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鼠及小鼠灌胃給藥操作方法探討

2015-02-23 14:39戴支凱
現代醫藥衛生 2015年11期
關鍵詞:操作者灌胃藥理學

戴支凱

(桂林醫學院藥理學教研室,廣西桂林541004)

大鼠及小鼠灌胃給藥操作方法探討

戴支凱

(桂林醫學院藥理學教研室,廣西桂林541004)

灌胃給藥是大、小鼠最常用的給藥方式之一。作者在實驗教學工作中注意到不同操作者灌胃給藥操作手法存在差異,有的操作者灌胃給藥不順暢、耗時長,甚至有誤入氣管導致動物死亡的現象。如何規范化進行大、小鼠灌胃給藥操作是值得包括本科生、研究生、教師和科研人員在內的廣大醫藥科研人員思考的問題。結合作者個人長期科研和教學經驗,將大、小鼠灌胃給藥操作方法總結為抓取提尾巴、固定頭背尾、頭高尾低位、口角側插入、胃管擺正位、插管需觀察、先慢后快推等步驟。以期與同行共勉,為初學者提供參考。

大鼠; 小鼠; 投藥,口服; 動物實驗; 教學

大、小鼠是醫藥學實驗教學和科研常用嚙齒類動物。灌胃給藥是嚙齒類動物最常用的給藥方式之一。如何規范化進行大、小鼠灌胃給藥操作,以保障藥物能準確、無誤地進入大、小鼠胃內,不影響動物的生理功能[1],并盡可能地減少對動物的刺激、避免損傷動物和藥物誤入氣管導致動物死亡是值得廣大醫藥學教師(尤其是藥理學、中藥藥理學教師)和科研人員思考的問題。

目前,有關大鼠[2-6]及小鼠[2-3,7]灌胃給藥操作方法的描述和網絡視頻并不少見,但尚缺乏規范化、標準化的操作方案。作者有幸參加了一次全國藥學專業學生的技能操作競賽,發現許多院校學生在灌胃給藥操作過程中存在操作手法等方面的差異(如單手捉拿動物和雙手捉拿動物),不少學生在操作中存在許多問題。作者認為,大、小鼠灌胃給藥操作應形成一個規范化方案。在大、小鼠灌胃操作過程中應至少弄清4個方面的問題,即每一步操作的目的是什么、每一步操作有哪些可行的操作方法、每一步操作的操作方法選擇的原因和哪種操作方法最優。為此,作者進行了大、小鼠灌胃給藥操作方法的初步探討和小結,以期與同行共勉,為初學者提供參考。

1 大、小鼠灌胃給藥操作的目的

任何技能操作前必須確定具體、明確的操作目標,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眾所周知,大、小鼠灌胃給藥操作的最終目的是將一定量的藥物準確注入動物胃內;同時,應盡可能地減少對動物的刺激,避免操作造成動物局部損傷和藥物誤入氣管引起動物死亡,以利于實驗或科研工作的順利進行[5]。因此,在大、小鼠灌胃過程中所有操作環節的思考和實施必須圍繞該目標進行。

2 大、小鼠灌胃給藥操作步驟分解

大、小鼠灌胃操作方法基本相同。常用于科研的大鼠體質量為小鼠的10倍左右,大、小鼠灌胃的主要區別點:(1)小鼠體型較小,且性情較溫順,較容易抓取和固定;大鼠體型相對較大,易激怒,且其肌肉力量相對較大,在動物抓取和固定時操作者操作大鼠所需用的力量和操作難度大于小鼠。(2)小鼠一般不會咬人,而大鼠易被激怒、兇猛(攻擊性強、對操作者傷害性大)。因此,捉拿和固定大鼠時常需戴帆布手套;而對小鼠的操作可不戴手套(或戴一次性手套)。(3)由于大、小鼠存在體型大小的差異,故大鼠使用的灌胃管一般比小鼠使用的灌胃管粗、長。(4)大鼠胃容量大于小鼠,因此,灌胃的藥物體積不同。(5)大鼠灌胃給藥的體積通常是以mL/100g體質量為單位設計的,而小鼠則是以mL/10g體質量設計。

