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文化特色詞語的音譯探討

2015-02-12 06:05郝瑞松
語言與翻譯 2015年4期
關鍵詞:音義外來詞音譯

郝瑞松

(吉林化工學院 外國語學院,吉林 132022)

1.引言

翻譯是人類交流思想過程中溝通不同語言的橋梁,它能夠通過語言的重新表達,使操持不同語言的人們進行思想交流。重新表達就是把一種語言信息用另一種語言系統來解碼,從而使信息接受者能通過語碼轉換,得到信息發出者所表達的思想,并獲得大致相同的感受。翻譯是一個復雜的過程,翻譯不是簡單地按照語法規則、詞義對等、搬字過紙、口傳心授的語言轉換,而是不斷遇到各種涉及知識、語言和文化等方面的挑戰,是不斷探索和發現未知領域的過程,是跨越兩種語言和文化的溝通途徑和手段。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和國際交流的增多,我們一方面要學習人類文明和歷史的精神和遺產,了解世界各個領域的發展和資訊,同時我們也要向外國人傳遞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讓世界了解中國各個領域的發展和資訊。讓世界了解中國,讓中國了解世界,其意義非同凡響。中國文化特色詞語的英譯,有助于有著異質文化背景的人們透過翻譯,認識、了解中華文化,有助于把本民族文化與中華文化加以融合,減少和避免跨文化交際中的障礙與沖突(郝瑞松2015)。

2.語言文化價值觀

語言作為文化密不可分的一部分,起著文化傳播媒介的作用。語言屬于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語言的重要屬性是文化。語言作為文化的不可分割一部分,再現出一個民族的文化特征。同時,一個民族的文化必然體現在其語言的語音、詞匯、語法、語義和語用等層面上。

漢語和英語屬于不同的語系,漢語屬于漢藏語系,英語屬于印歐語系。此外兩種語言體系也不同,漢語為表意體系,英語為表音體系(金惠康2003)。語言語系和體系的不同,必然決定兩種語言文化的不同。每一種語言都有其文化特色,不同語言之間存在著巨大的文化差異,因此兩種不同的語言只能有類似的文化元素,而不能完全的重合。就中國文化特色詞語而言,因為缺少文化元素完全對等,其英譯往往不得不采用漢語音譯的辦法,或另外再加英語補充解釋,才能全部闡釋出其中國文化特色的含義??梢?,音譯是中國文化特色詞語翻譯的有效手段之一。

中國文化特色詞語翻譯涉及到諸多語言與文化方面的理論和實際問題。首先是包含有厚重中國文化元素的中國文化特色詞語翻譯的價值取向,以及價值實現的方式。其關鍵在于原語形象和譯語形象選擇的優先性。然而形象的選擇優先性是受到語言可接受性制約的,所選形象若不能被譯語接受,譯語也就化為烏有了。也就是說,漢語中某一比喻在英語中沒有對應意義,必須考慮文化順應性。譯語堅持某一形象的選擇,而不兼顧可接受性,形象和可接受性二者都不會存在。由此可見,不同的翻譯策略必然產生不同的翻譯效果。其次是中國需要了解世界,世界需要了解中國,中國文化特色詞語是本民族和全人類共享的文化價值,是在異質文化關照下新文化元素的介入。中國文化特色詞語翻譯要以開放和全球化的視域,努力嘗試中英打通與中英貫穿的思路,踐行不同的文化有效地相互解讀、辨識、競爭、對話和交融,避免自我評價、自我欣賞。

3.語音翻譯

語音翻譯(t ransl i terat ion),即是音譯,音譯其實也就是一種直譯。所謂音譯,就是指用一種語言的發音把另一種語言詞語直接翻譯過來。例如,英語詞“tank”,按照發音譯成漢語詞“坦克”;漢語詞“臺風”,按照發音譯成英語詞“typhoon”。音譯就是按照其中一種語音系統的規律,把一種語言的語詞,根據另一種語言中與其發音相同或相近語音,用聲音語言符號表示出來。

