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體融合不能只是“換了一種打開方式”

2015-02-26 20:45
新聞傳播 2015年7期
關鍵詞:規則標準融合

新聞生產流程和傳播流程發生變化的同時,也伴隨著標準和規則的變化。而由誰來制定這些標準和規則,才是媒體融合發展過程中必須謹慎思考的。

不久前,創刊剛剛兩年多的壹讀雜志決定放棄出版紙質刊物,產品全面向移動互聯網轉移,并樂觀地說這不是一個悲傷的告別,而只是“換了一種打開方式”。

不是所有的媒體都這樣樂觀。像壹讀這樣帶著互聯網基因誕生的一批雜志,它們的新媒體產品從一開始就是發展的重點,在輿論場中也占據一席之地。但對大多數突然投身互聯網的傳統媒體來說,融合發展的前景依然充滿困惑與不安。

這種困惑與不安來自媒體與技術纏斗的不可知性,來自內容和平臺競爭的不穩定性,來自堅守與放棄的不確定性,歸根結底,是對媒體自身屬性變化帶來的未知與恐懼。

對任何媒體來說,不可替代的內容無疑都是最核心的資產和競爭力,也正是基于此,才會有媒體對時效的追逐,對數據的苛刻,對住處源的保護,才有了傳統體數十年或是上百年積累起來的權威性和公信力。你很難說一條新聞是因為發布在了權威媒體上才有價值,還是媒體因為發布了這條新聞才有了權威。因為對大部分傳統媒體來說,信息的生產和信息發布的平臺是統一的,內容和形式是統一的,媒體和媒介是統一的。

但互聯網時代,內容生產者和內容的發布平臺逐漸在發生分離,尤其是互聯網知識產權保護依然不夠完善的時候,媒體最終只能跟著技術跑,技術延伸到哪里,媒體人就會跟到哪里,最終的結果是,平臺運營商掌握了更大的主動權,它們自身對媒體內容管理或容忍的尺度變成了新媒體發展的新標準、新規則。

放棄紙媒轉投新媒體絕對不只是“換一種打開方式”,新聞生產流程和傳播流程跟著發生變化的同時,也伴隨著標準和規則的變化。而由誰來制定這些標準和規則,是運營商的平臺,還是生產新聞的媒體,這才是媒體融合發展過程中必須謹慎思考的問題。

縱觀過去百年媒體發展的歷史,媒體向技術靠攏是不可逆轉的趨勢,每一次新技術的誕生,每一個新媒介的推廣,都是一部媒體人的革命史,也是一部媒體進化的創業史。

二戰結束后,電視行業蓬勃發展,美國政府曾指名建議在美國社會已經具備;一定公信力的紐約時報開辦一家電視臺,但紐約時報的管理層覺得這不是自己的主業而拒絕了這個建議。我們不能假設如果紐約時報當時創辦了電視臺的話,美國電視網的格局會發生怎樣的變化,但至少跟現在會有很大的不同。

過去一年,無論國內還是國外,都有一批媒體決定放棄紙媒陣營,投身互聯網的藍海,希望能在融合發展方興未艾之際,探索一條適合自己的轉型之路。在這些媒體中,黯淡落幕的有之,初生牛犢的有之,轟轟烈烈的有之,默默無聞的有之,無論怎樣,這都是一個媒體行業洗牌新生的前夜,即使不知道要去往哪里,卻依然要奮力前行。因為媒體總會找到出路,因為新聞報道的未來,不能只有一個平臺。

(搞件選自《人民日報》新媒體2015年3月26日)

猜你喜歡
規則標準融合
2022 年3 月實施的工程建設標準
撐竿跳規則的制定
村企黨建聯建融合共贏
融合菜
數獨的規則和演變
從創新出發,與高考數列相遇、融合
《融合》
忠誠的標準
美還是丑?
讓規則不規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