根據長期的實驗教學經驗,作者將大、小鼠灌胃操作分解為既相互獨立、又相互影響[8]的五大環節,即動物的捉拿、固定、體位擺放,以及灌胃管的插入與動物反應的觀察、藥物的推注等。各實踐環節應做到目標明確,操作正確、科學,否則難以達到最終目的。因此,每一步操作方法的選擇均必須有其選擇依據或操作理由,否則該操作方法就可能是有缺陷的,甚至可能是錯誤的。

3 大、小鼠灌胃給藥操作方法的選擇及其原因

3.1 動物的捉拿 動物捉拿的核心目標是取出實驗動物、盡可能避免刺激動物,并保證操作者安全。大、小鼠尾巴較長,易于抓取,且動物尾部對外界刺激的反應性和敏感性相對較低,因此,通過抓取尾巴捉拿大、小鼠對動物的刺激最小。在學生教學實驗中發現,有學生在捉拿動物時抓動物的尾端,并將動物向后拉著提起動物,當動物抓住粗糙面時易出現動物尾部皮膚脫落的現象。為此,作者認為:(1)為避免所抓動物尾部皮膚脫落,抓動物尾巴的部位不宜太靠近尾端;(2)為減小動物對粗糙面的抓力,提起動物時宜朝著動物頭側向上提起尾巴;(3)為保證操作者的衛生和安全,抓小鼠時最好戴一次性手套,抓大鼠時最好戴帆布手套。

3.2 動物的固定 固定大、小鼠的目的主要是避免動物對操作者造成傷害;同時,便于操作者的灌胃操作。動物對操作者的主要威脅來自兩方面,即動物對操作者的咬傷和抓傷。因此,動物的固定應做好以下三方面的操作:(1)動物頭部的固定。視操作者用手習慣,用一只手(如右手)抓住動物尾巴、提起動物,然后,將動物放在粗糙面上,并用一定的力度將動物向后拉緊;動物四爪抓住粗糙面不放時用另一只手(如左手)的大拇指和示指抓住動物雙耳及耳間局部皮膚,使動物頭部不能轉動,從而固定頭部,這樣可避免動物的咬傷。(2)動物軀干部位的固定。通過移動右手,使小鼠或大鼠背部分別靠緊左手指或手掌,用左手中指和無名指將動物背部皮膚壓在手指或手掌上,使動物背部皮膚拉緊、四肢活動受限。(3)固定動物尾巴。用左手小指將動物尾根部壓住,從而減少動物尾巴的擺動,以免動物尾巴上的污物(如動物的糞便、尿液)因動物甩尾而濺到操作者身上,這樣可確保操作者的衛生。

3.3 動物體位的擺放 大、小鼠灌胃操作是應用與注射器連接的灌胃器將藥物定量地送入動物胃內,通常的灌胃器是應用特制的12~16號注射針、麻醉針等制作而成,分為與注射器連接的柄部和插入動物體內的管部。根據操作者習慣,灌胃器的管部可制作成適度的弧狀,以適應動物的生理解剖結構,但亦可保留直線狀。不論是應用弧狀灌胃器,還是直線狀灌胃器,在固定動物時通過左手大拇指和示指的移動,應使動物頭部和軀干保持在一條直線上[4,8-9]。由于重力作用動物在體位擺放時應通過肘關節和腕關節的活動使動物處于頭高尾低的體位,以便于灌胃插管與給藥;反之,若采用頭低尾高位,灌胃管拔出時會有藥物流出,從而影響給藥的準確性。

3.4 灌胃管的插入與動物反應的觀察 在大、小鼠灌胃管插入過程中盡量減少對動物的刺激和避免損傷動物口腔、咽部與食管黏膜是操作者應遵循的基本原則,亦是實驗動物倫理的基本要求。灌胃管的插入過程:將灌胃管末端從大、小鼠嘴角進針,在灌胃管末端觸到動物硬腭后將灌胃管擺正到動物軀干中線,緩慢沿著動物食管插入胃內。在灌胃管插入過程中應感覺到無阻力[8];同時,觀察動物反應[9],如果中途動物出現劇烈掙扎則表明灌胃管很可能進入氣管,此時需將灌胃管拔出后重新再插。此外,灌胃管插入過程中操作者應始終能看到注射器的刻度,以便按需推注藥物。至于灌胃管插入深度可根據解剖結構,插管前可用灌胃管在動物體外比試進行確定。

