矛盾的屬性:即只有破除舊的原始部落文明,才能建立新的奴隸制文明。

吳宇虹(1949年—),東北師范大學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教授,吉林,長春,130024]

(責任編輯:張強)

* 本文為東北師大人文社會科學“雙十”項目“中西文明歷史經驗中的公共社會價值觀研究”和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兩河流域烏爾王朝重要歷史檔案整理與研究”(項目批號:10BSS005)階段性成果。

高文寶(1989年—),東北師范大學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碩士研究生,吉林,長春,130024;

2014年12月5日]

猜你喜歡
阿薩烏爾神話
愛情神話
小松鼠阿薩
世界的真相
《紅樓夢中的神話》
阿薩的月亮
“神話”再現
專訪烏爾善紅衛兵大戰日本僵尸會成經典
難民營走出的“阿拉伯偶像”
鄭小和神話歷險記(7)
狼心女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