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收賬款周轉率公式運用過程出現的問題及改進探討

2015-01-12 08:25陳紅梅
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5年5期
關鍵詞:凈額壞賬周轉率

陳紅梅

(延安職業技術學院,陜西延安71600)

應收賬款周轉率公式運用過程出現的問題及改進探討

陳紅梅

(延安職業技術學院,陜西延安71600)

應收賬款周轉率是企業營運能力的重要分析評價指標之一,該指標對企業利益相關者和企業財務管理的決策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現在的計算公式存在一定的缺陷,導致計算結果不能正確反映企業應收賬款實際狀況,不能準確評價企業營運能力。文章在分析現行計算公式缺陷的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改進措施,有助于提高計算結果的正確性,幫助利益相關者做出正確的決策。

應收賬款;周轉率;缺陷;改進方法

隨著市場競爭不斷加強,企業為了進一步擴大銷售,爭取客戶的方式也常常采用了商業信用的這種方式,因此是企業應收賬款數額普遍得到了提高。應收賬款是企業重要的流動資產之一,也是資本進行循環中的重要一環,其回收情況直接影響到企業的資金安全與完整,衡量企業應收賬款轉變為現金的速度的比率就是通過應收賬款周轉率來進行評價的,該指標表明一定期間內(一般指1年)企業應收賬款轉換為現金的平均次數。周轉率越高,說明應收賬款的變現能力就越強。同時,應收賬款周轉率也是企業利益相關者評價企業資產營運能力的主要指標之一,是企業管理層確立、修改信用政策,加強應收賬款管理的主要參考。但現行的計算公式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導致計算結果不能達到原本設計該指標衡量企業應收賬款的變現速度、反映企業真實營運能力的目的。

應收賬款周轉率=賒銷收入凈額/應收賬款平均余額

=(當期銷售凈收入-當期現銷收入)/(期初應收賬款+期末應收賬款)/2

應收賬款周轉率公式的分子會減去企業當期現銷收入,而當期現銷收入涉及企業的信用政策等商業機密,企業一般不對外公布,所以企業外部的利益相關者無法得到這些數據,在運用應收賬款周轉率公式時,用當期營業收入代替賒銷收入凈額:

應收賬款周轉率=營業收入凈額/(期初應收賬款+期末應收賬款)/2

一、應收賬款周轉率公式的不足

(一)對應收賬款周轉率分子的異議

1、應收賬款周轉率的定義是,應收賬款一年中轉變為現金的平均次數。周轉對于應收賬款來說是完成由應收賬款到現金的轉變過程。即完成應收賬款周轉的資金數額應是本期收回的應收賬款,所以應收賬款周轉率分子數額應是當期收回的應收賬款,而不是當期賒銷凈額,因為當期賒銷凈額不一定能在本期收回。

管理層通過查詢應收賬款明細賬可以得到企業當期收回應收賬款的數額,以當期收回的應收賬款為分子計算應收賬款周轉率,對企業管理層來說數據不難獲取,沒有形成什么困難。對于外部利益使用者“當期收回應收賬款”可以從公式:應收賬款期初余額+本期賒銷額=本期收回的應收賬款+本期發生的壞賬損失+應收賬款期末余額中得到。由于涉及商業機密,“本期賒銷額”企業不會對外公布,所以“本期收回應收賬款額”也無法確定。

2、價外稅問題。由于外部信息使用者目前無法獲取“當期收回應收賬款”“當期賒銷額”的數據,所以他們計算周轉率時仍使用營業收入作為分母。企業銷售形成的應收賬款不僅包括應收的貨款,還包括該項銷售形成的價外稅(增值稅銷項稅額)。但作為分子的營業收入不包括價外稅,所以分子分母計算口徑不一致,筆者認為分子應調整為“營業收入凈額+增值稅銷項稅額”。

(二)對應收賬款周轉率分子的異議

1、應收賬款周轉率分母為零的情況

例1:某企業2013年初沒有應收賬款,5月1日以賒銷方式銷售商品1000萬元,在2013年6月收回400萬元應收賬款,8月收回600萬元應收賬款,假設2013年沒有其它應收賬款,我們在計算2013年應收賬款周轉率時,由于企業在2013年的年初和年末均沒有應收賬款,所以用該公式計算應收賬款周轉率時分母是零,該公式失去意義。

2、分期收回應收賬款的情況

例2:某企業2013年1月3日以賒銷方式銷售商品120萬元,合同約定分12期收回應收賬款,每月1日收取10萬元。假設企業年初沒有應收賬款,年內也沒有發生其他應收賬款,計算2013年應收賬款周轉率。到2013年底還有10萬元應收賬款沒收回,根據上述公式應收賬款周轉率=120/(0+10)/2=24。但根據題目可知,該企業收回該筆應收賬款用了1年的時間,周轉率為1才符合實際情況。但根據上述公式計算出的周轉率為24與實際偏離太多,過分的夸大了企業應收賬款變現的速度,會誤導信息使用者。