音譯實質上是一種由語音所代表的詞語釋意,可以歸屬于釋意翻譯的一種。這種釋意翻譯是脫離了原語外殼(deverbal izat ion),即是該語言文字符號所代表的意義,轉而取向語音對等以求意義對等的翻譯。中國文化特色詞語在英語中大多屬于語言空缺,也就是英語中沒有對應詞語,因此不能按照語言翻譯來對待。語言翻譯針對的是字詞對應翻譯,重在強調詞語對應建立于語言之間,即是字詞,音義段,固定的語法或表達形式之間。換句話說,話語篇章層次為意義單位存在創造了一席之地,與字詞、音義段排列成的固定詞組并不吻合。所謂音義段只是詞的一種表現形式(勒代雷2001)。

2006年9月,為加強礦產資源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的監督管理,根據原國土資源部相關要求,原浙江省國土資源廳設立礦產督察員辦公室,并委托浙江省地質調查院設立礦產督察站,承擔日常具體的督察組織工作,各市國土資源局相繼成立地方級礦產督察員辦公室。2016年12月,原浙江省國土資源廳通過培訓、考試、公示等,聘任了第四批浙江省礦產督察員93名。

不僅如此,由于音譯的語言符號相加,并不等于意義,意義的產生有賴于譯者認知知識的參與。這種認知知識在音譯中的參與表現形式就是“認知補充”,即譯者對音譯詞語的闡釋,通常是以加注的形式來表現的。人們看到中國文化特色詞語音譯詞常常以這樣形式表現出來,例如:“高考”就被譯為“gaokao”——the Nat ional Col lege Ent rance Examinat ion,音譯加注釋。不過,這種注釋會隨著其使用的廣泛性和英語界的普遍認同而逐漸消失,從而成為英語中廣為接受的一個外來詞。

中國文化特色詞語音譯是指按照漢語拼音系統進行音譯。漢語拼音主要應用于人名、地名的翻譯。以往中國文化特色詞語的英譯多采用英語意譯。意譯所強調的是,站在某一角度,脫離語言的表現形式,追求傳達目的語意義。意譯的翻譯過程是,忽視詞語的表現特色,重視詞語意義,而這無形中泯滅了原詞語固有的特色。采用漢語拼音的音譯法翻譯中國文化特色詞語,能夠原汁原味反映中國文化特色詞語本來固有的風格和特征,優于穿鑿附會的英文意譯。

4.音義與拼音

說到一個詞,是指其音、形、義?!耙簟敝赴l音,就是字詞的辨音;“形”指寫法,就是字詞的結構;“義”指含義,就是字詞的釋義。而音義指文字的讀音和意義之和的意義。

一般地說,語音和意義的結合是任意的,語音和它所指稱的對象之間并沒有內在的聯系。然而,音義同構現象就是把音和義有機地結合起來,以聲循義、以聲諧義。許多采用音譯的英語詞,譯成漢語字詞后,其發音與其所代表的含義具有某種契合。這種音和義同構現象把英語音義與漢語結合到極致。例如,TOEFL托福(The Test of Engl 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英語作為外語的英語測試”的縮略詞),其含有,本考試有“寄托幸?!敝?。

應用音義同構法翻譯英語詞語,無疑易于被漢語所接受,因為無論是音還是義都被賦予了漢語特征。反過來,中國文化特色詞語亦能據此譯成英語而易于接受。極具中國文化特色的新造詞“給力”的翻譯就是音義同構的完美的例子?!敖o力”gel ivable中的“給”諧“give”之音,“力”諧“l i”之音,“able”是英語詞的屬性。

近些年來,牛津詞典已經開始收錄越來越多的源自漢語的音譯詞,如“feng shui(風水)”p.771,“putonghua(普通話)”p.1725、“qigong(氣功)”p.1729(The New Ox ford Engl ish-Chinese Dictionary: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等。

漢語拼音字母是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后期,開始作為正式中國人名地名的英文拼寫方法。此前中國的人名地名采用威妥瑪式拼音法拼寫。自從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漢語拼音字母成為人名地名漢譯英標準翻譯方式,消除我國人名地名在羅馬字母拼寫法方面長期存在混亂現象。隨著國人對保護傳統文化的日益重視,以及宣傳中國,讓世界了解中國的意識越來越強,越來越多的人士提倡音譯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名稱。