3.5 藥物的推注 關于大、小鼠灌胃的藥物推注多數操作者一般沒有太多困難。但作者認為,安全的方法應做到先慢后快。先緩慢推注是為防止極少數動物對灌胃管插入氣管不敏感,緩慢推注時便于進一步觀察動物反應;如動物無反應則可快速推注完余藥;如動物出現劇烈反應則提示存在灌胃管插入氣管的可能,此時需迅速拔出灌胃管,將動物體位立即變為頭低尾高位,必要時可利用慣性作用將可能進入氣管內的藥物甩出,這樣可盡可能避免因誤插氣管導致動物死亡。

總之,大、小鼠灌胃操作是常用動物給藥的基本技能,應用動物進行科研者必須熟練掌握正確的操作方法。為此,作者將大、小鼠灌胃操作方法總結為抓取提尾巴、固定頭背尾、頭高尾低位、口角側插入、胃管擺正位、插管需觀察、先慢后快推等步驟。當然,在熟練掌握大、小鼠灌胃操作的基本方法后也可簡化其中的部分操作,如關于大鼠的固定在實際操作時只需用大拇指和示指抓住大鼠雙耳及其間的皮膚,然后,用手掌頂住大鼠前肢背部,即可進行灌胃管的插入及藥物推注,且動物受到的刺激更??;小鼠的捉拿和固定亦可單手操作進行;灌胃管進入食道(不必進入胃內)后就可推注藥物[9]等。因此,本方法可能更適用于初學者。

[1]鄢海燕,鄒純才,楊洋,等.小鼠最大灌胃量的研究[J].中國當代醫藥,2015,22(2):4-6.

[2]趙明德.常用小型實驗動物灌胃給藥技術方法介紹[J].瀘州醫學院學報,2004,27(3):258-259.

[3]魏玉.幾種實驗動物灌胃給藥方法簡介[J].上海實驗動物科學,2003,23(3):180.

[4]馮雪建,盧占軍,高登慧.大鼠灌胃給藥方法的研究[J].實驗動物科學與管理,2006,23(4):53-55.

[5]吳翠萍,李彥,卜文,等.哺乳期大鼠灌胃給藥技術方法探討[J].中國藥理學與毒理學雜志,2013,27(3):540.

[6]范志剛,于曉鳳,張芙翠,等.乳大鼠灌胃給藥方法之改進[J].中國藥理學通報,1994,10(6):470-471.

[7]王寧萍,趙建寧,楊志偉.一種改進的小白鼠灌胃給藥法[J].寧夏醫學院學報,1999,21(1):57-58.

[8]方遠書,何忠平,裘穎兒.實驗小鼠的灌胃給藥技巧[J].山東畜牧獸醫,2014,35(10):90.

[9]邱燦華,李紅宇,林文健,等.實驗動物常用灌胃方法及改進[J].醫學信息:下半月,2013,26(3):438-439.

10.3969/j.issn.1009-5519.2015.11.057

:B

:1009-5519(2015)11-1738-03

2015-02-16)

戴支凱(1971-),男,湖北天門人,教授,主要從事藥理學教學及科研工作;E-mail:dzhk110@126.com。

猜你喜歡
操作者灌胃藥理學
基于藥理學分析的護理創新實踐探索
基于網絡藥理學探討血府逐瘀湯治療失眠的作用機制
超聲檢測頸總動脈內中膜厚度的操作者內及操作者間可重復性研究
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者不同體位所受輻射劑量特征分析
操作者框架在車輛傳動系旋轉耐久試驗中的研究與應用
藝術藥理學
生大黃及輕質液狀石蠟灌胃治療急性胰腺炎的臨床分析
小鼠、大鼠灌胃注意事項
一種簡易的實驗兔灌胃方法
小鼠最大灌胃量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