應收賬款周轉率的分母使用簡單算術平均,會出現上述例1、例2的問題。當期初期末應收賬款為零、分期收回應收賬款時,會使應收賬款周轉率公式失去意義、達不到設計該公式衡量應收賬款周轉速度的目的。筆者認為分母應使用按月加權的應收賬款加權平均余額代替年初年末應收賬款簡單算術平均。應收賬款年初和年末的平均余額不能反映應收賬款在每階段的占有量及占有時間,不能反映應收賬款的實際變動情況。應收賬款按月加權平均數=∑應收賬款×加權月份/12。

根據應收賬款加權平均數我們計算一下例2:應收賬款按月加權平均數

應收賬款本期加權平均數0 120 -9.17 -8.33 -7.5 -6.67 -5.83 -5 -4.16 -3.33 -2.5 -1.67 -0.83 65.01月份年初金額1 2 3 4 5 6 7 8 9 1 0 11 12合計本期發生額(負數代表貸方)0 12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加權月份12/12 12/12 11/12 10/12 9/12 8/12 7/12 6/12 5/12 4/12 3/12 2/12 1/12

以按月加權平均應收賬款計算出的應收賬款周轉率= 120/65.01≈1.85,與按年初年末應收賬款平均余額計算的周轉率24相比,更接近實際情況。同樣根據加權平均應收賬款計算例1,應收賬款按月加權平均數=1000×7/12—400×6/ 12—600×4/12=183.33也克服了應收賬款周轉率分母為零的情況。運用加權平均數代替按期初期末簡單算術平均,可以避免原公式運用過程中出現的缺陷。因此也應要求企業對外公布企業每月發生的應收賬款,使外部信息使用者更好的了解企業的實際情況。

3、企業當期計提了大量的壞賬準備的情況

在計算應收賬款周轉率時,應收賬款的數字來源于資產負債表,而資產負債表上所列示的應收賬款金額是扣除掉壞賬準備后的凈額,這樣在計算應收賬款周轉率會出現一個問題:假設企業某年的銷售收入和應收賬款發生額都沒有較大變化時,但由于應收賬款在管理過程中出現了問題,導致企業當期計提了大量的壞賬準備,這樣使用應收賬款賬面價值計算周轉率,分子變小,結果就會偏高,顯示周轉速度加快,顯然周轉率變快的原因是由于應收賬款管理不善,計提了大量壞賬準備的結果,并不是應收賬款的變現能力增強,這與企業的實際情況不相吻合。因此,為了更好的運用應收賬款周轉率這個指標,在計算該指標時應考慮壞賬準備的影響,使用應收賬款的賬面余額,而非扣除減值準備后的凈額來計算應收賬款周轉率。

二、對應收賬款周轉率公式的改進

根據上述分析,我們看到應收賬款周轉率公式存在一定缺陷,用該指標計算出的結果有時與企業實際情況相差很大,不能真實的反映企業應收賬款管理情況。為提高計算結果的準確性,先擬對公式做如下修改:

由于企業內部管理者與外部信息使用者信息不對稱,企業管理層可以通過查閱應收賬款明細賬等資料獲取本期收回應收賬款,所以對于企業管理層,公式修改為:應收賬款周轉率=當期收回應收賬款/(應收賬款+壞賬準備)按月加權平均數額。

由于企業外部信息使用者得不到“當期收回應收賬款”、“當期賒銷收入”等涉及商業機密的具體數據,所以對外部信息使用者公式暫修改為:營收有賬款周轉率=(營業收入凈額+增值稅銷項稅額)/(應收賬款+壞賬準備)按月加權平均數額。

不同的利益相關者可以分別使用改進后的公式計算周轉率。原應收賬款周轉率公式中所存在的計算口徑不一致、分母為零、分期收回應收賬款等問題得到解決。改進后的公式能更好的反映應收賬款的管理情況,也提高了該指標計算結果的正確性,減少了對信息使用者的誤導,更好的發揮指標在營運能力評價時所起的作用。

[1]姚蘭.淺談應收賬款周轉率[J].財會研究,2014(6)

[2]黃慧馨.對應收賬款周轉率指標的分析及相關政策建議[J].財會通訊,2004.

F275.1

A

1674-6198(2015)05-0017-02

2015-07-11

陳紅梅(1972—),女,陜西延安人,延安職業技術學院經濟師。

猜你喜歡
凈額壞賬周轉率
Q集團營運能力分析
應收賬款的優化管理
試論企業營運能力分析
各級政府財政支出凈額
各級政府財政收入凈額
扒一扒 P2P壞賬率五大貓膩
巧用公式法計提壞賬準備
西班牙考慮建“壞賬銀行”
淺析應收賬款余額百分比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