在世界各地設立的孔子學院,為推廣漢語和傳播中國文化做出巨大貢獻。學習漢語的外國人越來越多,有越來越多學過漢語的外國讀者對中國文化發生興趣。所有這些為漢語音譯詞入英語世界奠定了基礎。由于中國在世界范圍日益增長的影響力,漢語作為英語全球化的重要驅動力日益彰顯,具有中國文化淵源的單詞頻繁出現在英語中,就說明漢語已經成英語全球化的重要驅動力之一,而且該影響力在整個21世紀將會一直持續。

5.文化心理背景與音譯

由于英漢兩種語言是在各自不同歷史文化和社會心理背景下形成的,因此各自在語音、語義和語法等諸多方面存在巨大差異。從一定意義上講,文化心理背景就是文化的內在特質,是社會文化心理狀態和傾向。每一種文化都會從各自的視角來審視異質文化。而文化碰撞,必然帶來文化沖突;文化沖突,必然帶來文化沖突的化解,帶來文化交融。通過發音翻譯過來的音譯詞,勢必會成為異質文化中一種特定的文化事件。這種音譯外來詞會因為聯想不同,與本土語言的融匯難度,使用上的心理障礙,直接影響其接受程度以及傳播。

外來詞跨越語言文化實現語碼轉換,成為另一種語言中的新詞匯,填補該種語言的詞匯空白,豐富了語言詞匯。含有異質成分的詞語一旦通過借音或借義,被接納到另一種語言,就會在不同程度上——在語音、語義或語法方面融入該種語言,得到改造、同化,并在多層次滲透借方語言之中,引起借方語言的調整和變化。例如,從英語進入到漢語的外來詞“馬拉松”(marathon),在下列一則報道中的使用:“據《每日郵報》網站2012年4月2日報道,英國某地議會誤將5.2萬英鎊匯入了一名年輕女子的銀行賬戶里,之后該女子便進行了馬拉松式的瘋狂消費?!笨梢姟榜R拉松”已經不僅僅是原有的徑賽長跑項目名稱,它已經滲透到漢語并具有了新的語用意義。

因此,語言的文化心理應該是以開放的心態來接納外來詞,排斥外來詞就會拉大交流的距離,封閉自己,堵塞語言交流的渠道,不利于文化的傳播,影響接洽語言的交流與表達。接納外來詞是以文化創新與文化擔當的態度,豐富和完善自我文化。

6.中國文化特色詞語的音譯

語言文字,它不僅僅是一種交際工具,而且是維系一個民族的巨大力量。(張岱年2005)文化是一種力量,是一種情懷,是一種影響力,也是一種溫暖。從這個意義上講,一個國家之根系于文化,一個民族之源系于語言。音譯還是意譯看似文化符號的選擇,實質是一種價值取向。每一個字詞都含有韻味、節奏、優雅,是具有表現力的,都以其音形彰顯著影響力,傳遞著話語。因而,在翻譯處理方面,最佳的譯法就是“取神”——音義同構。

雖然中國文化特色詞語音譯的理想狀態是音義同構翻譯,但是音義同構是需要具備必要的條件。一是原詞語在譯語中能夠找到音及或義的對應詞語;二是原詞語音和義的契合是兩種語言共同作用的產物,否則是不能被接受的;三是原詞語傳遞原本信息和文化在譯語中不能因音義同構而被曲解。因此,很難滿足于以上三個條件來音義同構。

從英語詞匯構成的歷史上來看,只有少量極具中國文化特色的詞語以音譯的方式進入到英語詞匯之中。例如,豆腐“tofu”, 麻將“mahjong”,功夫“kung fu”,南拳“Nanquan”, 荔枝“l i tchi”,人參“ginseng”,芒果“mango”,圍棋“Weiqi”,二胡“erhu”,唱“chang”(singing)、念“nian”(recitat ion)、做“zuo”(facial and body posturing and act ing)、打“da”(mar tial ar ts)等。這些詞就是借助于漢語發音,在英語中再造出的新詞,是英語中的借詞(bor rowed words)、外來詞、外來語,是漢語字詞的英語化。相反,音譯法在英譯漢中使用頻率極高,使得大量的英語外來詞進入到漢語之中。

