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法治校背景下高校學生管理法治化問題研究

2015-02-28 14:11王標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 2015年15期
關鍵詞:治校法律意識法治化

王標

(浙江萬里學院 浙江寧波 315100)

依法治校背景下高校學生管理法治化問題研究

王標

(浙江萬里學院 浙江寧波 315100)

近年來,在我國社會主義依法治國的大環境下,法治觀念逐步進入高校領域,高校學生的法治思想及法律意識也越來越高,依法治校成為高校學生管理和高等教育事業和諧健康發展的必要途徑。本文從高校學生管理法治化的內涵出發,分析高校學生管理法治化實施的意義,探究學生管理法治化存在的問題,最后給出解決問題的途徑,使學生管理法治化的思想深入人心。

依法治校 高校學生管理 法治化

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中指出:以學生為本,依法治校。這是新時期高校學生教育管理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新理念,是在依法治國大環境下順應歷史潮流,促進高等教育事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迫切需要,這一教育理念可有效解決一直以來學校和學生之間法律矛盾的眾多問題,具有重大進步意義。

一、高校學生管理法治化的內涵及意義

1.高校學生管理法治化的內涵

高校學生管理法治化是指高校根據國家制定的法律法規來對學生行為予以制約管理,嚴格遵循法治精神,尊重法律賦予學生的各項權利,確保在高校學生管理中體現法律的公平與正義。主要包括:必須在我國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對高校學生實施管理辦法;在行使管理權時必須接受國家法律的監督;對學生管理若侵犯到學生正當權益,必須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2.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法治化的意義

依法治國是我國社會主義發展的必然要求,高校是培養社會優秀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對學生的管理,目前雖然有些學生法律意識日漸提高,但是總的來看,學生整體法律意識并不強,在一些問題上很容易和學校及同學產生糾紛,嚴重擾亂了學校正常教學管理秩序。傳統的單純的說教式和依靠學生自律的教育管理方式已不能滿足現代教育發展的需要,而法治化的管理模式能更加清晰的明確學校及學生的法律責任及權利關系,使各種糾紛有法可依,有效提高學生管理的效率與質量,形成更好的人才管理教育培養機制,進而促進高校和諧可持續發展。

二、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法治化存在的問題

1.高校學生管理規章制度不完善

依法治國提出以來,法律已經深入到各個領域,高校也不例外。雖然我國高校學生管理法律體系已初步形成,但從整體看高校管理法律制度還不夠完善。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1)制度不完整,不規范,使得學生管理過程中有很多法律漏洞,有的甚至完全空白,無法可依。(2)規章制度中有太多的主觀人為因素,臨時性通知與規章制度同時存在,擾亂了對規章制度的執行。(3)由于理解上的差異,高校對法律法規理解出現偏差,有的規章制度和法律法規相沖突。

2.高校學生及管理者法律意識淡薄

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現在的學生每天都能接受大量的來自世界各個領域的信息,雖然有些大學生通過這些信息已逐漸認識到法律的重要性,但是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法律觀念還是比較淡薄,對法律常識認識不夠,認為法律距離他們的生活還很遙遠,甚至有些學生根本不相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學生的合法權益不能得到保證。另外,由于我國教育普法宣傳力度不夠,社會上沒有形成維護和遵守教育法律的風氣,對于高校學生工作的管理者而言,法制觀念淡薄,沒有依法管理的意識,在學生管理工作中不能做到依法辦事,常常會有傳統的“師道尊嚴”的思想,將學生看作是被管理者,認為學生就要嚴格服從于教師和管理者,管理方法缺乏公平公正,尤其對學生的處分方面缺乏法律依據,時常發生侵權的事件。

3.高校學生管理方法落后

目前大部分高校學生管理還是傳統的行政命令式管理模式,強行灌輸,以說教為主,這就導致管理太過主觀隨意,往往管理者說什么就是什么,完全無視法律,忽視學生自身的合法權益,嚴重影響了學生及高校的健康發展。

三、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法治化實施途徑

1.以人為本,尊重和重視學生的合法權益

以人為本是科學的發展觀,高校學生管理也要遵循以學生為本的原則。以學生為本就是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權利,維護學生的權益不受到損害,管理者明確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對學生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多用法律的尺度衡量自己的管理行為,做到“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管理者應摒棄傳統的行政命令式管理觀念,在遵循法律法規及規章制度的同時,注重對人的關懷,體現法治精神對學生的尊重。

2.完善學生管理法律法規

根據國家法律相關規定,建立健全學校規章制度,完善學校管理法律規范,使學生管理做到公平和公正,及時廢止違法法律法規的管理規范,切實將學生管理工作納入法制軌道。同時要建立完善學生申訴制度。近年來,學生對學校的處分或者其他問題不服的事情屢有發生,這就要求要有一個完善的申訴體系,在學生對學校的某種處分有異議時,可以申訴有門,行使自我辯護的權利,使自己的合法權益得到保障,減少校內糾紛,有利于高校的可持續發展和學生的健康成長。

3.加強學生法律修養,培養法律意識

培養學生法律意識,首先要對學生進行系統的法學理論教育。目前高校里只有單一的法律公共基礎課,枯燥的法律知識讓學生很難提起興趣,并不能滿足學生對法律的需求,因此應盡量使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開設以案例教學法為導向的《民法》《經濟法》《行政法》《勞動合同法》等選修課,讓學生通過案例學到更多的法學知識。同時,學??啥喽噙M行法治宣教,多多聘請法律工作者做法律常識講座,開展法律知識競賽,制作案例板報等豐富校園法治文化氛圍,讓法律意識深入到學生心中,加強法律修養,學生可以清楚的了解自己所享受的權利,會運用法律武器武裝自己,保護自己,養成愛法守法用法的好習慣。

四、結束語

大學生是社會發展的主力軍,高校學生管理法治化能夠使管理者明確自己的責任,對學生管理平等公平公正。能夠增強學生法律意識,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這不僅是建設法治社會的需要,也是高校和諧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更是學生健康發展的需要。

[1]黃建華.依法治校背景下高校學生管理法治化問題研究[D].景德鎮陶瓷學院,2014.

[2]劉曉丹.依法治校背景下高校學生管理法制化建設的實現途徑[J].文教資料,2010,02:177-178.

[3]程永兵,何峻松.“依法治?!毕缕胀ǜ咝W生管理法治化探析[J].石家莊城市職業學院教學與研究,2013,04:38-41.

王標,(1982-),男。碩士,浙江萬里學院,研究方向:學生管理、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歡
治校法律意識法治化
反腐敗工作法治化的重要里程碑
淺論“教授治?!奔捌湎嚓P問題
家庭教育法治化的幾點思考
探討培養青少年法律意識的意義及途徑
培育法治文化是依法治校的基礎
提高法律意識的實踐與探索
對依法治校的理解和認識
論公民法律意識對糾紛解決策略選擇的影響
推進基層社會治理法治化的思考
以權力法治化推進治理現代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