漢語詞語,從構成上來看,有詞和短語;從功能上來看,有普通名詞、專有名詞、科技詞語;從來源上看,有成語、典故、俗語、諺語、歇后語等。經過長期的翻譯實踐,抽象出漢語詞語的翻譯機制是:音譯、意譯、半音半意譯、闡釋性翻譯、翻譯加注釋等。(程永生2005)英漢語言和文化存在著很大差異,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用詞方面差異;概念方面的差異;表達方式方面的差異;習俗方面的差異;習語方面的差異。由于這些差異的存在,對等翻譯往往受到制約,難以實現。中國文化特色詞語屬于頗具民族特征的詞語,具有強烈的民族色彩,在英語中屬于詞匯空缺。音譯可以保留原詞語一定的文化色彩和韻味,凸顯出漢語特征,語境中易于辨識,填補詞匯空白,避免造成誤用。由此可見,中國文化特色詞語,即反映民族特有事物名詞,其翻譯方法宜采用以音代義的音譯法。

由于英譯漢過程中大量采用音譯法,漢語中的外來詞在不斷增加。外來詞一方面會豐富我們的詞匯,另一方面也在傳播外來文化,會對漢語言和文化造成影響。而在漢譯英過程中,音譯法使用頻率很低,具有民族特色詞語和文化元素詞語沒有得到應有的宣傳,妨礙漢語言和中華文化的傳播和弘揚,會對中國文化的主體性和普遍性造成影響。(石金媛 2013)

作為中國文化先行者,中國文化特色詞語在跨文化交流中肩負著中華文化傳播的重任。中國文化特色詞語循音而譯,能夠有效傳遞文化信息,避免文化誤讀,促進中國文化融入異域文化,增進對中國文化的認知與認同,達到文化溝通與理解,在構建文化傳播與交流的橋梁中發揮積極作用。

7.結語

中國文化特色詞語音譯的研究,離不開漢語拼音機制,離不開英語詞化機制和動因,更離不開對音譯外來詞在譯語中接受程度的調查和研究。單純漢語拼音加注的翻譯方式,是當前音譯特色詞語的現狀。但是從長遠的觀點來看,其發展趨勢應該是,在此基礎上借助于英語詞化機制和動因、音義同構,實現漢語字詞英語化。中國文化特色詞語的音譯可以有效地保留原詞語表達方式及其內涵文化,給譯語受眾傳遞最原本的信息和享受最本源的原語文化。隨著翻譯研究的不斷深入,采用音譯,包括音譯加直譯等方法翻譯中國文化特色詞語,會不斷減少文化交流的障礙,使得跨文化交流更加自然、順暢。

中國文化特色詞語音譯的研究,應從一個新的視角,通過對其起源、演化以及發展,構建一種新的認知理論范式,使漢英音譯研究更加體系化、系統化、客觀化,豐富的漢譯英詞匯,從而便利進一步深入研究、學習和使用,進而為我國文化外譯及文化走出戰略做出一定貢獻。

程永生.2005.漢譯英理論與實踐教程[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郝瑞松.2015.中國文化特色詞語的英譯探討[J].長春大學學報,25(1):46-49.

金惠康.2003.跨文化交際翻譯[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勒代雷.2001.釋意學派口筆譯理論[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石金媛.2013.音譯法對中國文化主體性和普遍性的保護作用[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9):42-44.

張岱年,方克立.2005.中國文化概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猜你喜歡
音義外來詞音譯
基于語料庫的清末民初日源外來詞漢化研究
漢語日源外來詞的使用與收錄現狀
清末民初音譯元素名規范方案用字探析
“鄉音無改鬢毛衰”之“衰”字音義的詞源學解釋
中國朝鮮語外來詞詞匯結構和使用考察
佛經音義同形字輯釋
談談我國傳統文化中一些詞語的翻譯(三)
上古漢語“施”字音義考
夏譯漢籍中的音譯誤字
基于字形與語音的音譯單元對齊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